APP下载

劳动教育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2022-03-07徐晓玲北京市海淀区培星小学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22年10期
关键词:接班人志愿劳动

徐晓玲 _ 北京市海淀区培星小学

加强青少年劳动教育,是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的根本举措。学校进行了以下探索。

1.优化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深化“负责践行”劳动价值观

遵循儿童成长规律,制定符合学生身心特点的劳动课程。“双减”落地以来,学校将劳动教育全方位融入学校“知行合一”课程体系,将课程设置、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践紧密联系起来。低年级以劳动启蒙为主,利用少先队活动课和课后服务时间开设了整理小达人、自我管理小能手等校本课程,通过学习与实践让学生树立劳动观念,培养劳动意识和劳动习惯。中年级以劳动技能训练为主,增设了校园卫生区、班级服务岗、爱校大扫除等校本课程,通过实践与训练,提升劳动技能,培养劳动品质。高年级着重培养劳动技能与社会责任感,通过校内外的志愿劳动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开展劳动实践与职业体验。

发挥课后服务独特优势,开设学生喜欢的劳动特色课程。学校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课程菜单,开设了木工课、陶艺课、模型课、科技探索课等与劳动息息相关的实践性课程,让学生可以根据爱好自由选择,有助于提升动手能力,丰富想象力与创造力。这样的课程促进学生劳动品质的个性发展,实现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健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的整体育人目标。

2.探索劳动教育与志愿服务相融合,培养知行合一的接班人

探索以志愿服务活动推进劳动教育,对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学校将劳动教育与志愿服务有机整合,用志愿服务推动劳动教育,培养知行合一的接班人。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学校志愿劳动课程的开展采用了校内与社区相结合的方式,每周学校都会提前布置任务,明确活动目标及活动内容,让志愿者体验劳动带来的乐趣。

3.丰富劳动教育评价体系,引领家校合作劳动育人机制

乐考融入劳动,促自理能力提升。一年级的乐考一直是学校育人评价的亮点,为了提升低年级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学校联合家庭教育力量,积极向家长宣传乐考中加大劳动评价的重要意义,鼓励家长配合学校训练学生的自理能力。

家庭劳动争章,展育人新机制。本学期,学校联动家长开启了“劳动最光荣 践行最闪亮”家庭教育争章活动,旨在引领家长关注学生劳动习惯的培养及劳动能力的提升。依托海淀区家庭劳动教育任务清单,学校设计了明确的劳动主题、劳动目标、劳动内容、评价机制等。

猜你喜欢

接班人志愿劳动
高考志愿被篡改,考生该何去何从?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我志愿……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学习新思想 做好接班人
未来的接班人,准备好了吗?
热爱劳动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如何防止高考志愿再遭篡改
因爱汇聚,志愿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