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哲学视域下师德发展的新特征

2022-03-07谢春风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北京市学校德育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22年10期
关键词:道德哲学师德哲学

谢春风 _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北京市学校德育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在一体化德育时代,师德是立德树人的首要问题,是教师队伍建设的全局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合格的老师首先应该是道德上的合格者,好老师首先应该是以德施教、以德立身的楷模。”“老师应该有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自觉,不断提高自身道德修养,以模范行为影响和带动学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成为被社会尊重的楷模,成为世人效法的榜样。”因此,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应该是师德师风,为师者必须以德为先。

师德的内涵随着时代发展而丰富完善,也具有文化差异,但教师品德与人格魅力的教育影响亘古不变,四海如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好老师应该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归结为一句话就是,好教师要有好师德。

师德向道德哲学“跑步前进”的趋势日益显著

师德建设需要责任感、热情和理性的统一。增强师德发展的理论自觉是一种实践之善,有助于教师群体更适切地回应各种道德关注,强化育人正当性,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正如康德所指出的,“理性是作为一种实践能力而赋予我们的,理性这种实践能力意指理性对意志有影响力。这个意志实际上虽然必定不是唯一而完全的善,却必定是最高的善”。

道德哲学是形而上学,涉及天、地、人之间根本性关系的大智慧,是人类文明的灯塔,是思想王冠上的明珠,是关于伦理、道德的根本学问。人的本质是其社会关系、自然关系的总和,天人合一是中国文化理解人与天地关系的最佳写照。《黄帝内经》指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之本,本于阴阳。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科伦理学》中最早提出“伦理”一词,它最初意义是“灵长类生物生长的持久生存地”。樊浩对德国学者劳尔斯·黑尔德的成果进行了诠释,即“持久生存地”之所以需要伦理,根源于人的世界中的一对矛盾:个体自由的意识和行为的交往性质——个体在意识中追求自由,但行动却具有相互性。这一矛盾导致行为期待的不确定性,进而产生对行为可靠性的期待。这种期待推进人的行为习惯的发展:那些产生可靠预期的恒久自明、被强化的习惯被称为“德性”,并得到鼓励。伦理世界是人“从实体走来”的第一个世界,伦理总是人类伦理道德精神的第一个历史哲学形态。所以,哲学与伦理学具有本质上的互通性。老子“君子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的《道德经》,被誉为世界哲学之祖、辩证法源头,而教育学作为道德之学问,“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与哲学具有密切的关系,人的生存发展、高贵和幸福是二者共同探讨的根本问题,形而上之教育学就是教育哲学,形而上之师德就是师德哲学。

中外教育史表明,教育家往往是哲学家,大教育家必然是大哲学家,但哲学家未必是教育家。我国古代的教育家孔子、孟子、朱熹、王阳明,近现代的教育家陶行知、陈鹤琴、蔡元培、陈垣,当代教育家顾明远、陶西平、潘懋元等,都是洞察社会和教育根本关系的哲学家。而国外教育家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苏霍姆林斯基、马卡连柯、夸美纽斯、卢梭、杜威等,都是哲学家。杜威曾经指出,哲学是教育的普通原理,教育是哲学的实验室。2015年,笔者访学导师、伦敦大学学院教授亚力克斯·摩尔在分析该大学教育学科长期保持世界领先的原因时指出:“这里的教授都有哲学功底,基于哲学思考的教育学才有高度和深度。”

当前,道德哲学、教育哲学、教师哲学、教育伦理学、教育管理伦理学等学科已成显学,具有日益独立的学术地位。师德问题在教育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它是教育、教师崇高性和合法性的来源,是教育的灵魂。在教育伦理化、哲学化的进程中,师德向道德哲学“跑步前进”的趋势将日益明显,师德哲学作为一个独立概念将应运而生,是一种实践之善。这是道德哲学对师德的学术吸引,是师德发展的现实需要,是哲学、教育学、伦理学、教育哲学、教师哲学、道德哲学互相融合的必然结果,是道德哲学的丰富和发展。

哲学视域下的师德内涵日益丰富

通过查阅知网和谷歌学术的文献发现,2003年以来,我国学者以师德、哲学为题目的文章有14篇;2002年以来,以“师德哲学”为主题的文章有46篇,而以“师德哲学”为摘要的文章有37篇。学者们从哲学角度思考师德问题的学术事件正在发生,“师德哲学”问题正在被关注。对“师德哲学”的研究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对孔子、庄子、苏格拉底、奈吉尔·塔布斯、奈尔·诺丁斯、布鲁贝克等中外教育家的哲学观、教育思想、师德观进行了伦理学或道德哲学的解读与分析;对师德的价值、内涵、关系、价值体系、建设目标、内容体系等问题进行了哲学层面的反思;对师德内涵的伦理哲学建构、师德量化的哲学基础等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讨,提出了基于伦理哲学的构建路径。

虽然学者们从哲学角度思考师德问题的趋势在增强,师德问题的哲学化探索在逐渐增多,师德的哲学化向度在增强,但这种研究还处在初始状态,关注度偏低,高水平成果相对稀少。突出的问题是,师德哲学作为一个独立、完整的学术概念还没有真正出现,其内涵、内容和本质特征模糊。在师德问题如此受到关注的情况下,师德从“形而下之学”升华到“形而上之学”显得日益迫切。

2016年,笔者编著的《师德哲学的尊贵邀请》对师德的哲学和实践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师德哲学是道德哲学的分支,是教育哲学的升华,是指导教师对自己道德生活进行系统性、根本性思考、研究和实践的学科,是道德哲学在理性层面建构一套指导师德行为的法则体系,涉及在正确与错误、善与恶等概念督导下教师应该怎样过正常的教育生活。成为德之师需要从自己做起、从反思做起。顾明远先生对那些反教育的行为很担忧,他说:“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育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教师的职责是敬业爱生,帮助每一个学生健康地成长。”在成为德之师、培养师之德的过程中,教师首先需要做到的就是与自己的反教育意识、行为进行斗争。

“建德若偷”是师德哲学的智慧活水

《阴符经》指出:“天地,万物之盗;万物,人之盗;人,万物之盗。三盗既宜,三才既安。”天地、万物、人之间的彼此盗用,是道的力量。《阴符经》进一步指出:“日月有数,小大有定。圣功生焉,神明出焉,其盗机也,天下莫能见,莫能知。”这种盗,就是大自然对道的偷用也。

“修道之谓教”。《道德经》提出“建德若偷”,意即专注修德的人,不会整天把修德挂在嘴边,因为他们认为修善建德是自己的事情。教师立德树人,立自己的德,才能树人育人。师德不是外在行为的标榜,而是教师自觉的行动,可谓“蔽不新成”。师德哲学的本质是师生、师师和家校等教育关系的伦理学,是教师对学生命运和国家命运的深度关怀,它指导教师正确认识、思考、研究和处理师生等教育关系。在追求和谐师生关系的过程中教人向善、成材,走向幸福,是师德哲学的终极目标。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面对师德问题,要保持积极的态度和实践理性,充分肯定中小学教师和班主任在教书育人方面的主流成绩,以正面的事例引领教师。师德问题要警惕,要重视和解决,但不要过于悲观,对负面问题的剖析要适度,否则,就失去了理性的态度。践行师德是教师的天职。为人师表,不只是为了要维护教师的形象,更是要给中小学生提供行为方面的示范。师德哲学是教育幸福的行动哲学。顾明远先生指出,处理好师生关系是最重要的师德。“教师是最幸福的人,是最幸福的职业,要让教师们认识到这一点!一个孩子,从小学一年级升到六年级,变化这么大!教师通过教书育人,把一个有问题的学生教育成功了,该多么幸福!”

总之,师德是哲学问题,更是实践问题,它虽然主要体现在教师与学生的相处中,却根源于教师全部的生活,是一种丰富、生动的实践体验和道德折射。但师德并不仅仅停留于这个阶段,教师在实践体验中的冷静凝思、反思、自省、升华,是师德的另一个侧面。社会特别是教育工作者要帮助教师回归真实的生活,结合大量活生生的案例引导他们自觉践行师德,注重情境分析和两难困境探讨,要分析问题的对错、成因,明确怎么办。完整统一的师德价值观就是师德哲学,它体现为教师实践体验和反思、改进间的统一。教师要预防职业倦怠和心理枯竭问题,就是要把感性生活和理性思考统一于不断的道德超越中。

猜你喜欢

道德哲学师德哲学
一致的平等主义者:康德种族理论与道德哲学关系辨析
在“四史”学习中涵养高尚师德
菱的哲学
师德考核“ 量化”实践与思考
大健康观的哲学思考
论环境伦理学的两种探究模式
爱是师德的源头活水
康德道德哲学中正当优先于善的三种形式——一项以罗尔斯为参照的研究
谈康德道德哲学的现实意蕴
抗震救灾中的师德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