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新课标下的中职历史课堂教学

2022-03-07王素华

学校教育研究 2022年3期
关键词:多元化教学立德树人职业教育

王素华

摘要:新课标下,中职历史课程被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中职历史课堂教学也被空前重视。本文针对如何在新课标体系下上好中职历史课提出几点笔者的想法。

关键词:新课标  立德树人 多元化教学 职业教育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和《教育部關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国家职业教育改革方案》等文件要求,教育部明确提出在中等职业学校要求统一开设历史课程,并将历史课程作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公共基础必修课。为此,教育部组织专家研制了《中等职业学校历史课程标准(2020年版)》,这是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学史上第一个历史课程标准。

《中等职业学校历史课程标准(2020年版)》是衔接义务教育和对标普通高中的指导性文件,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等职业学校历史课程的设置、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的实施都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中职历史课标凝炼的历史科学素养,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个方面,具体化为中等职业学校历史课程的五大课程目标:一是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认识并说明历史事件;二是将史事置于特定的时空环境下分析;三是搜集、辨析并运用史料;四是对史事进行理性分析和科学评判;五是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国家观、民族观、文化观,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养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因此,中职历史课程教学既能传承历史、延续文明,又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色彩,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诸多措施中的一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新课标形式下,如何上好一堂中职历史课,给中职历史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

首先,要上好一堂课,必须先备好一堂课。

中职历史课标在课程目标上,明确历史课程要将培养和提高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作为目标,使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逐步形成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即帮助学生了解唯物史观的基本观念和方法、具备一定的时空观念、初步学会学会用史料进行实证、学会阐释历史、具备一定的家国情怀等。所以,在备课时要时时注意每堂课要达成的目标是什么?明确每堂课的教学内容以及重点难点内容,突出重难点,准确把握教材,有目的地设计问题,以利于课堂上引导学生。当然,备课不仅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依据不同的学生素质和不同的历史知识基础,分层次准备。备课还要考虑课堂氛围,多准备一些趣味性强的小故事,导入部分可用一子耳熟能详的典故,既能活跃课堂又能与课堂内容衔接。

其次,新课标积极倡导多元化教学方式。

历史课最容易流于形式,课堂也常常枯燥无比。教师应该摆脱单一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和单纯语言信息传递形式,结合教学内容,创新教学形式、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可借助幻灯片、图表、图片、动漫、短视频等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鼓励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调动和发挥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比如,可观看某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然后进行分组讨论,并与教材历史内容进行比对。可以撰写行业简史,也可以编写本行业人物小传等等。

第三,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彰显职业教育特色。

中职历史课标在课程目标、结构、内容选择和实施上,一方面注意与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有机衔接,另一方面既与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基本保持一致,又考虑职业教育特点,做了适度的区别。例如,在课程目标中,提出了养成爱岗敬业、诚信公道、精益求精、协作创新等良好的职业精神要求助;在课程结构和内容上,在基础模块的大部分专题中突出科技文化方面的内容,专门设计了“精湛的古代工艺”专题等等。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中不知不觉融入课标要求,联系职业教育特点,对学生提出职业精神要求。

更重要的是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愿意积极探索,有强烈求知欲望,才会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乐于学习的情绪体验。因此,在中职历史教学中,教师应采用各种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激情,为进一步培养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方面的创新性行为奠定基础。

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自己就要在勤于积累资料素材的基础上,巧于设计问题情景,善于驾驭语言技巧,将引人入胜的寓言、脍炙人口的诗歌、言简意赅的歇后语、美妙动听的音乐、启迪智慧的谜语、幽默风趣的漫画等融入教学过程之中,让学生每上一节课都有新的感觉、新的发现、新的体验。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成功的一半。注重在新课开始时的情景导入,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他们的学习动机,这只是第一步,在课堂上更要精心设计,给学生创设一个展现才华的平台,让他们有机会表现自己、锻炼自己,做课堂的主人。

第四,新课标下的历史课堂教学要注重因材施教。

根据中职历史课程标准,明确将学业质量划分为两个水平。水平Ⅰ是学生在完成本课程学习后应该达到的要求,是毕业合格性考试的依据;水平Ⅱ是参加高职院校分类考试的学生应该达到的要求,是高职院校分类考试的命题依据。因此,对于要求不同的学生,一开始上课时就应该摸排,以便于施教。当然,因材施教还体现在兴趣不同和历史知识基础不同的学生,依据其感兴趣的方向不同而提供不同方向的知识引导,或根据基础不同分层次教学。虽然,这对中职历史教师提出了极大的挑战,但是,对学生,特别是入学就素质差别极大的中职学生来说是极其重要,也是非常必要的。

总之,新课标下,中职历史课程被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中职历史课堂教学也被空前重视。教师要努力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采用切实可行的办法,最大限度地激起学生学习欲望,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教师才能很好地实施课堂教学,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中等职业学校历史课程标准(2020年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2.中等职业学校历史课程标准(2020年版)解读 高等教育出版社

3.如何上好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的历史课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0年第7期

猜你喜欢

多元化教学立德树人职业教育
论多元化舞蹈教育及其方法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刍议初中物理概念的多元化教学策略
浅谈中专语文教学中的多元化教学方法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