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铁路工程环境保护设计现状与展望

2022-03-05周树山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2年2期
关键词:植被噪声工程施工

周树山

(唐港铁路有限责任公司,河北 唐山 063611)

1 引言

近年来,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受到世界各个国家的高度重视,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一旦生态环境系统受到人为因素的破坏,大自然为人类提供的服务功能将会受到大幅度影响。从现阶段我国生态环境的发展趋势来说,我国生态环境的恶化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有效控制,随着各行各业的飞速发展,当前我国森林覆盖率的增长非常缓慢,部分地区为提升地区内经济水平不惜减少我国森林植被的覆盖率,最终造成地区内出现水土流失的现象。在此背景下,我国铁路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应秉承保护生态环境的原则,做好铁路工程的每个设计与施工环节。

2 铁路工程建设过程中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

2.1 铁路工程施工对周围植物产生的影响

植被是指地球表面在某个区域中所有植物群落的整体,植被是地区内生物多样性以及保障区域内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物质基础,如果地区内植被资源丰富,可以有效缓解该区域的水土流失问题,并且能够起到防风固沙、调节气候、涵养水源的重要作用。铁路工程在建设施工过程中,对地区内植被的破坏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铁路工程在施工建设中,需要在施工区域内建设临时用地,其中包括工程周围的施工便道、施工材料的拌和场地、预制场等。一旦铁路工程开始投产施工,这些基础设施建设完毕后,会使工程周围的地表植被受到严重破坏。(2)铁路工程在不同的施工环节中,均会涉及大量的土石方,因此,需进行取、弃土方的施工作业,这一环节会对原有地表产生较大的破坏。(3)铁路工程的施工周期较长,施工场地周围区域受建筑材料运输,施工机械以及施工工人踩踏的影响,对周围植被造成了很大的破坏。(4)在工程投产之前,需要对区域内的植被进行清理,此环节会对地区内珍稀、濒危的植物造成破坏,改变周围植被的分布与数量,对周围生态系统产生很大的影响。

2.2 铁路工程施工造成水土流失现象

水土流失现象是生态环境出现恶化的典型表现。水土流失主要是指在地表水流的作用下,地表土壤被侵蚀、搬运与沉淀的整个过程。在铁路工程建设中,需要根据工程实际需要开挖隧道、填挖路基,会对施工区域的地表或者地表下的岩石层造成破坏,这种对原有地貌以及水土植被资源的破坏,是典型的人为加速侵蚀的现象,极易造成水土流失问题[1]。

3 铁路工程施工中保护生态环境的有效策略

3.1 植物保护措施

3.1.1 植被的保护

在铁路工程施工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应遵循占补平衡的保护原则,从避让、就地恢复、异地补偿等方面制定针对性的保护措施。首先,如果铁路工程在施工中涉及雨林、季雨林或者红树林等重要的植被类型,在选线过程中,对这些重要植被要采取必要的规避措施,并且工程的临时占地应最大限度地规避占用天然林。其次,如果在施工中不可避免地要破坏周围的植被,在工程竣工之后,要对被破坏的区域进行植被恢复,对于能够自然恢复的地域,则应该让其自然恢复,对于无法自然恢复的地域,应采用人工恢复的方式做好绿化工作。在绿化过程中,施工人员应因地制宜,选取当地物种,并在施工区域内进行不同层次的配置[2]。最后,对于工程永久占用的土地植被,相关管理部门应按照相关标准,对无法恢复的林地征收占地费用,并由当地政府选择其他区域进行异地造林,以此弥补铁路工程建设对植被的破坏[3]。

3.1.2 植物物种的保护

我国不同地区存在着很多珍稀的植物品种。对于这类植物,相关部门可运用避让、迁地保护、人工增殖等方式对珍稀物种进行保护。在此过程中,对于地区内存在的重点保护植株物种数量较多或者集中分布的地区,相关部门在对铁路工程进行选线与临时占地的过程中,应尽可能地对这类区域进行避让。其次,对于无法避让的区域,相关工作人员应对区域内的野生植物植株进行迁移。在对这类植物进行迁移的过程中,应注意迁移地点的选择,选择适宜植物生长的生态环境,保障珍稀植物健康成长[4]。

3.2 水土流失防治

在铁路工程施工中非常容易造成施工区域内的水土流失现象,面对这一现状,相关施工人员需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以此有效降低地区内产生新的水土流失的现象。相关工作人员应从铁路工程前期的设计环节、中期的施工环节以及后期的竣工环节入手,在不同环节中做好水土流失的防范工作。首先,相关工作人员应根据区域内土层的特点,在每个环节中严格遵循防护与治理相互结合的方式,运用生物防治的方式,对水土流失现象进行有效治理。并且在工程竣工以后,工作人员应做好对周围生态环境的绿化工作,并对整个工程进行统筹布局,在地区内形成系统的水土流失防治体系[5]。

3.3 环境污染防治措施

3.3.1 水污染的防治措施

铁路工程在施工中会产生一定数量的污水。为有效规避工程施工中产生的污水影响周围生态环境,相关工作人员需从以下3 个方面进行防治:(1)应在施工中严格控制污水的产量与排放量,最大限度地降低污水中污染物的浓度;(2)针对铁路工程的施工环境,应对污水管线与排污口的地理位置进行科学规划,并对工程中的污水排放方式进行适当的调整与改进,避免所产生的污水污染周围农田或植被区域;(3)做好污水的净化处理。对于工程施工产生的生活污水,相关施工人员可运用间歇式活性污泥法对其进行净化处理。对于生产废水,可运用气浮过滤或者调节沉淀等方式对其进行针对性的治理。而对于工业废水。需对其运用专业的净化设备,并配合物理或化学净化方法,确定工业废水达到相关排放标准后,方能够对其进行排放。

3.3.2 噪声的防治措施

铁路工程是一项施工规模较大,施工周期较长的工程,并且在施工过程中通常会运用大型的施工设备,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通常会产生较大的噪声。根据工程领域对噪声的限制标准(见表1),相关施工人员需要对施工区域做好相应的噪声防治。在此过程中,相关施工人员可运用以下方式降低工程中的噪声:(1)做好对噪声源的合理控制,对于一些大型器械,应避免在夜间使用;(2)如铁路工程距离村庄或者农田较近,则应在工程周围建设声屏障。以我国某铁路工程为例,该地区为高原湿地生态保护区,其主要保护对象为黑颈鹤,为有效降低工程施工以及后期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噪声对该区域的生态产生影响,当地施工管理部门结合当地地形条件建设了1 条2.0 km的隔声屏障,并在建设完毕后,对降噪效果进行监测,得到的数据见表2。由表2 可得知,在工程建设中通过设置隔声屏障起到了非常理想的降噪作用,对周围野生动物起到了良好的保护作用。

表1 施工环节的噪声限制

表2 有声屏障40 m处噪声监测值dB(A)

4 铁路工程环境保护设计展望

4.1 未来铁路工程发展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

随着铁路工程的信息化发展,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会出现全新的环境问题。在未来的发展中,根据铁路工程施工的发展方向,可能出现的问题有以下3 个:(1)随着铁路运行速度的不断提升,对周围环境所产生的噪声干扰也会不断加大;(2)铁路工程的电气化发展,造成铁路工程整体产生的电磁辐射较大;(3)随着铁路工程的密集化发展,将产生大量的工程垃圾,因此,在不同车站所卸下来的垃圾的处理成为重要问题。

4.2 未来铁路工程环境保护的发展方向

现阶段世界上部分发达国家已经将环境保护治理工作转移到源头,即重点强调清洁生产,在生产过程中通过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来保护生态环境。在铁路工程未来的发展过程中,也应遵循这一发展思路,对铁路工程周围的生态环境进行针对性保护,其主要分为以下4 个方面:(1)提升对铁路工程沿线的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在其周围创建1 条铁路工程绿色长廊;(2)进一步降低铁路工程对周围环境产生的噪声影响,为其设置必要的隔音措施;(3)做好铁路工程沿线的垃圾收集与卫生清理工作;(4)加强对铁路工程沿线的电磁防护工作。

5 结语

近年来,我国整体经济建设水平取得了飞速发展,在铁路交通建设快速发展的同时,使铁路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愈发明显。在此背景下,在铁路工程实际施工建设过程中,应做好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使铁路工程能够与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发展战略相互迎合,保障我国铁路工程能够取得长足的发展。

猜你喜欢

植被噪声工程施工
舰船通信中的噪声消除研究
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植被覆盖度变化遥感监测
基于植被复绿技术的孔植试验及应用
采暖工程施工常见问题探究
探讨自来水管道工程施工的通病与防治
追踪盗猎者
第一节 主要植被与自然环境 教学设计
BIM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论高层建筑电气防雷接地工程施工
汽车制造企业噪声综合治理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