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系统护理干预对卵巢癌患者下肢淋巴水肿、膀胱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2-03-05谢玲玲陈敏涂素华王琴

川北医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淋巴卵巢癌水肿

谢玲玲,陈敏,涂素华,王琴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妇科,四川 泸州 646000)

卵巢癌是女性生殖器三大恶性肿瘤之一,由于其发病隐匿且缺乏特定症状及有效诊断指标,60%~70%的患者就诊时已处于晚期,死亡率高居妇科癌症首位,已成为影响女性生命健康的主要肿瘤[1]。肿瘤细胞减灭术与术后放、化疗联用是目前临床应用较广泛的卵巢癌治疗方案,可明显降低死亡率,但易出现淋巴管损伤以及并发下肢淋巴水肿,轻症者可随侧支循环的建立而缓解,但重症者伴随肢体功能障碍、频发淋巴管炎、反复感染等,严重影响生存质量[2-3]。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会进一步加剧卵巢癌患者焦虑、紧张程度,延续于治疗、康复、复发各个阶段,影响生理和免疫机能[4]。因此,加强患者治疗期间的护理干预尤为重要,有效的护理措施对预防并发症和促进患者恢复有重要意义。系统护理干预目前已成为临床护理常用干预模式,能在强化基础护理的同时对患者心理、疾病认知等问题实行预见性干预,从而促进癌症患者身心康复和疾病的治疗及转归[5-6]。本研究拟探讨系统护理干预对卵巢癌患者下肢淋巴水肿的干预效果及膀胱功能、生活质量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接受卵巢癌根治术的12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系统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每组各63例。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进行。纳入标准:(1)符合临床卵巢癌诊断,且均经病理组织确诊[7];(2)病情相对稳定,预计生存期≥6个月;(3)术前膀胱功能正常;(4)卡式功能状态(Karnofsky performance status,KPS)评分≥60分;(5)临床相关检查资料完整;(6)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其他恶性肿瘤或免疫系统疾病者;(2)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出现器质性病变者;(3)合并泌尿系统疾病者;(4)既往有精神病史;(5)有智力及视听障碍,无法正常沟通交流者;(6)依从性较差,不配合护理者。所有患者术后均进行常规放、化疗,并确诊患有下肢淋巴水肿。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1.2 方法

1.2.1常规护理组 主要给予患者常规护理措施,包括生命体征的观察、健康教育、生活护理、环境护理、饮食护理及用药指导等基础护理措施。系统护理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系统护理干预。入院后第2天至术前1 d和术后第1天至出院前1 d均每天实施干预。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2.2 系统护理组 干预方法包括:(1)术前一般护理:准确评估患者的一般情况,及时调整患者的生理状态,以满足手术耐受性的要求;详细向患者介绍手术的必要性及可能的并发症;对于全身和局部感染的患者,应及时进行抗感染治疗。(2)心理干预:术前,根据患者精神、心理状况、家庭背景等因素了解其心理问题,并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鼓励其表达消极情绪,并适当满足其合理要求,帮助患者建立起对抗疾病的决心和信心;准备疾病教育相关图集,使患者能够理解疾病和手术的相关知识,从而尽快消除对手术的恐惧,积极配合手术治疗。(3)术后护理:①一般护理:包括生命体征观察及体位护理。术后去枕平卧6 h,头部偏向一侧以避免误吸,并同时对心电图、血氧、血压、呼吸功能监测、吸氧治疗等进行监测和记录。良好的体位护理可加速术后肠蠕动的恢复,有效预防肠粘连。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提供一张防压疮床垫,并在骶尾部、脚跟等容易发生压疮的部位覆盖压疮贴片,以防止压疮的发生。②疼痛护理:术后疼痛护理是术后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严重疼痛感易引起恐惧、血压改变等生理病理反应,且由于不同患者对镇痛药的敏感性不同,在麻醉注射过程中可能出现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护理人员需耐心帮助患者缓解症状,减少术后不适和疼痛。③运动干预:根据个体情况制定运动干预措施,讲解运动干预的目的、效果,采用空气压力循环治疗仪对患者下肢进行促回流治疗,并指导患者适当地进行踝泵操运动、股四头肌训练、单侧或双侧膝到胸运动、髋关节运动等下肢运动和腹肌、盆底肌群、排尿中断等训练。④手法引流及压力治疗:对卵巢癌下肢淋巴水肿的患者,可通过手法淋巴引流、加压疗法、皮肤护理等措施减轻水肿程度,由专科护士或专业按摩师进行水肿肢体按摩,并教会患者或家属进行居家按摩;手法引流后即刻应用弹力绷带进行环形包扎;皮肤护理贯穿于淋巴水肿治疗的整个过程,保持皮肤干燥、清洁,避免患者损伤、感染等。⑤饮食指导:饮食以高蛋白、高维生素、低盐饮食为主,并适当补充一些膳食纤维,忌刺激性较强和过度油腻的食物;需根据血压情况制定特定的饮食方案以保证充足营养。(4)出院指导:术后提供预防术后下肢淋巴水肿的健康宣教,指导主要包括:疾病的发展和预后、定期随访、淋巴水肿的预防措施、早期症状等。

1.3 观察指标

分别在入院第2天和出院前1 d观察者以下指标:

1.3.1 下肢淋巴水肿 根据国际淋巴协会制定标准进行下肢淋巴水肿的评估[8]。完全缓解:下肢水肿完全消失,肢体功能恢复正常;部分缓解:水肿好转,临床分级降至Ⅰ度;未缓解:水肿无较干预前无任何变化甚至加剧。总缓解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总例数×100%。

1.3.2 膀胱功能 1级:拔除尿管后膀胱内剩余尿量20~50 mL,且恢复好;2级:膀胱内剩余尿量50~100 mL,恢复较好;3级:膀胱内剩余尿量100 mL以上,恢复较差;4级:拔管后排尿困难,且恢复差。

1.3.3 心理状况 采用焦虑自估量表(SAS)、抑郁自估量表(SDS)对两组患者心理状况进行评估,总分分别为100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焦虑、抑郁状况越严重[9]。SDS量表共20个项目,每个项目由四级评分构成,标准分为总分×1.25。轻度抑郁:53~62分,中度抑郁:63~72分,重度抑郁:≥73分。SAS量表共20个项目,每个项目由四级评分构成,标准分为总分×1.25。轻度焦虑:50~59分;中度焦虑:60~69分;重度焦虑:>69分。

1.3.4 生活质量 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对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分,包括躯体、角色、心理、情绪、社会、认知6个方面[10]。

1.3.5 满意度 采用医院自制满意度调查问卷评价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下肢淋巴水肿缓解率比较

系统护理组患者下肢淋巴水肿缓解率高于常规护理组(95.24%vs.76.1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下肢淋巴水肿缓解率比较[n(%)]

2.2 两组膀胱功能比较

干预后,系统护理组膀胱功能恢复至1、2级的比例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11.743.P=0.008)。见表3。

表3 两组膀胱功能比较[n(%)]

2.3 两组心理状况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1),且系统护理组低于常规护理组(P<0.01)。见表4。

表4 两组心理状况比较

2.4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项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1),且系统护理组改善情况优于常规护理组(P<0.01)。见表5。

表5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

2.5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系统护理组患者对护理满意率高于常规护理组(95.24%vs.65.0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6。

表6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n(%)]

3 讨论

卵巢癌恶性程度高、预后差,手术联合放化疗是目前临床上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但由于手术治疗部位位于盆腔段,术中易损伤患者膀胱肌、输尿管,术后易发生排尿困难、尿路感染等情况,严重可影响肾脏功能[11]。此外,放化疗可破坏淋巴管,淋巴受阻回流进入组织间隙引起下肢水肿。下肢淋巴水肿是卵巢癌治疗过程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影响患者肢体功能和日常活动,引发自卑、抑郁等负性情绪,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目前,临床对下肢淋巴水肿治疗手段多采用复合物理疗法包括日常护理、局部按摩、功能锻炼、加压包扎等,以减轻淋巴水肿程度,但在此过程中若护理不当极易持续加重水肿程度[12]。

相关资料[13]表明,给予下肢淋巴水肿患者相应的护理干预可明显减轻其水肿症状,控制病情的进一步发展。然而,常规护理对患者疾病认知、心理状态等关注度低,在治疗过程中患者配合度低,护理效果受限。系统护理干预已成为现代护理中的重要部分,针对卵巢癌患者实施系统护理干预措施主要针对患者心理疏导,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实施下肢按摩、运动锻炼等护理措施,加快术后膀胱功能的恢复,减少下肢水肿现象的出现。杨茂静等[14]研究发现,给予妇科恶性肿瘤患者行为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患者下肢淋巴水肿程度,提高护理满意度;朱晔等[15]研究发现,系统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妇科肿瘤患者化疗期间生活质量。

本研究显示,系统护理组患者下肢淋巴水肿缓解率高于常规护理组,且系统护理组对膀胱功能的改善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表明系统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卵巢癌患者下肢淋巴水肿症状,促进术后膀胱功能的恢复。这可能是由于:(1)系统护理干预中的运动干预可加快淋巴循环,促进水肿的消退;(2)通过腹肌、盆底肌群和排尿中断等训练,可刺进和改善患者膀胱肌肉、盆丛神经功能的恢复,进而促进术后膀胱功能的恢复;(3)手法引流和压力治疗可有效改善淋巴回流,促进组织液回流,减轻患肢肿胀的目的。此外,本研究指出系统护理组干预后的SDS、SAS评分高于常规护理组,表明系统护理干预可通过改变卵巢癌患者对疾病和治疗不恰当的认知方式,加强患者对不良情绪的管理、有效改善其负性情绪。本研究还显示,干预后,系统护理组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优于常规对照组,原因可能是:(1)护理过程中普及卵巢癌的发生、发展、预后及化疗等方面知识可进一步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健康保健意识;(2)适当的心理干预可减轻患者负面情绪;(3)针对水肿症状的干预促进病情好转量。

综上所述,系统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卵巢癌患者下肢淋巴水肿症状,促进膀胱功能的恢复,有效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对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淋巴卵巢癌水肿
教你一套全身淋巴按摩操
6件事护好脆弱的淋巴
导致卵巢癌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卵巢癌高危人群需要预防性切除卵巢吗
水肿是怎么回事,该怎样消除水肿呢?
从水肿捕捉疾病的蛛丝马迹
注意,有种“胖”不能靠运动去减
淋巴水肿的预防与照顾——乳癌康复者的隐忧
做个瘦子 送走水肿肌
卵巢浆液性癌病理发病机制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