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种盖髓剂用于乳牙深龋露髓患儿牙髓切断术中的价值对比

2022-03-05杨攀李文慧王芳李明霞余赛男

川北医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牙髓牙根乳牙

杨攀,李文慧,王芳,李明霞,余赛男

(1.成都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核工业四一六医院口腔科,四川 成都 610051;2.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贵州 遵义 563000;3.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放射科,四川 泸州 646000)

龋病是儿科口腔疾病中常见的一种,由于儿童乳牙矿化程度低,对酸的耐受性弱,且点隙窝沟较深,再加之儿童喜食甜食,对牙的清洁作用较差,因而乳牙发生龋坏后,随着时间变化会很快延伸到牙根深处并发展为深龋[1]。目前,临床通常采取牙髓切断或牙髓摘除的方法对乳牙深龋进行治疗[2]。牙髓切断术作为保存牙髓常用的治疗方式,其目的是从根源上切除受感染的冠髓,并尽可能保留根髓组织正常部分,在根髓断面放置盖髓剂进行严密的冠部充填[3]。盖髓剂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治疗效果,三氧化矿物凝聚体(mineral trioxideaggregate,MTA)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在牙髓切断术中已被广泛应用[4],但该材料固化时间长、使用时需手工调拌粉液混合操作不便、使用后牙齿易变色等不良问题,因而其应用具有一定局限性。iRoot BP Plus是一种新型生物陶瓷材料,其主要成分与MTA同为硅钙类生物陶瓷材料,二者具有相似的理化和生物学性能[5]。除此之外,iRoot BP Plus还具有固化时间短、不使牙齿变色、即取即用、便于操作等优点,但目前临床上将iRoot BP Plus陶瓷材料用于乳牙牙髓切断术中的研究还鲜少有报道。因此,本研究拟对比分析iRoot BP Plus与MTA 两种盖髓剂在乳牙深龋露髓患者牙髓切断术中的价值。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4月至2020年4月于成都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核工业四一六医院采取牙髓切断术治疗乳牙深龋露髓的9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盖髓剂的不同分为观察组(n=51)和对照组(n=44)。所有患者中,男性51例,女性44例为;年龄3~8岁,平均(5.47±1.22)岁。纳入标准:(1)临床及影像学诊断均为单颗乳牙深龋露髓;(2)病变处无自发痛史、无扪诊及叩诊的疼痛、无肿胀及瘘管、无病理性移动及无根尖(间)牙槽骨的破坏等牙髓变性表现;(3)可在局麻下进行牙科治疗的儿童;(4)患儿家属了解本研究目的且愿意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有牙髓病、根尖周病及外伤史;(2)有遗传性疾病牙根较短或较一般儿童牙根吸收较早;(3)依从性差。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乳牙位置等一般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基线资料比较

1.2 方法

所有患儿均采取牙髓切断术治疗,操作均由同一位牙科医生完成。具体操作如下:局部麻醉后,于橡皮障下将牙髓打开,去除腐物,使用无菌手套,取出牙髓切断手术包内均已灭菌的手术器械进行手术,使髓腔暴露至可观察到成形的牙髓组织,在进行手术时,尽量避免对牙髓造成过多刺激,可采取冷却降温的方式使髓室充分暴露,并对冠髓形态进行观察,记录出血量及血液颜色;同时用挖匙和慢球钻去除冠髓,并用大量生理盐水冲洗髓腔,以去除附着在牙本质上的碎屑以及牙髓残片等,另在牙髓的断面处放置湿棉球,待止血后,再使用盖髓剂。观察组采用iRoot BP Plus盖髓,于根管口牙髓断面处用糊剂进行覆盖,其厚度约2 mm,轻压使之与根髓贴合紧密,同时用氧化锌及玻璃离子水门汀对盖髓剂上方进行填充,再用树脂对其充填以及修复。对照组采用MTA盖髓,将MTA粉剂与无菌水按1∶3的比例先进行调拌,再将调拌好的糊剂覆盖于根管口牙髓断面处,覆盖厚道约2 mm,然后轻压使其紧密贴合牙根髓,并放置生理盐水棉球于髓腔内,使用玻璃离子暂封。患者术后1周复诊,经检查确认患牙无相关不适症状后,将上方的玻璃珠子以及棉球去除,再用氧化锌及玻璃离子水门汀对盖髓剂上方进行填充,再用树脂对其充填以及修复。

1.3 观察指标

两组术后均跟踪随访1年,分别于术后1、3、6、12个月进行复查,记录患儿疗效,包括:牙冠变色、牙龈状况、牙髓活力测试及X线片检查结果(牙根发育、牙根内外吸收、钙化桥)。临床疗效评定标准[6]:(1)成功:患牙未出现自发痛及对冷热敏感,牙髓拥有正常活力,X线片显示牙根尖形态正常无破损,同时形成钙化桥;(2)失败:患牙自发痛、放射痛或夜间痛,对冷热敏感,X线片显示牙根尖密度出现减低。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术后钙化桥形成时间比较

术后1个月,观察组形成钙化桥的时间与对照组相近;术后6个月,两组所有牙齿均形成钙化桥,两组钙化桥形成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022,P=0.989)。见表2。

表2 两组术后钙化桥形成时间比较[n(%)]

2.2 两组术后不同时间随访结果比较

所有患者术后均跟踪随访1年,无失访,随访率100%。术后3个月,研究组成功率与对照组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和术后1年,研究组成功率均为96.08%,对照组成功率分别为97.73%和95.45%,两组治疗相同时间成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3。

表3 两组术后不同时间随访结果比较[n(%)]

2.3 两组术后牙齿变色比较

术后1年,研究组采取iRoot BP Plus盖髓,患者均未发生变色;而对照组采取MTA盖髓,所有患牙均发生变色,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由于乳牙常矿化程度低、抗酸能力弱及牙釉质薄,发生龋坏后会很快发展为深龋[7]。龋齿受外界刺激,通常会表现不同程度的刺激性疼痛,但当外界刺激解除时疼痛也会立即消失[8],故大多数患儿去医院接受治疗时,龋齿损伤程度已较严重,但其自我感觉症状仍不显著。牙齿活力与牙髓状态有关[9],当牙髓受到感染或创伤后,由于乳牙在口腔内保存时间较长,因此一般尽量采取不拔除乳牙的方法进行治疗。如牙髓切断术中,在局麻的作用下,医生通常仅切除冠部牙髓,同时采用一种盖髓剂对断面进行覆盖,以保护根部牙髓[10]。由于MTA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因而在牙髓切断术中已被广泛使用[11],iRoot BP Plus是一种新型的生物陶瓷材料,理化和生物学性能与MTA相近。

钙化桥通常被认为是牙髓对刺激的一种反应方式或是牙髓愈合的表现。本研究显示,术后1个月、6个月、1年,观察组钙化桥形成时间与对照组相近,说明两种盖髓剂均能诱导钙化桥快速产生。另外,术后1个月、6个月、1年,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成功率均>9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也进一步说明在牙髓切断术中使用这两种盖髓剂效果均较好。由于新型生物陶瓷材料iRoot BP Plus的主要成分包括氧化锆、氧化钽、硅酸钙、硫酸钙、磷酸钙等,与MTA同为硅钙类生物陶瓷材料[12],故患牙失败,内部发生吸收可能与慢性牙髓炎有关。在炎性状态下,细胞酸性代谢产物增加,可引起周围环境 pH 值下降[13]。另据动物实验[14]发现,对无菌培养的动物受伤的牙齿进行处理,其伤口愈合与否与使用覆盖材料无关。由此可见,本研究所探讨得两种盖髓剂的愈合效果可能都取决于其抗菌活性,而与其对矿化作用所产生的影响无关。有研究[15]报道,细菌在pH值>10的环境下通常无法生存,而MTA、iRoot BP Plus的pH值均较高,其中MTA的pH值为10.2,混合后在3 h内其pH值可上升至12.5,iRoot BP Plus通常在4 h时会完全固化,其pH值也超过12。因此认为此两类材料具有较强的杀菌效果可能与其高pH值环境有关。尽管MTA具有良好的生物适应性,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固化时间较长、操作性能较差以及易使牙齿变色等。患者行牙髓切断术中使用MTA盖髓,MTA需与无菌水进行调拌,操作相对更复杂,同时还需就诊两次,而iRoot BP Plus作为一种预调拌的材料,通常在临床上以相对较均一的形状保持,不仅缩短临床操作时间,同时在使用过程中也减少浪费。本研究还对两组患儿术后1年牙齿变色情况观察,发现研究组采取iRoot BP Plus盖髓,患牙均未发生变色,而对照组采取MTA盖髓,所有患牙均发生变色,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牙齿美观,而iRoot BP Plus则正好可避免这一局限性。但由于本研究的样本量较小、随访时间较短,且为单中心研究,iRoot BP Plus的远期疗效仍待随访时间延长的大样本量、多中心研究进一步验证。

综上所述,iRoot BP Plus与MTA盖髓剂生物性能接近,在乳牙深龋露髓患者牙髓切断术中均能有效保留乳牙根髓,但iRoot BP Plus具有更好的临床操作性能,并能避免乳牙牙体变色。

猜你喜欢

牙髓牙根乳牙
牙髓可以再生吗
不同根管填充程度治疗牙体牙髓病的效果
重度牙周炎牙齿的牙髓治疗时机及牙周牙髓联合治疗对重度牙周炎的疗效观察
牙周联合牙髓治疗重度牙周炎的效果研究
乳牙
青少年埋伏弯曲牙的正畸牵引治疗一例
童年
锥形束CT在口腔正畸中的应用
小孩为什么会掉牙
“乳牙”更要好好呵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