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导入思考

2022-03-02安徽省利辛县第一中学冉晓燕

新教育 2022年20期
关键词:跨文化高中英语意识

□ 安徽省利辛县第一中学 冉晓燕

在高中教育阶段,英语教学是一门至关重要的学科,英语教学知识体系具有自身的特殊性质,同时其文化背景也与其他学科具有一定的差异,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的标准与规定,高中英语教师需要强化学生对英语知识的重要意识,促进学生对英语知识的掌握与理解,培养学生学科素养与跨文化意识,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使学生能够对英语语言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有深入的了解,将知识与英语文化能够相互结合,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

一、高中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意义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培养高中生跨文化意识是必要的教学内容。但是,当前英语教学成效无法实现教学目标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对于课程教学内容的具体背景不够了解,并对文章内容与文化元素的掌握缺少深入研究[1]。基于此,为了高中英语教学能够在教学课堂的实践中强调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英语教师需要将文化背景以及文化含义等有效融入到教学内容中,不断强化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有效掌握,提升学生英语学科素养与学习能力。高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主要意义在于:一是利于提升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2]。当前,中西方文化交流处于频繁的经济一体化时代,且两种文化各自具备不同的独特性,两种文化之间所存在的差异较大,如果在具体教学中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相关意识,能够使学生对文化差异的具体内容进行充分了解,提升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与跨文化意识,为后期的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二是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能够不断延伸、扩宽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的发展不再受到局限,并促进学生英语学习水平以及文化素养的有效提高,开阔学生知识视野。

二、现阶段高中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现状

1.教学内容多为理论知识

很多高中英语教学多以理论知识为主,通常教师为学生提供英语原文的句子和段落或者是整篇文章,其内容多为商业经济、文化教育、传统节日等。学生通过按照教学要求在教师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对文本内容的了解,之后按照教师所提供的标准进行核对和检查,对存在的难点知识由教师一一讲解[3]。教师根据学生翻译的情况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纠正翻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这种以教师为主体,单纯传授知识的教学过程无疑是一种闭门造车的教学方式。不接受外界的反应,不与外界交流,脱离教学实际,形成教师的一言堂,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没有得到充分体现,从而限制了学生的发展。教师对学生语言训练程度的关注,强调学生完成对语义的转化,但同时也严重忽视了认知因素的影响作用,无法提升英语教学质量。

2.跨文化讲解的内容较少

高中英语教师在开展翻译教学过程中,跨文化知识的讲解存在内容和频率参差不齐的现象,即使教学过程涵盖了跨文化知识,也只是少部分出现。高中英语教材中不设计专门的翻译教材,所以教学中的跨文化知识内容篇幅相对比较少,再加上教师并没有意识到网络资源的重要性,没有利用网络资源对缺失的知识点进行补充[4]。经过相关教学研究发现,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跨文化意识培养英语教学内容、课程设置有着直接决定性的关系。英语课程的教学内容在对学习技巧设计的过程中,通常会以技巧教学为侧重点,往往忽视了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和教育,不利于学生对西方文化的理解和认识,导致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出现失衡现象,严重降低学生学习英语学科的积极性,降低学习水平。

三、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培养跨文化意识的路径

1.深入发掘教材内容,善于提取文化元素

教材内容无论在教育工作的任何阶段、任何学科教学过程中,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与作用,是教学计划、教学目标、教学方式开展的重要基础[5]。高中英语教材具有多样化的丰富内容,所包括的内容较为广泛,例如社会、文学、科学、环境、自然、节日、生活等众多方面,在这些内容中所蕴含的文化元素也具有多元化的特点,不同的文化元素对高中生的学习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能够不断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不同的文化元素作为优质教学素材与基础切入点,能够促进学生在高中英语学习过程中跨文化意识的深入认知,通过对各个材料内容的有效挖掘,将不同文化元素进行提取。在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英语教师需要针对具体的材料内容进行详细地了解与分析,并对教学内容所具有的英语文化元素进行提炼,例如价值观念、生活习惯等,通过英语文化元素能够引导学生对英语文化有更深层的掌握与了解,促进学生对语言知识、文化展开充分地学习,不断内化各种知识。例如,在高中英语教学中人教版必修1 Unit 1 English around the world以“世界英语”为中心话题,课文The road to modern English 在Reading部分中是一篇对英文发展史进行介绍的文章,文章主要分为四段,分别对英语的发展等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与讲述。在对文章进行阅读的过程中,高中英语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引导,鼓励学生对文章中的英语文化元素进行深入挖掘,包括英语语言如何形成、怎样发展以及扩展等内容进行明确,使学生能够对当代的语言、英语语言等方面的发展趋势进行了解,使学生能够对具有不同地域特色以及民族特色的英语所形成的原因进行明确掌握。在国际上,英语作为重要的沟通语言,被各国人民所广泛应用。基于此,英语与本国语在逐渐发展、完善的过程中,通过创新、吸收,促进英语的多样化发展。

2.结合具体阅读篇章,巧妙融入英语文化

在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英语阅读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与意义。高中生英语学习的效果需要取决于阅读能力的高低。学生在英语语言知识学习中,阅读文本作为重要的基础,能够对学生跨文化能力进行有效的培养,是高中生英语教学素材中的重点。人教版选编的课文题材具有多元化、丰富性的优势特点,在篇章中所涵盖的文化信息众多,能够更好地满足高中生在高中英语阶段的学习需求。基于此,在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对文本阅读内容进行详细的分析与探究。同时,将英语文化巧妙地融入到篇章与教学内容中,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学习英语语言,能够对国际化英语的丰富性有良好的体会。例如,高中英语人教版课文Puzzles Ingeography主要是对英国进行介绍的一篇文章。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英语教师可将Pre-reading(读前活动)、Warming up(热身)以及Reading(阅读)进行整合,并应用提问、测试等方式进行读前热身活动,以“头脑风暴”的形式通过采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在多媒体技术下,通过图片与食品的方式对此话题背景知识有深入的了解。此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进行阅读的四个环节,分别为略读、寻读、细读、研读,通过此种方式对篇章结构进行有效的梳理,概括文本段落大意,同时对文本中的细节内容进行详细的分析,较快达成阅读任务,分别从不同方面对联合王国的形成以及其发展进行充分说明,包括地理、政治、文化历史等不同方面进行深入,使学生能够对英国有基础的了解与认知,对英国的语言、文化习俗、特点等有一定的理解。最后通过对各个国家的文化差异进行了解,提升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3.文化差异教学情境,渗透英语文化意识

英语是世界语言交流中应用范围最广的语言,基于此,在英语教学过程中,需要更好地创设英语课堂教学,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促进课堂情景的生动性、趣味性。在英语课堂中,通过强调中西文化之间所存在的差异性,使学生能够对英语文化有深入的了解。直观地理解英语知识的内涵,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教师需要以教学内容为基础,对课堂活动进行良好的设计,使学生能够按照教学材料内容,做好课前资料查找工作,在这一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鼓励学生能够将所了解、查找的资料与其他学生共同分享。在高中英语必修3 Unit 1 Festivals around the world课程中,教师可结合具体教学材料内容,组织学生开展交际活动,主题以中西方节日为主,学生能够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深入感受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性,这一环节内容受到学生的重视与关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教师需要以该类话题作为重点,鼓励学生对我国和西方国家的传统节日进行查找比较,包括节日由来以及相关活动,并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在课堂中讨论相关内容。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回顾我国春节前后的习俗,包括腊八粥、麻糖、饺子等,寓意是为了新年能够甜蜜、团圆。而与西方国家相比,圣诞节作为西方国家的重要节日,在圣诞节时西方国家主要以烤火鸡、鸡尾酒、布丁等为主,这对西方国家而言象征着感恩与幸福。再如:人教版高中英语人教版必修4 Unit 4 Body language为例,教师在为学生介绍文化背景时,为了能够将我国的肢体语言与西方国家进行比较,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播放视频,使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相关内容。在我国,“鼓掌”与“点头”是十分常见的肢体语言,“点头”这一动作通常被人们默认为同意、可以、赞同的意思,“摇头”则代表不同意、不可以的意思。而在西方国家该动作则被视为相反意思,例如在保加利亚,他们的习惯与我国动作的习惯相反,他们点头则代表“不”,左右摇头代表“是”。在我国,“鼓掌”作为一种尊重与感激与赞赏,特别是对于演讲者而言,当观众在演讲者进行演讲时,为了表示尊重,大众会以“鼓掌”的动作形式表达。在西方国家,演讲者鼓掌是为了赞美自己,为自己感到自豪,为自己鼓掌。通过理解肢体语言在不同国家的不同含义,学生能够更加了解由于各个国家的文化不同,所代表的含义也有着较大的差异性,不同的肢体语言在不同国家的意义都各不相同。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更好地了解、掌握中西方在多方面都存在文化差异,无论是饮食习惯还是其他文化都会存在不同的意义,使学生能够对外来文化有更好的认知,充分促进语言与文化的相互渗透。除此以外,教师需要鼓励学生不断进行跨文化的学习与训练,让学生定期进行文化讨论,使学生能够对本民族文化的利弊有深层的掌握,并对自身的行为习惯进行改变,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

4.创设英语教学情境,唤醒学生文化意识

在以往传统的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虽然意识到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重要性,但是在具体教学中却缺少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方法。从而导致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始终在对知识的讲述、复制上原地踏步,文化教学无法充分实现多样化的教学目标,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与知识学习的积极性。而学生在单一、枯燥的文化教学中,无法感受到英语文化元素所具备的独特魅力与意义。文化是人类生活中的重要内容,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等各方面都与文化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系,文化也因此而更加生动、鲜活。基于此,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跨文化教学需要活跃的氛围,课堂应该充满趣味性与活力性,而不是枯燥的讲授与复制。通过课堂教学情景的创设,制造课堂环境,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直观,具有开放性与交互性,只有这样才能够将文化所具有的魅力进行多层次、多方面的展示,然后呈现给学生,从而激发学生的文化意识,促进学生的文化素养,加强学生的情感。因此,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创设教学情景,催生学生主观能动性,使学生能够具有文化意识,达成跨文化教学目标,提高课堂质量与效率。例如,在History and Traditions这一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教师需要与单元主题相结合,围绕“描述你喜欢的地方”,鼓励学生讨论、交流并说出自己最喜欢的地方,通过学生的互动与交流,教师需要认真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结合学生的回答,对具有文化意义的两个地方进行选择,通过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所选出的地点文化历史以及风俗习惯进行讲述,使学生能利用文化视角对其地方进行了解与介绍。不断强化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能够在这一过程中收获更多的知识理论。例如,学生在描述桂林山水时,利用多媒体视频的方式,将桂林山水的自然美景更加直观地展现给学生,并边播放视频边讲述桂林山水的民俗传统与文化元素,促进学生对桂林历史文化有深入的认知,促进课堂教学。

综上所述,在跨文化的大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学需要教师充分结合教学材料内容,不断创新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根据英语语言所具备的特点,创新教学方式,深入探讨英语语言的文化元素,通过多角度、多层面的方式将英语教学材料内容融入到英语文化中,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促进学生跨文化的交际水平与相关意识,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跨文化高中英语意识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高中英语集体备课的探索
高中英语读后续写的教学策略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高中英语诗歌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高中英语诗歌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意识不会死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