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德树人抓核心 聚焦课堂提质量
——西藏林芝市2019-2021年教研工作情况

2022-03-02吴珍珠西藏林芝市教育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援藏

西藏教育 2022年2期
关键词:林芝教研员教研

吴珍珠 西藏林芝市教育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援藏)

周银芳 西藏林芝市教育局教研员

(2021.11.26)

近年来,林芝市教研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中央、自治区关于教育工作的系列文件和会议精神为统揽,紧扣林芝市委、市政府教育工作重点内容,紧紧围绕建设教育强市发展目标,按照“学风实、站位高、效率强、运转好、业绩优”工作要求,以“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抓手,在自治区教育厅和林芝市委市政府的亲切关心和正确领导下,在粤林两地教育人共同努力下,各项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

一、明确目标,在抓落实谋发展上下功夫

(一)学文件,悟精神,明方向。为吃透上级文件精神,林芝市教研室建立了理论学习长效机制,组织专兼职教研员以研讨形式认真学习了全国、全区教育大会精神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见》《自治区教育厅关于深化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提高育人质量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并将这些文件汇编成册发给全市教师共同学习,使大家在工作中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深化思想认识,明确工作方向。

(二)强措施,抓落实,明要求。为全面贯彻落实全国、全区教育大会精神,林芝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深化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试行)》及其系列配套文件,对教育激励、校长(中层管理人员、班主任)津贴、课后服务等方面工作提出了具体的改革意见,为教研工作提供了政策支持。我市教育行政部门从促进教育事业内涵发展、质量提升的战略需要出发,出台了《教育行政干部及教研人员深入教学一线开展指导与服务工作的实施方案》《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联盟试点工作的实施方案》等文件,建立健全了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校长责任制度,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逐步集中到强化教育教学各环节。

(三)补短板,强队伍,求突破。教研事业要发展,队伍人才是关键。教研员队伍建设一直是教研工作发展的短板。近年来,林芝市教育局积极争取人社、编制部门的支持,攻坚克难补齐教研员队伍建设短板。一是在教研员队伍上增力量。针对兼职教研员力量薄弱,作用发挥不明显的情况,聘请了56名由援藏教师、学科骨干组成的各学段、各学科特约教研员。二是在能力提升上有突破。将教研员能力提升纳入国培、区培计划,纳入教师发展规划,近三年选派教研员参加国培、区培计划30 余人次,举办专职教研员专题培训2 次,培训市、县(区)教研员80人次。

(四)抓乡镇,建资源,促改革。一是城乡联盟共进步。建立了市直学校与县(区)乡镇小学结对联盟,先后选派22 名优秀教师赴基层学校进行蹲点指导,各联盟校根据工作需求制定三年帮扶规划方案,通过线上教研、实地指导、跟岗学习等形式,有效地推进了各学校教学常规管理不断规范,教学质量逐步提高。二是资源建设搭桥梁。通过与电教馆、资源建设相关公司通力协作,制定了教学资源平台建设方案,采购了学科网、组卷网教学资源,建设了集“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优质课例展示、优质教学设计、优秀课件、直播课件、本土试卷及职能组卷系统的本土化教学资源平台。2020年,林芝市成为西藏唯一获全国在线教育应用创新区域的地市(全国共92个)。三是优秀成果促改革。2020年底,林芝市成为西藏唯一获基础教育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应用示范区的地市(全国共60 个)。2021年3月,《提升中小学生阅读素养的群文阅读教学实践》和《数学文化推进小学素质教育的实践探索》这两项基础教育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在我市启动,9 所学校列为成果推广基地校,涵盖市、县、乡和村四级。

二、搭建平台,在抓能力提水平上求实效

(一)主题教研提品质。近年来,林芝市教育局从广州、重庆、成都、林芝等地共邀请20 多位专家举办了“感受数学文化品味数学魅力”小学数学主题教研活动和以“聚焦课堂以读促写读写结合”为主题的小学语文主题教研活动,初高中学科特色教研活动等,同时借助“手机直播”平台,通过组织示范课、观课议课、专家点评、名师讲座、校长论坛等形式的主题教研,为教师专业成长提供合作、交流、共探、共思、共享的平台。

(二)校本研修见成效。近年来,林芝市教育部门坚持问题导向,为解决校本研修不规范、质量不高、网络研修与教育教学实践结合不紧密、教师专业发展缺乏持续支持等问题,通过任务驱动、示范指导、成果导向等方式,以市直、县(区)直学校和腹心地区乡镇学校为基本单元,通过“四个结合”(在线学习与线下实践相结合、专家讲座与合作探究相结合、案例分析与经验分享相结合、问题解决与成果分享相结合),在全市打造了11 所在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中发挥带头作用的校本研修示范校。

(三)教师培训出新招。为提升乡镇教师课堂教学水平,从2016年以来,我市持续探索开展“乡村教师访名校”培训项目,在课程设置上采取实用性与理论性相结合,培训方式上采用集中培训、跟岗学习和返岗指导相结合,在师资选聘上注重发挥名教师、教研员、“组团式”援藏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在返岗指导上采取市县(区)教研部门上下联动,通过“听、说、看、触”等多感官参与学习设计,共培训乡镇学校语文、数学、藏文教师360 余人,2021年培训乡镇体育、道德与法治、美术学科教师120 人,受到参训教师一致好评,有效提升了乡镇教师整体水平。

(四)课题研究助发展。近年来,我们按照“区级课题作示范、市级课题树标杆,县(区)校课题重规范”的管理思路,强化科研课题过程性、动态管理,及时跟踪了解课题研究的进展情况,总结课题研究的初步成绩,发现并及时纠正课题研究过程的问题与不足,实现研究过程的自我调整和自主调节,形成我市课题研究管理工作的良好运行机制,使课题研究真正成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推动我市新课程改革的强力助推器。近年来我市共有50 个自治区级、181 项市级教育科研课题立项;2021年,我市8 项成果在第二届全区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公示中榜上有名,占全区总数的30.77%,其中一等奖1 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4项。

三、聚焦课堂,在抓教学提质量上出真招

(一)聚焦课堂深指导。近年来,我市聚焦“如何提升课堂实效、如何提升教学质量”,充分发挥名教师、教研员、援藏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每年组织粤林两地骨干教师到市直学校、六县一区调研指导高考、中考、小考备考情况,督导各校“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辅导、考试”等常规管理工作。通过送示范课到校、专家点评、名师讲座、同课异构、入校听评课指导等,开展各学段同课异构活动238 场次,在基层学校举办专题讲座122 场,入校听评课568 节,深度调研指导乡镇学校35 所,到乡镇学校派驻点教师4 人。

(二)以赛代训助提升。为深入推进课程改革,鼓励教师不断钻研业务,改进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近年来,我们举办了各学段教学大赛、微课大赛、教师论文大赛等各类赛事,并鼓励、指导和帮助教师积极准备参加全国、全区各类比赛活动。通过以赛代训的形式,为全市教师搭建了互相交流、互相切磋、共同提升的平台,助推一批优秀教师脱颖而出,带动了教师素质整体提升。近年来,我市共有38 名教师在西藏全区赛课中获得一等奖,19名教师获得二等奖,12名教师获得三等奖,还有15 名教师参加全国性实验说课大赛、数学文化示范课大赛获得奖项;在全国“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优质课比赛中,部级和省级优课节数持续5年居全区首位;在2021年的“基础教育精品课”征集工作中,我市有36节精品课获自治区级优课,在全区占比42.86%。

(三)质量监测强引领。近年来,建立了义务教育冬季抽考、夏季统考质量监测体系,建立了中考模拟考试、高考与拉萨联考的备考机制,健全了升学考试成绩分析、模拟考试研讨、中考高考冲刺阶段推进等常态化工作机制。通过常态化的质量监测工作,进一步提升教育管理人员和校长的质量意识,引导广大校长、教师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提升质量上来,各学校更加注重教学工作、优化教学管理、深化教学改革、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2021年我市中考成绩持续较大幅度提升,西藏高中班上线人数比2020年增加71 人,同比增长2.1%。高考本科上线率73.05%,比2020年增加17.21%,其中重本率达34.93%,同比增长11.46%。

(四)激励机制谋长效。按照《林芝市促进教育事业发展激励办法》,出台了《林芝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业水平监测评估实施方案(试行)》,设置了教学质量奖、优秀教师奖、优秀学生奖、管理绩效奖四个奖项。连续三年来,共兑现教学质量奖和教师科研成果奖2099.76 万元,惠及37 个单位、5000 多名教师。通过教育激励进一步调动了广大教育工作者集中精力抓教学教研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也调动了社会各界对教育、教研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2021年全区教科研工作会议为契机,以“发扬‘老黄牛’精神,促进常规工作上水平;传承‘孺子牛’精神,力争重点工作有突破;弘扬‘拓荒牛’精神,确保创新工作见成效”为追求,重点做好以下四方面工作:一是做好基础教育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应用示范区创建工作,进一步深化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探索“本土化”教学成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二是把思政教育有效融入学科教学。以校本教研为抓手,以特约教研员为示范,将思政教育有效融入学科教学,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三是深化教育评价制度改革,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教育规律,实施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四是加强教研教师队伍建设,深化教研向研训一体改革,打造学习型、专家型、业务型学科教研团队,助力林芝高质量发展,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育初心使命。

猜你喜欢

林芝教研员教研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林芝市雷电风险区划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林芝桃花香
春鹦闹梅
从一名教研员的视角看德国音乐教育(下)
从一名教研员的视角看德国音乐教育(上)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
A new species of the genus Amolops (Amphibia: Ranidae) from southeastern Tibet, China
为教研员“下水”击掌叫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