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术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2022-03-02山东省日照市实验高级中学王平军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22年3期
关键词:美术核心技能

山东省日照市实验高级中学 王平军

在我国,艺术学科教育理念不断改革和深化,学科核心素养在美术课堂教学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对课堂教学不断提出新的要求。以核心素养为“核心”定位美术课堂教学之不足,优化教学理念和方式方法,是新教育理念下打造学生艺术教育阵地的必由之路。

一、美术核心素养引领教学改革的意义

核心素养视域下,学生不应只满足于获取知识和技能,还应掌握能推动自我发展、融入社会生活所需的关键品格和能力。以核心素养引领美术教学改革,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传统美术教学定位于让学生掌握“技”,即美术知识和技能,而美术核心素养则引领学生更进一层,即触摸美术的“道”。这种“道”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美术知识和技能,还要求学生学会用美术的智慧发现问题并运用美术的方法成功解决问题。美术核心素养的运用一般遵循从图像识读开始,到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和创意实践,最后达到文化理解高阶素养这么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这样,美术核心素养也给学科教学带来新的难题,对基础的美术知识和技能,学生可以通过反复的学习和练习、依靠机械记忆达到好的学习效果,掌握其“技”。但是,积极探索问题、运用美术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不能通过这种学习方式获得。因此,对学生来说,美术的“技”(技法和知识)可以学,而“道”(文化理解)只能悟,即参悟和感悟。这一时期,教师需要完成角色转变,不再是学生的灌输者,而是启发者。学生的学习理念和方式也应完成相应转变,逐渐向着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深度学习的方向迈进。

二、美术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思路

(一)重视情感动机,推动理解性学习

高中生的认知结构接近成熟,具备独立的审美判断能力,可以进行一些比较复杂的思考,解决一些难度较大的抽象问题。同时高中生都接受过小学和初中的美术教育,具有一定的美术基础知识和技能,如果高中美术课堂还是以讲解美术作品作者及背景故事为主,或者以目的性不强的绘画技法教学为主,学生能学到的知识则比较有限,最多只能进行简单的美术欣赏,掌握浅层的美术技法。

因此,美术核心素养下的美术课堂教学应该追求感悟性学习,其前提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即情感动机。这是因为,如果美术学习对进入社会后的工作和生活没有任何价值,那么学生对美术学习的态度不能变得积极,也不能认可美术的多重价值,最终培养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就是一句空话。换个视角,如果学生认为美术学习既有趣又有价值,那么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必定很高,在这一过程中,情感动机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美术教师要激发学生的情感动机,找到美术教学内容与学生情感的共振点,与学生进行积极的情感交流,培养学生自发的学习精神和能力。“教是为了不教”,只有让学生主动、全面地融入教学过程,才能触及学生的情感深处,使美术学科核心素养落地。

以美术作品鉴赏为例,《捣练图》是一幅大家都很熟悉的画作。初级学习目标(图像识读)就是记住它的作者以及它是一幅唐朝工笔仕女画,描绘了捣练劳动的场景。那么理解性学习需要进一步挖掘学习深度,对作品的人物形象、色彩、线条进行赏析(审美判断),掌握画作在工笔仕女画和美术史上的地位,然后进一步延伸学习《捣练图》的时代和文化背景。最终学生通过探究可知这幅画的人物构图技巧是在同一幅画中展示捣练的三个流程,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这种鉴赏方法加深了学生的理解(文化解读),提升了学生的美术学科素养。

(二)吸收生活元素,培养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美术核心素养所注重的学生能力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和社会适应服务的,因此,美术课堂教学的根本目标应该是培养学生的美术思维和精神,也就是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在解决问题时,学生能将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迁移过来,这就是知识迁移能力,迁移也是美术深度学习的重要特征。因此,美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尝试将问题解决融入教学内容,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美术核心素养下,美术课堂的迁移学习可以分为两个层面:其一是新旧知识之间的迁移性学习。例如,学生掌握了《捣练图》的欣赏思路和方法后,能将其迁移到其他仕女图的欣赏中,并能对二者进行分析比较,为下次知识迁移应用做好储备。

其二是将美术知识和技能迁移到实际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学生会学习色彩、线条和构图,了解不同的色彩、线条组合和构图方式给人的感受也不尽相同。学生在制作课件时就涉及布局的问题,需要对色彩和构图进行搭配和设计,或者在拍摄具有艺术感的作品,甚至在室内装修设计、个人穿衣搭配时都会运用曾经学过的美术知识,这样的迁移性应用正是美术核心素养文化理解的有力体现。

因此,高中美术教师在设计和选择教学内容时应尽可能拉近其与学生生活的距离。在完成学科知识和技能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凸显美术学科的实用特色,在生活中寻找美术的影子。这样,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解决类似问题时能有效地迁移知识,而且贴近生活的学习能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情感动机,让学生更全面地投入美术学习和应用活动中。

(三)创新教学思维,优化课堂教学方法

美术核心素养引领了美术教学理念的变革,因此,相应的教学模式也应该做出积极变化,问题式和项目式教学法就非常适合。这两种教学方法都建立在高度情境化和问题化的基础上,追求从知识的抽象性学习向实际应用转变,从而帮助学生形成灵活运用学科知识的能力。

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创新性地采用这两种教学方法,教师首先要创设一个真实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解决问题,最终高质量地完成美术学习活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要处理好具体的问题或项目与预设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即前者是为后者服务的,并能安全、有效地开展和实施。美术教师要做的第一步工作就是找到连接点设计教学活动,在项目式、问题式教学活动中,情境、问题和任务构成了“三位一体”的教学活动,三者缺一不可。

就学生的认知和情感价值观而言,这些创新的美术教学方法既是学习知识和技能的一种手段,又是引领学生参与社会生活实践的重要途径,能让学生提前感受和理解这些实践活动蕴藏的情感要素和价值体系,最终丰富学生的精神领域,夯实学生的文化基础,使其形成创意实践核心素养。同时,学生能运用美术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一些问题,也有利于他们拥有直面问题的勇气和责任心,坚强的毅力和自信的品格等。学生的美术知识和技能逐渐升华成素养,不断促进其自我的发展与进步,并在未来的社会生活中创造更大的价值。

三、结语

美术核心素养对美术教学提出了新的方向和要求,教师和学生都需要做好“教”与“学”角色的转变。美术课堂教学是动态的、发展的、复杂的,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美术教师既要培养学生的美术基础知识和能力,以情感动机推动理解性学习,从而发展学生运用美术知识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美术学科知识和技能,进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达成培养核心素养的目的。

猜你喜欢

美术核心技能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劳动技能up up!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画唇技能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