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理念下初中数学创新课堂探索

2022-03-02山东省德州市第五中学宋延华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22年3期
关键词:理念核心素养

山东省德州市第五中学 宋延华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初中数学教师面临的重要问题。要想确保学生核心素养得到顺利培养,教师需要革新教学理念,树立正确教学思维,落实生本主义理念,将多种创新型教学方法融入课堂实践中,为学生数学逻辑、推理和想象等方面思维能力的发展提供良好的课堂生态,为学生积极发展自身数学运算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打下基础。但是,当前的数学教学尚未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起到良好的培养效果,主要原因是教师对这方面理念缺乏重视,导致核心素养培养和发展水平得不到有效提升。因此,教师应从传统教育束缚中走出来,根据初中生个性化特征制定和完善课堂教学方案,使数学核心素养培养在课堂实践中得到有效落实,进而全面促进初中生形成问题分析、思考和解决能力。

一、将数学核心素养理念引入课堂教学的作用

(一)能推动数学教改进程

在大力推动课程改革的时代教育背景下,教师和学生要树立发展学科核心素养的意识。但在以往的课程改革实践中,较少提及核心素养能力培养和发展等内容。因此,处于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核心素养理念应用仍存在一定问题。教师要想真正在数学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需要经历长期且艰难的实践过程。通过将核心素养理念融入数学教学,可以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真正具备终身发展的核心能力,最大限度地促进其数学逻辑、分析和想象等思维的发展,在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同时,加快数学教法、理念的改革。

(二)能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在日益科技化、智能化和信息化的社会大环境下,诸多新颖且先进的教法和工具运用到了课堂实践中,在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和核心素养上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引入核心素养理念,学生可以在多方面资源、技术条件的支持下发现现实生活与数学问题的联系,促使其真正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核心能力。在以往的数学课堂实践中,教师更多扮演着搬运知识的角色,把知识传输给学生。而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理念,教师更多关注学生多方面的认知需求,灵活调整辅助工具和教学计划,帮助学生形成较强的数学知识应用能力,使其真正满足新时代下社会提出的育人需求。

二、初中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现状

(一)教师教育教学观念有待明确

从整体角度来看,教师在一定教学经验积累中形成了独有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这样,教师在课堂实践中更多是依靠自身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进行数学知识的传递,缺乏创新与变化,往往难以满足核心素养理念的要求,难以为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提供条件,使得学生停留于知识认知的表面,其整体素质和能力难以得到提高。

(二)多种复杂因素影响思维发展

人本主义理论提倡教育活动中的教师和学生应该处于和谐共处的氛围,且教师应围绕学生主体展开教学活动。但是,为了完成课时教学任务,许多教师难以切实尊重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使得学生认知思维处于被动状态,仅能完成预设的知识认知任务,缺乏实际理解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导致学生学习质量受到影响。因此,教师应关注影响数学核心素养理念应用的多种复杂因素,以引导代替直接传授,为学生提供动态化、趣味化学习环境,使其对数学知识的价值形成全面认识。

(三)学生个性化思维影响学习态度

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具有独特的性格和思想特点,如容易出现叛逆心理,导致其缺乏耐心钻研、认真学习的态度和思想状态,这样就很难实现师生间的良性沟通。同时,学生个人性格和思想特质会对其学习态度及行为产生重要影响,使其思维意识和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发展受到影响。因此,教师在现阶段核心素养能力的培养任务中,要兼顾初中生个性和思维特点,精准地帮助其发展核心素养。

三、初中数学课堂创新教学措施

(一)立足核心素养理念,优化课堂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实施的导向,更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在核心素养理念下,教师应充分关注和调查初中生特有的思维特质和兴趣需求,突出教学重难点,有效地将数学学科素养理念融入课堂教学,让学生切实关注数学学习带来的实践价值,使其主动将素养转化为实践应用能力。例如,在讲解《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这部分内容时,为了唤醒学生对数学的求知热情,让学生清晰且直观地认知数学知识,发展数据统计、分析素养,教师可以打造开放式教学课堂,在呈现基本知识点的同时,让学生围绕重点掌握和学习的内容选择合适的方法,组织学生根据微课件中“小刚的近三年的家庭收支情况”进行统计图的绘制,使学生体验数据搜集、变化情况。同时,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围绕“喜欢的流行音乐歌手”进行调查,让学生列出歌手备选名单进行调查,使其在调查的基础上,借助条形图、扇形图完成数据分析和统计。类似的探究实践活动,既能丰富和拓展学生的数学知识,又能强化学生核心素养。

(二)贯穿核心素养理念,注重引导式教学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要围绕生本理念实施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得到体现,使其在充分的自主学习环境中进行学习。在具体实施和实践中,教师应以科学且合理的方式进行引导,转变课堂引导方式,端正学生学习态度,使其主动掌握数学学习技巧,并将现实生活与教学环节紧密结合,让学生体验数学的实用性、趣味性。例如,在讲解《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运用幽默的语言导入“鸡兔同笼”问题:“若你是收购小鸡、小兔的人员,要如何计算两者数量呢?”以问题引导形式增强数学导入的吸引力,让学生主动围绕列方程进行思考和探究。此外,教师也可抓住身边的现实元素,围绕“我来抓小偷”这一情境主题,导入实际数学问题:“若警察和小偷正在500米直道展开‘追逐战’,小偷直线跑步速度为4.2m/s,警察运动速度是前者的1.2倍,需要多久可以追到小偷?”让学生运用多方面知识展开探究,以分组方式解决上述两个问题,随后从各组派出代表归纳解题方法,使学生对方程的实际运用产生深入的了解,锻炼其数学运算能力。

(三)升华核心素养理念,帮助学生破解难题

教学方法是影响核心素养理念渗透的关键,所以教师应主动借助时代元素创新教学形式,借助信息化科技产物丰富教学内容,让学生更深入地掌握数学思想和思维。例如,在讲解《实际问题与二次函数》这部分内容时,教学重点在于让学生掌握数形结合解决问题的技巧。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借助微课程展现和回顾已学知识,引入投掷标枪、扔铅球的动态化视频,提出问题:“你们认为重物的运动轨迹和二次函数存在什么关联?”借之让学生将体育运动和二次函数内容联系起来,使他们分析体育运动轨迹与函数特性的对应关系,再设置具体的函数问题,让学生在想象、思考和解题环节完成知识的内化。例如,教师可以设置拓展类问题:“要想用长度为x的线条围出面积最大且符合规则图形定义的图形,可以围成哪些形状?”在问题情境下,教师可以在学生对比两种图形面积公式时,让学生通过函数图象迅速地验证猜想,并得出正确结论,使学生掌握数形结合思想的运用方法,促使其抽象思维能力获得提高。

四、结语

综上所述,数学核心素养理念应用于课堂教学能加快数学课程改革进程,培养学生数学核心能力。因此,教师应全面了解初中生学习和发展需求,以核心素养理念为导向进行教育理念、教学方法的革新,关注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容易出现的问题,通过优化课堂活动设计、加强引导式教学、引入科技产物等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上的疑惑得到解决,使其在趣味课堂生态中认知数学知识,掌握数学思维和思想,进而提高其数学抽象、数据分析等方面的能力,使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自主发展。

猜你喜欢

理念核心素养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