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欧班列在铁路“走出去”项目风险控制中的作用

2022-03-02金科淮贾元华王晓栋

交通企业管理 2022年1期
关键词:走出去班列中欧

□ 曾 进 金科淮 贾元华 王晓栋

“一带一路”作为新时期中国对外经贸关系的顶层设计,依托中国与沿线国家的双边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合作平台,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伙伴关系。在合作平台上运营的中欧班列是欧亚大陆货物运输新通道,是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重要举措。中欧班列已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标志性运输合作平台,是中国铁路部门与国际社会的重要衔接。中国铁路“走出去”不同于传统的劳务输出和工艺品输出,而是意味着中国与其他国家在高科技领域的合作,把中国制造变成中国创造。尽管中国铁路“走出去”的成效和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但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和国外社会环境的演变,对铁路“走出去”项目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面临着巨大的风险与挑战,其风险控制任务还很艰巨。

一、中国铁路“走出去”项目情况

中国铁路“走出去”项目发展势头良好,主要有印尼雅万高铁、中老铁路、巴基斯坦拉合尔橙线轻轨工程、中泰铁路合作项目、蒙内铁路、亚吉铁路等项目。另外,中欧班列沿线国家成功的铁路“走出去”的项目有3个。其主要项目情况如下。

1.匈牙利匈塞铁路改造项目

这是中国—中东欧国家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合作的标志性项目。匈牙利匈塞铁路改造项目,从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至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为欧洲南北跨境铁路大通道的一个组成部分。项目采用EPC模式投资建设,由中国进出口银行提供融资,原中国铁总下属全资子公司铁总国际公司和中国交建集团组成联合体承担项目总承包工作。

2.土耳其安伊高铁

安伊高铁为土耳其安卡拉至伊斯坦布尔高速铁路。该项目建设标志着中国高铁建设企业从此获得了博弈欧洲高铁建设市场的“准入证”,对推动中国高铁“走出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该项目采用F+EPC模式建设,具体为“投资交钥匙”模式。由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中国铁建)和中国机械进出口有限公司牵头组成的合包集团负责承包建设。

3.俄罗斯莫喀高铁

莫喀高铁是中国向俄罗斯计划投资建设的首条高速铁路,西起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向东南延伸到鞑靼共和国的喀山。该项目是欧洲与亚洲之间的高速铁路网络中俄罗斯段的第一阶段,也是莫斯科至圣彼得堡的高铁,于2019年秋季开始设计。该项目拟采用PPP模式进行投资建设,由JSC俄罗斯铁路公司的子公司JSC高铁线路公司通过公私合作的模式建设。俄铁计划于2026年建成。

二、中国铁路“走出去”的项目面临的主要风险与机遇

铁路“走出去”项目作为我国新时代“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实践内容,充满风险和机遇。中国需要克服国情不同、对象国经济发展程度不同、技术条件受限等种种困难。其具体风险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政治风险

根据“一带一路”倡议的远景与行动,将重点规划建设中蒙俄、新亚欧大陆桥、中国—中亚—西亚、中巴、中国—中南半岛、蒙中印缅等六大经济走廊。其中,横跨亚洲、非洲、南美洲、北美洲、欧洲五大洲,主要对象国包括印度、缅甸、巴基斯坦等国家。这些国家与中国的政治体制不同,部分国家由于历史和政治的原因外交立场也有反复,政治风险成为影响高铁“走出去”的重要因素。2011年利比亚战争爆发,受局势变化影响,中方被迫停工撤离回国;2013年伊朗因核问题被联合国制裁,导致中国与伊朗政府签署的德黑兰—库姆高铁项目无限期中止;2014年作为中国铁路“走出去”项目真正第一单的墨西哥高铁,由于墨方的反复无常毁约导致项目被无限期搁置。类似于以上因受到政局动荡影响而搁置的工程任务还有很多,浪费的人力物力财力数不胜数。因此,要尽量规避由于政治因素给铁路建设项目带来的影响,需要从国际关系、政局稳定性、政府信用度等多方综合考虑,进行综合考量后制定具体的政策,以避免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

2.技术风险

虽然目前我国的高铁技术已经处于世界前列,我国国内的高铁运营里程总数在全球首屈一指,但还有很多技术难关需要攻克。首先需要考虑到的是高铁技术的适应性。我国的高铁都是依据国内的地貌和气候条件下完成的,对国内施工地点的地形地貌和气候条件有较为清晰的认识,而在国外进行施工,脱离了国内的各种外部条件后,施工技术在国外不一定能够完美实施。这是目前铁路走出去的主要风险之一,具体包括标准体系、行业准入、专业习惯等技术问题,也会成为项目能否顺利进行的重要风险之一。

3.经济风险

铁路建设项目是一项初始投资巨大、建设工期较长、回报速度较慢的大型工程,而铁路“走出去”项目的对象国通常都是高铁技术不完善、经济欠发达的国家。而且铁路建设项目受到国际铁路运输市场需求和国际经贸的制约,国际间贸易的繁荣程度决定了国家铁路运输市场的需求。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很多国家的经济依然没有完全复苏。2019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又为国际间的贸易蒙上了阴影,铁路“走出去”项目如何在全球经济形势变幻莫测的时候保证盈利,才是最需要考虑的问题。

4.国际市场竞争激烈

目前铁路国际市场竞争非常激烈,传统铁路强国有日本、法国、德国、加拿大、西班牙等国家。日本作为世界上第一条高速铁路线东海道新干线的拥有者,目前也迫切希望将自己的技术对外输出。在泰国市场的较量中,日本通过较低的贷款利率与泰国政府签订合同。法国作为全球第二个拥有高铁技术的国家,其TGV列车技术可与现有的铁路兼容,可以大大减少施工成本。德国、加拿大、西班牙等国也依靠自身技术的优势成为中国国际市场的主要竞争者。此外,一些国家利用政府间的合作来干预国际市场工程招标,地缘政治因素对我国获取世界范围内的市场份额影响较大。综上所述,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在提升我国的国际技术水平的同时也要制定对应的对策,以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

与风险并存的是机遇。以“一带一路”中的“示范”“标杆工程”中欧班列来说,中欧班列的开行为中国开拓欧洲市场,与欧洲各国进行贸易往来提供了更加良好便捷的途径。从2011年中欧班列开设以来至2021年6月已经开行超过4万列。快速稳定的中欧班列使得我国企业可以缩短材料准备和订单交付的周期,从而增加企业的竞争力。同时,中欧班列的开行为构建绿色、便利、快捷的欧亚商贸物流黄金通道,促进欧亚经济发展和互联互通起到了重大作用。经济上,铁路“走出去”项目将会为我国的企业增加竞争力,为我国的进出口贸易做出贡献。政治上,铁路“走出去”项目的实施同样是我国大国风范的积极展现。2019年底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各个国家的医疗物资紧缺,我国自身严格防疫,在实现抗疫物资自给自足后,通过中欧班列向欧洲沿线国家进行医疗物资援助。通过铁路“走出去”项目,我国为全球抗击疫情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展示了中国的大国责任与担当。

三、中欧班列对风险控制的积极作用

中欧班列对践行“一带一路”倡议的国际合作效应产生了重要的积极推动作用。目前,全球经济形势变幻莫测,如何对铁路“走出去”项目进行风险防控,在推进我国铁路“走出去”项目进展的同时保证盈利,避免不必要的风险发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主要从国际经贸关系角度考虑中欧班列对铁路“走出去”风险控制中的积极作用。一般情况下,风险控制方式主要有以下5种: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风险的损失控制、分担转移风险、承受风险、规避风险等。

1.中欧班列在国际物流通道中的运行可降低铁路“走出去”项目风险的可能性

中欧班列是由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组织,按照固定车次、线路、班期和全程运行时刻开行,运行于中国与欧洲,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铁路国际联运列车。目前,中欧班列对于中国的国际经贸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沟通渠道,共计4万多列中欧班列的货运量代表着中国与其他沿线国家之间产生了巨大的经济贸易量。对中欧班列的开行数量变化及双边贸易量变化进行监测,能够有效地判断对象国的经济风险状态。一旦发现异常的经济变化,即可实时做出风险抵御策略,避免风险形成的机会,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2.中欧班列提供便捷的低成本和绿色的物流通道,可降低铁路“走出去”项目的融资风险

目前,中欧班列的运输货物总价值达到2 000多亿美元,这显示出沿线国家与中国的贸易关系越来越紧密。中欧班列为对象国提供便利的运输通道,增加贸易额,降低经营成本,获得收益,可以有条件支持对象国铁路新的建设开支,化解对象国的融资风险,也将降低铁路“走出去”项目的融资风险。同时,中欧班列的运行排放很低,属于绿色运输通道。每年中欧班列国际运输的巨大货运量表明,中欧班列对国际贸易运输减少碳排放的国际影响力是十分显著的。

3.中欧班列产生正的网络外部性可有利于“走出去”项目的风险损失控制

中欧班列的物流运输大通道越宽越长,铁路网络越大,运输通达性越强,加入的国家就越多,网络内的国家受益也会越多。互相依赖性越强,更加体现出物流网络国际间外部性作用。以中国为主导的“一带一路”的铁路物流大网络,将会潜移默化地得到沿线国家人民对中国铁路“走出去”提供的物流运输服务的良好认可。中欧班列经常服务的对象国、当地的企业和人民都会从中国提供的国际铁路物流服务中获得效益。这为以后的铁路建设项目一旦发生风险时,能够得到网络内的国家和人民的支持和帮助创造良好环境,也将增强铁路项目建设上的损失控制能力,降低项目损失的风险。

4.中欧班列的物流竞争优势有助于铁路“走出去”项目规避风险

(1)中欧班列在运输时间上的优势。中欧班列的时效性上比海运具有较大优势。以成都线为例,运输时间仅为海运的1/3,中欧班列运输时间一般为20~28天,比传统海运缩短20天。中欧班列在贸易全球化中的时间价值优势明显,对于一些资金占用较大的行业,能够节省周转时间,所以对有运输时间要求的货主,吸引力较高。对于运输时间敏感的企业,中欧班列是非常好的选择。

(2)中欧班列在运输成本上的优势。中欧班列的运输成本仅为空运的1/6~1/8,虽然运输时间上比空运要长,但成本及中欧班列运能上比空运具有的更多优势,也会在货运竞争市场上胜出。综合时效性、运输成本及运能上的优势,中欧班列总体上比海运和空运优势明显。

(3)中欧班列在国际物流运输市场上发展态势良好。从市场运行结果来看,中欧班列优势表现在货运市场中地位稳步上升,其中主要路线的货运量如下:2019年中欧班列的“长安号”共开行2 133列,运送货物总重达到180.2万吨,同比分别增长了70%和50%;中欧班列(郑州)2019年全年开行1 000班,同比增长33%,年度累计货重54.14万吨;中欧班列(长沙)2019全年发运411列,同比增长189%;中欧班列(合肥)2019年全年开行368列,同比发运列数增加102.2%,同比箱量增长102.6%;中欧班列(义乌)2019年开行500列,发运标箱超过4万个,同比增长63.2%。目前,新冠肺炎疫情对传统的海运、空运造成了较大冲击,但是中欧班列仍然在快速增长,这表明中欧班列在疫情期间,在保障防疫用品国际贸易供应链方面发挥了带动作用,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中欧班列与海运相比有时效快的优势,与空运比有经济实惠的优势,而且中欧班列的开行量每年都在逐步提升。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中欧班列的开行数量会越来越多,市场占有份额将会越来越大,国际间铁路运输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大,我国铁路“走出去”项目也相应会有更大的市场可以开拓,促进铁路“走出去”项目就越多,项目运作经验越丰富,应对风险的手段越多,规避风险能力将越强。

四、结语

中欧班列的成功运营为我国铁路“走出去”项目铺平了多方面的道路,在铁路“走出去”项目的风险控制中起到了积极作用。中欧铁路的良好运营,将大大促进中国铁路“走出去”项目的发展,同时也将提升铁路“走出去”项目的抵御风险能力,积极推动中国铁路“走出去”的建设进程。中国铁路“走出去”的前景一定会更加光明。

猜你喜欢

走出去班列中欧
2020中欧数学奥林匹克
第11届中欧数学奥林匹克(2017)
赣州港开通两趟中欧班列
“一带一路”的火车头中欧班列
建筑师行迹中欧
首趟“义新欧”中欧班列抵达义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