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西江内河港口集装箱运营现状、问题及对策

2022-03-02陈亮东

交通企业管理 2022年1期
关键词:作业区西江内河

□ 陈亮东 邓 迎

自西江黄金水道建设启动以来,广西壮族自治区(以下简称“广西区”)西江内河港口集装箱运输发展迅速。然而在高速增长的背后也存在不少问题,影响了未来西江集装箱码头的可持续发展。对此,笔者分析西江集装箱运营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西江内河港口集装箱运营现状

1.西江黄金水道概况

2014年7月,国务院批准实施《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珠江-西江经济带建设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广西区党委政府为加快落实国家战略出台了《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广西实施意见》指出,将全面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西江经济带“双核驱动”战略,努力把西江经济带打造成为我国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增长极和海上丝绸之路桥头堡。水运方面,加快构建“一干四支”内河航道网络,构建西江上溯云贵、通达粤港澳、“干支畅通、通江达海”的高等级航道网络,为西江水运物流业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

广西西江黄金水道主要由连接梧州、柳州、来宾、贵港、南宁、百色、崇左的内河水运主通道组成,并且包括流经河池、玉林、桂林、贺州的地区性重要航道。其范围包括西江航运干线、右江、红水河、柳黔江、左江等。

2.西江集装箱码头作业区分布

自广西区提出建设西江黄金水道以来,北港西江(原西江集团)、中外运等企业积极在西江内河沿线布局,先后投建一批多用途码头和集装箱码头工程,开展集装箱装卸业务。目前,西江内河集装箱码头作业区主要分布在梧州港、贵港港、来宾港、柳州港、南宁港、百色港和崇左港。这些港口目前可开展集装箱装卸作业的码头合计47个,年设计通过能力190.2万标箱。

(1)梧州港。西江内河最大的集装箱港,目前可开展集装箱装卸作业的码头分布在李家庄码头、大利口码头和赤水圩作业区,共有7个1 000~3 000吨级多用途泊位和7个1 000~3 000吨级的集装箱泊位,年设计通过能力123万标箱。

(2)贵港港。西江内河第二大集装箱港,目前可开展集装箱装卸作业的码头分布在苏湾作业区、猫儿山作业区和东山作业区,共有3个2 000吨级集装箱泊位和7个2 000吨级多用途泊位,年设计通过能力26万标箱。

(3)来宾港。目前可开展集装箱装卸作业的码头分布在宾港作业区和猛山作业区,共有3个1 000吨级多用途泊位,年设计通过能力4万标箱。

(4)柳州港。目前可开展集装箱装卸作业的码头分布在官塘作业区,共有5个2 000吨级多用途泊位,年设计通过能力3.6万标箱。

(5)南宁港。目前可开展集装箱装卸作业的码头分布在牛湾作业区和六景作业区,共有3个1 000吨级多用途泊位、5个2 000吨级多用途泊位和3个3 000吨级多用途泊位,年设计通过能力23.8万标箱。

(6)百色港。目前可开展集装箱装卸作业的码头分布在大旺作业区和祥周作业区,共有3个1 000吨级多用途泊位,年设计通过能力6.2万标箱。

(7)崇左港。目前可开展集装箱装卸作业的码头分布在将军岭作业区,共有1个1 000吨级多用途泊位,年设计通过能力3.6万标箱。

3.西江内河码头集装箱运营情况

内河运输是西江沿线各市企业原材料及产成品运输的重要方式。在西江内河港口,粮食、煤炭、钢铁、矿建材料、水泥、矿石等物资源源不断通过西江内河码头进出。西江内河港口联通珠三角的广州港、深圳港、香港港、珠海港等,为腹地内企业提供了到达上述港口更为经济和环保的运输方式。

过去10年,广西区内河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2020年集装箱吞吐量达117万标箱,相比2010年的20万标箱,年均增长19.3%。“十三五”年均增长率为13.2%。分港口来看,梧州港和贵港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占全区内河集装箱吞吐量的95.7%。从装箱货物结构看,主要货物包括煤炭、陶瓷、玉米、石材等。

二、西江内河港口集装箱运营存在的问题

1.中下游港口作业能力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作业量需求

近年来,西江内河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增长迅速。虽然总体上能力还有较大的富余,但西江内河港口集装箱吞吐量主要集中在中下游港口完成,不少中下游港口的作业区已经满负荷运营。部分门座机、龙门吊等设备老化严重、故障多,安全隐患多,严重影响码头正常生产。虽然各港口公司通过优化各项作业流程、增派人员加强现场管理等方式深挖内部潜力,但目前吞吐量临近作业能力极限。不少作业区亟需新建泊位来满足未来吞吐量增长需求。然而,由于西江内河集装箱和多用途码头的运营企业多为国企,其决策流程较长,加上部分作业区后方陆域纵深受限或土地手续不全,新建码头的推进速度较为缓慢。

2.国家安全环保政策收紧对港口生产提出了更高要求

近年来,绿色港口日益成为我国行业发展的新方向。随着国家安全环保政策的收紧及政府加大对沿江非法码头的整治,各类货物迅速汇集至现有的主要集装箱作业区。在货量增加的同时,政府相关部门加大对各个码头作业区的检查力度,部分码头在防尘、排污、固废收集方面达不到有关标准要求。特别是各港区的污水处理设施基本上均按一期工程(或前期)设计最低要求进行设计和建设,在规模、功能日趋完善的港区中,港区污水的接收、处理能力与汇水量不匹配,一旦遇极端天气会出现内涝或违规(违法)溢流的可能。喷淋覆盖、苫盖及防风抑尘网高度方面与最新的环保要求仍然有较大的差距。道路清扫机械、降尘抑尘雾炮等机械设备配置数量不足。固体废物收集、处理制度、设施仍处于起步阶段。环保部门多次要求对未达到标准的码头完善和增加环保设备、设施,进行港区控尘、抑尘综合治理,部分码头由于环保整顿而出现了短暂的停产。

3.上游港口集装箱业务开展难度较大

西江内河码头虽然在上游、中游和下游均有可用于集装箱作业的码头,但现有的集装箱吞吐量超过95%由中下游的梧州港和贵港港完成,其他港口的集装箱吞吐量占比极小。目前,其他港口中,除了南宁港还有少量集装箱业务外,来宾港、崇左港、百色港、柳州港集装箱定期班轮航线均已停止运营。其主要原因有3点:一是广西区经济总体上东强西弱,上游所在的桂西桂北地区制造业不发达,适箱货少,其通过西江运输的货物主要为销往珠三角的矿建材料,这类货物基本通过散货船运输。二是上游货物过少,难以形成规模效益,且船公司考虑到成本问题不愿意在上游设置还箱点。三是上游码头所在的部分航道存在过江电缆、水底管道等碍航设施,船闸通过效率低,导致船舶往返珠三角港口时间长,物流成本高。

4.港口建设资金需求大,利息负担重

西江内河码头投资规模比较大,而岸线资源丰富,非法码头多,各个码头之间价格战激烈,造成西江内河港口的装卸费常年处于较低水平。港口公司的营业收入除了支付日常的运营成本外,还需要偿付银行贷款利息。港口建设的大部分资金来源于银行贷款及融资租赁贷款,短债长投成本高,账面资金使用率低,从而影响了正常经营资金需求。即使是满负荷运行的作业区,也有不少处于亏损状态。在经营不善的情况下,各港口公司进一步融资新建码头的难度大大增加,港口集装箱业务难以继续做大做强。

三、对策建议

1.增强融资能力,解决流动性问题

(1)优化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各港口公司需进一步建立长期稳定的银企战略合作关系,继续做好银行贷款、短期融资、企业债券和中期票据等融资工作。积极沟通协调银行等金融机构,引入更低成本的贷款置换部分高利息贷款,降低港口财务费用。通过增加注资(或是股东债转股)降低资产负债率,提升港口公司自身融资能力,增加收入缓解港口资金需求压力。通过加强大客户营销、统一商务政策、挖潜市场快速提升港口吞吐量,增加经营收入。

(2)合理制定资金需求使用计划。各港口公司应对目前市场需求、设备设施作业能力,做好研判工作,对未来资金使用要有预见性。

(3)加强资金管理能力,合理调配资金,有效缓解港口资金偿付压力,解决资金流动性问题,确保港口的建设、技术改造、规划等资金使用到位。通过加强内部管理,精兵简政,实现降本增效。成立专项小组,负责应收账款的催收工作,提高资金的周转率。

2.降本增效,优化码头经营情况

通过优化各项作业流程、加强现场管理等方式深挖内部潜力,提升码头效率。对于作业区需要新增设备的,可以通过资源共享,在各港口间相互调配设备进行解决。加快设备检修技改项目审核审批,落实对生产能力影响大的技改项目,快速提高生产效率和能力,满足市场需求。

3.适当开展港口中转业务

针对西江上游集装箱货源少、还箱期长、船公司积极性不高、内河装箱费用低于海港装箱费用等问题,将贵港港、梧州港确定为西江货物集聚转运中心,开通到广东省沿海枢纽港的穿梭巴士。崇左、百色、河池、来宾等上游港口的货物通过散货船运输到贵港港、梧州港进行装箱,然后运往珠三角港口。从珠三角港口运往上游港口的集装箱在梧州港或贵港港进行拆箱,换成散货船运往上游。其中,贵港港主要服务左右江的百色港和崇左港,以及西江主干道的南宁港;梧州港主要服务红水河的河池港和来宾港,以及柳江的柳州港。

4.盘活后方土地资源,多方联动

(1)按照“前港后园、前港后产”的模式在港口后方引入制造、加工产业,增加港口吞吐量和收入。利用后方土地发展仓储业务,增加港口服务功能和提高港口收入。

(2)目前部分作业区货物装卸以直装直卸为主,货物堆存业务较少。这部分的资产可在保持堆场服务功能不变的前提下,开展一些短平快项目。如开展煤配、煤炭堆存和粉煤灰装卸业务。利用贵港港粮食吞吐量的规模优势,在港口后方仓库发展粮食专业交易市场,开展多种增值服务,如开展玉米打包、仓储、配送等业务。发展国储粮仓和白糖交割仓,最终形成一个以粮食产业为主,多种配套服务为手段的专业粮食市场,为本地及西江中上游区域的粮食饲料生产企业提供物流、仓储、批发交易服务,争取更多的集装箱公司和大船公司到港开展业务。

(3)积极开拓市场,提升服务水平,引入更多船公司到港设立还箱点和开展集装箱业务。

5.加强设备设施保障

(1)各港口公司应制定合理有效的设施设备维护及检修方案,根据各类设备设施的功能、用途、重要性等因素对其实行分类管理,定期及不定期对设备设施进行操作及检修,对发现的设备问题应及时处理,确保设施设备及场所处于良好的状态,以满足优质服务的需要。

(2)落实并实施设备技改方案,加快推进包括基于安全、环保的设备设施技术改造工作,提升包括集装箱装卸等能力,重点通过调整、技改、增加设备,并对现有泊位的功能进行调整。

(3)加快对后续发展所需的新增设备项目的投入审批工作,确保配套的资金到位。

6.加强港口安全环保工作

(1)加强与相关政府部门沟通协调。

(2)落实项目安全环保要求,新增项目要做到严格遵守最新的安全环保要求。

(3)原有设备设施达不到安全环保要求的,加快实施技术改造,确保安全环保达标。

(4)定期对码头现场操作人员开展安全环保培训工作。

(5)推进港区内部交通安全管理,全面禁止摩托车在港区内部行驶。

(6)构建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加强港口船舶防污染应急体系建设。

(7)定期关注各项安全环保法律法规要求,及时更新企业规章制度、规程,确保管理工作跟上法律法规要求。

7.加快人才队伍建设

(1)加强人才引入与培养,重点加强港口一线作业人员、港口招商及运营人才的引进与培养。

(2)优化薪酬结构,维持一定薪酬竞争力,保持人力资源竞争优势;同时薪酬调整向一线倾斜,并着重于绩效考核,使员工绩效更好地与公司目标相结合。

(3)组织开展针对港口相关业务培训,做好人才储备工作。加强公司内部的岗前、在职和轮岗培训,实现一岗多能。鼓励员工参加专业资质证书学习和考试,提升经营管理者和员工队伍整体综合素质。

8.政府加大支持力度

西江内河港口所在的各地级市政府应当加大对内河港口的支持力度。

(1)加大对港口发展要素的保障力度,如加强用地、港口岸线、资金等政策支持,同时将港口码头、航道锚地、港口集疏运体系、港航物流等港口项目优先列入重点项目。

(2)整治西江内河码头,规范行业发展秩序。政府部门加快取缔西江内河非法内河码头,针对不符合港口总体规划、岸线保护利用等相关规划,且未依法取得相关行政许可或备案、违规占用岸线的码头,坚决予以取缔。

(3)加快推进陆上集疏运通道和水域通航条件升级,从规划层面引导、协调对港口发展条件产生影响的工程建设,如限制航道等级提升的跨河桥梁、船闸等建筑物,提升港口吸引力的疏港道路、铁路和临港物流园等设施。

猜你喜欢

作业区西江内河
密闭取心技术在西江24-3油田的应用
如何提高内河船舶应急部署执行有效性
西江华彩路
西江苗寨
基于机器视觉的建筑作业区安全隐患监测方法
煤矿锚喷作业区喷浆粉尘数值模拟与新型湿喷一体机研制
双城同唱西江魅
——粤桂手牵手
内河集散船舱口角隅甲板应力分析
施工期高速公路改扩建作业区分流组织研究
内河搜救风险评估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