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耳穴压豆配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阳明腑实型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观察※

2022-02-27梁志奇郑建新

中国民间疗法 2022年24期
关键词:耳穴肠梗阻灌肠

王 榕,邵 丹,梁志奇,吴 丹,郑建新,吴 晖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福建 福州 350004)

粘连性肠梗阻(adhesive intestinal obstrustion,AIO)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腹腔内粘连或肠粘连而引起肠内容物积聚无法正常向下通过的一种外科急腹症,是肠梗阻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占40%~60%[1-2]。AIO若不及时进行有效的干预,会影响肠管结构,引发肠壁血液循环障碍,甚至感染及电解质紊乱等,危及患者生命健康[3]。目前,西医治疗本病的方案包括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但手术治疗无法彻底治愈且术后复发率较高,保守治疗主要为减少肠内容物、缓解肠内压力和减轻肠内水肿等对症治疗,但长期治疗效果不佳[4]。随着中医药相关研究的进展,中药保留灌肠、耳穴压豆等中医外治法被证实在临床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5]。本研究应用耳穴压豆配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阳明腑实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在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阳明腑实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5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25例和观察组25例。对照组男16例、女9例,平均年龄(46.5±7.4)岁,平均病程(5.4±1.8)年。观察组男18例、女7例,平均年龄(48.5±3.6)岁,平均病程(5.2±1.9)年。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审批号:2021-067-02)。

1.2 诊断标准 ①西医诊断符合《实用外科学》中AIO的诊断标准[6]。有腹部手术史或外伤史;表现为阵发性腹痛、恶心、腹胀、呕吐、停止排气排便等症状;体格检查,有轻压痛,叩诊有鼓音,听诊闻及气过水声或有金属音;立位腹部X片或腹透提示肠襻胀气或梯形气液平。②中医诊断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7]。主症为腹胀,腹痛拒按,停止排气排便;次症为恶心,呕吐,食欲下降,胸闷不舒,大便秘结;舌红,舌苔黄腻或燥,脉滑数。符合全部主症及两条以上次症,结合舌脉即可诊断。

1.3 纳入标准 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年龄18~80岁;身体各项生命体征正常;知情同意且配合本研究。

1.4 排除标准 肝肾功能不符合要求者;肠梗阻同时合并其他疾病者;智力或精神不正常等无法沟通、配合治疗者;资料不全对本研究的疗效评价有影响者。

1.5 剔除标准 不予合作,自行退出者;因各种原因不能按规定进行治疗,或根据医生判断,容易造成失访者。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采用西医常规基础治疗。禁食和胃肠减压,减轻胃肠负担;静脉营养支持;抗生素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给予镇痛、解痉、抗感染等对症治疗。1周为1个疗程,治疗两个疗程。

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耳穴压豆配合我院协定方通肠方灌肠治疗。①耳穴压豆治疗。选取大肠、小肠、胃和三焦等耳穴,以酒精棉球轻擦耳郭消毒,左手手指托持耳郭,右手用镊子夹取割好的方块胶布,中心粘上准备好的药豆,对准穴位紧贴其上,并轻轻揉按1~2 min。每日按压3~5次,隔2 d换胶布1次。②通腑方灌肠治疗。方药组成如下:大黄9 g,芒硝、鸡内金、醋延胡索、白术、黄芩片、赤芍各10 g,厚朴、枳实、神曲、黄芪各15 g,甘草片6 g。上药煎煮至200 mL,药液温度降至39~40℃时,倒入输液瓶并将其挂在输液架上,使液面距肛门30~40 cm;连接肛管,用液状石蜡润滑肛管前端,左手将臀部分开,暴露肛门,右手将肛管前端轻轻插入肛门10~15 cm;调节流量,缓慢滴入药液(60~80滴/分),注入时间宜为15~20 min,使药液在肠内停留40 min。每日灌肠两次,每次100 mL。1周为1个疗程,治疗两个疗程。

3 疗效观察

3.1 观察指标 ①中医症状积分。采用中医症状积分表对患者主要症状(腹痛、腹胀、呕吐)和次要症状(大便秘结)进行评定,分为正常、轻、中、重4个等级,分别计为0、1、2、3分。②胃肠动力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腹痛、腹胀缓解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便时间。

3.2 疗效评定标准 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分为显效、有效、无效。显效:腹痛、腹胀、呕吐等临床症状与体征均完全消失,胃肠道功能恢复正常,B超、X线等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正常。有效:相关临床症状与体征均明显改善,部分胃肠功能恢复,B超、X线等影像学检查结果见肠梗阻以上部位肠袢扩张明显缩小。无效:临床相关症状与体征未见好转,B超、X线等影像学检查结果仍可见液气平面、肠腔积气、扩张等表现,需进一步手术治疗。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3.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4 结果

(1)中医症状积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降低更明显(P<0.05)。见表1。

表1 两组阳明腑实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比较(分,±s)

表1 两组阳明腑实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比较(分,±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时间 腹痛积分 腹胀积分观察组 25 治疗前 2.57±0.47 2.25±0.31治疗后 1.18±0.12△▲ 1.09±0.16△▲对照组 25 治疗前 2.61±0.44 2.27±0.27治疗后 1.52±0.24△ 1.33±0.22△组别 例数 时间 呕吐积分 大便秘结积分观察组 25 治疗前 2.39±0.33 2.31±0.58治疗后 1.18±0.15△▲ 1.19±0.32△▲对照组 25 治疗前 2.37±0.35 2.34±0.51治疗后 1.51±0.24△ 1.57±0.41△

(2)胃肠动力指标比较 观察组腹痛、腹胀缓解时间及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阳明腑实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胃肠动力指标比较(h,±s)

表2 两组阳明腑实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胃肠动力指标比较(h,±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腹痛、腹胀缓解时间 肠鸣音恢复时间 首次排便时间观察组 25 2.2±0.9▲ 3.4±0.9▲ 4.3±0.6▲对照组 25 3.6±1.1 5.8±0.7 6.1±1.1

(3)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阳明腑实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4 讨论

AIO临床常表现为腹胀、腹痛、呕吐、停止排气排便等。本病的常见病因为腹部手术引起的腹腔损伤、炎症、异物及腹腔化疗等。目前西医治疗方案包括单纯肠粘连松解术、肠切除吻合术、肠短路吻合术、肠造口或肠外置术等在内的手术治疗[8],此外还有胃肠减压等保守治疗。但西医治疗临床效果并不理想,常反复发作,不能有效降低AIO的发生率。腹腔手术虽然是导致AIO的首要病因,同时也是有效的治疗手段,但手术在有效缓解AIO相关症状的同时会再次引起腹腔内肠粘连,形成恶性循环。术中腹腔的创伤、出血、炎性渗出、操作等可引发术后再次肠粘连、肠梗阻,进一步降低患者生活质量[9]。由于手术的诸多弊端,临床上选择保守治疗方法的患者较多,其中中药保留灌肠等外治法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

粘连性肠梗阻可归属于中医“腹痛”“关格”等范畴。本病多因术后正气亏损严重,腹腔肠腑瘀滞不畅,瘀结日久导致传导失司、血脉不通,不通则痛故见腹痛显著;肠腑不通,气机不能正常升降,胃肠内容物不降则上,故见恶心、呕吐。“六腑以通为用,以降为顺”,因此临床治疗本病应以通下为主辅以活血化瘀。中药保留灌肠操作简单、安全性高,已经成为临床使用较为广泛的中医保守治疗方法之一。该法在肠梗阻的治疗中具有重要地位,如大黄保留灌肠可促进胃肠道运动,缓解肠梗阻症状[10]。通肠方中,大黄为泻下攻积要药,研究表明,大黄中大黄素可缓解炎性反应,从而改善炎症引起的一系列症状[11];芒硝可泄热消积,研究表明,芒硝能增加肠内渗透压,刺激肠壁使其蠕动增强,从而利于粪便的排出[12];厚朴行气消积,有研究表明其可通过拮抗氧化应激改善胃肠运动障碍[13],并能明显兴奋肠管平滑肌[14];枳实破气消积,可提高胃肠收缩节律,使肠蠕动增强[15]。神曲、鸡内金可消食化滞,也具有一定修复胃肠道损伤、改善胃肠功能的作用[16-17]。黄芪、白术健脾益气,延胡索、赤芍理气化瘀,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甘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缓急止痛、调和诸药。全方配伍,通过保留灌肠直接作用于直肠,发挥泄下消积、活血化瘀之功。中药保留灌肠主要优势在于药物不经过肝脏直接作用于病处,作用更为明显,且能有效避免手术引发的一系列弊端。“耳者,宗脉之所聚也”,刺激脏腑对应耳穴具有一定的治疗该脏腑疾病的作用。HAKER E等[18]研究发现,耳内具有较为丰富的神经感受器,接受刺激后会将神经冲动传入大脑,从而调节身体各部位的功能。本研究所选耳穴为大肠、小肠、胃和三焦,均对应于胃肠,可有效治疗胃肠类疾病,促进胃肠蠕动和排气排便。李刚等[19]采用中药保留灌肠配合穴位注射治疗粘连性肠梗阻里热腑实证患者,结果表明,患者胃肠功能有效恢复,治疗效果较好,同时缩短了治疗时间。陈清海[20]在西医基础上加用复方大承气汤灌肠治疗60例AIO患者,结果证明,加用中药灌肠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西医治疗。朱建光等[21]在西医基础上加用通腑方加减治疗AIO患者,结果显示,加用通腑方较西医治疗效果更优。

综上所述,应用耳穴压豆配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AIO,疗效显著,无不良反应,适合临床推广与应用,为中医药内外治法治疗阳明腑实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提供有力支持。虽然本研究样本量较小,研究周期较短,但为后期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奠定了一定的临床基础。

猜你喜欢

耳穴肠梗阻灌肠
粘连性肠梗阻,你了解多少
老年失眠多苦闷,耳穴压豆来帮忙
藏药灌肠治疗不完全性肠梗阻的护理
一例空气灌肠法治疗犬肠套叠
热敏灸结合中药灌肠缓解慢性盆腔痛的作用
耳穴贴压配合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3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粘连性肠梗阻36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与护理肠梗阻28例
越鞠十味丸联合耳穴压贴治疗代谢综合征17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