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诊护理流程优化对急性脑卒中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

2022-02-27孙金星

中外医疗 2022年29期
关键词:脑组织家属静脉

孙金星

兴化市中医院门急诊,江苏兴化 225700

急性脑卒中属常见急危重症,具发病急、致疾率与致死率高及迁移速度快等特征,通常以缺血性脑卒中为主要表现形式。因脑血液供应不足,短时间内导致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坏死,同时伴言语不利、口语歪斜及眩晕等临床表现的一组疾病,患者若未及时救治,可致脑组织呈不可逆损伤,需引起高度重视[1-2]。研究认为,急救护理可在有限时间内对机体病况、损伤程度实施全方位检查,辅以针对性、高效化的急救干预可稳定患者病情,减轻损伤[3]。急性脑卒中急救效果与急救质量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当急救护理效率升高时,对降低致疾率、病死率均有重大意义[4]。常规急诊流程局限性较大,缺乏主动性与特异性,患者预后欠佳,急诊护理流程优化经对急救环节实施优化、创新,大幅度缩短患者就诊、入院及转运时间,保证治疗及时、有效,提高患者预后[5]。鉴于此,本文对2020年5月—2021年5月兴化市中医院收治的9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实施研究,探究急诊护理程序优化的运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选取本院接诊的9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双盲法原则分为对照组(n=45)和研究组(n=45)。对照组中男26例、女19例;年龄38~76岁,平均(57.03±8.33)岁。研究组中男25例、女比20例;年龄40~78岁,平均(57.10±8.35)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执行。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经诊断满足WHO及中华医学会对急性脑卒中的相关判定标准[6];患者、家属知情并同意研究;资料完整,发病<6 h;无须采取外科手术。

排除标准:肝肾肺器质性病变患者;脑卒中病史患者;并发恶性肿瘤患者;已采取抗凝诊疗抑或服用抗凝剂患者;既往有精神病史患者。

1.3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急诊流程。完成急诊接诊工作后,按医嘱维持患者舒适位,尽可能卧床休息,并备好急救仪器,实施心电图、血压与血氧饱和度、呼吸等生命指征的观察,早期构建静脉通路。

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急诊护理程序优化。①组建抢救小组:划分科室护理人员,一级护理人员由年资>5年,掌握各项急救操作技术,综合业务水平优秀的护师人员担任;二级护理人员由年资3~5年,具高敏锐力、洞察力且理论知识扎实的护师担任;三级护理人员由年资<3年的人员担任。结合患者病情病变程度将小组分为危重、次级抢救组及辅助分诊组,抢救组中护理人员均定岗定位,明确分工。②完善并制定抢救流程示意图:示意图正面包括操作程序、药物使用剂量与方法、特殊情况的应激对策等,背面为护理抢救护理人员的站位,组长站于患者尾部,以掌控、协调全程急救过程;操作护理人员站于患者右侧,而辅助护理人员站于左侧,示意图人手一份。③急诊护理流程优化:经接到急救电话后,护理人员询问患者病情,基于家属口述予以指导,如清除口鼻异物、严禁搬动患者等。经辅助分诊后,由专人陪检,开通绿色通道将患者送至急诊抢救室,进入抢救室后由三级护理人员进行家属心理安慰工作的完成。此类患者幕上出血量超过30 mL,幕下出血量超过10 mL判定为危重症,需及时通知医生抢救。各小组成员按照示意图中站位站好,及时开展抢救工作。组长主要观察患者生命指征变化,预估抢救效果,指导小组成员高效完成工作。意识清晰者简单介绍病情,对恐惧、焦虑情绪显著者开展心理疏导。操作护理人员主要在15 min内完成病情评估工作,如脉搏、呼吸及神志、肢体活动等,构建2条以上静脉通道,连接床边心电监护仪,密切监护血压,保证各体征正常。开放气道,维持呼吸道通畅。结合具体病况与ICU、住院科室取得联系,转运过程中意识清晰者维持半坐位,促进脑部静脉血液回流,降低脑水肿,维持安静,安慰鼓励患者。输液管与氧气管妥善放置。转运时安排专人保护患者头部,转运至目标科室后,按照移交手续移交。④早期康复护理:经心理医生、康复医生及护理人员组成小组,就患者具体病况制订个性化康复护理计划;床椅转移时引导患者健侧下床,以防对患肢形成拉扯,坐位时严禁将髋关节外旋,维持坐位,30 min/次。针对下肢肌力>2级者需基于辅助下站立,肌力>3级者开展床边起立、日常活动练习,并基于康复医生指导下行平衡练习,以纠正偏瘫步姿。

1.4 观察指标

①急救效果。对两组分诊评估用时、检查用时及静脉开通用时展开评估。

②生存质量。出院后1个月,参考健康调查简表(MOS Item Short From Health Survey, SF-36)评分对两组躯体能力、生理能力、精神健康及总活力展开测评,满分100分,分值越高越好。

③家属满意度。以问卷调查方法进行两组家属满意度的比较,分为十分满意(90~100分)、较满意(70~89分)与不满意(≤69分),运用百分制,发放问卷90份,回收率100%。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频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急救效果比较

研究组分诊评估用时、检查用时及静脉开通用时相比于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急救效果比较[(±s),min]Table 1 Comparison of first aid effects between two groups of patients[(±s),min]

表1 两组患者急救效果比较[(±s),min]Table 1 Comparison of first aid effects between two groups of patients[(±s),min]

组别研究组(n=45)对照组(n=45)t值P值分诊评估用时2.31±0.60 4.33±1.21 10.033<0.001检查用时12.50±3.63 15.82±3.34 4.515<0.001静脉开通用时3.42±1.03 4.62±1.32 4.808<0.001

2.2 两组患者生存质量比较

研究组SF-36各因子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生存质量比较[(±s),分]Table 2 Comparison of quality of lif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 [(±s),points]

表2 两组患者生存质量比较[(±s),分]Table 2 Comparison of quality of lif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 [(±s),points]

组别研究组(n=45)对照组(n=45)t值P值躯体能力75.23±5.33 61.74±4.25 13.275<0.001生理能力72.02±4.03 60.78±3.69 13.799<0.001精神健康74.11±2.45 62.78±2.22 22.988<0.001总活力73.85±4.22 63.52±3.78 12.231<0.001

2.3 两组患者家属满意度比较

研究组家属满意度相较于对照组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家属满意度比较Table 3 Comparison of family satisfac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

3 讨论

急性脑卒中常伴心脑血管疾病,当遭受情绪、过度劳累、血压升高等其他应激效应刺激时,可致脑卒中血管堵塞或破裂,导致缺血性与出血性脑卒中形成[7-9]。相关资料表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梗死位置存有中心坏死区、缺血暗带区及正常组织区,半暗带区受损后脑组织局部神经功能彻底丧失,但神经细胞处于未完全坏死状态,具一定活性,倘若能够在有限时间内予以急救,有益于修复缺血区正常血供,且能够最大化避免因脑组织长时间缺血所致组织坏死的影响,加速已损伤神经功能修复[10-11]。基于此背景下,急救护理相应而生,其有益于挽救患者生命、降低病死率、减少伤残及痛苦,是近年来有效护理手段,而高质量、高效率的急救护理所获得的护理效果更为理想[12-14]。

本研究结果示,研究组分诊评估用时、检查用时及静脉开通用时相比于对照组低(P<0.05),提示急诊护理程序优化可缩短急救用时,提高急救总效率[15]。急性脑卒中因脑组织遭受重创,机体各机能严重损伤,在急救护理中需对患者状况予以全方位的检查,以便稳定、改善病情,降低受损程度。但抢救时间有限,无法对患者实施多次检查确认,需护理人员在第一时间内做出精准判断。常规急救流程存有责任不到位、急救环节衔接度较差等不足,使急救工作出现重复问题,增加工作量及时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情进展速度极快,如若未能在有限时间内展开急救可致病死率升高,因此还需找寻更为优质、有效的急救方案[16-17]。急诊护理程序优化可借助既往经验总结,构建出高效率急救护理程序示意图,按照护理程序展开急救护理,指导急救人员迅速完成检查,以检查结果进行判断。在急救过程中加强各科室联系,以节省急救时间[18]。本研究中,研究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急诊护理程序优化的融入使患者预后得以改善,安全性较高。急性脑卒中患者不良预后情况受脑组织受损程度、受损持续时间所决定,急诊护理程序优化有益于缩短急救时间,使患者在最短时间内接受有效、科学的护理及治疗,以减轻脑组织受损程度,经全面评估病情,保证患者接受最为有效的治疗,进一步减轻神经功能受损程度,降低病死率[19]。本研究结果示,研究组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证实急诊护理程序优化有益于构建和谐护患关系,凸显人文护理理念。考虑急救护理过程中,注重患者、家属心理、精神等方面的护理干预,经介绍疾病有关知识稳定患者、家属情绪,并讲述既往成功急救案例,构建治疗信心,同时做好急救程序解释工作,取得家属信任,使其能够积极配合医护人员急救,缩短急救用时,保证患者在有限时间内完成急救,提高护理、治疗效果[20-21]。有学者对患者开展研究,随机分为参照组(常规护理流程)、观察组(急诊护理程序优化)[21]。其结果发现,观察组分诊评估用时(3.01±0.65)min、检查用时(11.78±3.51)min及静脉开通用时(3.35±1.02)min均短于参照组(5.02±1.38)、(15.06±3.37)、(4.57±1.34)min(P<0.05),与本研究中研究组分诊评估用时(2.31±0.60)min、检查用时(12.50±3.63)min及静脉 开 通 用 时(3.42±1.03)min短 于 对 照 组(4.33±1.21)、(15.82±3.34)、(4.62±1.32)min(P<0.05)的结果数据具有一致性,证实本研究符合临床事实。

综上所述,急性脑卒中采取急诊护理流程优化效果显著,可最大化缩短病情评估及急救用时,提高急救总效率,且预后较佳,应用可行性高,属于理想、有效的急救方案。

猜你喜欢

脑组织家属静脉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河北乡村端午文艺活动慰问农民工家属
小脑组织压片快速制作在组织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芒果苷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脑组织炎症损伤的保护作用
两种深静脉置管方法在普外科静脉治疗中的应用比较
静脉留置针配合可来福接头封管方法的探讨
DNA双加氧酶TET2在老年痴呆动物模型脑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氧化应激中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2,4-二氯苯氧乙酸对子代大鼠发育及脑组织的氧化损伤作用
活血化瘀法治疗颈内静脉置管致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