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皮克氏针内固定加石膏托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分析

2022-02-27蔡勇君郑和泉梁志强

中外医疗 2022年29期
关键词:皮克氏偏角腕关节

蔡勇君,郑和泉,梁志强

漳州市第二中医院骨科,福建漳州 363100

桡骨远端骨折多为滑倒跌伤、高处坠落、交通事故等意外事件引发,老年人发生桡骨远端骨折的风险较高,主要与骨质疏松有关。桡骨远端骨折发生时,患者会出现骨折远端背侧移位、桡偏、桡骨短缩等情况,进而引起强烈的疼痛症状,形成腕关节功能障碍[1]。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需要对骨伤部位及进行复位、固定。采取手法复位的方式,矫正骨折移位,恢复良好的对线、对位[2]。在此基础上,采取有效的固定方法,可维持其稳定性,进而促进骨伤愈合以及腕关节功能的改善。该过程中,可以选择经皮克氏针内固定、石膏托外固定等方法。联合应用两种固定方式,能够更加牢固、稳定地固定骨折部位,对于桡尺、桡腕关节稳定性的恢复以及腕关节功能的保护有着积极的影响[3]。本研究随机选取漳州市第二中医院2019年9月—2021年9月期间收治的5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经皮克氏针内固定加石膏托外固定的应用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本院收治的5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男30例,女20例;年龄60~80岁,平均(67.35±2.34)岁。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患者经影像学诊断(X线、CT),确诊为桡骨远端骨折;②患者符合经皮克氏针内固定、石膏托外固定治疗的适应证;③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合并失血性休克者;②严重粉碎性骨折者;③肝肾功能不全者;④中途退出研究者。

1.3 方法

在桡骨远端骨折发生后,及时进行诊疗。经X线检查确诊伤情,确定骨折类型,进而制订治疗方案。取仰卧位,行臂丛阻滞麻醉。开放性骨折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在骨折端刺穿皮肤部位,实施清创处理,并予以缝合。X线检查骨折部位,实施牵引复位,针对骨折移位进行纠正。检查尺偏角、掌偏角、桡骨高度、关节面,确认是否符合解剖复位、功能复位的要求。

成功完成复位操作后,维持复位位置,进而实施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经皮穿刺桡骨茎突,将克氏针钻入。该过程中,注意保护周围的血管、神经组织(桡神经浅支、桡动脉)。置入第1枚克氏针时,与桡骨干纵轴保持45°,与前臂掌侧保持20°,经骨折线进针,穿透桡骨近骨折端皮质,对骨折部位形成固定。置入第2枚克针时(距离第1枚克氏针约0.5 cm),同样与桡骨干纵轴保持45°,与前臂掌侧保持20°,经骨折线进针,穿透桡骨近骨折端皮质,进行骨折部位的固定。检查固定效果是否牢固。将克氏针尾端折弯、剪断,留于皮外,并予以包扎。在此基础上,实施石膏托外固定。根据腕关节功能位,确定固定范围(肘关节以下至掌指关节水平),制作石膏托,完成对于患肢的外固定。检查石膏有无松动情况,及时予以更换。定期进行复查,根据X线检查结果,确认骨伤愈合情况。在治疗后6~8周,X线检查结果提示骨伤愈合良好,可以去除石膏,同时将克氏针拔出。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功能恢复训练。

1.4 观察指标

在治疗后3个月,对于患者的尺偏角、桡骨掌倾角、桡骨缩短长度进行检查,评价其腕关节功能恢复以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①桡骨远端骨折复位效果:治疗后,评价桡骨远端骨折复位效果,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对腕关节的尺偏角(正常范围:21~25°)、掌倾角(正常范围:10~15°)以及桡骨缩短长度进行检测,观察治疗前后的变化情况[4]。②腕关节功能:在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应用Cooney腕关节评分,对患者的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价(疼痛、功能状态、活动度、握力等),Cooney腕关节评分越高,反映出患者腕关节功能的恢复越好[5]。③生活质量:在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应用生活质量评分表(Short Form 36 Question⁃naire,SF-36)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越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越高[6]。④临床疗效:根据Anderson成人前臂骨折治疗效果评价分级,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优:尺偏角、掌倾角、桡骨缩短长度以及腕关节功能恢复正常;良:尺偏角、掌倾角、桡骨缩短长度以及腕关节功能明显改善;不满意:尺偏角、掌倾角、桡骨缩短长度以及腕关节功能无明显改善,统计治疗恢复效果优良率[7]。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内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治疗前后骨折部位复位情况比较

治疗后3个月,患者的腕关节的尺偏角、掌倾角以及桡骨缩短长度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患者治疗前后骨折部位复位情况比较(±s)Table 1 Comparison of fracture site reduction in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s)

表1 患者治疗前后骨折部位复位情况比较(±s)Table 1 Comparison of fracture site reduction in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s)

时间治疗前(n=50)治疗后3个月(n=50)t值P值尺偏角(°)14.17±3.91 24.70±4.37 2.847 0.027掌倾角(°)8.40±1.89 11.51±1.62 5.209 0.001桡骨缩短长度(mm)4.71±0.54 1.75±0.82 3.382 0.034

2.2 患者治疗前后腕关节功能恢复以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比较

治疗后3个月,患者的Cooney 腕关节评分、SF-36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患者治疗前后腕关节功能恢复以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比较[(±s),分]Table 2 Comparison of wrist function recovery and quality of life improvement in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s),points]

表2 患者治疗前后腕关节功能恢复以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比较[(±s),分]Table 2 Comparison of wrist function recovery and quality of life improvement in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s),points]

时间治疗前(n=50)治疗后3个月(n=50)t值P值Cooney 腕关节评分67.14±7.33 88.25±7.08 3.612 0.012 SF-36评分50.14±5.52 78.32±3.97 4.533 0.001

2.3 患者治疗恢复效果分析

观察患者的治疗恢复效果,治疗后,随访1~10年,48.00%(24/50)的患者治疗恢复效果为优,44.00%(22/50)的患者治疗恢复效果为良,8.00%(4/50)的患者对于治疗恢复效果不满意,治疗优良率为92.00%(46/50),住院时间为(6.39±1.37)d,骨折愈合时间为(11.14±1.83)周。

3 讨论

桡骨远端骨折是意外事故所致骨科伤病,患者的桡骨远端关节面3 cm以内发生移位,形成桡偏、桡骨短缩等情况,常见于骨质疏松患者,老年患者居多。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腕关节功能受损,并伴随有明显的疼痛症状,无法正常活动,给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极大的不便[8]。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过程中,主要针对骨伤部位进行复位、固定。实施手法复位的过程中,以恢复骨折部位的正常解剖形态和功能作为目标,有效纠正骨折移位,根据桡骨短缩以及掌倾角、尺偏角的变化情况,进行复位效果的判断[9]。经过手法复位后,难以维持其稳定性,还需要进一步采取固定措施,可以选择石膏托外固定方法、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方法,用于提高桡尺、桡腕关节的稳定性,为腕关节功能的良好恢复提供支持[10]。

石膏托外固定方法在桡骨远端骨折临床治疗中的应用过程中,经过手法复位后,应用石膏托对患肢进行固定和保护,操作较为简单[11]。石膏具有良好的塑形性能,并可以在短时间内硬固,具有稳固、可靠的固定作用。但是在石膏托外固定后,不方便进行调整和更换,固定时间较长时,容易引起肌肉萎缩、压力性损伤、关节僵硬等问题[12]。

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方法在桡骨远端骨折临床治疗中的应用过程中,在X线透视的指导下,经皮穿刺桡骨茎突,在骨折线两端,使用克氏针进行固定[13]。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方法具有微创性,无须进行骨折区的剥离操作,避免对肌肉、肌腱功能产生不良影响,防止骨折部位血供受到破坏。治疗2~3周后,可以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将克氏针拔除[14]。应用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的过程中,会受到克氏针材质属性的影响,对于骨折端的支持作用有限,存在着固定不牢固的问题及克氏针滑出的风险,容易导致内固定失败[15]。

在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中,石膏托外固定方法、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方法均有其各自的缺点和不足。患者经过手法复位后,可以联合应用内固定和外固定方法[16]。在经皮克氏针内固定的基础上,实施石膏托外固定,可以有效提升固定效果,保障骨折端的稳定性,预防骨折块移位,减少关节面不平整、塌陷问题的发生,避免出现桡骨短缩的情况,对于加快骨伤愈合、腕关节功能恢复有着积极的影响[17]。在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治疗恢复期间,可避免受到肌腱及神经损伤、骨折延迟愈合等问题的影响。

本研究结果显示,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接受经皮克氏针内固定加石膏托外固定治疗后3个月,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尺偏角由(14.17±3.91)°恢复至(24.70±4.37)°,掌倾 角 由(8.40±1.89)°恢 复 至(11.51±1.62)°,恢复至正常范围;桡骨缩短长度由(4.71±0.54)mm降低至(1.75±0.82)mm(P<0.05),充分反映出患者的桡骨远端骨折复位效果良好。治疗后3个月,患者的Cooney腕关节评分较治疗前显著提升(P<0.05),说明患者腕关节的功能状态、活动度、握力均得到良好改善,疼痛症状明显减轻。与此同时,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SF-36评分显著提升(P<0.05),说明腕关节功能的良好恢复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有着积极影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加石膏托外固定治疗后,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6.39±1.37)d和(11.14±1.83)周,随 访1~10年,92.00%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治疗恢复效果优良,仅有8.00%的患者对于治疗恢复效果感到不满意。在彭涛等[18]的临床研究中,观察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联合前臂石膏托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治疗后,尺偏角由(14.65±2.24)°增加至(23.71±1.26)°,掌倾角由(-11.76±2.11)°增 加 至(10.51±2.04)°,桡 骨 缩 短 长 度 由(4.26±1.32)mm缩短至(1.60±0.35)mm(P<0.05),说明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联合前臂石膏托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具有良好的效果,与本研究得出一致结论。

综上所述,在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治疗中,经皮克氏针内固定加石膏托外固定是治疗方法中的一种良好选择,可以在复位骨折部位后,予以更加牢固、稳定地固定,保障骨伤部位的快速愈合,促进腕关节功能的良好恢复。

猜你喜欢

皮克氏偏角腕关节
翼吊长涵道发动机短舱内偏角优化和机理研究
经皮克氏针撬拨复位辅助弹性髓内钉固定治疗Judet Ⅲ~Ⅳ型儿童桡骨颈骨折疗效分析
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累及腕关节MRI表现及其分布特点研究
寒湿痹阻及湿热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腕关节MRI表现的相关性研究
高频彩超与磁共振成像对类风湿性腕关节早期病变的诊断价值分析
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临床观察
关于举办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第三届《腕关节损伤新技术学习班》的通知
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不稳定性肱骨髁上骨折53例临床观察
C型臂X线介导经皮克氏针闭合固定治疗指骨骨折15例
铁路既有曲线整正计算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