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横看成岭侧成峰
——读李俊领《天变与日常:近代社会转型中的华北泰山信仰》

2022-02-26颜廷燕

高校社科动态 2022年1期
关键词:礼俗华北泰山

颜廷燕

(山东外事职业大学 国学研究所,山东 济南 250031)

由于西方文明的刺激,近代中国出现了社会转型与文化焦虑,传统信仰礼俗不断遭到知识界的批判、基督宗教的反对与政府的强制改造。在内外交困的复杂环境中,泰山信仰礼俗虽被时局裹挟,但仍具有强劲的活力,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动态景象。这给有意探寻近代华北泰山信仰脉动的学者提供了广阔的学术研究空间,《天变与日常:近代社会转型中的华北泰山信仰》(以下简称《天变与日常》)一书由此而生。该书系作者李俊领在其博士后出站报告基础上修改而成,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年4月付梓,被收入梁景和教授主编的《中国近现代社会文化史论丛》第一辑,是一部具有独特亮点的近代华北社会研究专著。

一、作者探讨近代华北泰山信仰的学术储备

对近代华北泰山信仰与民众生活的专题研究而言,国家祭祀与民众风俗都是不可或缺的内容,其所涉及的资料繁多复杂,需要研究者具备从庞杂的资料中“提纯”的功底。进而言之,这要求研究者既要有良好的学术储备,又要有专业的祭祀礼俗研究经验。《天变与日常》一书作者恰好兼具这两项条件,他对泰山信仰的研究,从论文的陆续发表到著作的最终出炉,顺理成章,水到渠成。

李俊领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从事中国近代社会文化史研究。作为一位曾在泰山工作的山东人,他在泰山历史文化研究领域长期耕耘。截至目前,以《中国知网》数据为依据,他在《近代史研究》《世界宗教研究》《史学月刊》《民俗研究》等权威、核心刊物已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有关泰山历史文化的学术论文共计14篇,具体篇目以发表时间排序如下:《现当代泰山石刻研究》(泰山学院学报,2005)、《晚清时期的泰山石刻研究》(山东社会科学,2008)、《清代妈祖封号附会碧霞元君问题新探》(世界宗教研究,2016)、《俗化与守旧:近代泰山比丘尼生活方式的变迁》(福建论坛,2012)、《民国“盗跖”河神化与泰山民间意识的演变》(泰山学院学报,2012)、《除魅与离心:晚清泰山祈雨礼的变异》(泰山学院学报,2013)、《北京的四大门信仰三题》(民俗研究,2014)、《30年来近代华北泰山信仰礼俗研究的回顾与展望》(泰山学院学报,2016)、《晚清京西妙峰山信仰礼俗变迁三题》(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16)、《民国泰山的政治文化建构》(东岳论丛,2017)、《王三奶奶与近代华北泰山信仰三题》(泰山学院学报,2018)、《田野调查所见华北碧霞元君信仰的几个问题》(民俗研究,2018)、《底层政治:民国北平东岳庙道士的日常生活与社会治理》(福建论坛,2019)、《北洋时期的社会治理与城市道教——以北京东岳庙为中心》(世界宗教研究,2020)。

纵览其学术研究成果,发现作者硕、博学习与博士后工作期间,先以泰山石刻研究投石问路,后以国家祭祀礼俗研究(先后发表《抗日烽火中的国家祭祀》《中国近代国家礼仪制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清末文庙祀典升格与人心失控》《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的国家祭祀典礼》等10余篇论文)为其整体学术框架打下深厚基础,再到以近代华北泰山信仰为出发点,深入浅出,有序铺展开来,最终撰成33万字的学术专著。整个学术脉络清晰有力,《天变与日常》终于出炉。作者在该书“后记”中表示:此书算作自己几年来探讨近代华北泰山信仰的一个学术总结。[1]295笔者深以为然。

二、引人注意的几个亮点

(一)深沉的泰山情怀

泰山,中华儿女对其并不陌生。自秦汉至明清,有12位皇帝前往泰山封禅祭祀,文人墨客也纷至泰山题诗著文,留下了数以千计的诗文刻石。[2]如今,泰山被剥去王朝政权的符号意义,已成为我们中华民族的山岳象征、中华文化的地理标识,每每提及,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这样一座神圣的山岳,这样一处拥有深厚历史积淀的精神家园,研究者不乏其人,而《天变与日常》作者李俊领却多了一份独特的泰山情怀。

北京朝阳门外有一座规模宏大的东岳庙……每次看到东岳庙的大门,总让笔者想起自己曾经在泰山工作的三年时光,想起东岳大帝、碧霞元君等泰山诸神的名号。[1]1

这是《天变与日常》开篇的第一句话,短短两行字,表露出他对泰山的敬重与热爱,对那段泰山工作经历的深切感怀。笔者在前文中指出,作者的学术研究脉络清晰有力,但作者的学术行进过程却并非一帆风顺,扶摇直上。因为种种机缘,作者在山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本科毕业后成为泰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的工作者。在这里工作的3年中,他接触了历代泰山信仰的第一手历史资料,也亲眼目睹了当代社会中人们对泰山仍然秉持的一种执着,一种信仰。这促使他探索关于信仰礼俗的各种疑问,也激发了他埋藏在心中的学术研究志趣。斟酌再三,他毅然辞去工作,回到母校山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原历史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攻读硕士学位,随后一鼓作气,在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获得博士学位,接着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在博士后流动站工作期间,他根据自己的研究志趣,凭借自己已发表的学术成果基础,联系泰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的同事与朋友,搜集、整理相关泰山信仰的各类资料……在诸多条件准备充足后,才撰成这部《天变与日常》。

从发表第一篇关于泰山石刻的论文,到撰著《天变与日常》,15年的求索看似很短,却又很长。这让作者“羞于启齿”。作者亦自称“生性愚钝,进步较慢”。[1]295在笔者看来,这就是学术的魅力!进而言之,这是作者稳扎稳打、心性坚韧的表现,是作者对泰山信仰、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一种眷恋,是作者心中那份身为炎黄子孙的学术使命。换言之,与其说15年的学术冷板凳成就了《天变与日常》,不如说是作者深沉的泰山情怀坚定了他的学术研究信心,使他始终如一地探究泰山信仰礼俗。

(二)敏锐的学术视角

《天变与日常》虽是讨论泰山信仰,但实则关注整个华北的近代社会动态,体现了作者开阔的历史视野,也展示了其敏锐的学术眼光。

在《天变与日常》的“绪论”中,作者谈到:“本书讨论近代华北泰山信仰的立意有三。其一,以神灵谱系、香会组织与信众生活经验为主,更细致地呈现近代华北泰山信仰变迁的具体场景与整体历程。其二,通过考察泰山信仰对近代华北日常生活的实际影响,揭示华北社会中政治革命与社会演进不同步而形成的错综复杂的冲突和张力,呈现社会底层民众在泰山信仰上的困境及其根源。其三,通过考察泰山信仰的生活价值与政治命运,更深入地揭示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路径、机制及其效能。”[1]13-14可见,在继承学界已有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作者始终是围绕着泰山信仰,力求梳理清楚近代泰山神灵谱系的变迁,努力走进泰山信众的心灵世界和生命历程,从其生活经验与信仰习俗中尝试发掘新的历史面相,进而呈现近代整个华北区域的社会动态。

学界在近代华北社会的探讨上已有较为丰富的收获,但是作者认为,华北社会作为一种区域社会,其特质、生活样态与变迁机制等方面尚未得到充分呈现。从泰山信仰的角度进行讨论,可以推进这些方面的研究。需要注意的是,从泰山信仰的角度来说,近代华北区域社会应当包括今天行政区划意义上的北京、天津、山东、山西、河北,以及河南北部、江苏徐州、内蒙古长城沿线一带。因史料受限,《天变与日常》重点探讨京津和山东、河北的泰山信仰,而较少涉及近代山西、河南与内蒙古中部等区域的泰山信仰。同时,作者还认为,考察近代华北泰山信仰在不同生活领域内的实际作用及政治境遇,不仅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近代中国社会变迁的层次性与复杂性,而且能够从个人与群体的感受、尊严与命运的角度呈现更深层的社会变迁机制。这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学界运用“革命史”范式与“现代化”范式在诠释近代中国社会变迁时忽略人的具体生活场景及其感受的不足。

近代华北泰山信仰礼俗的变迁,除了政治层面的国家祭祀制度与祭祀惯例变革外,很难说在社会层面上有一个或若干个界碑式的标志性事件。即使作为一种民间信仰,泰山信仰遭遇的最大影响力仍来自政治因素(或者说是官方的管控力)。基于政治层面的考虑,作者把研究的时间段限定为1860—1949年。这段时间内,虽然民众在个体的朝山进香活动上仍有局部的延续,但作为集体行为的香会活动已因政府的管制而中止。可见,无论是在宏观的把握,时间段的限定,还是在切入点的深浅上,作者都游刃有余,信手拈来,体现了其敏锐的学术触觉和通透的学术智慧。

(三)扎实的学术功底

1.全方位搜集资料

泰山信仰,是对泰山神灵的信仰。泰山信仰礼俗,即以泰山神灵信仰为基础的官方礼仪与民间习俗。两者都在《天变与日常》一书中得以展现。但是,关于泰山信仰礼俗两方面的资料虽然浩如烟海,却也相当分散。晚清官方祭祀泰山的资料主要集中在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历朝的《大清实录》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的军机处录副奏折中,民间泰山神灵信仰习俗资料主要为当时的碑刻、文集与方志。民国时期有关泰山信仰礼俗的资料主要集中于当时的期刊、报纸、方志、碑刻以及海外学者的游记中。搜集、整理如此庞杂的文献资料,的确需要付出大量心血,非一般毅力薄弱者所能为,而作者显然具备这一条件。

《论语·八佾第三》云:“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文献不足故也。”南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云:“文,典籍也;献,贤也”。[3]63文指典籍文章,献指古代先贤的见闻、言论以及他们所熟悉的各种礼仪和自己的经历。作者提出,在近代泰山信仰的资料搜集中,就遇到了有文无献的问题。他说:“为了克服有‘文’无‘献’的资料问题,特地前往泰山对当地的信仰与礼俗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访谈与实地考察,重点了解了民国时期泰安的碧霞元君信仰、盗跖信仰、‘四大门’与‘大中至正道’,获得了一些十分重要的田野调查资料。”[1]17同时,作者利用自己的优势,在泰安市档案馆查阅了民国时期泰山皈一道的《皈一宝船》等20余种纸质文献。从碧霞元君信仰研究的角度看,这些资料大多是不曾被利用的第一手资料。文与献相结合,可见作者在相关泰山信仰的资料搜集上,着实下了一番功夫。

在广泛搜集上述资料的基础上,作者还查阅了《蒋介石日记》《冯玉祥日记》等日记资料,又统检了法国汉学家沙畹著《泰山祭礼》(日译本)、《中国的圣省山东》(Shan-tung,The Sacred Province of China in Some of Its Aspect,Compiled and Edited by Robert Conventry Forsyth,Shanghai Christian Literature Society,1912)等十多种外文资料。这些原始档案与外文资料有一部分尚未被学界充分利用。

作者为写作《天变与日常》,做了充分的资料搜集与整理工作。该书引用《易经》《山海经》《礼记》《风俗通义》等传统文化典籍11部;《清代礼部档案》《清代军机处录副奏折》等原始档案3宗;《清德宗实录》《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等资料汇编30部;文集、笔记、游记、日记、年谱、诗歌等53种;《泰山志》《妙峰山志》《泰安县志》等方志10部;《大公报》《礼俗》《宗圣学报》等报刊33种;《皈一宝船》《鸾训指南》《宣讲金鉴》等泰山民间宗教文献7部;论文26篇(含海外7篇);专著64本(含海外20本)。这显示作者在搜集资料上应搜尽搜,不遗余力,对学术研究秉持严谨、认真的负责态度。

2.多角度研究方法

就近代华北泰山信仰礼俗研究而言,仅仅依靠图书馆和档案馆所藏的文本文献是不够的,因为这个研究领域关注的中心是在历史上“失语”的大众群体。而要搜集大众群体的相关史料,必须走向田野,走进作为历史现场的泰山信仰祠庙,借助新发现的田野文献和访谈资料,才能细致地呈现近代华北泰山信仰的生活场景,使得相应的历史叙事富有贴近生活的烟火气,同时减少民族风俗志式叙事的书卷气。基于此,在研究视角上,作者采取了区域社会史与日常生活史的双重视角,把文本文献与田野调查相结合,局外观察法与局内观察法相结合,走进社会群体内部,给读者以崭新的阅读体验。

换位思考,也是本书研究方法的特色。过去对近代华北泰山信仰研究的一个显著局限是不能“入乎其内,出乎其外”。研究者侧重于讨论这一信仰外部社会关联与互动的考察,很少走进信仰者的心灵世界,因而不容易做到对研究对象的“了解之同情”。想要“入乎其内”,确有必要借鉴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的方法(尤其是内部观察法),站在当事人的立场上,设身处地地体会他们观察和应对外部世界变化的方式及其背后的逻辑。作者认为,对于讨论泰山信仰,既要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所以在书中采用了心理学、社会学的内部观察法,把自己放在信仰人的角度,客观讲述了当事人面对泰山信仰时的种种心理动机与行为表现,这种观察法使得书中论证更为真实,在探讨某一问题、某一现象的历史真相与学术价值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思想启迪

观山如读史,读史如观山,阅读此书,笔者亦犹进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阅读“仙境”,抓耳挠腮,心痒难耐,无法安坐。因为笔者一直对“民间信仰”这个话题颇有兴趣,但于具体的信仰礼俗却又懵懵懂懂,总感觉有太多未解的谜题。泰山信仰到底是什么?它是怎样产生的?是迷信还是礼俗亦或风俗?人们为什么会信它?是宗教吗?到底何谓“泰山信仰”的真面目?作者所拟的“天变与日常”具体何解?作者在书中均给予了明确解释。

(一)信仰与教化的平衡

应当老老实实地承认,科学不是万能的,在每一个发展阶段都有它的局限,科学与所谓“迷信”并非截然对立。……泰山信仰是华北民众认识、理解和把握自身命运的一种理念,是解决自己现有知识与能力边界之外的日常生活问题的一种方式。[1]269

作者也在“绪论”中写明:“泰山信仰,是对泰山神灵的信仰。泰山信仰礼俗,即以泰山神灵信仰为基础的官方礼仪与民间习俗。”[1]20泰山信仰和泰山信仰礼俗是里与表的关系。文中还说:“能不能站在民众的立场上,设身处地地考虑民众对神灵信仰的实际需求,这不仅考验着学者的良知,也考验着执政者的道德底线”[1]231,学者的良知,文中有解释,即应该站在民众的立场上,设身处地地考虑民众对神灵信仰的实际需求,那么执政者的道德底线是什么呢?应该怎样运用学者良知和道德底线来实现泰山信仰的真正的积极作用?文中并没有给予明确说明,反而留下大量的供读者思考的空间。笔者以为,民众的信仰和执政者的道德底线达成一致的重要路径之一,即该书多次提及的社会“教化”,而且要让这种“教化”在国家与社会的框架中找到一种相互维持的平衡。这个平衡点,这个度的把握,应该是以后民间信仰礼俗研究的重点之一。

(二)天变与日常的辨析

作者以“天变与日常”为此书命名,笔者想问,天是什么?如果说“天”是一个国家的统治阶级,那么统治阶级变了,或者说统治阶级的统治形式变了,但是国家作为一个统治机器是没有变的。如果说“天”是支撑社会存在的意识状态,那么“天”在古代是多神信仰并存,现在难道就不是了吗?如果说“天”是维系人们日常生活的一种方式,那么,抛却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现在的“天”还真是从“乡土”到“钢筋混凝土”,走进现代文明了。不过,基本的你来我往的社会交往模式及平衡准则是没有变的,隐藏在人内心深处的信仰是没有变的。也就是说,无论“天”怎么变,“信仰”还是存在的,具体的精神“信仰”又是什么?这又绕回到原点:我们有没有信仰,我们的信仰是什么?姑且不论这个难以回答的问题,最基本的一个重大变化是人们的信仰权利明显增强,即由国家管控到信仰自由。如果可以这样理解的话,那么以“天变与日常”给“泰山信仰的近代化转型”定题是最贴切的了。

四、结语

回忆起我第一次阅读完此书时,脑子里联想的是孔飞力的《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柯文的《历史三调:作为事件、经历和神话的义和团》。同这两本书一样,《天变与日常》也涉及到信仰这个话题,且人文气息浓厚,在当今民间信仰依旧繁盛的文化环境中,极易引起人们的阅读兴趣。“学者们在寻找近代社会的动荡原因时,着眼点应从外部转向内部,注意力从大处转向小处,研究的中心从上层转向下层,这些已经是西方研究中国近现代史的主流意识。”[4]340从泰山信仰的转变反映近代华北地区社会的转型,作者无疑也找到了这样的出发点——在开阔的学术视野下,通过研究某一重要事件的演变过程,探究近代中国社会变化的内在历史动因,展现社会民众生活状态;字里行间隐含着浓郁的人文气息;在研究方法上,将社会史、文化史、民俗史、政治史、经济史、区域分析、官僚科层制度分析以及心理分析等研究方法结合在一起,作了有益的尝试。作者在该书后记中表示:“现在收获的这本小书像一只‘丑小鸭’,尚未变成‘白天鹅’”。[1][295]在此,殷切期待作者后续之作的问世。

得作者所赠《天变与日常》,实有特殊机缘。我阅读此书时心怀敬意,因为笔者与作者曾在同一师门下受教,却又因其早我4年毕业,故而未有共同学习的经历。但其扎实的学术功底和朴实的学术风格,早已在导师的“日日标榜”下耳熟能详,心生仰慕。去年得知这位素未谋面的师兄出书,欣然求赠。拿到这部书后,翻开扉页,端正而又不失大气的手写楷体赠语扑面而来,既刚劲有力,又清新自然,让我倍感钦佩。字如其人,立品为先;书为心话,进无止境。通读此书后,感慨万千,遂写下此书评。反复校阅后,又觉自己乃一才疏学浅、生性愚钝之人,又有何德何能去评论他人的著述?心中不免惭愧,屡生退缩之意。转念想,这也许是“近乡情怯”,姑且当作我和师兄的“以文会友”吧。重要的是,他的书如同他的人一样,厚重、真实、谦恭、博雅,特推荐之,以飨读者。同时,也借用此书“后记”中的一句话:“书中存在的所有不足都由我负责。真诚期待专家老师们的指正”。[1][295]此书评亦如是。

猜你喜欢

礼俗华北泰山
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松滋礼俗——毛把烟、砂罐茶
泰山之行
CLOSE TOHEAVEN
泰山日出
华北玉米市场将进入筑底期
《登泰山记》的打开方式
墓与塔——南北朝丧葬礼俗的新变化
泰山崩于前,你瞟一眼
Literature Review on Context Translation Mode
Review on Register Theory and Its Application in Transl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