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效性翻转课堂模式设计思路探析

2022-02-26高国欣张中兴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2022年1期
关键词:教学模式设计课堂

赵 静,高国欣,张中兴

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河北 沧州 061001

自2011年引入至今,翻转课堂在我国有近十一年的发展历程。2012年重庆聚奎中学初步尝试应用翻转课堂进行教学改革,之后广州市海珠区第五中学加入试验队伍,随后翻转课堂在我国中小学的语数外科目、大中专院校中的理工科和少量人文科目中实施,至今翻转课堂的理念与实践已经在教育领域广泛应用并取得一定成效。翻转课堂主要是针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而提出的一种教学模式;然而在实际应用中,传统的教学模式具有一定的“实用性”,适合短时间内对大数量学生进行大量信息的输入,往往教学效果不甚理想。从学生角度看,很多课堂教学是“无效的,低效的,甚至是‘负效’的”[1]。而翻转课堂模式过分强调“效果性”,往往没有“实用性”。大学生要学习大量的专业知识,而在时间管理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把控上如何处理是教师面临的一个问题。因此,设计出既注重效果性同时又有实用性的翻转课堂模式是文章所要探索的内容。

1 实施翻转课堂的必然性及对教师提出的挑战

清华大学的于歆杰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与学》一书中,认为“教师进行完整而高效的知识讲授,和学生真正掌握了这些知识之间,没有必然联系”[2]。传统教学模式缺乏效果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一是不能确保所有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二是不能在课堂教学中使学生较长时间地持续保持注意力的集中;三是教师不能及时有效地得到所有学生的反馈。而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的翻转课堂模式可以解决传统课堂的弊端。翻转课堂是一种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由学生自己掌握学习的安排、进度与程度。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学生在课前通过自学掌握基础知识,而课中通过教师简短讲授、小组协作、多样化的学习活动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度理解和有效应用,保证所有的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课前的自主学习与课中的课堂活动,使得教师把课堂的主动权真正地交到学生的手中,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持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翻转课堂中通过合理有效的课堂评价设计及线上、线下数据统计,使得教师及时有效地得到所有学生的反馈。因此,翻转课堂可以弥补传统课堂教学效果低下的弊端。

信息技术发展至今,网络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人们的吃、穿、住、行都可以通过网络来完成,网络也必将不可避免地渗透到教育领域中,因为“‘教育问题’始终是一个‘生活问题’和‘生存问题’,而不是‘概念问题’”[3]。在这种形势下,“当前教师队伍在信息技术环境中工作,面临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教育相对封闭性和网络世界开放性的挑战”[4]。当代教师不仅要面对外界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压力,同时要承受来自学生自身特性的倒逼。我们所面对的学生是在移动互联网影响下成长起来的“指尖一代”,自出生之日起就处在移动互联网的爆炸式上升大潮中。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的熟练、创新程度,无疑给大多数职业院校的中年教师以莫大的压力。翻转课堂对教师提出严峻的挑战,在新的发展形势下,教师别无他念,只能踏踏实实地不断学习、提升自我,挖掘教育信息技术带来的先进之处,并将其认认真真地应用到教学之中。

2 翻转课堂的实效性体现——以“动态建构、生成学习”为中心

赫斯特在《教育逻辑》一书中指出:“一般来说,教育过程既包括‘学习’,也包括‘教学’。‘学习’乃教育的逻辑必然,而‘教学’不是”[5]。“翻转课堂的开创者乔纳森·伯尔曼和亚伦·萨姆斯最为关注的也是有利于发展学生深层次认知能力的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为此,他们还把翻转课堂重新命名为翻转学习”[6]。“教”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学”,如果教师教得很好,依据当前的教学评价标准来看,就是教师的课讲得十分精彩,但是学生未必一定学得好,这也是传统教学模式最根本的弊端之处。从根本上来说,如果教师的“教”没有立足于学生的“学”基础之上,可以说是无意义的教学,这也使学生的学习成为无意义的学习。

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教学理论认为,有意义的教学必须包括三个要素:一是教学内容必须是结构清晰且具有内在逻辑性;二是教师传授的新知识必须能够被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所接受;三是学生有学习的意向。教师在进行翻转课堂设计时,首先要对学生的认知能力有所了解,主要通过课堂前测、课前任务单、布置项目等方式来实现;其次,教师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有清晰的认知,通过教学目标的设置、教学内容的取舍、重难点的设置等,保证自己的教学是有意义的教学。奥苏伯尔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有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两种,发现学习有三个层次,即运用、问题解决、创造。翻转课堂一般要求接受性学习发生在课前,而在课堂中主要进行发现学习,通过合理的教学活动设计,促使学生在活动中实现知识运用、问题解决、创造思维的形成与发展的过程。采取有意义的教学充分利用课堂师生面对面的时间,设计促进学生主动发现式学习的教学活动,是翻转课堂解决“教”与“学”的逻辑关系的先进之处。

传统课堂教学的本质特征仍是以教师的直接讲授、单向传递为主。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和现代化信息技术,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从这个角度看,翻转课堂是直接讲解与建构主义学习相结合,要求教师能够从学生的作业、讨论和课堂互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明确学生的兴趣点所在,知道学生想学什么、愿意学什么,甚至是适合学什么,借助现代化技术手段,引导学生自主完成对知识的主动建构与形成。

翻转课堂将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传统的教学模式是预设型教学,在传统的课堂模式中,绝大部分学生只要带着“耳朵”来听就可以了,在既定的教学模式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已经在课前由教师单方面设计、预定,学生只要全盘接受即可,学生没有机会去体验参与式、创造式、自我实现的空间。翻转课堂要求学生还要带着“嘴”与“脑”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教师将课堂的“话语权”与“思考权”交到学生手里。教师根据建构主义的知识观、学习观和教学观强调知识的可变性、学生学习的主动建构性及教学的引导性。因此,翻转课堂又被称为“生成课程”[7],翻转课堂模式中学生的学习可称为“生成学习”[8]。

3 翻转课堂中实效性学习活动设计

翻转课堂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习者的学习动机是自主学习的重要因素,当学习者对所学知识没有兴趣而缺乏动机时,学习几乎无法进行。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约翰·M·凯勒1983年提出ARCS模型,该模型对激发、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保证持续的学习方面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ARCS模型认为教学应首先设计激发学生兴趣的活动引起学生注意(attention);教授与学生的生活、未来职业、考试要求相关的内容让教学与学生产生关联(relevance);通过合适的教学环境及教学评价方式设计增强学生的信心(confidence);通过树立典型、创新加分等方式使学生达到满意(satisfaction)。

翻转课堂最大的优点是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学生的自主学习既需要自我意识、内在学习动机、学习策略、意志控制等内部条件,也需要教育指导等外部条件。在教育实践中,必须处理好二者的辨证关系。遇到自己不能解决的学习困难时,尤其需要教师的指导和帮助”[9]。在翻转课堂中,教师如何实现有效的指导和帮助呢?本杰明·S·布卢姆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精熟学习,是指以班级教学为基础,结合及时反馈,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学习时间和个别指导,让学生掌握前一单元内容后再进入下一单元的学习。掌握学习是一套行之有效的个别化的教学实践,它能帮助大多数学生很好地学习,是集体教学和个别教学的综合。掌握学习的实施步骤包括定向、新授、评价、矫正。哈佛大学物理学教授埃里克·马祖尔教授提出同伴教学法,同伴教学法要求学生更多地利用课上进行课堂交互,增加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现将掌握学习理论与同伴教学法相结合,对翻转课堂中个性化教学环境进行设计(如图1所示):

图1 个性化教学环境设计

如何有效并最大化地利用课堂师生面对面的时间是翻转教学的核心问题,其中如何设计促进学生协作学习活动是关键。

3.3.1协作学习活动设计

许多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都曾采用分组让学生合作完成某个学习任务的教学方式,其最大的弊端就是分组后,只有组中的某个人或某几个人积极参与,并完成大部分任务,其他学生什么也不做。在翻转课堂中教师需要设计协作性学习活动而不是合作性学习活动。在协作的关系中,既包括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合作的活动,同时具有组内由于贡献大小不同的组内竞争。在协作学习中可通过竞争、辩论、合作、问题解决、角色扮演等方式更有效地激发小组内每个人的潜能。

3.3.2交互学习活动设计

小组是翻转课堂中交互活动的基本构建模块,人数一般为3~6人,分组方式包括小组成绩分工法、小组游戏竞赛法、切块拼接法、共学式、小组调查法等。在小组交互性活动中,教师需要尽可能地随时关注各个小组及小组中每个学生的动态变化并及时加以指导,确保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翻转课堂小组活动中大量生成的信息不是显性的,而是隐蔽的,有时甚至是稍纵即逝的,这就需要教师有一双善于捕捉的眼睛,将隐性信息转变成显性信息,并将其融合于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指导翻转课堂小组活动时,要适时地做出决策,选择合适的交互策略,以保证小组活动的有效开展。小组讨论往往是小组活动的主要交互策略,教师可以通过设置小组讨论原则来实现,如 S-R-T讨论法则,即陈述答案(state)、给出理由(rea- sons)、提出证据(truth);其他常用的小组交互策略有浅谈令牌、头脑风暴、工作表、拼图学习等。

3.3.3处理好合作与竞争关系

20世纪20年代格式塔心理学创始人勒温的弟子道奇从目标结构角度提出了合作与竞争的理论:当个人的目标取向努力可以协助他人达成目标时即为合作性目标;当个人的目标取向努力会妨碍他人达成目标即为竞争性目标;当个人的目标取向努力与他人达成目标无关,即为个人的目标结构。道奇的弟子约翰逊兄弟将这一理论进行统整与拓展,形成了社会互赖理论,认为有积极互赖(合作)和消极互赖(竞争)两种社会互赖,当所有的人聚集在一起形成互勉、互助、互爱的团体气氛时,最有可能为了一个共同目标而工作。因此,翻转课堂实施过程中,教师要通过良好的评价设计体系保证学生形成一个积极互赖的团体氛围,处理好合作与竞争的关系。

3.3.4创建温暖的课堂气氛

选择理论的创立者哥斯认为,青少年学生有四种需要值得认真关注,这就是归属(友谊)、影响别人的力量(自尊)、自由和娱乐。他相信,学校的失败不在学术成绩方面,而在于培育温暖、建设性的关系方面,这些关系对于成功是绝对必要的。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也认为青少年最为迫切的需要是尊重的需要。在翻转课堂环境中,教师应该最大限度地保证每个学生都可以参与到课堂活动中,要允许和鼓励学生低风险、无威胁地参与。教师要创造温暖的课堂气氛,要尽可能多地为参与者提供与同伴交流的机会,并给学生提供可随时检查自己想法是否正确的方法,鼓励学生提供多种解决问题的策略。

3.3.5教学相长,向他人讲授

“告诉我,我会忘记;展示给我看,我也许能记得;让我参与其中,我才能学会”[10]。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证明,如果要使信息保持在记忆中,并与记忆中已有的信息相联系,学习者必须对材料进行某种形式的认识重组或精制。精制的最有效方式之一即是向他人解释材料。学生通过独立探索、协作学习之后,完成个人或者小组的成果,需要在课堂上交流学习体验,并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展示。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会了解与发现学生的思维方式以及兴趣点所在。教师要不断面对新的学生,他们的成长背景不同,认知方式也各异,学生的思维能够紧跟社会发展、反映时代的进步,在翻转课堂学生的自我展示过程中,教师也能从中学到很多现代化、网络化知识。

设计翻转课堂模式,微视频是必不可少的关键因素。微视频是指时间在10 min左右,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内容短小,能够集中说明一个问题的视频。微视频要符合微、小、精,优秀的微视频标准是:聚集一个知识点;内容要简明扼要;语言图像要清晰;适当选取制作技术;多种创新活动。教师录制视频时,要形象亲切、语音清晰、语速适中,语言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适量使用学生的习惯用语或加入一些正能量网络用语,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微视频知识点要选取讲授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过于简单的知识,使用微视频的意义不大;过于困难的知识,微视频的作用也不能充分发挥。录制的内容尽量与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现实相贴近,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 翻转课堂的设计思路总结

翻转课堂在实施过程中,也可能出现一些偏差,从教师角度看,需要打破以往的教学模式,对教学活动进行重新设计,同时还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视频设计制作、教学辅助资源的准备、学生任务单的设计与批阅等;从学生角度看,可能会增加学生的课前学习时间。习惯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师,在初次实施翻转课堂时可能会出现不适应,部分学生也是抱怨重重。从教育发展的长远趋势来看,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要接受这种教学模式,就如我们在疫情期间一样,无法实现师生面对面的授课,直播课成为一种常态,与翻转课堂的要求一样,这种情况下特别能考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随着信息化发展,网络资源不断丰富,网络空间不断延展,在终身化学习的要求下,翻转课堂模式会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必将成为教学环境中的常态模式。

猜你喜欢

教学模式设计课堂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设计秀
有种设计叫而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