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断面泥砂岩隧道围岩变形与支护作用探究

2022-02-26李永康杜耀辉席康力范长海陈志敏

中国公路 2022年1期
关键词:净空轴力拱顶

李永康 杜耀辉 席康力 范长海 陈志敏,3

(1.中铁七局集团路桥工程有限公司,陕西 宝鸡 721000;2.兰州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3.兰州交通大学道桥工程灾害防治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甘肃 兰州 730070)

一、工程概况

黑庄坪隧道位于甘肃省定西市秦祁乡境内,左线长度1710.2m,最大埋深为175m。洞身主要穿越V级软弱泥砂岩层。

二、现场测试点布置

埋深最大处的YK36+580.0里程为监测断面,在断面拱顶、拱腰、拱脚处埋设应力和应变测试原件。

(一)隧道净空变化

全站仪监测隧道断面各测点坐标,计算拱顶高程及其净空变化,测点布置如图1所示。

(二)围岩压力与两支护间压力

通过振弦式双膜土压力盒、传感器测量围岩压力、支护结构间的压力,各测点布置如图1所示。

图1 净空变化测点布置图

(三)混凝土应力

通过混凝土应变计测量二衬和仰拱回填混凝土应力。每个断面布置5个测点,每个测点布设1个喷射混凝土表面应变计,具体如图2所示。

图2 喷混凝土与二衬应力测点布置图

(四)锚杆轴力

采用振弦式钢筋计测量锚杆应力,每个断面设4个测孔,每个测孔内设3个测点,测孔编号为B-1、2、3。钢筋计编号为B-11、B-12、B-13,具体如图3所示。

图3 锚杆轴力监测点布置图

三、监测断面数据分析

(一)隧道净空变化

1.断面拱顶沉降

由图4可知,在开挖初期1d~4d,拱顶沉降显著,达15.1mm。掌子面通过测点施做初支后,拱顶沉降略显缓和。在后期围岩成拱效应作用下,拱顶围岩逐渐趋于稳定,达到最大值35.8mm。

图4 拱顶沉降曲线

2.隧道净空变化

由图5可知,上测线处拱墙对开挖扰动的敏感性更大。在初期开挖时,上测线收敛曲线斜率最大。其收敛稳定值为27.4mm,下测线收敛变形值为10.8mm。因此,重点控制上测线部位围岩变形。

图5 隧道净空变化曲线

(二)围岩-支护接触压力

由图6可知,初支与围岩间的接触压力在开挖5d~6d后基本稳定。其接触压力在拱顶处达到最值,为108.22kPa,左拱腰处为88.58kPa,右拱腰处为86.57kPa,左拱脚处93.17kPa,右拱脚处为102.89kPa,拱底为37.58kPa。

图6 初支—围岩接触压力曲线

由图7可知,初支与二衬间的接触压力在开挖5d~6d后基本稳定;拱顶处最大值为66.28kPa,左拱腰处最大值为55.99kPa,右拱腰处最大值为53.42kPa,左拱脚处最大值为63.78kPa,右拱脚处最大值为78.98kPa,拱底最大值为38.06kPa。

图7 二衬—围岩压力曲线

(三)锚杆轴力

由图8可知,锚杆轴力随着开挖面的持续推进逐渐增大;拱顶部位锚杆首先发挥控制变形作用;锚杆轴力初期增加速率较大,随着支护结构的施加,在“支护+锚杆”的联合加强作用下,围岩变形速率逐渐缓慢,体现在锚杆轴力曲线上。在开挖后的30d左右,锚杆产生轴力并趋于稳定。

图8 锚杆2m处轴力曲线

四、各结构层变形

由图9可知,初支混凝土的应变在隧道开挖5d左右基本稳定。拱脚处混凝土应变最大,为126.96μξ、119.24μξ,拱顶次之,其应变值为96.36μξ。

图9 初支混凝土应变曲线

由图10可知,断面拱脚处二衬混凝土应变最大,最大值为67.38μξ,拱顶次之,其应变值为34.58μξ,拱腰与拱底位置的应变值相差不大,分别为40.93μξ、19.39μξ和42.39μξ。

图10 二衬混凝土应变曲线

五、结语

掌子面开挖至监测断面时,拱顶发生显著沉降。拱墙逐渐产生收敛变形,引发洞室净空面积急剧减小,上测线部位收敛变形速率更加剧烈。

泥砂岩变形特征影响支护结构与锚杆系统的力学性能。掌子面穿过监测断面后,初支、二衬的拱顶、拱墙处接触应力同步发育,拱脚应力有所滞后。支护可有效控制泥砂岩变形。

影响锚杆系统在上拱腰部位呈受拉状态,拱脚部位呈受压状态;左右侧锚杆轴力关于隧道中心轴线对称分布;锚杆轴力与其埋深呈定性关系。

猜你喜欢

净空轴力拱顶
中核集团:全球最大LNG储罐拱顶模块吊装成功
钢板桩内支撑预加轴力对基坑变形的影响
浅谈支撑轴力伺服系统在深基坑中的应用
上软下硬地层隧道变形规律及预留变形量研究
城市低净空水上钢结构桥梁拆除技术
碰上整个净空那种清冷淡蓝
碰上整个净空那种清冷淡蓝
净空
方斗山隧道拱顶FLAC沉降模拟及修正
浅谈辊道窑拱顶开裂或塌陷原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