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lCU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的相关因素研究

2022-02-26陆慧湖南省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湖南郴州423000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2年4期
关键词:患侧卧床皮质激素

陆慧(湖南省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湖南 郴州 423000)

ICU为临床收治危重症患者的重要场所,同时也是压力性损伤高发的场所,ICU患者常常伴有多种特点,例如血流动力学不稳定、使用特殊药物、机械通气、长时间卧床、意识改变、使用镇静药物等特点,是压力性损伤高危人群。同时压力性损伤和医疗器械使用密切相关[1],由于ICU收治对象一般以重症疾病为主,治疗过程中采用的医疗器械品种较多,也是引起压力性损伤的原因之一。多项研究证实,压力性损伤对于重症患者来说为医源性并发症,容易导致功能丧失、疼痛、感染等情况,导致医疗费用和住院天数增加[2-3]。当前,临床关于ICU患者压力性损伤的研究工作集中于研发评估工具、预测评估效果等方面,对于该疾病危险因素的研究鲜有报道,不利于压力性损伤防治的有序开展。鉴于此,本次研究对ICU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线资料 将ICU压力性损伤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再选取100例未合并压力性损伤患者作为对照组,研究均在2020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完成。纳入标准:①符合ICU病房收治标准;②患者和家属在研究前均签署知情同意书;③此次研究得到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排除标准:①合并精神异常和意识障碍;②伴有恶性肿瘤疾病;③处于哺乳期或妊娠期女性;④临床资料不完整。

观察组中男性60例、女性40例,年龄40-60岁,平均(51.21±2.17)岁;原发病类型:高血压22例、糖尿病45例、冠心病28例、其他5例。对照组中男性61例、女性39例,年龄41-60岁,平均(51.19±2.19)岁;原发病类型:高血压23例、糖尿病44例、冠心病28例、其他5例。两组在上述基线资料的比较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制定压力性损伤的调查问卷,调查内容包括患者年龄、性别、卧床时间、是否使用糖皮质激素药物、TNF-α以及血清白蛋白水平。

1.3 观察指标 统计ICU压力性损伤的单因素分析结果,并根据分析结果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记录ICU压力性损伤的危险性因素。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用(±s)表示,选择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选择χ2检验,多因素分析用Logistic回归分析,以P<0.05表示数据存在统计差异。

2 结果

2.1 单因素分析 在单因素结果中,两组年龄、性别、TNF-α水平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而观察组在卧床时间、是否使用糖皮质激素药物、血清白蛋白水平方面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P<0.05。如表1所示。

表1 单因素分析结果

2.2 多因素分析 将单因素结果中P<0.05的自变量纳入模型进行分析,自变量因变量赋值见表2。以是否发生压力性损伤作为因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引起ICU患者压力性损伤的因素为血清白蛋白水平、使用糖皮质激素药物、卧床。

表2 观察组多因素分析结果

3 讨论

通过本次研究发现,ICU患者发生压力性损伤不断增加,最主要的原因与卧床时间和使用糖皮质激素药物密切相关[4]。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人体会发生很多生理变化,容易造成患者皮肤对外界刺激变得迟钝,皮肤的愈合能力、皮肤的防御能力、皮肤的再生能力降低,导致压力性损伤发生。而压力性损伤是由于患者局部组织在长时间处于受压状态下,患者毛细血管受到阻碍,导致缺血、缺氧情况发生,时间一长容易导致组织坏死或者破损,再加上体位升高,容易导致患者机体的代谢率增加。由于患者机体大量出汗,大量的汗液容易刺激患者的皮肤,导致患者皮肤的酸碱性发生不平衡现象,降低皮肤对患者外界刺激的抵抗力,容易使患者发生压力性损伤[5-7]。

患者由于长时间卧床,平均动脉压比较低,容易导致机体组织的血流灌注不足,水肿或者组织缺氧,造成皮肤的弹性变差,使患者皮肤对外界压力分散的能力降低,增加患者发生压力性损伤的风险。此外,患者在进入医院后,随着患者住院时间增加,患者压力性损伤情况也不断增加[8]。镇静后,也容易导致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这是由于镇静容易引起患者机体活动能力下降,同时加上使用糖皮质激素以及血管活性药物,容易引起患者发生压力性损伤。患者血清白蛋白水平下降,也容易让血浆胶体渗透压发生下降,另外由于患者血液中水分较多,进入血管中可引起组织水肿;同时血清白蛋白水平下降还容易影响免疫力和组织修复能力,导致患者压力性损伤的风险显著增加[9],而若患者血红蛋白水平降低,则容易导致患者血液当中的含氧量减少,使患者的组织结构在受压缺血状态下缺氧现象更加严重,导致患者压力的耐受性进一步降低,从而增加压力性损伤的发生风险[10-12]。血红蛋白水平容易对细胞携氧能力造成影响,而血清白蛋白过低容易损伤患者的皮肤组织,导致患者血浆渗透压和免疫力下降,进而导致压力性损伤情况发生。TNF-α是炎性因子,能刺激患者血管内皮细胞,导致炎性介质释放,使患者机体过度炎症反应加剧,引起组织损伤和发热。在人体正常生理活动过程中,机体组织的修复功能和蛋白质有效支持密切相关,如果患者营养物质供给充分,也会让压力性损伤风险降低。在本次研究的单因素结果中,两组年龄、性别、TNF-α水平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而观察组在卧床时间、是否使用糖皮质激素药物、血清白蛋白水平方面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引起ICU患者压力性损伤的因素为血清白蛋白水平、使用糖皮质激素药物、卧床,说明导致ICU患者压力性损伤的因素较多,临床需引起重视,并注意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有利于及时发现压力性损伤,实施针对性处理。

通过分析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因素后,再采取针对性措施,能够有效降低压力性损伤发生率,具体措施如下:①ICU患者由于长期受到自身疾病影响,心理及生理上承受较大压力,在长期治疗中患者常常发生不良心理情绪,护理人员在和患者交流过程中应掌握每位患者心理状态,再根据患者心理情况实施护理操作,采用交流或者音乐方式分散患者注意力[13]。②在卧床期间,加强患者压力性损伤护理,定期为患者翻身,并告知患者如何正确预防压力性损伤的形成。由于患侧的体表通常存在视觉、感觉减少情况,需加强对患侧的干预,选择翻身法,每2小时为患者翻身一次,遵循患侧、健侧卧位交替进行的原则,对全身活动和反应形成刺激,能够对痉挛产生抑制,避免患侧受压;若患者伴有压力性损伤情况,应对患者实施肢体按摩来缓解,按摩患者患侧的肢体,由远心端至近心端,手法应由轻至重、由慢至快,每日两次,每次15分钟,能促进患者肢体血液循环,减轻人体肌肉痉挛[14-15]。

综上所述,通过分析压力性损伤发生相关因素,再针对性实施对策,取得了显著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与探究。

猜你喜欢

患侧卧床皮质激素
一种可升降卧床病人半自动转运车的研究与设计
家有卧床老人,如何预防压疮
牛繁殖、饲养、卧床精细管理七法
更 正
中风康复治疗:最好发病48小时后就开始
卧床患者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性护理研究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肾病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糖皮质激素联合特布他林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效果观察
脑卒中康复操患者常做好
糖皮质激素真的是“灵丹妙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