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形态语言与隐喻
——解析我的套色木刻作品《醒》

2022-02-24汤艳西安美术学院

艺术品鉴 2022年2期
关键词:木刻肌理版画

汤艳(西安美术学院)

套色木刻的艺术创作形式是视觉艺术表达的方式之一,一直以来为艺术创作者所喜爱。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表现方式,能够快速地用其自身的特色艺术语言去表达思想,传递信息。艺术创作者们对于套色木刻的创新与探索,也逐渐为版画艺术创造了传播优势,可以更加准确地和快速地展现出传播思想。于是在这样的传播方式以及传播语境下,版画的创作者更加需要一种思维表现形式——隐喻,隐喻作为人类思维的一种方式,它一直存在与艺术的创作表达当中,并且在不断地成长。本文章以套色木刻在创造过程中形态语言的表达方式以及内容的隐喻意义为研究讨论的主题,旨在更好地将套色版画的语言形态与隐喻形式有机结合,更有效的表现出版画艺术语言的魅力。

作为视觉艺术重要的一支,套色木刻在艺术上有着其独特的付出和价值,特别是在其创作过程的设定和目的中,最为需要的和着重体现的就是艺术家所要表现的思想以及观念,而版画所创造的形体语言的表现形式以及创造内容的有效隐喻,最终将决定作品的成败及作品内涵的深度。区别于其他的版画形式,套色木刻可以通过其色彩语言的独特表现形式,在让人欣赏的同时,体会创作者的思想情感。在我国的套色木刻发展的过程中,很多的特点受到了我国民族文化的熏陶和影响,能够通过独特的技法以及多种效果的运用展现民族文化以及民族美学,而且套色木刻在向我们传递精神文明的同时,还有众多的创作价值和独特思维,值得我们去探索和发现,为艺术创作者在文化内涵隐喻的思考中提供灵感。在欣赏和分析众多的优秀版画作品我们不难看出,优秀的绘画作品能够使观者在观赏过程中,透过作者使用的形态语言,直达作者内心,并产生情感上的共振,成为沟通作者与观者间情感的桥梁。所以,在版画创作中重视和强化版画的形态语言的表达效果以及内容的隐喻方式是极其重要的。

一、本论

(一)理论引导

绘画作品的艺术表达语言方式,是艺术家表现自身内心思想以及社会现状的一个重要手法之一。而套色木刻版画的艺术语言,首先就是通过其自身特有的形态语言去表达艺术家的文化精神以及社会现状,其次就是通过套色木刻的特殊创作材料以及独特创作技法所留下的语言符号进行展现和隐喻。这两种形式的相互融合以及相辅相成,使得版画自身的艺术价值得到了提升,所以,富有艺术价值的优秀作品的产生,不仅需要创作者拥有熟练并且高超的技法外,还需要其本身能够形成深厚的文化精神以及思想内涵,因此,在创作过程中,有效的理解版画的形态语言的表达效果以及内容的隐喻方式,是极其重要的艺术观念和思想情感的表达方式。

(二)现状分析

虽然自从改革开放至今的套色木刻版画得到了良好的发展,产生了很多优秀的套色木刻作品,但是,在青年创作的队伍中,我们也不难发现,很多缺少精神文化素养,缺少专业知识积累,缺少熟练技法经验的青年创作者依旧大有人在,这是版画创作团体中长期存在的问题。很多版画创作者,利用了时代所给予的财富,却渐渐地失去了作为文艺工作所需要具备的责任感和文化素养,缺少了更加敏感的艺术创作思维和艺术语言能力,这样的现象使得当代富有灵气和思想的版画作品逐渐稀少。当然,很多版画工作者的急功近利心态,也是其影响的重要因素之一,甚至在很多的小型创作团体也存在不良氛围,衍生出只追求所谓形式,华而不实,没有内涵的劣质作品,对于版画创作的整体氛围造成不好的影响。因此,如果能够解决这些问题,静下心来,潜心创作,才会更好地引导创作者更有效的利用形态语言的表达效果以及内容的隐喻方式来表达内容。

二、形态语言的表现方式

(一)点、线、面的表现形式

在套色木刻的形态表现中,对于点、线、面的理解和运用有着重要的创作价值。正如康定斯基提出的点线面,尽管在他作品《论艺术的精神》中,分析不是很透彻,大多还是很武断,但其对视觉艺术中最小的元素变化做了研究和探讨。比如,他讨论的左右两条垂直线,会产生内在张力,从而让我们联系到上升。而从我的套色木刻作品《醒》(图1)在对于点线面的使用上来看,有大小不同的元素,形成主题人物形态旁边的点线面元素,视觉上的画面分割,各个元素的表达也传递了不同的视觉及心理上的艺术语言。比如,我作品里有“台灯”元素,类似圆形的点不仅可以表现圆形的实体物以外,还可以表达一种柔和、润滑、圆满之感,当然也有我内心渴望得到光明,公平的寓意。

在套色木刻版画作品中,对于线的使用是展现一个作品创作者创作能力的重要方式之一。我的套色木刻作品《醒》(图1)中,线的使用不光光是体现主体内容的轮廓和造型,也有我自己审美,对画面的着意分割作用,线的粗细程度以及线的长短,陈列的方式,以及我在用刀手法,以刀代笔的作画理念,空间体块,以及透视效果和虚实关系的结合等等的不同体现,造就了每个作品独特的风格语言,特别是套色木刻作品最后一版,将主题人物骨骼提出,套上彩色线条,因此形成我版画作品的特有语言。

图1 套色木刻组合作品《醒》之一

套色木刻中对于面的使用主要是形成更加整体的形态感觉。比如,几何形状的刻面所展现出的艺术语言是偏向规则的形态和理性的内涵思想,不规则的具有偶然性的刻面所体现出的艺术效果则是奔放自由、灵活变态的,不受控制不受束缚,但又富有一定的哲理性,这也是版画的特有的语言。因此,在套色木刻中对于面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用来均衡调整画面的艺术表现效果。

(二)色彩关系

色彩关系的有效运用在套色木刻的创作中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套色木刻的创作目的是通过作品展现创作者的内心世界,而不只是简单地对客观世界的临摹。版画家们在版画创作作品中,常运用色彩之间的主要组成关系来表达作品的隐喻状态。而我作品《醒》中,所有呈现出来的颜色,就是对真实事物的描述基础上,同时建立在我个人的情感表达上,且不能简单地描绘所见之物本来的颜色,而是能体现我更多的创造性,内心深处最能表达我真情实感的颜色。在作品的创作中,注入的更多是我自己的个性,而颜色是彰显我个性风格的重要表现方式,通过颜色的搭配和使用能够有效地,向观者展示我内心的情感,作品想表达的意图以及创作时的激情。当然,同时也赋予作品更加鲜活的生命力,从而更好地引导欣赏者对于隐喻的理解。

(三)肌理的使用效益

“肌理”所引起得丰富色彩打破了原有的视觉审美方式,肌理的运用也是版画创作的最常见的手法。为隐喻的表达和形态的展现提供了更多的途径。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现状的演变,人们对于审美有了新的要求,套色木刻作为版画长期以来不断创新和发展的艺术形式,在刀刻下,形成其丰富多样的肌理效果,或缜密,或癫狂,以独特的方式吸引着人们的视野,随着对于肌理的灵活有效的使用,赋予了版画更多的形态语言,也更加多元化的隐喻出社会现状以及创作者的思想内涵。同样,对于肌理的使用技法以及最终效果是否合理,也是对于一个版画工作者的考验。艺术家对于自然形成的肌理和人工形成的肌理的融合运用,也形成了艺术家本身的风格语言符号。我在版画创作的过程中,大多处于癫狂,松弛状态,喜欢大刀阔斧,不受拘束地游走在木纹之间。所以我的作品《醒》(图2)中,肌理的形成,也在我有意和无意中清晰可见。我也相信,通过刀刻转换印痕形成的丰富肌理变化,观者也是能理解我的作品中体现的情绪变化,从而产生共鸣。

图2 套色木刻组合作品《醒》之二

(四)毕业作品分析

我的这次毕业创作,就是运用套色木刻手法表达的,如图3。对于我作品的肌理提现,选用普通的三合板,在板子上,勾出大概,但不确定的草图,一边刻,一边在想得到偶然的效果,我是作品是先刻出关键人物的动态,体块感等。印出第一版整个板子的轮廓,刷黑底(油墨+适量的松节油),待干。选取人物区域部分,颜色由暗到浅印刷。主体人物身边的隐喻符号,在这之前我都没有刻,心里希望在印主体得到些灵感,颜色也是选取当时能表达个人情感的。红色的热情,紫色的忧郁等。我也发现前一天想做的颜色,第二天却感觉特别丑,所以会一直改。第一版人物部分套完颜色,保留的黑色部分,就是刻板的混沌,厚重感。接着提出关键部分刻几刀,套上浅一点颜色。然后,整个人体大面积划痕,这是我个人最喜欢的缓解,我可以尽情表达我一天的所有开心和不开心,生活的如意和不如意,公平和不公平。即便手上留下太多泡,也没关系,那就是我血和泪交织的作品。我想表达的肌理就在我一刀刀的滑刻下形成。我的作品《醒》(图3),最典型就是运用了最后一版鲜明的色块(提出人体主要骨骼),同时也体现形体的运动状态。最终形体语言及主体旁边的符号语言的隐喻意思结合成我最终画面。

图3 套色木刻作品《醒》之三

三、内容隐喻的创作意义

在我看来,每一个富有内涵的艺术作品的创作语言的表达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隐喻。社会文化精神的演变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作为艺术创作的青年群体的一员,也在改变中改变,在改变中适应,作为文艺工作者,对于社会的变迁拥有着更加敏感的感知能力和表达能力。当然,由于经历的不同,社会阶级的不同,所受文化的不同,每个人的内心语境对于社会都有着不同的理解方式,因此,隐喻的存在是对于艺术作品思想进行传播的一个重要方式,解开了表达的束缚,也给了观者的思考自由。

隐喻作为艺术语言的表达方式之一,永远不会失去其价值和意义。时代在变化,精神与社会的关系也在变化,因此,作为版画作品的创作者,在理想和现实之间,需要用其特殊的表达方式去诠释其关系,将隐喻与社会精神现状相结合,让版画作品所表现的内涵更加的丰富,让艺术的思维空间更加的宽广。在我大学四年的版画创作中,不同的时段所赋予的思维方式和隐喻方式都在改变,这跟我们所经历的创作氛围以及社会演变不可分割,思想上的演变让我在局限和变化的状态中,努力去发现创作的真谛,就如我的毕业作品《醒》中,大量的运用很多元素来隐喻我创作当时的内心感受和想法。比如台灯,沙漏,蜡烛,窗台,乐器等等,这都是我当时在没有特定草图的基础上,最能表达我当时心境的物品,比如,台灯隐喻我渴望光明和公平;沙漏隐喻我感叹时光的飞逝,不想亲人朋友快速老去,也渴望自己在有限的生命做出一些成就;蜡烛隐喻我的老师,有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来感恩自己老师对自己的谆谆教诲;乐器隐喻创作当天愉悦心情,需要庆祝一下等。因此,大多创作作品都是寄托作者想表达的隐喻思想。

四、结论

套色木刻是视觉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极其重要的艺术价值,而在套色木刻版画创作中,最为重要的是画家的思想以及其艺术观念,而版画所创造的形体语言的表现形式以及创造内容的有效隐喻,最终将决定作品的成败及作品内涵的深度。因此,在套色木刻的创作艺术语言的表达过程中,对于点、线、面结合的手法使用以及对于色彩表的和肌理的理解,都决定了创作特点走向以及思想隐喻的方式。作为我们艺术创作的青年群体,在不断变化的社会处境和群体语境中,更应该重视隐喻的重要性和效益性。唯有如此,才能在创造多元化的当代社会,有效的把握版画艺术的生存维度,创造出独树一帜的版画艺术表现形式。

猜你喜欢

木刻肌理版画
版画作品选登
《爱情神话》台词点到为止 描摹深入肌理
融入城市肌理的未来社区——地产空间设计专辑
桌上盆景(外一幅)
李富贵木刻作品
以木为纸 以刀为笔
感受肌理
石宏伟版画作品选
拓印版画是这样做出来的
住宅室内设计中材料肌理运用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