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石首饰设计中的应用华县皮影艺术在玉

2022-02-24刘可鑫贾汝婕同济大学浙江学院

艺术品鉴 2022年2期
关键词:幕布皮影首饰

刘可鑫 贾汝婕(同济大学浙江学院)

“文章从华县皮影的造型艺术、色彩艺术、光影艺术出发进行分析,将其与玉石首饰设计进行融合。将皮影雕刻与玉石薄片浅浮雕进行比较,融会贯通,印证了皮影艺术的表现形式在玉石首饰设计中应用的可行性。同时,以具体作品创作实例进行实验、论证。将华县皮影艺术融入玉石首饰设计的领域,打破传统玉石雕刻形式,丰富其表现形式。”

皮影是我国传统民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作为一种传统艺术,皮影不仅仅局限于观赏,皮影艺术被融入多样的设计主题,形成独特的设计风格,走进大众的视野。研究华县皮影的造型、色彩、光影艺术,将皮影艺术与玉石首饰设计融合,求同存异、融会贯通,创新设计思路,丰富展现形式。

一、华县皮影艺术

(一)华县皮影的造型艺术

抽象与写实的完美搭配。华县皮影讲求抽象出物象简洁、统一的外轮廓,即“剪影化”,在轮廓内部以复杂的图案充实画面。例如,常以直线抽象概括人物外轮廓。华县皮影讲求写实刻画,运用不同的线条将各种材质表达得准确无误。例如,用直线或曲度小的线条表现质地粗糙的衣物,用曲度大的线条表现轻盈柔软的衣物。华县皮影各种物象的造型并非照搬照抄现实事物,而是以整体抽象与细节写实的方式相结合,内繁外简,繁简对比,甚至加以夸张变形,准确刻画的同时,形成独特的装饰趣味。

(二)华县皮影的色彩装饰艺术

华县皮影的色彩装饰讲求“丽而不艳”。传统的华县皮影用天然矿、植物颜料以“骨胶”(牛皮边料)熬制纯正原色。大红、大绿、杏黄三色为主,以墨色调和,镂线分色,通过配色、点染使皮影呈现绚烂的色彩效果。以皮色或镂空的白色作调节,讲求远近色彩的相应搭配,色彩简洁明快,对比强烈。随着现代皮影艺术的发展,更多大胆的互补色搭配更丰富了皮影的色彩,除了传统的红与绿、红与黑、黑与白的搭配,明快鲜艳的黄与紫、黄与蓝使得华县皮影的色彩更加夺目。

(三)华县皮影的光影艺术

虚与实,动与静的独特艺术效果。一方面,皮影艺术通过调整皮影人物在幕布上成像的清晰度展示其形象的虚实变化。在虚与实、动与静的变化中,让观者感受到人物的形象、动作、情绪变化,感受到场景的交替。紧贴幕布,使皮影形象清晰、真实,远离幕布使之朦胧乃至消失。另一方面,皮影艺术通过平面镂雕的方式,光影下形成强烈的对比和展现空间以及虚实的变化。主要分阴刻、阳刻两种,例如,将人物面部各个轮廓线镂空,保留面部的牛皮材质,为阴刻,此时在光影下,人物面部轮廓更为明亮。将人物面部镂空,保留轮廓线为阳刻,光影下呈现更为清晰、明亮的人物形象。

(四)华县皮影的表演艺术

皮影的巧妙之处在于以光为幕以影为形,用表演的形式为观众讲述着故事。演出时,竖一亮子,设一灯盏,几个艺人持皮影携乐器,“一口述千古事,双手舞百万兵”。皮影艺人通过改变影偶与“亮子”的距离调节影的大小,简称为“远大近小”:将影偶离“亮子”稍近,影像小而清晰,将影偶远离“亮子”影像大而虚化。除了影像体积的变化,这种造型模糊化的表演手法可以营造梦幻,模糊神韵,即便影偶只有一种表情仍能使观者随着剧情的发展而发挥自身想象力,更加准确地感受到影人的喜、怒、哀、乐。例如,在影戏《大闹天宫》中以造型模糊的方式表现神仙变化多端、上天入地、多回合杀,孙悟空的七十二般变化也都惟妙惟肖地在这二维画面上表现出来,紧张的氛围、高涨的情绪、激昂的斗志都表现得淋漓尽致。

二、华县皮影中的民族情感符号

每种民间艺术文化都源于人们的某种需求和一定非精神追求。在这种内在需求的推动下,促使劳动智慧人民在实践中创造出“艺术”,积淀了深厚的文化艺术内涵。

华县皮影中的“情感符号”是具象的也容易分析的情感寄寓与追求,其主要体现为皮影艺人将民俗图案、吉祥话语融入皮影的装饰中,这些图案具有装饰和象征意义。华县皮影中动、植物图案的运用很多,多在人物穿戴和皮影摆件中做装饰。植物图案有桃、石榴、葫芦、梅花、荷花、海棠、桂花、牡丹等,这些寓意美好的情感符号被用在华县皮影的各种物像的装饰上,寄托了人们的希望与追求。例如,桃寄托着健康长寿的心愿;石榴、葫芦表示希望人丁兴旺、多子多福;梅花、荷花既象征着清雅高洁,又有喜庆吉祥的寓意;海棠、桂花、牡丹象征着富贵。

此外,还有一些其他图案,例如,象征影人品性的琴棋书画或者岁寒三友这类本就有象征意义的物象图案;象征吉祥如意的山河捧月的自然景观图案;象征吉祥如意、表达祝福长者吉祥福寿的万字、福寿纹字样等等。

这些寓意美好的图案本身就传达了民俗情感,在现代首饰设计中也经常被运用,虽非从皮影艺术中提取出来,但两者渊源相同,都传达了民俗情感追求,是根植于民众内心的、最容易被认可的,也是最容易被推广的。

三、华县皮影艺术对玉石首饰设计的启发

(一)华县皮影的造型艺术在玉石边料设计中的应用

玉石边料类型丰富,其中,片薄、面大的玉石边料加工、设计类型较为单一。主要通过阴雕阳镂的方式于二维平面做简单的图案设计。无论是皮影的造型雕刻还是玉石的平面雕刻,从根本上都是图案的展示,生活的艺术。将华县皮影简洁抽象的轮廓结构应用于片状玉石边料的设计中,丰富其外轮廓造型主题的同时,融入皮影造型写实的内部装饰。例如,皮影中常见的花卉的服饰图案,粗细、长短变化的动物毛发,流畅纤细的流水线条……“外简内繁”的造型手法在保证片状玉石材料的轮廓稳固性的同时,仍不减其中丰富的图案语言。

(二)华县皮影的色彩艺术在玉石首饰设计中的应用

玉石色彩种类丰富,红、黄、蓝、绿、黑、白、紫、褐……应有尽有,这与皮影色彩相近。每一种色彩都有其色彩情感倾向,或含蓄,或激烈地传达着人们内心的感受。玉石首饰设计与传统的玉石雕刻不同,由华县皮影艺术启发而来,巧妙地应用玉石色彩的搭配组合,以“互补”的方式为中国传统的玉石增添更具情感色彩的设计趣味。例如,华县皮影人物中以红色代表“忠正”,绿色代表奇幻的“神、怪”,黑色代表刚毅果敢……常用于服饰的红与绿、黄与紫、黑与白的色彩搭配。将科学的、具有民族特色的色彩搭配融入玉石首饰设计中。

(三)华县皮影的光影艺术在玉石首饰设计中的应用

玉石首饰的展示离不开光影的渲染,玉石雕刻本身就是玉石材料与光影相互作用的结果。玉石表面进行浅浮雕处理,高低错落、层次有序的图案对光线呈现不同的反射效果。将皮影艺术中光的投射效果应用于玉石雕刻首饰中,不局限于正面光源,而是由背面光源,透过高低层次不同的玉石。较为透光的部分则明亮清晰,材料较厚、透光性较差的部分则朦胧虚幻。

将华县皮影的光影布局应用于首饰设计中,将光、影偶、幕布三者的关系根据首饰的特点加以调整。在皮影表演中,幕布和光源是固定不动的,变化的是影偶,而在首饰设计中考虑空间体积大小、美观、操作可实施性,将三者的关系改变为“幕布”“影偶”为固定的,光源为变化的。对于光源的设置构想主要分为首饰内部自带光源设置和外部辅助光源两类。

如图1 示意分析,构想一:首饰内部光影为悬空式,随佩戴者的运动而摆动不定,使得首饰“幕布”上的成像飘忽不定、变化多端;构想二:首饰光源附着于佩戴者的衣物上,一方面可以通过调节光源的明亮程度改变首饰“幕布”上成像的清晰或模糊程度;另一方面,在展示时直接调节外部光源的距离改变成像的变化。

图1 华县皮影的光影在首饰设计中的设置构想 作者:刘可鑫

四、基于华县皮影的玉石首饰创作

作品《大闹天宫系列》(图2,图3)借鉴了华县皮影艺术中的造型艺术、色彩艺术、光影艺术形式,于切割抛磨成薄片的黄龙玉上进行雕刻、彩绘,结合灯光装置,呈现出皮影特效的玉石首饰。

图2 《大闹天宫·蟠桃赴会》作者:刘可鑫

图3 《大闹天宫·八卦炉中炼大圣》作者:刘可鑫

选择以“蟠桃赴会”,“八卦炉中炼大圣”两个经典桥段。“蟠桃赴会”正面着官袍的弼马瘟造次蟠桃园转而背面便人去桃空,只留下弼马瘟离去的身影与残落的叶子。“八卦炉中炼大圣”正面为受炉火侵蚀妖猴掩面痛苦难耐,转而背面炼得火眼金睛俯身沉入炉底。纵观整个系列,这样的方法好在虽非面面俱到,却具极高的辨识度,整个故事的空白之处引人遐想。

五、结语

华县皮影的各种艺术特点在玉石首饰设计中的表现与应用是多方面的、综合性的,对华县皮影抽丝剥茧的分析是更好地、准确地将其应用于玉石首饰设计的前提。华县皮影艺术中的光影艺术特点集审美与趣味为一体,将其应用于玉石首饰设计中,使华县皮影艺术以更丰富的表现形式走近人们的生活,使得华县皮影这一民俗文化更多地为人们所了解、接受,同时,也为玉石首饰设计提供了新的创作思路。

猜你喜欢

幕布皮影首饰
演出开始前
编辑精选APP
夏夜的梦
首饰,是身体的告白
首饰设计效果图《TOUCH》
月光皮影
主角光环
不老的皮影
皮影的来历
首饰的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