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青礁村走出的“开台王”

2022-02-24何池

闽南风 2022年2期
关键词:漳州

何池

台湾开发前夕

因地理位置和人烟稀少等原因,台湾的开发比大陆慢了一千多年。当中国大陆已进入明朝中期的封建社会鼎盛时期,在江南商品经济发达地区甚至已经出现资本主义的萌芽,但在海峡对面的台湾,此时仍处于部落社会的末期。岛上居民以少数民族为主,依然靠渔猎为生,还有一些简单粗放的原始农业。连横在《台湾通史》卷二十七这样说过:“台湾古为海上荒岛,古者谓之毗舍耶,梵语也。毗为稻土,舍耶为庄严之义,又谓之婆娑世界。是故台湾为农业之乐土,而有天惠之利也。然土番狉榛,未知耕稼,因气候适宜,土地肥沃,播种之后,听其自生,不事耕耘,而收获倍蓰,故为农业之乐园。然土番狉獉,未知耕稼,射飞逐走,以养以生,犹是图腾之人矣。……”从连横的上述叙述可以了解,台湾土地肥沃,适宜农作物种植,但在开发以前,台湾主要居民少数民族同胞,还是以“射飞逐走”的原始渔猎为主要生产方式和主要生活资料来源,还是处于部落社会时期。

龙溪石码人张燮写于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的《东西洋考》中一篇介绍台湾的“东番考”,也叙述了开发前夕的台湾经济社会情况:“深山大泽,聚落星散,凡十五社。(社或千人,或五六百),无君长、徭役,以子女多者为雄,听其号令。四序以草青为岁首,土宜五谷,而皆旱耕,治畲种禾,山花开则耕,禾熟,拔其穗。伐竹构屋,而茨以茅,聚族以居。无历日文字,有大事集而议之。冬,鹿群出,则约百许人即之,镖发命中,所获连山,社社无不饱鹿者。”(载张燮集第四册《东西洋考·卷五·东番考》。中华书局2015年版)

此文出版的时间离颜思齐开发台湾只短短4年。因此,从上述史料可见,开发前夕的台湾社会依然徘徊在封建社会大门之外。

早期闽籍人士迁台

实际上,台湾除了少数民族(即所谓“原住民”)之外,作为与台湾一水之隔的福建,是与台湾最早有民间来往的省份,泉州“闽台缘”博物馆的图片资料中就记载了这一情况:“闽越族是南方百越的支系,居住于福建浙南等地,善造舟航海。在周秦汉时期民族融合与斗争的动荡之际,一部分闽越人乘船渡过台湾海峡,定居台湾岛上,……成为台湾少数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

可见,今天台湾少数民族大部分是来自大陆闽浙沿海古代居民。

宋末因战乱频乃,大陆东南沿海开始有零星入台避难居住的,据诏安、东山、云霄三县县志记载,南宋祥兴二年(1279)就有三批漳州人去琉球(台湾):一批是参加护卫南宋末代小皇帝赵昺南逃的将士,他们在广东零丁洋海面被元军击溃后,由郡马都尉陈植率领一部分将士突围,在诏安继续抗元,一部分将士东迁澎湖避难;另一批是元军进攻东山时,都尉陈元霖带领民众奋战死守,当东山陷落时,这批人为避难而渡海到澎湖安居;再一批是稍迟3年,云霄詔安一带的陈吊眼率众举行反元起义。元至元十九年(1282),元军打败陈吊眼,进军云霄、南诏,血洗支持陈吊眼的村庄。为避免遭大杀戮,许多村民出海逃往澎湖、琉球(台湾),从事农耕和捕渔。

从上面的史料记载可见,在台湾大开发前夕,台湾一些沿海平原已开始有零星汉民族居住,台湾学者戚嘉林著《台湾史》这样说道:“1620年,在台湾北端鸡笼已有汉人聚落,在台湾西部平原亦有1500名汉人。”

1620年是颜思齐率领闽籍民众进入台湾,开始开发台湾的前一年。由上可见,尽管大规模开发之前已有汉族人口入岛定居垦殖,但由于人员太少,且零星分散,对台湾的经济社会影响甚微。

人文鼎盛的青礁村

闽南沿海有一个肇基宋初,历史人文积淀深厚的村子叫青礁,从宋到清,这里深受开基祖、宋代漳州教谕颜慥的儒学家国情怀的熏陶和影响,竟然走出20多位进士。“开台王”颜思齐就出生在这样一个儒学氛围浓厚的村子。

青礁村坐落在厦门海沧区西北隅九龙江入海口迂回曲折的港汊北岸,与西面的漳州角美白礁村只隔着一条通往厦门海沧大桥的角嵩公路。这个肇基于北宋初年、有着近一千年历史的村子,在漫漫的古近代历史上曾长期隶属于漳州的龙溪、海澄县,一直到1958年8月,它才随着海沧被划入厦门管辖,全村人口90%村民姓颜。

为弄清楚该村及该村颜氏的来龙去脉,历史沿革,笔者曾专程来到青礁村,采访了厦门颜氏研究会秘书长、青礁人颜水荣先生,他说起该村村史如数家珍。根据青礁现存明万历旧谱《颜氏族谱》记载,颜慥这支颜氏族人的先祖是唐代名宦、书法家颜真卿,其后裔颜洎于武则天时期曾奉朝廷之命率领十七万军士平定闽粤之乱有功,封建德侯,食邑归德场(今德化县),为颜氏入闽一世祖。颜洎家族人丁兴旺,英才辈出。大中祥符末年(1015)颜洎第六世孙,6岁的颜慥随父母(父名颜清)迁徙九龙江下游平原漳州治址龙溪县城居住。

青礁村有一座建于南宋初年的颜氏祖庙——“开漳堂”,它的名字正是该村历史上属于漳州管辖的实证。

青礁以村旁海上礁石青黛色而得名。这里背靠文圃山东脉岐山,面临大海,可耕可渔,确为风水宝地。

迁入漳州城区的颜慥与后来的北宋名宦、仙游慈孝里蕉溪(今枫亭)人蔡襄同窗就学于漳州西湖白莲书院,两人意气相投,唱和颇多,遂结为金石之交。蔡襄于天圣八年(1030)考中进士,并于翌年初仕漳州军事判官。但一同上京赶考的颜慥却名落孙山。之后慥公又连考三次,均无果而归。庆历四年(1044),已是端明殿大学士、泉州太守的蔡襄力荐同窗好友颜慥入京再考,终以“特奏名”(宋代规定,廷试多次未考中者,遇皇帝亲试时,可另立名册呈奏,特许附试,称为特奏名恩科恩科考中。经蔡襄力荐,朝廷任命颜慥为漳州路教授(万历癸丑《漳州府志》卷十八·列传三·荐辟)。庆历八年(1048)蔡襄因父蔡玉秀去世,辞职回归故里仙游为父亲丁忧尽孝,已届39岁的颜慥也辞职携妻择地龙溪青礁肇基,自号遁翁,成为青礁颜氏一世祖。

颜慥在青礁定居后,设塾专心教书授徒,培养出了诸多杰出人才,其中青礁颜氏获益尤多。终宋一代,一个小小的青礁村竟然孕育出了颜睎哲、颜思鲁、颜唐臣、颜大猷等等18位进士,元明二季,又产生出了颜希孔、颜奕芳等7位进士和一位开台王颜思齐,可谓盛极一时,缙绅辈出,堪称世家望族。此为漳州甚至全闽绝无仅有之文化奇观。宋神宗熙宁十年(1077),慥公逝后入祀漳州名宦祠、海澄乡贤祠,其陵墓就在“开漳堂”后左侧一座叫纱帽山的小山丘下面,陵寝后面有一棵枝繁叶茂的榕树,树下的墓墙上镶嵌着1999年3月修墓碑记,碑记上写着墓主的生卒年代和生平事迹。

少年颜思齐

明神宗万历十七年(1589),颜思齐(字振泉)生于漳州府海澄县青礁村一户普通农家,母亲是同村的黄氏人家。查万历《青礁颜氏族谱》世系表,颜思齐是颜慥第20世裔孙。思齐的祖父颜廷瑞、父亲颜清皆是单传。按族谱看,这支颜氏族人属青礁慥公二房裔孙。

明嘉靖以来,沿海倭患日炽,倭寇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东南沿海百姓深受其害。濒海的村庄首当其冲。抵抗倭寇频频侵扰,单靠政府有限兵防显然不够,许多村庄都自发组织起团练以自卫。濒海的青礁、邻村新垵及附近的村民都积极投入习武练艺的活动中。

新垵(古称“新江”)是闽南著名的武术之乡(至今仍是),新垵邱氏村民有多位曾参加漳州抗倭斗争的万松关战役,其中武林高手邱一亮和邱玉辉在该役中生擒倭寇,朝廷敕赐“抗倭义士”匾额(现无遗存,《新垵邱氏族谱》有载)。

颇有忧患意识的思齐之父颜清觉得,男儿当自强,自强必须从艰苦的学武开始,武艺可以自卫,可以强身,还可以护乡卫国。于是,在万历三十二年(1604)父亲把在村塾堂读了三年经书、刚满15岁的颜思齐送到新垵,拜名师学武艺于新垵“大觉堂”堂主邱一亮。暑往冬来,勤奋苦练的颜思齐在师傅的耐心教导下,熟练掌握了五祖拳全部要领。五祖拳特点是动作简捷,步法稳固,手法密集,拳势激烈,讲究短打近攻,手腿并用,迅猛刚强,有雷霆万钧之势,使对手难以招架。

颜思齐日夜勤学苦练,在诸多学武同学中脱颖而出,并成长为虎背熊腰、身材魁梧、出手不凡、棍剑刀枪样样精通的帅小伙。而其从塾堂所学的儒学孝悌诚信忠义在习武过程中逐渐延展成打抱不平、扶弱御强的侠义性格。一天晚上,同村有位一起拜师学武的王姓师弟哭哭啼啼走进武馆旁边的宿处,思齐一看,这位师弟眼青鼻肿,嘴角还流着血。思齐问清原委,原来一位来自锦宅村的黄师兄两个月前因赌博输了钱,向王姓师弟借了五钱银子,今天因为要交“束修”(学费),找黄师兄讨钱,不想那黄师兄不仅不还钱,还出手打伤了师弟。思齐听罢,怒火顿时从心中蹿起,连夜找到正在酒馆喝酒的黄姓学友,把他从酒馆给拽了出来,让他给王师弟赔不是,还清欠账。那位黄姓学友慑于思齐的拳脚,只好认错还钱。为了这事,黄姓学友一段时间不跟思齐说话,但思齐还是主动与他打招呼,练武中还热情帮他纠正了几个动作,终化杯葛。

万历三十五年(1607)初,也即学武三年之后的春节期间,师傅在武馆前的晒谷埕上举办一场练功大比武,算是对弟子们学习成果的检验和出师考核。颜思齐以其蛟龙入海的棍法、出神入化的刀法、快捷如风的拳脚,击败所有师兄弟,力拔头筹。最后,在试练臂力的项目中,他竟然把武馆旁边龙山堂(今正顺宫,建于元代)门前二百多斤的石香炉双手托起,绕埕一圈,赢得全场喝彩。

月港拜师学艺

武术学了,还技艺超群,这让父亲颜清喜忧参半,喜的是思齐这小子不管是学文还是学武,都十分认真,三年来武功学得不错,其身手在周边村子有了名气。忧的是学武过程中养成的喜欢打抱不平的性格,万一失手就容易惹祸;再来靠拳脚也当不了饭吃,儿子年届十八,已长大成人,以后怎么养家糊口?想来想去,与内人黄氏商量了一个晚上,颜清想起古人说的“赐子千金,不如教子一艺”,家里没有“千金”可赐,亦无“一艺”可传,但这句话还是给了他们启迪——让儿子学好一门手艺。颜清想起在离青礁几里水路的海澄縣城街上一位开衣匠铺做衣服的江师傅,因为一段时间总得给家人添点衣服,几年前到海澄月港一家衣匠铺给思齐定制一套衣服后,他觉得该铺铺主江师傅手艺不错,衣服做工仔细、针脚密集精致、穿着合体,于是每一段时间都会去他的铺里定制几件衣服。这样一回生二回熟,日子久了就成为朋友,有时还带一点自酿的米酒和捕捞的鱼虾螺贝到铺里一起喝几盅。现在正好可以求他教思齐裁缝手艺,一来这细活可以使思齐静下心来学艺,收回学武学野了的心,避免惹祸;二来裁缝这门手艺活计不用外出日晒风吹雨淋;三是月港繁华热闹,满师后不愁吃穿。

第二天一大早,父亲把想法告诉了思齐。这年春节过后,思齐也在考虑今后出路问题,既然父亲这么说,虽然说裁缝跟武术一粗一细,是完全不搭边的事,但知道父亲也是出自一片苦心。受过儒学熏陶、历来孝顺的他也就答应了。于是,父亲请村里技术最过硬的铁匠打了把上好的裁缝剪刀和两瓮自酿的头麯,用红布包好,准备作为儿子拜师送给师傅的礼物。

几天后的一个早上,吃过粥,收拾好行李,父子俩搭上村里一条开往月港墟卖鱼的渔船,刚好涨潮之际,一路顺风顺水,半个多钟头之后,就来到了繁华的月港码头。

明代隆庆元年(1567),在许多有识之士官员的推动下,朝廷终于改变自明初就实行的严厉海禁政策,批准在月港开洋发展海上贸易,为加强对月港海上贸易的管理,朝廷划出龙溪、漳浦两县与月港临近的几个都(相当于今天的乡镇)设立海澄县,管理月港进出船舶,收取船税和贸易税。于是月港成为我国唯一合法的民间海外贸易港口,通商47个国家和地区,开辟了东、西洋“海上丝绸之路”贸易。在这约一公里弧长的月牙湾分布着饷馆、阿哥伯、路头尾、溪尾、中股、容川、店仔尾等7个码头,还在埠头专建了督饷馆,以收取进出港船舶的货物税和船头税。自此,福建的茶叶、纸张、糖、瓷器、纺织品等商品,从月港这些码头大量出口。“凡福之抽丝、漳之纱绢、泉之蓝、福延之铁、福厦之橘、福兴之荔枝、顺昌之纸 …… 其航大海而去者,尤不可计”,“贩吧罗吕宋诸国取利”。龙溪生产的铜钱大量流入日本,“日本惟用中国古钱,每钱一文,价银四厘,向者福建龙溪地方铸钱市之”。(综合许孚远:《业海禁疏》《明·经世文编》卷四〇〇;张燮:《东西洋考》卷四所载内容)。同时,国外商品也从月港源源不断地输入我国,如淡巴菰(烟叶)、番薯、花生、玉米、马铃薯、番茄、苦瓜、菠萝等,传种南方各省,促进了我国传统农业种植结构的第一次改革。

海上贸易的兴盛,使月港很快发展成为闽南一大都会,其每年两万余两的白银税收,使月港成为“天子南库”。商业贸易的兴盛,八方商贾云集,使这个埠头异常繁荣,街道上商店鳞次栉比,路上车水马龙,新设置的管理月港的海澄县城拥有“小苏杭”之美誉。

江师傅的衣匠铺就开在临港埠头的街道上。这条临江古街今天仍在,它就位于海澄镇北门外的霞美街,与月港临江码头平行排列。古街原长近千米,沿街密集地排列着数百家店铺(近年来海澄镇区改造拆除了一大段古街,尚存古店铺40间,长约200米),闽南特有的木板门面结构店铺至今仍在,店铺面向街市,前厅为店,做生意之用;后室为家,生活之用;居中两扇对开大门,两边各开齐胸高的一米半见方的木栅窗(闽南人叫它“店窗”,就是售货窗口),白天把窗口上的长木板一条条从框槽中卸下,就成为售货橱窗。晚上打烊时,再把木条板一片片沿沟槽拼上,最后一片从里面锁上,就和四周的木墙壁严丝合缝了。

颜清把思齐领到了老朋友的店铺里,一番寒暄之后,颜清直接进入主题,请收儿子为徒,学裁缝手艺。看着旁边这位长得五大三粗魁梧精壮的年轻人,江师傅拉起思齐的手细细端详着说:“颜兄你令郎,一表人才,这双大手看来是练过功夫的,可不是做裁缝的料哦”。颜清说:“我问过思齐,他愿意呀。不信你问他看看。”江师傅问思齐说:“裁缝细工慢活呀,需要的是耐心细心,你受得了吗?”思齐想,既然答应父亲了,也已经来了,总不能让父亲失望,咬咬牙说:“没问题,受得了。”看着年轻人的态度,师傅也不好再说什么,正好这段来订单增多,铺里正缺人手。于是,父亲让思齐双手捧着新打制而成的裹着红缎布的剪刀和两瓮头麯送给师傅,正式行了拜师礼,到街上饭铺吃了拜师宴,便算正式入行,成为江记成衣铺伙计。(节选自《开台王颜思齐传》)

猜你喜欢

漳州
心中的一座城
情调漳州
林语堂的漳州情结
漳州的水
漳州理工职业学院作品
漳州红色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探讨
漳州外省籍大学生语言使用状况调查
漳州市特色现代农业发展研究
中国民间美术之美
ECFA背景下漳州市台商农业创业园发展思路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