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SuperPath入路和Watson-Jones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创伤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对比分析

2022-02-23姜付宁夏洪超孙磊

临床外科杂志 2022年1期
关键词:入路股骨颈股骨头

姜付宁 夏洪超 孙磊

创伤性股骨颈骨折是临床较为常见的骨科疾病之一,多发于老年病人。手术治疗有助于促进早期关节功能恢复,是临床治疗创伤性骨折的主要方式[1]。据报道,不同的手术入路疗效存在差异[2]。Watson-Jones外侧入路是经后外侧入路改良的手术方式,对肌肉破坏小,髋部组织损伤少,复位容易,但仍需切开部分肌肉[3]。本研究对比创伤性股骨颈骨折病人行SuperPath入路和Watson-Jones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临床效果。

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2017年1月~2019年10月收治的创伤性股骨颈骨折病人120例,均行全髋关节置换术。依据手术方式分为两组,观察组77例,对照组43例。两组病人性别、年龄、体重指数、骨折原因以及合并慢性疾病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纳入标准:(1)均符合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标准[4];(2)均为首次髋关节置换术;(3)股骨颈骨折Garden分型Ⅲ~Ⅳ级[5]。排除标准:影响髋关节功能的内科疾病;凝血功能障碍;既往精神异常;严重心肾疾病。

表1 两组病人一般资料比较

二、方法

1.手术方法:所有病人均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由同一组医生完成,其中观察组采取SuperPath入路,对照组采取Watson-Jones入路。SuperPath入路:病人健侧卧位,后方支撑髂后上棘,前方支撑髂前上棘,骨折肢内旋10°~15°,髋屈曲45°。于股骨纵轴沿着大粗隆尖端的延长线,从大粗隆尖端切开臀肌筋膜,切口6~8 cm,暴露出关节囊,清理关节唇盂,找到转子窝,钻开髓腔,观察髓腔走行,扩髓后确定股骨假体型号。安装假体、内衬、股骨头及股骨颈试模,复位显示髋关节无明显脱位时,拆除试模,安装股骨头和股骨假体,复位,活动髋关节时应无脱位发生(图1)。Watson-Jones入路:从筋膜阔张肌和臀中肌的间隙进入。病人仰卧位,垫沙袋使股骨大转子向上,从髂前上棘后外侧2~3 cm处切开,经股骨大转子后侧1/3至股外侧,露出肌肉,撬开臀中肌,露出关节囊,钝性分离关节囊和脂肪垫,电刀切断股骨大转子基底部下缘股外侧肌嵴的外侧肌,露出大转子,切断臀中肌前部肌腱自大转子,剥离臀中肌,切开关节囊使切口呈“工”形,牵开关节囊露出髋臼上缘、股骨颈和股骨头。在髋臼和股骨头之间插入弯剪刀,剪断股骨头韧带,露出股骨头,插入牵开器,充分露出髋臼,安装人工假体关节。

A:术前左股骨颈骨折(Garden Ⅳ);B:术后双侧髋关节正位X射线片,左侧假体位置良好,下肢长度和股骨偏心距重建良好

2.观察指标:(1)围手术期指标:记录两组病人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2)Harris评分 :分别于手术前、手术后7天、术后1个月以及12个月对病人的髋关节功能进行评价。术后通过Harris评分评估病人的髋关节功能,主要评估活动范围、畸形程度、行走距离、行走辅助器、步态、疼痛程度等内容,满分100分,优:≥90分;良:80分~89分;中:70~79分;差:<70分[6]。(3)切口延迟愈合情况:本研究中,病人术后3个月未愈合为病人切口延迟愈合。比较两组切口延迟愈合情况。

三、统计学方法

结果

1.两组病人围手术期指标比较见表2。结果表明,观察组病人术后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病人的围手术期指标比较

2.两组病人的Harris评分比较见表3。结果表明,观察组术后7天、1个月、12个月的Harri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两组病人Harris评分比较

3.两组病人切口延迟愈合情况比较见表4。结果表明,观察组病人的切口延迟愈合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4 两组病人的切口延迟愈合情况比较(例,%)

讨论

老年股骨颈骨折病人多数合并有骨质疏松以及骨骼强度下降等疾病,会出现切口延迟愈合情况。因此,此类病人应及早下床活动,降低其褥疮及血栓的发生率[7]。术后股骨骨折部位的延迟愈合,造成术后卧床时间延长。有研究表明,手术方式的选择对于病人的骨骼愈合时间具有重要的影响,不同的手术方式以及手术入路方式,对于局部组织的新陈代谢及氧化应激水平的产生具有严重的影响[6]。目前,针对股骨颈骨折病人采用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还是采取全髋关节置换手术,临床仍然存在争议[8]。采用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创伤较小,对于周边组织的影响较小,手术时间缩短,操作简单,但术后局部病灶部位产生疼痛感,对术后康复具有负面影响[9]。

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病人住院时间缩短,对术后骨折部位愈合具有显著的意义,表明SuperPath入路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更好,疗效更佳。有研究认为,SuperPath入路是由传统的后外侧入路改良而来,术中无需进行髋关节脱位,能够最大程度地保留外旋肌群和梨状肌群的完整性,从而保留髋关节稳定性,促进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10]。同时,观察组病人术后骨折延迟愈合情况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有研究认为,SuperPath入路病人术后磨损降低,周边组织发生炎性反应以及氧化应激反应水平下降[11]。炎性因子对于成骨细胞的破坏作用降低,对骨折部位的愈合具有积极的意义[12]。

综上所述,SuperPath入路治疗创伤性股骨颈骨折创伤小,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好,且延迟愈合发生率低。

猜你喜欢

入路股骨颈股骨头
内侧与外侧入路TLIP阻滞联合PCIA在腰椎微创TLIF术中的应用对比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潜在失调基因的鉴定
改良Henry入路治疗桡骨远端AO B型骨折的疗效分析
老年股骨颈骨折病例手术室细节护理应用效果观察
正中入路手术和肌肉间隙入路治疗壮族人群创伤性胸腰椎骨折的比较性研究
半髋关节与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创伤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
舒适护理用于股骨颈骨折病人中的效果评价
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应用MRI、CT诊断的价值差异研究
股骨头坏死可不手术治疗吗
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