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维融合,让作业更优化

2022-02-21任慧

科教新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作业管理优化融合

任慧

“双减”政策的落地是让教育回归本真的过程。作为一名管理者,我们深刻知道,作业看似一个点,实则需要课前、课中、课后贯通,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全员全过程协同联动。如何让学生的作业在“量”与“质”上不断优化?我们通过融合策略在优化作业管理、提高作业效率方面作出了新的尝试。

学科融合,让作业呈现更精彩

学校积极进行学科融合,各学科围绕同一主题,布置高质量的分层作业。一是节日“项目式”作业。以节日为契机,深入挖掘傳统节日的文化底蕴和时代精神,开展节日主题项目式作业的设计与实施。比如,中秋节的“明月出高山,中秋月下欢”主题作业,涵盖了手工、劳动实践、朗诵、吟诗、手抄报等多个项目。二是阅读“开放类”作业。学校将整本书阅读贯穿于整个学段,使其序列化,每个年级都有不同的主题。三是社会“实践类”作业。综合实践教研组融合其他学科设计“生活中的小窍门”“端午粽香”“妙剪生花”等主题,学生以探究小组为单位,带着课题回到家庭、走进社会,学习生活技能的同时提高自理能力和搜集信息能力。

技术融合,让作业研究更深入

“双减”之下,信息技术的支持不仅可以使学校管理部门提升管理效率,还可以帮助教师提升教学质量,进而针对学生实施创新作业、分层作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校引进了“智慧阅读书架”,基于教师手机云端监测学生阅读的动态数据分析,更精准地把握学生阅读情况,方便教师进行阅读指导和推广。比如,书香校园的主题是阅读红色经典,就可以从手机端清楚看到每个班、每个学生阅读书籍的数量、主题,评价反馈交流更及时、互动更立体、资源更智能,将学生阅读的线上线下打通。

多元融合,让作业评价更精准

作业问题是设计、实施与展评的闭环研究。因此要运用发展性评价、多元化评价,立足终身学习,培养关键能力与核心素养,发挥作业管理所蕴含的育人价值,让减负效果进一步深化。在评价上学校持续开展三大行动:一是“好习惯”行动,强化过程性评价。二是“好毅力”行动,凸显增值性评价。三是“好学力”行动,注重发展性评价。

猜你喜欢

作业管理优化融合
重卡车门关闭力优化及验证
“减负增质”理念下作业管理的创新策略
“五学”融合:实现学习迁移
由“形”启“数”优化运算
营商环境五方面持续优化
刚柔并济
破次元
促进学生认识发展 优化初中化学复习
融椅
众里寻她千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