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景德镇陶瓷文化课程教学改革创新实验研究

2022-02-19彭怀松

景德镇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景德镇陶瓷教学法

彭怀松

(景德镇学院,江西 景德镇 333400)

2019年8月2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文化和旅游部印发了《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实施方案》,明确了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两地一中心”的战略定位——国家陶瓷文化保护传承创新基地、世界著名陶瓷文化旅游目的地和国际陶瓷文化交流合作交易中心[1]。景德镇学院作为一所地方性本科院校,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陶瓷文化:保护与创新”教席项目为平台,积极策应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建设,肩负着为景德镇培养陶瓷文化后备人才和传承创新陶瓷文化的艰巨任务。

一、研究背景

景德镇学院开设的校本课程景德镇陶瓷文化研究是面向文物与博物馆学及陶瓷相关本科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是学校服务地方经济和学生思想文化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学校思想文化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承推广景德镇陶瓷文化的重要渠道,是培养大学生民族文化审美素质以及提升他们学术研究水平的重要途径。

现有论著作为教学教材或内容不全面、系统,或内容太多、太杂,重点不突出,或书籍价格太贵,基本上不能适应学院教育教学的特点和人才培养计划方案的需要。景德镇陶瓷文化课程教学缺乏针对性教本,教学内容的选择随意性较大[2]。

传统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一言堂式的教学方式未完全被打破,理论性内容教学较多,课堂教学满堂灌,课外延伸不够。学生知识学习运用死板,实际动手、研究能力差,发展很不均衡。课程注重终极考核,忽略学生过程表现。为此,学生学习兴趣低下,学习积极主动性不够。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过去的一言堂式教学模式越来越受到学生的抵制,而以学生为主体的双向交流的教学模式、方法正在成为目前教学改革的大趋势。为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让景德镇陶瓷文化成为学生喜爱的课程,笔者与课题团队尝试对所担任的景德镇陶瓷文化课程进行全面深入改革实验。

二、教学内容改革与教学模式创新

(一)丰富教学内容,突出教材特点

景德镇陶瓷文化课程教学改革首要任务当然是教学内容的确定,这是教育教学实施的基础、前提和保证。

针对学生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课程教学内容力争更具地方性、专业性、系统性、探索性、趣味性。教学内容突出景德镇地方性、应用性特点,涉及景德镇陶瓷历史、民俗、旅游、工艺、装饰及重要人物、流派、厂商、贸易等各个方面;教学内容力争更具系统性、专题性,教材(书稿)、计划、大纲更加规范、完善;教学内容和课内外教学中注重研究探索性,注意对一些问题的研究思考,深入探讨一些文化历史事件、现象、人物产生的原因,教材后面精心设计问题启发学生思考探究;把景德镇陶瓷相关知识与文化故事、风俗,旅游体验结合起来,并配以图片、图示,甚或视频光盘,让教材更直观鲜明、醒目,让学生更能获得文化审美体验和愉悦。

研究过程中,深入陶瓷文化市场进行调查研究,采访了陶瓷名人、专家、工匠,参观陶瓷博物馆、工厂、基地,搜集了第一手资料。探访参观了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民窑博物馆、十大瓷厂博物馆、瑶里、御窑厂、浮梁古县衙、祖传窑等;采访了《中国陶瓷人物传奇》杂志主编,《陶瓷研究》杂志副主编,景德镇陶瓷文化历史研究会秘书长,景德镇非物质文化遗产办公室主任,景德镇学院教授、高级工艺美术师,祖传窑、青花、粉彩等工匠多人。了解收集了景德镇陶瓷历史、人物、习俗、文化现象、生产、销售,陶瓷制作工序、工艺、装饰和造型技法、特点,并进行分类整理研究分析。

研究中还通过图书馆、网络、书店等广泛收集、查阅资料,进行归纳整理,深入分析研究。研究中注意分析比较景德镇陶瓷文化不同历史阶段的不同现象、事件、原因、人物等,探讨梳理景德镇陶瓷文化发展阶段历史,合理划分整理,提炼出专题教学内容。

景德镇陶瓷文化课程教本教学内容为景德镇陶瓷历史文化、旅游文化、民俗文化、陶瓷工艺、装饰文化、商帮文化、四大名瓷、官窑文化、里弄文化、珠山八友、陶瓷世家、十大瓷厂、对外贸易等13方面文化发展现象和文化特征及内涵,并进一步分析探讨不同文化发展背景、原因及影响[3]。

(二)创新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教法

教学有课程教学内容作基础,并不能够保证教育教学的实际质量效果,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牢固掌握更多陶瓷文化知识和提升学习应用能力,课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改革十分重要,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互相结合是关键。

在教学内容改革的基础上,不断进行实践实验探讨,进一步摸索完善,才能寻找出一套符合教学实际,行之有效的模式、方法。在确定创新完善教学内容的同时,从2019年开始,在2019、2020级文博班的课程教学中进行了实验探讨,运用PBL(Project-Based Learning)教学法,以学生为中心、主体,探讨问题式、项目式方法,进一步验证创新教学内容和方法模式。通过与教学改革以前景德镇陶瓷文化课程教学班不同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的对比,及时发现总结教学实验过程中的成效和不足,进一步进行改革实验。

PBL教学法,是一套设计学习情境的教学方法,是指问题式学习或者项目式学习的教学方法,最早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医学教育。PBL教学法以问题、项目为导向,是基于现实世界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与传统的以学科为基础的教学法有很大不同。PBL教学法强调以学生的主动学习为主,而不是传统教学中的以教师讲授为主。是在教师的引导下,“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项目为基础”,通过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学生围绕问题、项目独立收集资料,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教学模式[4]。

教学方法改革实验中,笔者尝试进行了课堂问题学习研讨,课外拓展延伸,把学习与实践主动性和话语权交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运用PBL教学法原理,探索以问题为牵引,学习小组研究讨论,通过翻转课堂、雨课堂展示、分享或把论题研究成果形成小论文进行学习分享、发表;文博专业陶瓷文化实践策应古陶瓷鉴定、古陶瓷修复、古器物测绘制图等教学实践课程模块,以小项目为抓手,将学生的理论、实践学习与在合作机构中的工作经历结合起来的实践教学模式,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模式,培养具备全面实践技能的应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1.问题牵引法

课堂教学中教师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表达个人观点,进行探讨交流。探讨设计的主要问题有:宋代景德镇青白瓷形成原因;景德镇旅游文化的不足,如何开发陶瓷文化旅游项目;从陶溪川“国际陶瓷文化产业园”案例探析陶瓷文化创意;青花陶瓷民族精神内涵;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景德镇工匠精神;景德镇传统民俗文化的形成原因;景德镇商帮形成原因;景德镇里弄文化特点及如何传承保护;珠山八友形成原因;景德镇十大瓷厂形成原因;景德镇对外贸易繁荣的原因等。另外教师提供一些案例材料,规定时间分组讨论,进行课堂演说;课外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中的一些重要课题设计布置一定的论题,学生课后查阅文献资料,合作形成小组书面报告和小论文,或制作PPT,进行翻转课堂演示、分享,教师针对小组研究情况进行补充及点评。学生撰写的小论文有:景德镇陶瓷文化传承创新发展的现状和途径;景德镇千年陶瓷辉煌的原因;青花陶瓷装饰特点研究等。通过创新模式的训练,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创新思维增强,分析表达能力、研究能力得到提升。

例如,在“珠山八友”的讲授过程中,由前面小组研讨的里弄文化传承和保护问题分享切入,用王锡良“黄山四千仞”瓷板画导入新课珠山八友,再由小组讨论“珠山八友”形成原因并分享,再进一步介绍“珠山八友”,布置思考珠山八友的瓷板画风格特点,分小组研讨,翻转课堂,PPT课件展示、分享,最后教师小结。通过问题牵导,以学生为主体,活跃了课堂气氛,增强了学生兴趣,培养了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了解学习了景德镇陶瓷历史上著名的“珠山八友”文化,提升了课题研究能力,提高了教育教学效果。

2.小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是将项目以需要解决的问题或需要完成的任务的形式交给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己按照实际工作的完整程序进行信息收集、项目决策、项目实施、成果展示、评估总结的过程。

同其他教学法一样,项目教学法与其他的教学法也不是截然分开的。项目教学法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教学活动的教学法。该方法不重视知识的系统性,而是强调案例和“发现”以及学生自我管理式学习,教师的任务是给学习者提供咨询帮助并与其一道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估。项目是以生产一件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产品或完成一项具有实际意义的工作为目的的任务,项目教学法是在基本具备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基础上,由学生独立或与其他学生或教师合作完成某一项目。项目教学法的关键就是设计和制定一个项目的工作任务。

在课外实践教学实施过程中,我们依据“强化基础、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实施原则,引导学生结合陶瓷文化内容和知识,实施小项目式教学方法,与企业、社会链接,让学生自主研究完成。

通过设立陶瓷文化学习研究小组,由小组设计提出研究项目,在老师指导下,确定可行性项目进行深入研究。学生针对浮梁县古县衙周边城建近年来出土的大量明清生活用瓷碎片,提出研究相关民俗文化的项目,就是具有重要价值意义的可行性项目。

研究团队将PBL教学法原理与陶瓷文化相关项目研究工作紧密融入到古陶瓷鉴定、古陶瓷修复、古器物测绘制图等其他教学实践课程模块当中,对实践课程实施小项目式教学方法,解决了在高校实践教学中脱离行业实际、教学目标单一等问题,是一种将学生的理论、实践学习与在合作机构中的工作经历结合起来的实践教学模式,基本实现培养具备全面实践技能的应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该工作模式已经初具雏形,并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认可。

在讲授陶瓷文化宋元历史时,组织学生参与了“景德镇落马桥窑址宋元遗存”的项目实践。窑址出土了大量遗物,尤以元青花倍受重视。结合笔者前期研究成果2009年江西省社科课题结题项目《青花陶瓷民族精神文化的研究》相关内容,将青花陶瓷文化,与出土青花测绘工作融合,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交由学生自己处理。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项目的实施及最终的评价,都由学生自己负责。学生通过该项目的实践,进一步学习巩固了陶瓷文化相关知识,了解并把握了最前沿的考古行业器物测绘的整个过程及每一环节中的基本要求,并顺利完成了该项目。小项目的实施,培养了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为更好地拓展视野,老师带领学生有选择地参与到景德镇市昌江区宣传部主办的本地中小学《景德镇陶瓷文化》等教材和《景德镇陶瓷史话》课题的部分研究编写工作中,从课堂到课外,从学校走向社会,真正做到了服务地方,服务社会。

三、改革考核内容方式,提升教学效果

课程考核是检验教学和实验效果的重要方式手段,也是改革实验的重要内容。灵活的考核内容、方式与灵活的授课方式相结合,才能更好地提高学习效益。以往的考核方式是往往较为单一,很不合理、科学。为改变现状,积极探讨多层次多元化评价考核办法。目前,学校所执行的是“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针对形成性评价这一块,采取了课内外内容结合、媒体网络互动等灵活多样的方式。

(一)课内外结合

除了课堂纪律外,课堂考核有讨论、提问、回答问题,小组PPT制作内容质量、展示、分享表达等方面的表现;课外有参观访问表现、小项目研究成果、课题小论文质量等考核。通过不同考核,学生的逻辑思维、观点提炼、文字表达、文化视野、学术研究、PPT制作以及团结协作等综合能力得到提高。

(二)网络平台表现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的信息技术运用越来越普遍,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常态。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手段,具有更多的优势。

配合课堂教学内容需要,充分利用网络加强课外交流。主要通过雨课堂、QQ群、微信群等多种方式,加强老师与学生之间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把课堂知识内容延伸拓展。老师可以布置问题让同学思考,学生也可以及时回答反馈;学生也可以随时提问,老师、学生及时进行回答、交流,既可以及时了解情况,又可以传播知识,交流思想。学生小组小项目、小论文的研究写作、PPT制作等,可以直接发送在群里,所有人都可以查阅和点评。教师还可以将课程的教学课件、电子教案、电子图片等上传挂网,打破了传统教学的时空局限性,学生可以通过相关网页进行学习、巩固,体现主体意识,真正实现了自主学习。

现在,人们生活丰富多彩,文化传播途径多种多样,互联网时代,利用网络传播陶瓷文化是重要传播形式。网络即传媒,人人都是自媒体,引导学生正确运用网络平台,诸如微信的朋友圈和公众号、QQ的说说、搜狐平台、新浪微博、今日头条、一点资讯、报刊杂志等[5],鼓励学生积极在这些大众平台上发表文字、文章和进行文化创意,广泛传播景德镇陶瓷文化,扩大景德镇的影响力。反响效果好的高质量作品,老师将其作为考核加分成绩的指标之一。

在研究实验中老师认真努力探讨教学内容,不断修订完善教学内容,加大实践教学的力度,把理论与实践,课内与课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进一步拓展规范考核内容,在不断改革过程中提升学生陶瓷文化知识和培养创新创业专业技能。实验教学研究,提高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参与度,使学生的陶瓷文化知识和综合素质能力及成绩都得到一定的提升,教学效果明显,使教学质量和效率显著提高,也得到了学生的普遍认同和好评。

四、结语

景德镇陶瓷文化历史璀璨悠久、丰富多彩。在陶瓷文化传承创新创业背景下,要努力改革教学内容,创新特色,把传统文化、现代传媒、创新创业融合在一起,把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结合起来。在课堂与实践教学中以“PBL”的教学原理为改革方向,摸索一条以问题研究、小项目研究为主的改革创新教学方法模式,培养学生自主性、个性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创新能力,“产学研”相结合,努力培养造就一批创意创业文化人才。将陶瓷文化、社会需求与教学改革紧密结合,让教学内容更具有地方性、创新性与应用性,为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的建设服务。

猜你喜欢

景德镇陶瓷教学法
景德镇陶瓷夏令营
景德镇御窑博物馆
景德镇明清御窑厂遗址保护区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我在景德镇遥望耀州瓷——两个“瓷都”相距千里
载歌载舞话陶瓷——瓷之舞
高中数学实践教学法的创新策略探讨
陶瓷艺术作品
德化陶瓷 闽中精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