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思考

2022-02-19安徽省来安县第三中学

教育文汇(综合版) 2022年5期
关键词:批判性思维能力阅读教学

安徽省来安县第三中学/ 傅 茁

一、引言

语言的学习中往往伴随新思维逻辑的训练,语言作为思维逻辑能力的润滑剂不断修正和优化思维的形成,而思维逻辑能力则加速促进对新的语言的认可和接受程度。在英语教育的听说读写训练过程中,英语阅读能力是主动接受语言文化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获取外国文化的首要方式。与被动接受语言文化的听力训练相比,英语阅读能够为学生在课堂内外主动形成对新文化的认知能力以及跨文化思辨能力提供基础。同时,在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过程中会形成与传统文学不同的理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这说明,英语阅读是批判性思维能力形成的基础,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有效形成可以反哺英语阅读能力,从而使学生形成自主英语阅读的理性实践能力。

受制于我国长期存在的应试教育理念引导,英语教师在课堂实践中也缺乏对课程以及课本内容的批判性教学,由此阻碍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兴趣和批判性思维的形成。对英语阅读而言,鉴于阅读行为本身存在主观偏差,若在阅读教学过程中依旧遵循应试教育方式,学生则会由于应付考试而丧失了在英语阅读中形成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机会。基于以上分析,本文认为,建立在形成批判性思维能力基础上的英语阅读教学模式的引入与普及能够有效促进思辨人才培养体系的形成。批判性思维能力具体内涵是什么?英语阅读教学模式如何体现批判性思维?如何优化英语阅读教学模式下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路径?这些问题都值得进一步进行探究。

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理论内涵

批判性思维这一概念起源于美国学者杜威的“反省性思维”,即有目的性地探究事物的结论,从而解决疑惑的一种思维理论。自觉目的性是反省性思维的关键,是区别于随意想象的标志;解决疑惑是反省性思维的出发点,这使得反省性思维有的放矢,能够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步骤。当前,批判性思维的发展开始与创新性思维结合,因此拓展了批判性思维在创新领域的作用内涵。与创新性思维相比,批判性思维处于思考层面,通过对历史资料的学习形成具有自身特性的批判看法,当积累到一定程度后便可创新性地解决现实问题,形成新的观念和方法。这说明,批判性思维是创新性思维的形成基础,创新性思维是批判性思维的有效延展。因此,当前的批判性思维最终要求就是创新思维。

三、批判性思维教学的研究

(一)批判性思维教学在国内外的兴起

批判性思维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起始于国外,外语教学中对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研究是其中的一个分支。学者对批判性思维在教学过程中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分析存在差异,这构成了外语教学中培养批判性思维研究的起点:Atkinson 认为由于受特定文化影响,非英语国家的批判性思维难以在各学科之间有效衔接;而Davidson 则认为批判性思维不受文化差异影响,教学过程中缺乏批判性思维的真实原因是教育模式缺陷导致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无法对批判性思维形成正确认知。最近的文献聚焦课堂教学本身,Luo H(2021)从社会文化理论角度分析职前教师对外语教学过程中批判性思维培养的认知和相关中介资源,指出中国教师虽然在批判性思维教学中存在一定困难,但对培养该能力的意愿较为强烈;JIN(2021)通过对外国文化和中外文化对比学习的分析,指出对比能够增强学习者的文化交际能力并培养思辨能力,并提出构建“语言技能训练+文化素养养成+批判思辨能力提升”三位一体的分阶教学模式;Ma,LH et al.,(2022)通过探究有经验教师和年轻教师的教学经验差距对教学形成批判性思维的信念差异,验证了在学校教育经历、教学经历和教师教育计划层面上,经验丰富的教师更具有教导学生形成批判性思维的信念,从而说明了教师及其教学形式对学生形成批判性思维影响的重要性。

国内对外语教学与批判性思维的研究开始于与创造性学习能力结合。李瑞芳(2002)探究了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概念及其影响因素,并以外语教学为场景讨论如何培养学生形成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和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学者开始研究具体的教学设计对形成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影响。高瑛等(2015)在对国内外批判性思维培养模式梳理的基础上,构建出以“教学机构、教学者以及学习者”为主的“三位一体”外语专业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模式;邢春燕(2019)则根据对教学案例的研究,针对多媒体教学的场景模式分析外语教学活动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多元读写能力。

(二)批判性思维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体现

在批判性思维形成过程中,语言作为一种必不可少的载体,承担着语言交流和思维传递的功能。阅读作为从视觉角度主动接受英语文化的典型方式,对英语文化传播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形成均具有促进作用。一方面,文字作为语言的载体,间接展示英语文化,在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受教师教学经验和自身文化积累实力影响,能够形成不同层次的跨文化理解;另一方面,在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学职能和学习职能深入交流,从而形成不同思维之间的碰撞,通过阅读形成不同见解和思维,从而在讨论和表达过程中指导学生形成批判性思维。由此可以看出,批判性思维的培养离不开英语教学中阅读环节的铺垫,而阅读教学能够使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集中到语言文字的学习上,二者不可轻易割裂。

四、英语阅读教学中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现状

(一)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形成缺乏过程评价制度

批判性思维的形成和提升是长期过程,英语阅读为批判性思维形成提供载体。因此,对长期过程中不同阶段的批判性思维的评价显得极为重要。但现阶段英语教学依旧停留在传统的教学考核指标层面,即注重对教学结果的考核而忽视对过程评价的实践。另一方面,批判性思维本身具有较多维度的评价指标,以英语阅读为基础的批判性思维评价显然难以满足提升阅读教学过程中批判性思维形成能力的要求。具体到英语阅读教学本身,多数教师往往只关注学生在阅读学习中的成绩,而无法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师生交流和学生自主判断的环节,因此也就无从谈起对学生在阅读学习中批判性思维形成的过程评价。

(二)教师个人经历影响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已有文献已经证实,教师的教学经验对学生形成批判性思维具有关键影响。英语阅读教学中,以课本为主要载体的教学内容难以区分缺乏经验的教师和经验丰富的教师的教学成果。随着当前英语教师群体的逐渐壮大,以性别、年龄、经验以及个人学历经历等因素对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形成产生综合影响。英语阅读教学的方式一般以课本为基础,延伸到课外经典外文读物的学习中,而这类课外读物往往与现实联系紧密,且更加具有思想深度。在这一方面,教师具有不同的学历和兴趣,甚至具有不同国家的游学或留学经历将对学生产生极大影响。因此,不同教师及其不同经历能够为学生提供不同的教学安排,从而引导学生形成不同程度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值得指出的是,虽然英语阅读教学环节可以充分发挥教师个人经历对教学效果的影响,但在面对传统的英语考试和绩效评估制度时依旧存在一定程度的推广阻碍。

(三)多媒体设备对批判性思维能力形成影响显著

在当前外语学习的课堂教学中,多媒体教学工具已基本普及,可作为英语教学过程中有利的辅助手段,使学生在听说读写等综合感官基础上形成多渠道的外语学习方式。不仅在教学形式和内容上帮助学生深刻理解课程知识,更为重要的是,在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通过对多媒体以及互联网设备的有效运用,能够为学生呈现更为丰富的内容和视角,合理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另一方面,多媒体设备的运用能够极大克服教师个人能力和经验的短板,对教学活动的时效性和深刻性有很大助益。进一步来看,随着社会环境变化,各个阶段的英语教学开始从课堂走向课外,而多媒体设备和互联网设备的出现能够消除知识的时空隔阂,加快相关知识的汇集和传播,这对批判性思维在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的形成具有加速促进作用。不过,在合理运用多媒体设备和指导师生正确对待外来辅助设备层面也同样需要引起注意。

五、英语阅读教学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优化路径

(一)重视过程评价,细化批判性思维评价体系

鉴于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形成具有长期性特征,而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同样是在不断积累过程中形成的。因此,为了更加合理判断英语阅读教学对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实际效果,在已有批判性思维评价体系的基础上需要为此进行细化。传统的批判性思维评价主要针对学生思维能力形成的结果进行判断,由此断定学生是否能够对事物进行深刻的思辨行为。而随着教师个人对批判性思维形成的重要性日益增加,考虑到当前教学形式的多样化,更应从教师教学层面,对引导层面、交流层面以及反馈跟踪等层面综合评价教师和学生双方的英语阅读参与度,由此作为判断批判性思维能力评价的基础。

(二)注重教师职业规划,倡导专业与经验结合

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最大变量,教师个人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接受知识的优劣,这一点同样适用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但与之不同的是,英语阅读教学比起传统教学,更加强调对课外知识的理解和思辨,由此对教师的要求除了基本教学能力之外,增加了其对职业生涯科学规划以及如何将自身经历和专业结合,更为有效地运用到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教学中。由此,在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应站在教师个人的职业生涯角度,为不同阶段规划不同教学行为和方式,将专业与经验相结合,在引导学生进行课内外阅读学习时能够做到一体化教学安排,减少不同教学经验对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的影响。

(三)丰富教学形式,预防教学环境的负面影响

教学形式作为引导学生提升课堂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为促进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提供基础。多媒体设备和互联网教学模式的引入,将英语阅读学习从简单文字信息转换成多种方式的学习资料,对激发学生进行深入学习、形成多维思考角度具有积极意义。但正是由于教学形式逐步互联网化,导致英语阅读学习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暴露在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下。对于尚未形成批判性思维的学生而言,互联网环境的噪音带来的影响无疑是负面的。更为严重的是,由于缺乏强大的判断能力,学生在阅读学习中甚至会形成错误的思维。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便捷的教学形式时,需要充分考虑教学活动的环境是否会影响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形成。通过对教学环境的科学排查,及时、高效地消除负面隐患,保留新的教学形式的积极影响,促进形成正确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六、结论

通过对英语阅读教学活动中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的研究,是进行英语教学模式的一种创新。虽然英语阅读教学过程已经形成较为固化的培养体系和目标,但随着经济建设和人才需求的不断变更,由需求倒逼教育模式的改革便迫在眉睫。本文在针对英语阅读教学中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现状研究中发现,英语阅读教学已取得一定成效,教师队伍的更新和教学设备的投入对现有英语阅读教学模式形成冲击,进而对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有较大助益。但同时关注到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个长期的过程,因此未来在制度评价体系、教师人才建设以及教学方式更新等角度还需要不断探究。

猜你喜欢

批判性思维能力阅读教学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思辨读写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思辨读写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分层次音乐欣赏教学与批判性思维训练
当前大众文化审丑异化的批判性解读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加强读与写的结合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