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媒体时代摄影摄像审美研究

2022-02-18陈景威

传播力研究 2022年4期
关键词:摄影时代艺术

◎陈景威

(东莞广播电视传媒发展有限公司,广东 东莞 523000)

引言

随着融媒体时代的到来,摄影摄像审美进一步发展。对于任意一种艺术形式而言,审美作为艺术主体,是人们创造生活、感受生活以及科技生活中的客观规律,人们通过全面概括审美规律、追求审美,进一步促进感知审美的进步发展和完善,促进时间、空间以及记录性等多种维度全面融合,共同构成摄影摄像审美。

一、摄影摄像分析

摄影摄像属于一种光和影构成的艺术表现形式,对于任意摄影人员而言,光影都是摄影中的重要元素。摄影也是一种能够把时间定格在瞬间的艺术形式,或是在深入思考后形成绘画派乘积的完美造型场景拍摄,不论拍摄方法如何,都离不开光影造型,为此对应拍摄者需要具备良好画面想象力和观察力。摄像原型属于图片,后期发展中不断添加剪辑、声音等元素,最终转化为一种可视听语言。

拍摄和摄像具有不同拍摄侧重点,摄影是一种定格的空间艺术,具有不可回复性,至于摄像则具备良好的自我表现功能,动态摄像和静态摄像会给人带来某种完全不同的感受,光影、剪辑以及声音衔接可以随时改变表达形式。

二、融媒体时代给摄影摄像带来的发展机遇

(一)融媒体时代媒体行业发展速度加快

摄影摄像在媒体市场竞争中具有突出优势,并成为各个媒介争抢受众关注的核心武器,优质摄影作品能够从视觉感受层面吸引大量关注,在我国媒体全面进入融媒体时代后,各种新媒体顺应时代发展需求,成为媒介领域核心新闻企业,对传统媒体产生巨大冲击,市场化融媒体多样运营模式和管理机制,为摄影事业持续建设发展提供基础推动力和重要机遇。

在具有较高关注度和良好发展趋势的多样媒体中,进一步扩大摄影投入,应用先进摄影摄像器材,指导先进理念,准确把握信息发展动向,紧抓信息核心要点。融媒体全面整合新老物资和人力资源,有效改变各个部门和媒体界限,初步创建互相流通信息中心,对各种独立媒体服务进行全面整合,打造共同服务模式。

(二)融媒体时代对摄影人员提出全新要求

以前摄影摄像人员所获取艺术图片直接应用到平面设计和艺术设计当中,在必要条件下需要附带一定文字说明,属于全能型摄影人员,不同于网络视频、专门电视录像以及传统报纸记录者,是所有内容融合体。而新时期专业摄影摄像人员所采集资料包括微信、微博和网站中的摄影材料,可以为平面广告提供有效摄影素材,同时还可以充当传记文章以及杂志封面贴图。基于融媒体背景下,沟通能力强、创新能力好、思维灵活、录像摄影能力突出的专业人员具备更大竞争优势。

三、融媒体时代摄影摄像人员面临的挑战

(一)基层媒体全面发展

在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持续普及发展背景下,赋予基层媒体更大竞争优势,大量基层媒体不断发展壮大,多样摄影装备以及数码相机应用普及为每个公民提供获取图片和快捷拍摄机会,能够在网络平台中自由发送各种图片,供大众观赏,相关图片和专业摄影人员相比,相关图片的时效性更强,对专业摄影摄像形成巨大冲击。

(二)平面媒体受到影响

大部分摄影作品普遍呈现出图片形式,结合当下网络传播影响,人们可以直观感受到完整的视频拍摄可以进一步提升媒体文章说服力,可以将不同观点事物清晰、直观表现出来,体现出相应的审美价值,各个公民可以充分利用各种移动设备、手机等工具进行拍摄,并将作品直接发送到网站平台,摄影作品发布需要顺利通过媒体集团相关审核程序,尤其是从艺术摄影角度分析,处于新时期发展背景下,普遍会因为多元化的公众审美使作品产生审美疲劳。

(三)摄影技术变化发展

传统摄影要求单纯停滞在保持视频完整性、流畅性和清晰度等方面,进一步突显摄影主题,符合审美基础要求,却忽视受众关于艺术审美诉求和认同,当前传播事业更加关注受众诉求,对应艺术摄影更加倾向于大众化和趣味性,拥有某种娱乐效应,吸引广大受众视线。

四、摄影摄像基础特性分析

(一)摄影摄像艺术机械复制性

摄影摄像不但能够通过自身方式有效实施艺术创作,还可以利用特殊机械复制功能,针对传统艺术和新创作艺术实施大量复制生产,并借助特殊的机械复制功能,对传统文化和大量新创作艺术进行大量生产复制。批量复制模式下进一步扩大艺术品规模数量,消除传统艺术神秘外衣,将艺术从神坛中直接拉下,把神秘膜拜价值直接转化成娱乐和展示价值。摄影艺术凭借其自身特殊机械复制能力,在创新艺术思想运动和艺术观念创新运动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在合理利用摄影摄像技术相关机械复制功能中,我们所看到的影像普遍是客观物象世界模拟仿像再现,需要进一步注意并非自身可复制性,仅仅是单纯的物理特性,在于其持续进行批量复制生产中,对传统艺术观念形成巨大冲击。影像大批量传播复制以及摄影艺术推广普及,导致传统审美理念泛化,并形成偏向震撼、形象和零距离审美方式、日常生活审美化等基础文化现象,泛化后审美观念在持续散播中构成大众对艺术平面化、浅表化以及模式化理解,从最初静观沉思朝着快速直观浏览的快感视像方向发展,使精英文化开始转化为大众化的审美趣味。

(二)摄影摄像艺术普及性

随着摄影摄像全面普及推广,相关应用范围逐渐扩散到社会生活各个领域,摄影活动也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记录方式,我们进一步迎来了人人成为摄影师的时代。摄影摄像等成为社会大众共同参与的文化活动。自己购买拍摄装备成为一种常见方式,摄影摄像艺术全面普及和大众化发展也为摄影艺术实现群体创造奠定良好基础。摄影艺术持续普及发展中,因为影像批量复制,使图像视频渗透到世界各个领域当中,人们进一步更新了对于视觉感知的理解。从摄影摄像诞生初期朝着高雅艺术方向发展,再到当前从艺术观念和艺术生产等方面彻底打破大众文化和传统精英文化限制,并逐渐意识到融媒体背景下,随着网络技术快速发展,假如像传统艺术始终执着大众艺术和高雅艺术区分已经丧失原有意义,将摄影摄像定位于大众艺术可以还原摄影摄像艺术本性,突出摄影摄像艺术表现张力,开启摄影摄像全新时代。

(三)摄影摄像艺术生活性

对于个人和一般家庭而言,拥有一个相机并非难事,特别是随着智能手机发展,大部分智能手机初步配置拍摄功能,拥有良好的成像效果,甚至手机利用率已经远远超出照相机,手机照相还具备传统相机所没有的无线网络实时分享功能优势,加快了摄影摄像在日常生活中的普及。融媒体时代下的摄影摄像艺术需要重点记录日常生活中人们表现,镜头中除了呈现某些上层人物、高大上英雄以及娱乐明星等形象之外,还需要重点关注一般社会大众,关注社会中某些弱势群体生存状态,其属于生活主体,也是历史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摄影摄像镜头需要平等对待每个人物和每种生活场景。

五、融媒体时代摄影摄像审美分析

(一)审美影响分析

立足于美学视角,审美可以分成三种基础组成元素,分别是主体、客体以及主客体关系,摄影摄像人员是主体,接受摄影摄像人员创作艺术产物主要对象为客体,摄影摄像人员也是一种客体,两者能够顺畅交流,促进审美客体和审美主体实现多元化发展趋势[5]。

多元化的审美主体,融媒体时代下,摄影摄像开始迈入全民时代,不局限于相机、摄影机,只需借助具备摄影摄像的功能的手机媒体便可以顺利拍摄,随着相关科技水平发展,进一步扩大主体基数,可以进一步更新优化传播途径,扩大审美事物接受人群,如同一个雪球越滚越大。融媒体时代中的摄影摄像利弊共存,大部分人都能够顺利接受审美提高,但审美仅停滞于低于大众审美水平,庸俗化各种低俗审美规则经过大众大规模传播定制,进一步转变原本艺术审美发展规则,艺术审美依然高高树立,导致那些粗鄙的摄影摄像图片视频全面传播,立足于传播学视角是一种高效传播手段,而立足于审美层面分析,为不可取的。

审美客体的多元化发展,从最初的专业摄影摄像人员构成的审美主体,对应审美客体开始朝着主体方向转化,被转化拍摄者并非立足于从业者视角,主要站在一般大众角度,拍摄类型不存在媒介立场干涉,大部分条件下可以提升审美真实性。

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联系,审美关系是在主客体彼此作用下形成,审美主体给予创造产物,至于审美客体能够给予回馈,彼此互相作用,构成一种艺术审美为核心的主客体审美关系系统。以审美主客体为基础的艺术审美具有一致性,内在心理和情感一致。摄影摄像全民化是相关审美关系系统最终作用结果。

(二)审美发展趋势

融媒体时代中的摄影技术发展是后期的重要改变,摄影在最初用光、构图、空间基础上不断扩展延伸,进一步覆盖电脑软件构图,空间和光影处理是有效的数字媒体艺术创作,在具体操作中,相关审美标准没有产生太大的变化,受众数量增加。在网络发展速度减缓背景下,摄像逐渐变成一种发展主流,摄影地位无法取代,进一步压缩需求空间,摄影审美本质也没有产生任何变化,对应接受群体数量相继增加,可以有效提升客体整体摄影审美水平。

融媒体时代下,随着摄像审美发展,影像作为数字媒体艺术最终产物,主要是以摄像为基础,从摄像审美为景别、光影、构图等基础要素中形成的。立足于摄像审美视角,为了满足新时期融媒体发展要求,全面呈现出剧本特征,会放弃某种摄像审美,例如应用蓝布和绿布等,会改变部分摄像拍摄中的艺术美感,为媒体艺术打造出更大发展空间。

六、融媒体时代摄影摄像审美发展思路

(一)观看从影像回归自然

摄影摄像所拍摄形成的图片影像利用移动媒体快速传播至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角落,进一步宣布读图时代到来,并形成由广告、电视、电影和摄影艺术共同组成的视觉文化形态,凭借其特殊直观性、真实性以及当下性等优势联系语言文字优势在当代社会文化意识形态中占据主导地位。在摄影摄像技术诞生前,人们需要前往博物馆和美术馆去观赏各种艺术作品,但在摄影摄像技术诞生后,该种现象得到了明显变化,当前多样艺术品复制品以及多种影像不断靠近人们,融媒体时代中,人们生存在一种被影像包围的世界。通过分析上述内容,影像为核心的视觉文化患上一种时代病,属于时代发展重要特征,我们日常生活无法脱离影像,视觉文化所具备强大张力随着消费社会来临产生更大影响。传统模式下静观审美方法已无法适应当前存在较大流行性的后现代社会,而当前备受人们喜爱的阅读方式也变成观看图像,可能为了追求一种刺激体验和快感,想要得到一种轰动效应。想象人类生存世界,尽管从表面上看好像人们都十分幸福,能够自由应用各种权利,但实际却并非该种理想化的,大部分条件下人们内心普遍存在安全感不足的问题。例如现代人出门需要先将手机彻底充满电如此才能满足心理要求。尽管外表十分光鲜,但思想层面较为守旧。表面活泼生动,私下却没有任何生气,单纯沉浸单向度生活,容易激发人内心兴奋感,还会使人厌倦,是一种思想和行动互相背离非物质世界。基于视觉文化视角,该种生存状况在为人们带来某些惊喜基础上同样带来各种思考、灵韵、静观以及失落消失。如果人们沉溺于虚拟影像世界无法自拔,则代表人类走入一种世俗化不归路。属于非理性判断。当前我们已经适应影像环绕的世界,为此需要总结原因,合理利用影像元素服务于人民。

(二)提升民众基本视觉素养

视觉影像和视觉文化不但是艺术家需要思考的问题,同时还涉及日常生活哲学,视觉图像文化开启人类全新样态,启发我们对世界根本性问题进行重新思考。摄影摄像技术为基础的机械化辅助以及生产活动利用现代媒体将人们直接代入后现代视觉文化时代,能够提供一种消遣式虚拟影像世界,借助景观图像对公众无意识欲望进行影响和引导为其创造出一种快乐原则下的全面狂欢模式。大部分公众活动普遍按照娱乐形式参与其中,通过不断发展转化为某种精神文化,视觉文化和影像在融媒体背景下呈现出一种娱乐化和商业化特征,导致产生文化短暂性和漂浮浅薄性,就像是快餐文化,来的速度快,同时消失的速度也相对较快。读图时代中相关文化消费更加倾向于依靠形象图像思维,最终会使人分析、思考能力下降,甚至会影响人的思考判断以及读写能力,因为所提供的快餐式一致性同质影像信息资料,导致个性化创作能力不断退化甚至消失,为此需要我们提高重视,在图像视频泛滥和质量参差不齐的融媒体时代,为了提高受众对于视频影像分辨、解读能力,优化观众鉴赏能力,需要重点提高大众视觉文化素养,这也是培养现代化公民基础条件。想要顺利解析图像视频内各种意义深刻的美,除了需要具备相应观察能力,还需形成敏锐判断。

七、结语

综上所述,数字媒体进一步推动审美主客体多元化发展,进一步推动摄影摄像审美推广和普及,没有对原本审美结构产生影响。在未来发展中,要准确把握摄影摄像审美发展趋势,引导社会大众正确审美风向,提升摄影摄像质量效果。

猜你喜欢

摄影时代艺术
纸的艺术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
WZW—bewell摄影月赛
最美的摄影
摄影42℃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