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改进区县会议报道的思考与探索

2022-02-18张立华

传播力研究 2022年4期
关键词:区县形式会议

◎张立华

(天津市武清区融媒体中心,天津 301700)

时下,在一些区县中,会议报道多、质量低成为新闻宣传中的一大弊端。如何高质量地搞好区县会议报道,怎样才能使会议报道让读者、观众与听众爱看爱听?应当引起区县报纸、电视台、电台的领导者及编辑记者广泛关注,主动采取措施、改进会议报道,已经成为区县各新闻媒体面前的一大课题。

一、当前会议报道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作为区县新闻媒体的报纸、广播电视等也应运而生,并在舆论宣传、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由于媒体普遍建立较晚、经验较少,在宣传报道的内容和形式方法等方面,还不可避免地存在许多问题。

(一)会议报道数量过多

目前区县电视台、电台的新闻节目时间每天一般在15—20分钟,每次新闻节目的容量也只有十几条。而每天的会议消息少则几条多则十几条,有时几乎占据了整个新闻节目的时间。报纸大都是周报,打开每周一张对开四版的报纸,仅能容下十几条的新闻纸,也几乎被全部占去,有时赶上会议多,还要占用其他版面。

(二)会议报道形式单一

对领导机关或有关部门认为的重要会议报道,普遍是除了时间、地点、那些领导同志参加的必报要素外,就是大块大块地摘领导同志的报告讲话。而一般性会议的消息报道,除了报完到会必报的领导,就是点一点会议的题目,更显得形式单一、内容枯燥无味。

(三)报道的社会效果不佳

由于会议报道的数量多、形式单一、内容枯燥乏味,一些读者不愿看报纸的一版新闻,有的读者即使看也是走马观花式地浏览一下题目了事。观众不愿看本区县电视台的新闻节目,听众不愿听本区县电台的新闻报道,到了新闻节目时间改换频道。致使报纸的会议报道读者少,电视台、电台的收视率、收听率低。有关部门对这一调查显示,由于人们对媒体的会议报道不愿看、不愿听,群众对区里、县里召开的会议内容、精神了解得不够,反映新闻媒体会议报道的社会宣传效果较差。

(四)所在地区的领导机关不满意

批评报道深度不够,社会反响小,喉舌作用发挥得不到位。各新闻媒体也只得落个“受累不讨好”的名声。

这些问题的存在,已经影响着区县新闻媒体的办报、办台质量,甚至影响着媒体本身在读者、观众、听众中的信誉和地位。改进区县会议报道、提高会议报道质量,已经成为一件不可忽视的大事,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二、优化会议报道的途径

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很多,既有社会上的客观原因,也有我们工作上的主观原因。但是作为区县工作职能部门之一的我们,尤其是在目前区县领导机关和一些部门仍以会议作为传达政令、部署工作的主要方法之一的今天,抱怨会议太多,采取简单应付的方法是消极的、不对的。只有从媒体自身查找原因、积极主动应对才是正确的选择。要看到,在当前区县会议报道中,我们的编辑记者对会议报道的尺度把握不够、思路不开阔、形式方法过于简单粗糙,是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学会选择,适度减少会议报道

区县新闻媒体的领导者以及直接从事新闻报道的编辑、记者,要胸中有全局,全面了解从中央到本地区的大势,把握当前宣传的要点,对那些会议报道要加强,那些会议报道要压减或不做报道,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当领导机关及其各个单位部门提出做会议报道的要求时,应立即根据情况做出较为准确的选择。有了把握的尺度和准确的选择,就容易达到重点突出、压减会议报道数量的目的。如区委每年一次的全委扩大会议、人大、政协会议,是对全年乃至对今后几年发展工作做出决策、思路目标、重要举措,动员全区干部群众迅速付诸实施的重要会议。对此,我们不仅高度重视,而且对报道的重点、内容、形式,主动做出详细的安排部署,有计划、有步骤地做好宣传报道。而对于基层传达会议精神的会议,却坚持少报道或不报道。此外,长期以来,业界都反复呼吁要“精简会议报道”,但是实际推广效果并不尽如人意。电视台作为党和国家发声的主要渠道之一,新闻节目、会议报道必须要精简,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传递更全面的信息,提升宣传报道水平。但是出于种种原因,想要直接减少会议报道,难度比较大,而且部分重大会议会有主要领导参加,基本不可能缩减会议时间。其实会议报道的时间并非越短越好,但也不是时间越长就越能够说明问题,而是要注重长短适度的原则。比如,在具有新闻价值的会议方面,要做到化整为零,连续报道会议的中心内容。会议中该长的长,不能人为地减少;该短的部分也应该力求精简,不能一味延长时间,要把握好“度”。

(二)抓住关注点,提高电视广播的收视与收听率

必须看到,会议中有许多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善于抓住这些群众关注的“热点”,才能抓住会议的主题,才能提高会议报道的质量,才能吸引读者、观众、听众的眼球和注意力。当然,这些关注点既包括一些新政策法规的出台,又包括社会发展、群众生活需要的各种信息,也包括群众喜闻乐见的社会新闻。只有让人们通过媒体的会议报道经常得到大量需要的信息,我们的报纸才有读者,电视、电台才有观众和听众。媒体只有在社会中发挥“磁石”作用,才能产生吸引力,收到良好的宣传效果。如,在区里召开的奶牛生产工作会议报道中,我们不仅发会议消息,还把农民普遍关心的“建设奶牛规模小区的条件标准,以及政府政策补贴”等内容做出会议专题报道,将关注热点及时告知群众。区里开农业机械化推动会,我们就及时把群众关心的有关国家和市、区政府部门对农民购买农机的补贴政策、相关规定标准,在做好会议消息报道的同时,另做专题详细报道,均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果。这样做,大大地增强了报纸、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的吸引力,使读者、观众和听众不爱看、不爱听当地新闻的状况,也逐步得到了扭转。

(三)拓展报道层面,深化报道主题

会议报道决不能就会议而会议的简单宣传,而是要动脑筋想办法积极主动地从会议中挖掘深层次的内容,做深层次的宣传报道,积极主动地把会议中了解到的有意义、新闻性强的典型事件和人物做深入的追踪报道,让其产生更大的轰动效应,这既是领导机关和会议主办部门所期望的,也是众多读者和观众、听众所喜欢的。如,在一些工作部署性的会议过后,我们就组织力量深入下去,对基层贯彻落实行动情况做些典型采访报道。在经验交流会过后,对会议中推广的典型单位和个人,报纸搞些专访、调查报告,广播电视可做一些专题采访报道。实践证明,这种深层次地挖掘、深入地追踪报道,领导机关赞赏、有关职能部门满意、群众爱看爱听,达到了“三满意”。

(四)改变报道形式,增强宣传效果

传统的旧的领导排位、摘文件报告式的会议报道形式,自然让人们看够了、听烦了。如果我们改变一下报道的形式,适当地增加一些会议的关键人物专访、重大事件焦点访谈,还可做一些新闻特写、报纸的图片新闻,广播电视的现场同期声等,哪怕是增添一些有关会议内容的花絮,对于提高会议质量、增强会议内容的感染力都会有很大的作用。如,区里每一项重大决策的出台,每一项重大活动的开展,我们都组织记者编辑深入下去,让社会各界说看法、谈思路、表态度,写消息、做节目。多种生动活泼的报道形式,提高了新闻报道的质量,收到了较好的宣传效果。

(五)选择最佳报道点,实事求是

区县会议之所以没有吸引力,和记者有着密切联系,部分记者工作态度不端正,没有深入挖掘会议中具有价值的信息,或采用同样的套路进行报道,使内容比较老套,不具备特色和鲜活性的特点,用大量的套话埋没了新闻最具有价值的部分,难以充分调动观众的兴趣和积极性。政府部门的每次工作会议和人民群众都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应从不同的角度挖掘其中的内容,选择最佳报道点,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比如,在区县会议报道中,可采用场内和场外结合报道的形式,一方面,能够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热情、态度如实反映给人民群众;另一方面,还可让记者深入群众,了解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会议是否满足了群众需求,是否解决了群众的“痛点”等。在经过了多年的发展后,想要完全改变区县会议报道的形式是非常困难的,但也可利用特写节目、专题专访等形式,反映出会议报道的重点内容。

(六)突破原有套路

新闻的关键在于“新”,新闻内容采集形式、思维方式、报道流程等各方面和其他媒体相比都有一定的特殊性,在区县会议报道中,应该把握好关键点,突破陈旧的套路,在其基础上进行创新和优化,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首先,要摆脱思想方面的局限性,深入思考区县会议报道的必要性、重要性、出发点等各方面。在新闻传播者和接受者这一对矛盾中,受众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这也解答了“为什么要报道会议新闻”这一问题,是为了满足受众的需求,使群众更加了解政府部门工作的开展情况。无论是指令性还是请帖性的新闻,记者都要主动出击,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在报道过程中,应注重形式、手段等各方面的创新,并以满足受众需求为主,而不是满足上级领导和记者自身的需要。其次,区县会议报道的精髓在于内容,只有内容质量上去了,才能够树立良好的政府形象,让群众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政府工作内容。会议作为记者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之一,应本着求真务实的原则。应如何去报道会议内容,才能够让其得到充分展现,是需要思考和关注的重点。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应找准新闻的立意,以提升内容质量作为主要目标。本着“宁吃鲜桃一口,不理烂杏一筐”的原则,只做高质量的新闻信息。最后,要深入分析区县会议报道的方式,目前除了存在着报道内容深度不足的问题之外,报道形式单一也是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会议记者要全面提升个人能力,创新工作形式和方式方法,比如,采用人物同期声,让解说词分流,以免面面俱到去介绍会议情况,而是要抓住重点;多采用有意义、有特点的同期声,让报道内容更加生动形象;或是进行现场跟踪报道,使其具有亲切感。此外,还可充分发挥先进技术的应用优势。近两年我国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很多工作无法顺利开展,在区县会议报道中可应用“云技术”,比如“云采访”“云访谈”。在会议开始后,可利用电话或视频采访的形式,节省了采访时间;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应保证信号传输的稳定性,以免因设备故障、网络传输不及时而影响采访报道。

三、需要注意的关键环节

改进会议报道、提高会议报道质量,绝不是一说就行、一桶就开、短时间内就解决的小事。而是一项需要准确把握、精心谋划、认真采访、细心制作的系统工程。为此,我们要把握好这样几个关键环节:

(一)要建立会议报道组织协调机制

组建一个有报社、广播电视部门的主管领导牵头,业务部门负责人和相关编辑记者参加的会议报道组织,专门负责与会议召开的领导机关或部门的沟通联系,负责报道思路尺度的把握、形式方法的选择,协调记者编辑的采访制作。只有协调指挥到位,才能使会议报道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保证会议报道高质量地完成。

(二)提高编辑记者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

要搞好会议的报道,既需要我们的相关工作人员有较高的思想水平,又需要有较强的采访编辑制作专业能力和技巧。这就需要我们首先加强有关人员的学习和训练,组织他们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时事政治,从思想上政治上提高对会议报道的把握能力;学习专业知识,增强采访、编辑制作的专业技巧能力。其次是要他们大胆地去实践。让从事会议报道的记者编辑广开思路,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在实践中逐步提高做好会议报道专业能力。此外,还要不断地组织研讨交流,总结实践过程中的经验和不足,汲取成功经验、纠正工作中不足,逐步摸索规律,迅速形成一支较为成熟的会议报道力量。

(三)把好关口

改进会议报道决不能有短期行为,而要坚持长久、持之以恒,必须把好关口。这种把关,不仅需要新闻单位的主管领导严格把关,而且记者部、编辑部的负责同志把关,相关记者编辑也要把好采访制作关,任何部门、任何领导、任何个人的一时懈怠,都可能导致改进会议报道功亏一篑。即使在一些部门对改进会议报道有意见、不理解的情况下,新闻媒体的主要领导也要主动出面,做好沟通解释工作,争取领导机关、社会各界的理解支持,坚定不移地搞好会议报道的改进提高工作。

四、结语

总之,改进区县会议报道事关新闻媒体新闻质量的提高,事关宣传效果的成败,事关媒体在读者、观众与听众位置的高低,改进会议报道势在必行、时不我待。但是改进会议报道又是一项长期艰苦细致的工作,还有待于广大新闻工作者做出不断的研究探讨和积极努力。

猜你喜欢

区县形式会议
《八七会议》
泉州市各区县关工委亮点工作分布图
会议通知
小议过去进行时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会议通知
搞定语法填空中的V—ing形式
ISO/TC8/SC8 期间会议在沪召开
发现“形式” 践行“形式”
北京:上游水质不合格 下游区县将收补偿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