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短视频快直播时代下主持人的角色定位

2022-02-18汪嘉麒

传播力研究 2022年4期
关键词:主持人

◎汪嘉麒

(上海市闵行区融媒体中心,上海 201100)

一、短视频的大行其道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人们获得信息方式越来越便捷。打开手机轻轻一点,海量资讯蜂拥而至。当前短视频行业异军突起、抖音、快手、秒拍、微视等短视频APP吸引力大批流量。在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时代里,短视频因具有碎片化、社交性、创作门槛低的特征正越来越受到欢迎。且短视频包含的门类可谓五花八门——美食、音乐、电影、健身、汽车、财经、时尚等等,这些领域几乎涵盖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且,通过大数据对用户习惯的算法,可以推测出用户的喜好,从而将相关类别信息推送用户,使用户“躺着就能获取信息”。

在媒体融合的时代下,传统媒体人也纷纷加入到短视频的创作大军中。目前,上海各区融媒体中心都已经开设了抖音号,以闵行区融媒体中心的抖音号“今日闵行”为例,开通一年多以来,粉丝已经达到30多万。粉丝数飞涨与出品爆款内容息息相关,在“今日闵行”的爆款作品中,除了新闻采访类的短视频,点赞转发最多的还要数主持人出镜的短视频。这说明,在传统电视栏目中正襟危坐的主持人,转战新媒体短视频领域,依然有观众缘。

二、快直播的应运而生

短视频虽然够快够精炼,但是依然有一个先制作后播发的滞后性。当面临突发新闻事件或者重大活动现场,短视频因其展现力和互动性有限而显得有些许局促了,于是快直播便应运而生了。同样是基于强大互联网通讯,一部手机就能完成一次现场直播。快直播不仅反应迅速而且还能和观众通过弹幕、语音进行及时的互动,使受众的参与感更加强烈。2020年,闵行区融媒体中心就在“今日闵行”APP和“今日闵行”抖音号上进行了120余场直播。直播内容包含:新闻现场、文艺演出、大型活动、品牌展示,而主持人参与的直播活动达到将近90场。

快直播和传统电视直播的区别就在于反应迅速。大家知道,以往策划一场电视直播是需要一定周期准备的,即使是新闻现场连线,在具体实践中也常常仅是展现其中一个片段。而基于手机APP平台进行的快直播,因其具备发达网络、便捷设备等基础,可以随时随地用手机发起一场直播,而且往往能以第一视角将活动现场的整个过程进行传播,并且直播时长更自由、与观众互动更灵活。可以说,这样的直播方式给了主持人更大的发挥空间,同时也对主持人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以新闻现场的快直播为例,如“欢迎抗疫援鄂医务工作者回家”“台风现场报道”“加装电梯开工”“黎安路交通事故现场处置”“开学第一天”等,都是由主持人出镜的现场直播。新闻现场快直播一般时长在30分钟至1小时,前期沟通与现场把控全部由主持人独立完成,配合摄像使用一部手机就能在APP上完成一场直播。没有主持人参与的现场直播便捷迅速,而有主持人参与的直播现场更加生动精彩。可以说,网络直播已经成了传统电视节目主持人的新阵地。

三、媒体融合下主持人的角色定位

媒体融合已经到来,“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不是取代关系,而是迭代关系;不是谁主谁次,而是此消彼长;不是谁强谁弱,而是优势互补。”[2]当下主持人的角色定位不仅是传播者,更是体验者和分享者。之所以这样定义,是由传播内容、表达方式以及受众的阅读喜好所决定的。上文已经分析过,由于生活节奏加快,大众更偏向快速化、精准化和个性化的阅读习惯,使得短视频和快直播大行其道。而通过大数据的运算,能够把受众感兴趣的内容精准地推送到眼前,一个视频短则几十秒,长也不过几分钟,读者喜欢就会点赞分享,不喜欢动动手指就能轻易划走。如何才能留得住受众?身处其中的主持人角色该如何定位?融媒体时代的主持人不能仅仅只是完成简单的信息传递任务,有时候往往需要具备身临其境的代入感以及感同身受的同理心。

第一,主持人是把控导向的传播者。作为一名专业的主持人,尤其是有过新闻工作经历的从业者是需要具备一定水平的政治素养和舆情预判的能力。网络平台开放的多元化,给了网民更多表达意见的渠道。一个作品中即使一句话处理得不够妥当,都有可能引发网络热议,这样的案例时下非常普遍。也许是说者无意听者有心,但核心问题就在于创作者对于负面舆情缺乏预判,这也是很多没有经过系统训练的自媒体从业者犯错的根源。

作为一名职业主持人,无论是在传统电视平台还是在新媒体视频端都应该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牢牢坚守新闻的真实性原则。主持人是一家媒体的脸面,代表的是一家媒体的公信力。在电视平台,主持人的形象和本台本频道是互相关联的,即使转战至新媒体平台,主持人的节目风格有所调整,但其公信力形象依然是深入人心的。所以,主持人依然要做好舆论导向把控的守门人。什么话不能说,什么话可以说、怎么说,这些都是每一个主持人作为新媒体传播者时刻紧绷的“弦”。

第二,主持人是身临其境的体验者。如果说信息的传递者是主持人角色的基础定位,那么身临其境的体验者就是对主持人在新媒体时代定位的更新。在加装电梯竣工的新闻现场,主持人要进行一场新媒体端口直播,如果主持人仅仅是凭借前期掌握的一些基本资料,将“加装电梯”这一事件从筹备到竣工的大致经过向受众做情况介绍,的确完成了信息传递这一基础任务,但整个直播活动一定不足以吸引人转发分享。既然主持人在直播现场就一定要身临其境,而其中的法门就在于多维度捕捉细节,现场亲身实践体验,引领观众融入现场环境。主持人可以把自己当成楼栋里的居民,通过实地爬7层楼梯,再乘坐电梯形成反差对比,把自己的切身感受分享给观众,并配合从不同角度采访居民、项目负责人等,将这一利民工程带来的社会价值向外输出。刚刚结束的第四届进博会在上海圆满落幕了,由于本届进博会是在疫情期间举办,很多市民没有来到现场探馆,但大家又非常关注这场家门口的盛世,于是网络直播就成了让大家感受精彩进博的最佳途径。哪些部分好玩,沿着哪种动线走才更加有趣,如果仅仅是通过简单的口播和示意图只能起到大致的情况说明,而当我们的主持人在直播中以实地打卡的方式,以体验者的角色代入感带领大家边走边逛,不仅将探馆攻略更详情地告诉那些即将来到现场的观众,同时也让那些没有办法来到现场的市民,跟着主持人在直播间里“云游”了一把进博会。

也许有人会发现,这种现场体验式的直播主持类似于以往电视节目中的出镜记者。诚然,短视频和快直播是传统视频媒体的迭代,那么主持人在新的媒体阵地上的功能定位也是基于传统职能的迭代。在短视频和快直播中,主持人出镜报道呈现的效果要比传统出镜记者更贴近、更深入、更沉浸,如此方能称得上“体验者”。

第三,主持人是感同身受的分享者。分享者的角色定位使主持人可以代入更多的主观色彩在直播中参与表达。在短视频快直播时代,观众的口味是多元化的,人们不再仅仅满足于信息的获取,还渴望能得到情感上的呼应和共鸣。而有态度的主持人往往能在新媒体平台上收获大量的拥趸,观众们喜爱的就是主持人感同身受的分享。在一次“九九重阳糕会”直播现场,云集了来自上海各地十余种不同的糕点,这其中不少都列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甚至有一些糕点技艺还一度面临失传的窘境。此时,主持人在现场带领大家直播逛糕会,如果仅仅是走马观花将每个摊位的糕点介绍一遍,或者试吃几口再说一些“好吃”“软糯”等水词儿,似乎这样的分享有了体验但依然缺乏感受。当天我们的主持人在现场不仅仅是带着大家逛糕会,同时还将糕点背后的历史故事、地域特色、重阳文化以及思想情感结合起来分享,这样的分享包含了美食、美景、美文,层次分明、声情并茂,也升华了糕会活动的文化内涵。

需要注意的是,我们虽然期待主持人能在新媒体平台上成为优质的分享者,但不提倡主持人为了分享而分享。前文提到分享是带有一定主观色彩的表达,那么这种分享合理的内心驱动过程应该是先有心理感应,再而感同身受,最后有感而发。分享者应当始终秉持在真实的事件基础上,用真诚的态度发声。如果是为了故作亲和,或是仅仅为了获取利益反馈,而常常做出言不由衷的分享,那么终将会被观众抛弃。

第四,主持人是身体力行的践行者。在越是纷繁复杂的世界里,人们越发追求对真谛的探究,在各路媒体节目眼花缭乱的今天,观众越发希望看到本质的真实。对于任何形式的“弄虚作假”“刻意修饰”“过分美化”等造假手段,如今的观众非但不买账反而嗤之以鼻。与之相对的,那些充满真诚、追求真实的节目才有机会收获好评和点赞,良好的社会效益与可观的经济收益也会随之而来。那么,对于主持人而言,高高在上的坐而论道、纸上谈兵的指点江山将不再被观众所接受,如果要获得观众广泛认可,也许今后将要求主持人不止于稳如泰山般端坐在演播室里了,主持人也需要比以往更频繁更深入地走到一线,走向基层,实实在在地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这不是为了节目效果作秀,而是让主持人通过接地气的方式汲取精神养分,为人文素养的积累和提升打好基础,为培育成一名有情怀、有思想、有底蕴的优秀主持人铺垫底色。只有成为身体力行的践行者,才能更贴近生活的真实,将源自于真实中的善意和美好,传递给受众。

四、媒体融合下主持人的素养提升

在媒体融合的背景下,从业者们面对比以往更严峻的挑战。对主持人而言,既要坚守住传统媒体平台,还要在微信、微博、APP、抖音等新媒体阵地上持续发力。角色定位的更新势必迫使主持人业务素养的提升,以往关于提升素养会抛出两个方向——转型或是升级。而在笔者看来两者互为依托、密不可分。无论是转型做其他类型节目的主持人,还是升级成为相关媒体产品的负责人,都是在顺应媒体融合发展的潮流下,从业者个体素养提升的尝试。

(一)一专多能,培养全局观

在传统媒体时代,主持人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出镜主持和画外配音两方面,在“采编播”环节中,只负责“播”这一环。从业者只要具备出众的形象、悦耳的声音和标准的普通话就能胜任主持人的工作。而在媒体融合的时代下,如果主持人只会播音、配音已经远不能跟上形势的发展,主持人需要做到更广泛意义上的“主持”。策划、采访、拍摄、出镜、配音、编辑、审片各路武艺都要傍身,这并非让我们的主持人去抢记者、编导、后期制作人员的饭碗,而是提醒我们的主持人不能仅仅局限于做好原有业务,同时更要着眼整个媒体产品的生产环节,培养全局观,为作品的最终呈现把关。所以,我们的主持人应当能策划、擅沟通、懂拍摄、会编辑。只有将主持人的专业素养往全能型方向培养,才能使其拥有把握全局的能力,跟得上媒体融合发展的步伐。

(二)因人而异,发挥个性化

素养的提升在共性基础上还应有个性,可以根据主持人本身的兴趣爱好、擅长类目或是资源优势进行潜力的深挖。比如,我台一广播节目主持人爱好烹饪,在媒体融合下自制美食类节目,在节目的制作过程中就需要他不断精进厨艺,整合区域内的美食资源并且提升拍摄和剪辑能力。有的主持人擅长健身运动,那么当把健身内容做成媒体产品时,主持人就必须做到专业可靠,不能仅仅局限于一个普通健身爱好者的水平,甚至要把自己培养成为一名专业的健身博主,不光是要传播正确的健身方法还得倡导科学合理的饮食理念。还有一些同行有汽车资源,通过融媒体APP平台搭建了“车圈”栏目,在栏目中带领观众说车试驾养车测评等,内容涵盖了关于汽车的方方面面,还将线上流量与线下资源进行整合。如此一来,主持人将一改往日被动接单的工作模式,摇身一变成为了媒体产品的主要负责人,通过对某一类目或领域的不断深耕,将兴趣爱好变成了业务专长,打造属于主持人独有的个性化IP。

(三)打好基础,提升竞争力

如今打开社交媒体,各种自媒体“网红”、KOL、博主纷至沓来,他们也在通过短视频和直播的形式,在向外输出内容的同时不断提升个人影响力,看起来似乎与主持人的界限越来越模糊,甚至一些大IP在网络上的号召力可谓是一呼百应。在这样竞争激烈的媒体环境下,“持证上岗”的主持人更应坚定信念,打好基础。在与新媒体的融合中,主持人应练好内功,丰富“语智”,提高“语技”,借助“微”力,提高媒体与自身的品牌影响力[3]。虽然现在“主播”的准入门槛看似降低了,但主持人们的基本功可不能随波逐流。当众表达状态、即兴言语组织、演播空间处理、现场访谈驾驭这些主持人的业务素质,不能因为社交媒体将大众传播变得人际化而被忽视,相反,更应被当作主持人的核心竞争力而得到重视。“网红”通过自己立人设赚取流量,而主持人应当通过核心竞争力树立起专业的从业者形象获得观众的信任,尤其在疫情流行当下,网络上各种流言谣言四起,官方媒体的公信力和权威性就如定海神针般安稳民心,作为官方媒体代表的主持人更应以可靠可信的形象扎根于老百姓心中。

五、结语

媒体融合已是大势所趋,因此,主持人既要在新媒体阵地上找到用武之地,又要时刻提醒自己作为公众角色承担的职责和使命。任重而道远,主持人必须苦练硬功、瞄准定位、提升素养,在追求流量和关注度的当下,依然不能忘记真实、客观的初心本色。

猜你喜欢

主持人
主持人的话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小小主持人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