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发展: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引领动力

2022-02-18杨嘉懿

社科纵横 2022年1期
关键词:双循环格局发展

杨嘉懿

(天津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所 天津 300191)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1]7。党中央对创新发展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重要性的认识,是基于我国发展阶段、发展环境和发展条件所面临的复杂变化作出的判断,是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如何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破题”。结合我国新时代新发展阶段的特征,深入理解和认识“创新”及其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如何有效发挥引领作用尤为重要。

一、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坚持创新发展的重要性

随着创新能力成为衡量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创新发展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作用日益突出。无论是从国家层面大力支持创新,还是企业个体积极投入创新,所获得的新技术、新产品都能够改造和重新组合产业链的各个环节,突破现有经济结构资源要素配置的局限性,使得供给体系不仅能够满足现有消费需求,还能够引领和带动新的潜在消费需求,既加快了国内市场的循环,又能够向高端产业链迈进,更好地融入世界市场。可见,坚持创新发展是“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外双循环相互促进”的突破口,是推动经济转型、重构国际竞争优势的动力源。

进入新发展阶段,面对国际环境的变局与挑战、国内转型升级的拐点,党中央深刻分析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和国际环境的不确定性,提出“十四五”时期要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并确立创新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核心地位,更强调了“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尽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一个关键问题”[2]。无论是从畅通生产、消费、交换和分配的国内大循环角度来看,还是加快全方位的对外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方面来思考,都需要创新发展来重塑新优势以支撑新格局。因此,本文从内外两个维度来论述坚持创新的重要意义。

(一)坚持创新的核心地位是竞争格局变化的必然选择

环顾当今的世界环境,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推动生产方式和社会结构等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促使一批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崛起,随之国际力量也经历着深刻调整。同时国际环境更为复杂多变,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新冠肺炎疫情波及较大,对全球产业链及市场造成冲击,限制了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如何应对全球不确定性陡增所带来的一系列挑战?新发展格局明确回答了这个问题,即加快国内国际双循环的相互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关键在于以我国优质的市场和产品主动参与到新形势下的国际竞争格局之中。优质的市场和产品的动力源于持续的创新,因此,积极应对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挑战,在国际竞争格局变化中实现“弯道超车”,关键在如何发挥和坚持创新的核心地位。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各个国家积极找寻经济复苏的机遇,我国要抢占全球价值链的高端点、争取未来竞争的主动权。推进产业基础的高级化、产业链的现代化,有赖于技术的支撑。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已具有较强的产业基础,但关键技术“卡脖子”的问题仍成为制约,这就要依靠创新来补上短板,在竞争格局变化中重塑发展的优势及动力。

(二)坚持创新的核心地位是国内市场循环的战略支撑

当前,我国的发展环境面临着深刻复杂的变化,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但生产体系内部循环不畅、创新能力不适应发展要求、结构性转换的复杂度上升等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较为突出。只有国内市场畅通循环,再生产和经济运行才能持续推进,这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当前,畅通国内大循环,要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形成完整的内需体系。要扩大需求,最直接的解决办法是提高劳动者工资,但这会增加企业经营成本,这就需要政府出台一系列减税降负的宏观调控政策。面对国际环境不确定,国内无论是“开源节流”或“新基建”培育新的增长点都不是长久之计,关键的突破口在于通过创新驱动发展来扩大内需、加快国内市场循环。所以,国内供给结构能否满足需求结构的升级是畅通内循环的重要前提,其中更需通过创新来提升供给体系的质量,进而打通生产与消费之间的堵点。正如习近平同志强调的“要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尽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这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也是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关键”[3]。在《2020 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我国创新指数排位于第14 位,《2019 全球竞争力报告》也显示我国竞争力排名位于第28 位,这说明与其他强国相比,我国的创新能力仍有一定差距。因此,坚持“创新”驱动“国内大循环”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二、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坚持创新发展的优势及难点

面对新发展阶段的变化,党中央提出在十四五期间把“创新”置于核心地位,并强调其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重要性及其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支撑作用。因此,要充分了解现阶段我国坚持创新的优势及难点,才能更好地以创新驱动新发展格局,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创新发展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优势

第一,我国已具备创新发展的持续动力,利于形成新发展格局的质量优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也存在资源环境约束提升、制造业成本优势趋弱和科技成果转化率不足的问题,把我国经济发展推向了要素驱动增长极限的边缘。因此,我国积极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逐渐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市场主体的创新动力不断增强,促使新动能加速崛起,有效推动传统优势产业的转型升级,为构建新发展格局奠定坚实基础。如,我国一直倡导在优势产业领域精耕细作,不断在高铁、电力装备、新能源、通信设备等领域加大技术投入,持续升级产业的质量,缩小我国产业与全球产业链的差距。创新发展还能培育新兴产业,创造新的增长点,相应地提供更多就业岗位,有利于培育完整的内需体系。诸如信息传输服务、数字内容设计、技术设备制造和工业互联网平台等新业态、新产业和新模式的涌出,衍生了新的消费生态体系,创造出新的市场价值,成为“双循环”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如,我国“互联网+”产业领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电子商务、新零售等全新的流通模式,促使产业结构由劳动密集型转为技术密集型,打通了生产、流通到消费的各个环节,产业链条上下游融合效应显著,推动经济循环更为灵活有效。

第二,我国已构筑创新发展的安全底线,利于形成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保障。新冠肺炎疫情等非经济因素造成全球产业链及供应链的不稳定,也加剧了我国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这些突发事件所带来的增速放缓、消费低迷、技术封锁等变化,成为我国经济安全潜在的威胁因素。正是敏锐察觉到了潜在威胁因素,党中央提出了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新发展格局集中凸显和强调的是“安全”,习近平也强调“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这就必须要科学统筹好发展和安全,实现发展和安全互为条件、彼此支撑,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坚实的保障。因此,我国不断加快推进创新驱动战略,降低关键核心技术对外依存度,提高产业链以及供应链的稳定性,进而打通支撑“双循环”的创新链。当前,我国已列出一批关于突破重点领域核心技术、“卡脖子”环节备选清单,并鼓励科研院所、企业等创新主体参与其中。比如,在信息系统方面,华为公司研发了鸿蒙操作系统,从技术供给角度破解了欧美国家的技术封锁,也从需求角度,满足了国内外消费市场的要求,确保产业链的稳定性;在基础材料方面,我国坚持产学研结合,研制新型碳陶刹车功能复合材料,应用于航空工业等中,降低外部环境对我国产业发展的挟制,进而有效保障国家的经济安全。

第三,我国已具备创新发展的比较优势转换,利于重塑新发展格局的竞争优势。从当前国际竞争的现实状况以及全球环境的发展态势来看,创新发展已是全球应对各类不稳定因素、抢占国际市场份额和占据优势竞争地位的重要手段。西方发达国家和新兴地区抓住新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机会窗口”,制定了相应的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发展战略,并积极构建并完善其创新体系。诸如,美国曾出台了《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美国创新战略:推动可持续增长和高质量就业》等诸多方案,并倡导优先支持技术清洁能源产业、生物产业、互联网产业等;德国积极推进工业4.0 的战略计划,支持工业领域技术的研发与创新;日本提出了新增长战略,要重点发展环保型汽车、太阳能发电等产业[4]。面对国际经济格局和竞争态势的变化,我国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健全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助力创新型企业加速成长,落实科技成果转化法律法规和配套政策,改善人才培养引进和发展环境等。以2019 年为例,研发经费支出较2015 年增长56.3%,占GDP 的2.23%,已赶超欧盟国家的平均水平。这其中,基础研究占比已突破6%,发明专利授权量居于世界首位[5]。这说明创新驱动发展正在重构我国的竞争优势,加快由比较优势转向创新优势,逐步实现由“后发追赶”转向“后发赶超”的竞争地位,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技术支撑。

(二)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坚持创新发展的难点

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在于畅通经济循环,这就需要通过增强创新能力来提升供给体系水平,进而打通生产、消费、流通和分配的堵点。一个国家的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其科学技术的作用也会日趋明显,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会趋于持续增长的态势。但目前来看,我国的创新能力未能充分释放经济价值,产业链整体处于价值链低端的状况尚未有根本性改变,以技术手段来抵御风险的能力较弱,阻碍了创新在构成新发展格局中有效发挥引领作用,难以加快形成内循环经济体系和统一大市场。通过观察分析2015—2019 年我国创新指数与科技进步贡献率指数的变化(如图1 所示),可以看出,目前我国科技进步贡献率指数落后于创新指数,这表明,我国的技术供给尤其是高水平的供给与新发展阶段下的经济转型升级的需求不匹配,其中不断增长的创新投入以及健全完善的创新机制等,尚未能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价值,创新目标与市场价值也存在脱节的情况。上述问题的主要难点包括:

图1 2015—2019 年我国创新指数与科技进步贡献率指数

一是原有的体制机制惯性作用仍制约创新的价值转化。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作出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等重大战略决策,以不断推进创新驱动的顶层设计,但因受原有的发展理念和体制机制的影响,部分地区尚未完善激发创新主体活力、支持创新发展的考核评价体系和地方财政投入方式以及要素配置政策等体系建设,直接导致了企业创新内生动力不足、知识产权保护不力等问题。如,科技创新与现代金融未能有效结合,尚存在产品创新不足、中介服务体系不完善、市场活跃度不高等问题,使得创新主体短期内难以获得经济利润,并存在对不确定性较大的前沿研究和颠覆性技术的投入不积极的现象,影响了创新能力。

二是科技创新研究链条尚有短板和堵点,持续创新的关键技术、共性技术和基础设施仍有差距。因原有聚焦关键领域的系统性布局有所缺乏,现阶段的科技创新研究链条尚未整合完成,存在相互分离的现象。基础性研究所获得的支持总体上偏少,研究尚停留于理论上;关键技术的突破,因受限于基础设施和整体工业化水平,难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下游生产企业为了节约成本或追求尽快获利,研发投入不足,创新研究链的上中下游存在断裂,关键领域的持续创新能力也受到影响。比如,当前全球不确定性的加剧,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和逆全球化的抬头,造成外部力量的技术封锁,包括中兴、华为等中国科技企业受到出口管制的限制,使得国内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受到阻滞,技术“卡脖子”问题也日益凸显。

三是尚未发挥人才创新活力的合力效应。经济发展的关键并非在于自然资源或资本存量的丰富,而是主要取决于人的质量。当前,我国虽为人力资源的大国,但却非人才强国,要实现“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最稀缺的资源就是创新人才,发挥创新人才的合力效应已摆在发展问题的首要位置。根据近些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国仍受到吸收高端人才、劳动力遣散和待遇、高等教育等短板指标的制约(如表1 所示)。

表1 2015—2019 年我国人力资源要素在全球创新指数中的排名

我国人才的创新活力同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缺乏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来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如我国科技人才队伍规模较大,但创新型人才的结构不合理,人才开展原创性的创新积极性尚未被充分激发出来;因政府、市场、个人等因素,创新型科技人才评价、激励和服务保障体系还有待完善,尚未形成创新型人才聚焦效应。

三、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坚持创新核心地位的现实路径

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大背景下,要坚持创新在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并借助它来补足全面发展的短板,重塑全面发展的新优势。因此,加快国内经济的循环畅通,要通过技术、制度等方面的创新来打通生产、分配、流动和消费各环节的堵点;国内国际双循环的相互促进,要通过吸收和利用全球的创新要素来统筹好国内外两个大局。可见,不仅需要优化国内的创新布局、提升创新的能力、激励创新人才,还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来坚持创新的核心地位,发挥其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动力效用。

(一)优化布局:发挥国家战略力量

新发展格局能否构建,重要的一点就是我国科技要自立自强,激发创新在促进国内大循环过程中的核心动能,同时加强国内国际相互联系过程中的竞争作用。习近平强调,“研究方向的选择要坚持需求导向,从国家急迫需要和长远需求出发,真正解决实际问题”[6]。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创新发展亟须解决的首要问题就是突破技术“卡脖子”问题。因此,要坚持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来优化学科布局和研发布局,加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这需要从国家、产业和企业三个层面来推动:在国家层面来看,要着力提升国家基础研究和前沿战略科研能力,以新发展格局的需要为核心,向“基础”与“应用”两端延伸,提供高质量科技供给,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如以产业共性技术为体系,借助新型研发机构与国家实验室为支撑,搭建梯次接续的研究团队和联合攻关系统布局;在产业层面来看,创建以解决共性技术、关键技术为导向的产业创新体系,主要包括技术扩散、系统集成和技术服务等方面,进而形成引领重点领域和行业的新高地;在企业层面,要鼓励企业发挥其在协同创新中的作用,尤其是企业自有的研究机构要多参与交叉学科研究、产教合作和技术转移等活动,加速颠覆性技术的突破,为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持续赋能。另外,国家还要及时了解“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创新发展要面临的挑战,进而有效规避风险,并适时对创新发展给予政策指引及调整,使创新发展的新理念、新技术获得更为精准有力的支持,使各类公共政策能够精准施策。

(二)提升能力:处理好“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的关系

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基础是借助创新链来稳定产业链和供需链,改变高端技术和产品受控于外的不利局面,实现供需均衡,继而畅通国内循环和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这一过程中,企业是坚持创新发展的核心主体,要不断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这就需要发挥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并为其提供相关的制度保障。首先,政府要在创新活动中转变角色,由直接配置创新资源转向制定战略规划、完善创新机制和保护创新制度环境,促进政策资源与市场主体创新能力的系统性整合。比如,政府推动发挥国有大企业引领支撑作用,进而营造产业巨头与中小微企业共同创新的良好创新环境,借助中小企业的自主创新活力与产业巨头的生产营销能力,加快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实现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其次,企业要不断加大自主创新的投入力度,实现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企业创新体系,成为创新决策、研发投入和成果转化的主体。企业还应积极承担国家战略亟需的科研任务,提升系统集成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与国际先进水平对标。最后,企业家要发挥创新精神的引领作用,在诸如推动企业的生产要素新组合、引进新的生产技术、开拓新的市场空间等方面,带动企业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实现更好的发展。

(三)激励人才:深化改革人才发展机制

人才作为国家发展的重要资源,是我国坚持创新的核心地位的关键所在。因此,以人才驱动创新发展,是我国新发展格局的底层逻辑。首先,人才培养应注重与创新发展的现实需求相衔接。要结合我国产业发展规划和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制定国家层面的人才培养目录,重点培养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智能制造等领域的核心技术人才。加快完善政府、企业和高校在人才培养上的合作机制,根据国内大循环的产业发展要求,构建政府、行业协会、企业和院校联合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新培养体系。其次,要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构建符合发展特点的人才评价制度。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要根据创新发展的新要求,逐步建立和完善分类评价的标准,对具有较强应用性的行业要侧重以技术贡献来代替科研论文发表数量。逐步优化和扩大民营企业、社会团体以及自由职业者的职称评审,促进人才的创新创造活力。最后,要完善人才的创新激励机制和服务保障体系,包括收益分配机制、成果权益分享机制等,打造有利于新发展格局所需的创新人才涌现的良好环境。以收益分配机制为例,需加快完善科技创造的薪酬体系,深化改革科研经费管理办法,精简科研经费的使用流程,充分发挥薪酬对人才的激励作用,将薪酬与创新、知识创造所产生的价值挂钩,促使一线创新人才更好地投入创造活动之中,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构建提供人力支持。健全成果权益分享机制,需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尝试制定差别化的产权保护政策,并健全大数据、人工智能、基因技术等新领域新业态的保护政策,明确科研成果归属的认定办法,进而形成有利于创新发展的产权公共服务体现,使得成果能顺利转化,形成市场效应,实现创新的投入与回报的良性循环。

(四)开放创新:融入全球创新网络

习近平指出,“新发展格局绝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7]。这也要求坚持创新的核心地位不仅在于国内的创新发展,还要立足全球,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机遇,在科技自立自强的基础上展现真正的技术自信,深度融入全球创新网络。一是要辩证地处理好开放创新与自主创新的关系,认识到两者并非对立关系,而是相辅相成的。正如习近平提到的,“我们强调自主创新,不是关起门来搞研发,一定要坚持开放创新”[8]。二是以国际视野来主动布局创新发展战略,并积极聚集和充分利用全球的创新资源,尝试构建与他国合作共赢的创新关系。三是要主动参与建设及完善相关的治理机制,包括全球科技治理体系、全球知识产权体系、国际技术标准体系等方面,努力营造公平合理的全球创新环境。四是要加快构建高效协同的国际化合作网络,提升我国的创新合作水平。比如,以科技计划对外开放为依托来引导建设创新共同体,深入推进基础研究领域研发合作,在更高起点上自主创新。不断扩大参与对外创新合作与交流的范围和领域,不仅要加强传统的国家之间项目的合作,更要增多民间创新合作模式(离岸创新、跨国技术平台、无国界科技志愿者组织等),还可设立开放性“创新采购基金”用来实现面向全球的创新定制式采购。

猜你喜欢

双循环格局发展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深化中俄经贸合作的新内涵
打造内外“双循环”安全生态系统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玩具产业如何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
李奇霖:“双循环”下的宏观调控政策取向
格局
联手共建 努力打造大调解工作格局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