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冠肺炎奥密克戎变异株中成药应用专家共识*

2022-02-17方邦江齐文升任毅周爽陈晓蓉曹敏邓跃毅郭建文6刘力7刘婉嫣廖成荣李旭成0石李孙鼎宋娟叶勇杨志旭尹琴伍宏泽郑偕扣郑月娟6张文张硕张翔宇7

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年6期
关键词:服法侧重于舌质

方邦江 齐文升 任毅 周爽 陈晓蓉 曹敏 邓跃毅 郭建文6 刘力7 刘婉嫣 廖成荣 李旭成0 石李 孙鼎 宋娟 叶勇 杨志旭 尹琴 伍宏泽 郑偕扣 郑月娟6 张文 张硕 张翔宇7

(1.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上海 200032;2.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北京 100000;3.重庆市中医医院,重庆 400010;4.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 201203;5.上海市公共卫生中心,上海 201500;6.广东省中医院,广东 广州 510120;7.陕西中医药大学疫病研究院,陕西 咸阳 712046;8.吉林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吉林 吉林 132000;9.重庆市垫江县中医院,重庆 408399;10.武汉市中医医院,湖北 武汉 430000;11.云南省中医医院,云南 昆明 650500;12.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北京 100091;13.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北 武汉 430010;14.九江市中医医院,江西 九江 332000;15.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天津 300150;16.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 201203;17.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上海 200072)

新冠肺炎自爆发以来,中医药早期介入,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获得了WHO肯定和推广。新冠肺炎奥密克戎(Omicron)变异株自2021年11月首次在南非爆发以来,包括中国在内的全世界迅速蔓延。为规范中成药在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中的应用,提高临床救治水平,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急症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急诊分会中西医结合急救学组、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中西医结合急救医学学组、上海中医药学会急诊分会、上海中医药大学急危重研究所等相关学术组织、研究机构中医药防治新冠肺炎领域临床防控一线专家,在参照《新型冠状病毒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基础上[1],结合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防治经验[2-5],尤其是汲取上海、吉林奥密克戎中成药应用经验[6-12],经过广泛讨论形成本共识。

1 医学观察期

1.1乏力伴纳差 临床表现:疲乏无力,不思饮食,食易胀满不适。

推荐中成药:藿香正气水(丸、胶囊、口服液)、保和丸。

藿香正气水(丸、胶囊、口服液)具有解表化湿,和中理气之功。该药适用于湿邪困表、湿阻中焦,多见乏力、身困者。

藿香正气水:口服,一次10 mL,一日2次,疗程4~7 d。

藿香正气丸:口服,一次8丸,一日3次,疗程4~7 d。

藿香正气胶囊:口服,一次4粒,一日2次,疗程4~7 d。

藿香正气口服液:口服,一次10 mL,一日2次,疗程4~7 d。

保和丸:口服,一次8丸,一日3次,疗程4~7 d。保和丸适用于食后容易消化不良者。

1.2乏力伴郁热 临床表现:乏力伴郁热,平素胃有积热,大便偏干或便秘。

推荐中成药:疏风解毒胶囊、连花清瘟颗粒(胶囊)、热炎宁合剂、金花清感颗粒。

除上述证候外,侧重于热毒袭肺证,症见恶寒发热,肌肉酸痛,鼻塞流涕,咳嗽,头痛,咽干咽痛等证候,则选用连花清瘟颗粒(胶囊)以清瘟解毒,宣肺泄热。

除上述证候外,侧重于外邪引起的发热,咽痛,鼻塞流涕,口渴,咳嗽,咯痰等证候,则选用金花清感颗粒以清热解毒,疏风散邪。

除上述证候外,侧重于发热,咽痛,鼻塞,流鼻涕,咳嗽,关节酸痛,头痛等证候,则选用疏风解毒胶囊疏风清热,解毒利咽。

除上述证候外,侧重于发热,咽喉肿痛,口苦咽干,咳嗽,咳痰色黄,小便黄等证候,则选用热炎宁合剂清热解毒。

连花清瘟颗粒:冲服,一次1袋,一日3次,疗程7~10 d。

连花清瘟胶囊:口服,一次4粒,一日3次,疗程7~10 d。

金花清感颗粒:冲服,一次5 g,一日2次,疗程7~10 d。

疏风解毒胶囊:口服,一次4粒,一日3次,疗程7~10 d。

热炎宁合剂:口服,一次10~20 mL,一日2~4次,疗程5~7 d。

1.3乏力伴咽痛 临床表现:乏力伴咽痛。

推荐中成药:银翘解毒片(颗粒)、柴芩清宁胶囊、疏风解毒胶囊、蒲地蓝消炎口服液。

除上述证候外,侧重于发热恶寒,鼻流浊涕等邪犯肺卫证候,则选用柴芩清宁胶囊以清热解毒,和解表里。

除上述证候外,侧重于发热,头痛,鼻塞,流涕等证候,则选用疏风解毒胶囊以疏风清热,解毒利咽。

除上述证候外,侧重于发热,头痛,咳嗽,口干等证候,则选用银翘解毒片(颗粒)以疏风解表,清热解毒。

除上述证候外,伴有疖肿,或伴腮腺炎、咽炎、扁桃体炎等表现,则选用蒲地蓝消炎口服液以清热解毒消肿。

柴芩清宁胶囊服法:口服,一次3粒,一日3次,疗程7~10 d。

六神丸服法:吞服,一次10粒,一日3次,疗程7~10 d。

六神胶囊服法:口服,一次1粒,一日3次,疗程7~10 d。

银翘解毒片服法:口服,一次4片,一日3次,疗程7~10 d。

银翘解毒颗粒服法:冲服,一次15 g,一日3次,疗程7~10 d。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服法:口服,一次10 mL,一日3次,疗程7~10 d。

注:疏风解毒胶囊服法与临床表现2中所介绍服法相同,下文中如出现前文涉及药物,而服法相同者,则不再介绍。

2 无症状感染期

无症状感染者虽然没有临床症状,但根据观察舌苔多呈黄薄腻苔,多属于“湿热夹风”的中医证候。推荐中成药:疏风解毒胶囊、藿香正气水(丸、胶囊、口服液),两药用法同前。

部分患者出现“寒湿夹风”的中医证候,推荐中成药:荆防合剂,用法:口服。一次10 mL,一日3次,疗程4~7 d。

3 临床治疗期(确诊病例)

3.1轻型

3.1.1寒湿郁肺证 临床表现:咽喉不适或疼痛,体困乏力,或肢体酸痛,咳嗽痰白,胸闷脘痞,不思饮食,偶感呕恶,大便溏或不爽。舌质淡、或舌体胖大,舌苔白或白腻,脉弦滑,或濡。

推荐中成药:藿香正气水(丸、胶囊、口服液)、荆防合剂。

藿香正气水(丸、胶囊、口服液)服法同前。

荆防合剂服法:口服。一次20毫升,一日3次,疗程4~7 d。

除上述证候外,藿香正气水(丸、胶囊、口服液)、荆防合剂侧重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的相应证候。

3.1.2湿热蕴肺证 临床表现:不发热,或身热不扬,咽痒咳嗽、无痰或痰黄量少,纳差,脘痞,小便黄、大便不爽。舌质红,苔黄腻,以舌中为甚,脉数或滑数。

推荐中成药:金花清感颗粒、连花清瘟胶囊(颗粒),服法同前。

除上述证候外,金花清感颗粒侧重于发热、咳嗽、咽痛、咳而有痰等证候。

除上述证候外,连花清瘟胶囊(颗粒)侧重于发热或高热、咳嗽、咽痛、便秘等证候。

3.1.3湿热夹风证 临床表现:低热,咽痒咽痛,咳嗽,咳痰粘稠,色黄或白,咯出不爽,常伴有汗出粘手,身困乏力,胸闷,肌肉酸痛,大便粘滞,舌质淡红,舌苔薄黄,脉浮数。

推荐中成药:疏风解毒胶囊、银翘解毒片(颗粒)、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服法同前。

除上述证候外,侧重于发热,咽痛,鼻塞,流鼻涕等证候,则选用疏风解毒胶囊。

除上述证候外,侧重于发热,头痛,咳嗽,口干,咽喉疼痛等证候,则选用银翘解毒片(颗粒)。

除上述证候外,表现为疖肿,或伴腮腺炎、咽炎、扁桃体炎等表现,则选用蒲地蓝消炎口服液。

3.2普通型

3.2.1湿毒郁肺证 临床表现:低热,咽痛,咳嗽,咯少量黄痰,常伴胸闷,脘痞纳呆,大便粘滞。舌质暗红,舌苔黄腻,脉滑数。

推荐中成药:宣肺败毒颗粒。

宣肺败毒颗粒服法:冲服,一次1袋,每日2次,疗程7~10 d。

3.2.2寒湿阻肺证 临床表现:低热,或无发热,咳嗽,以干咳为主,或咳少量粘痰,咯出不爽,常伴身困乏力,胸闷脘痞,大便溏泻。舌质淡,苔白腻或厚,脉濡。

推荐中成药:清肺排毒颗粒。

清肺排毒颗粒服法:冲服,一次2袋,一日2次,疗程4~7 d。

3.2.3热毒蕴肺证 临床表现:发热,头痛,咳嗽,痰黄,胸闷气促,咽干咽痛,肌肉酸痛。舌质红,苔黄腻或白腻略黄,脉滑或滑数。

推荐中成药:连花清瘟颗粒(胶囊)、化湿败毒颗粒、宣肺败毒颗粒、清瘟解毒丸。

除上述证候外,侧重于发热或高热,头痛,便秘,舌偏红,苔黄或黄腻等证候,病机侧重于热邪,则选用连花清瘟颗粒(胶囊)。

除上述证候外,侧重于低热,咳嗽,乏力,胸闷,恶心,食欲减退,口中粘腻不爽,舌苔厚腻等证候,病机侧重于湿邪,则选用化湿败毒颗粒。

除上述证候外,侧重于发热,咳嗽,咽痛明显,喘促气短,乏力,纳呆,大便不畅,舌质暗红,苔黄腻或黄燥等证候,病机侧重于湿毒,则选用宣肺败毒颗粒。

除上述证候外,侧重于憎寒壮热,头痛无汗,口渴咽干等证候,病机侧重于热毒,则选用清瘟解毒丸。

化湿败毒颗粒服法:冲服,一次2袋,每日2次,疗程7~14 d。

清瘟解毒丸服法:口服,一次2丸,每日2次,疗程7~14 d。

此外,针对轻型/普通型患者,可采取抓主症方法,辨证选择中成药。

高热者:选用连花清瘟颗粒以清瘟解毒,宣肺泄热。用法:冲服,一次1袋,一日3次。

低热者:选用荆银颗粒以清热宣肺。用法:冲服,一次1袋,一日3次。

低热头痛者:选用银翘片以清热解毒,疏风解表。用法:口服,一次4~8片,一日2次。

湿热明显者:选用痰热清胶囊以清热解毒化痰。用法:口服,一次3粒,一日3次。

咽痛明显者:选用六神丸以清凉解毒,消炎止痛。用法:吞服,每次10粒,一日3次。

咳嗽明显者:选用宣肺止嗽合剂以疏风宣肺,止咳化痰。用法:口服,每次20 mL,一日3次。

3.3重型

3.3.1疫毒闭肺证 临床表现:多见于老年基础疾病患者,发热或不发热,咳吐黄痰,或痰中带血,喘闷憋气,老年患者可见神情倦怠,语怯,纳差,口苦,大便无力或数日不解,小便量少而黄。舌质淡或淡红,苔黄腻或苔腻色黄白相间,脉滑数或脉滑数无力。

推荐中成药:化湿败毒颗粒,服法同前。参麦注射液100 mL溶于葡萄糖注射液250 mL或生理盐水250 mL中静滴,一日2次,疗程7~10 d。

3.3.2气营两燔证 临床表现:壮热或潮热,口渴或口渴引饮,咳嗽频剧,重则憋气,难以平卧,神志昏瞀,或尿血、呕血,鼻衄,皮下瘀斑,舌质红绛少津,舌光少苔,脉芤或浮数无力。

推荐中成药:血必净注射液、热毒宁注射液、喜炎平注射液、痰热清注射液、醒脑静注射液。

血必净注射液具有化瘀解毒之功,除上述证候外,常伴有发热、喘促、心悸、烦躁等瘀毒互结证候。

热毒宁注射液具有清热疏风解毒之功,除上述证候外,常伴有高热、微恶风寒、头身痛、咳嗽、痰黄等证候。

喜炎平注射液具有清热解毒,止咳止痢之功,除上述证候外,常伴有支气管炎、扁桃体炎、细菌性痢疾等相应表现。

痰热清注射液具有清热化痰解毒之功,除上述证候外,常伴有发热、咽痛、咳吐黄痰、舌质红、苔黄或黄腻、脉数。

醒脑静注射液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活血,开窍醒脑之功,除上述证候外,常伴有神志昏迷,头痛呕恶,昏迷抽搐等证候。

注射液用法:醒脑静注射液20 mL、热毒宁注射液20 mL、痰热清注射液40 mL、血必净注射液100 mL、喜炎平注射液100 mg溶于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中静滴,一日2次,疗程7~10 d。

3.4危重型(内闭外脱证) 临床表现:多见于老年基础疾病患者,发热不退或不热,神志昏蒙,咳嗽乏力、气怯或不咳,重者则呼吸喘促难系,或需呼吸机治疗,常伴神昏不语,汗出如油,肢体不温,大便不解。舌体胖大,舌质暗淡或有瘀斑,舌苔腻色或白或黄,脉芤或沉细无力。

推荐中成药:苏合香丸、安宫牛黄丸、紫雪丹、血必净注射液、热毒宁注射液、痰热清注射液、醒脑静注射液、参附注射液、生脉注射液、参麦注射液。

安宫牛黄丸具有清热解毒,豁痰开窍之功,除上述证候外,常伴有高热烦躁,神昏谵语等证候。

苏合香丸具有温通开窍,行气止痛之功,除上述证候外,常伴有牙关紧闭,不省人事,苔白脉迟等证候。

参附注射液具有回阳救逆,益气固脱之功,侧重于阳气暴脱的厥脱症。

生脉注射液具有益气养阴,复脉固脱之功,侧重用于气阴两亏,脉虚欲脱的证候,可表现为心悸、气短、四肢厥冷、汗出、脉欲绝等。

参麦注射液具有益气固脱,养阴生津之功,侧重于治疗气阴两虚型之休克、冠心病等。

安宫牛黄丸服法:口服,一次1丸,每日1次,疗程3~5 d。

苏合香丸服法:口服,一次1丸,每日1~2次,疗程3~5 d。

紫雪丹服法:口服。一次1.5~3 g,一日2次。

注射液用法:参附注射液20~100 mL、生脉注射液20~60 mL、参麦注射液100 mL溶于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盐水250 mL液体中静滴,一日2次,疗程7~10 d。

3.5核酸“长阳”患者(超过同期平均转阴时间) 新冠肺炎核酸长期阳性患者(简称“长阳”)是指该新冠肺炎患者核酸转阴时间超过同期患者平均核酸转阴时间。一般可分为湿热恋肺证和正虚湿困证。

无发热或低热,头晕,困倦,口苦,口干,口臭,食欲减退,腹胀,大便粘滞,舌质淡红,苔腻或黄,脉滑数或濡;或无症状患者舌苔腻或黄,脉滑数或濡,乃湿热恋肺证。推荐中成药:宣肺败毒颗粒、化湿败毒颗粒、痰热清胶囊、连花清瘟颗粒(胶囊)、银马解毒颗粒。

银马解毒颗粒服法:冲服,一次10 g,一日2~3次,疗程7~14 d。

乏力,精神差,畏风,汗多,食欲不振,大便粘腻,舌质淡胖大,苔白,脉细无力;或无症状患者舌质淡胖大,苔白,脉细无力,乃正虚湿困证。推荐中成药:玉屏风口服液、健脾丸、人参健脾丸、附子理中丸。

玉屏风口服液:口服,一次10 mL,一日3次,疗程7~10 d。

健脾丸:口服,一次8丸,一日3次,疗程7~10 d。

人参健脾丸:口服,一次2丸,一日2次,疗程7~14 d。

附子理中丸:口服,一次8~12丸,一日3次,疗程7~14 d。

3.6恢复期患者 神倦乏力,多梦,口淡无味,不思饮食,咳嗽痰稀,肢体酸困,便溏。舌质淡白体胖,苔白稍厚,脉细或滑,属肺脾肾虚证。推荐中成药:参苓白术散、补中益气丸、香砂六君子丸、补肺活血胶囊、济生肾气丸、参蛤胶囊。

参苓白术散:口服,一次6~9 g,一日2~3次,疗程5~7 d。

补中益气丸:口服,一次6 g,一日2~3次,疗程5~7 d。

香砂六君子丸:口服,一次6~9 g,一日2~3次,疗程5~7 d。

补肺活血胶囊:口服,一次4粒,一日3次,疗程5~7 d。

济生肾气丸:口服,一次6 g,一日2~3次,疗程5~7 d。

参蛤胶囊:口服,一次3~4粒,一日1次,疗程5~7 d。

郁闷不舒、胸胁胀痛、头晕目眩、食欲减退,咽喉不适,易怒,失眠,便溏,属脾虚气郁证。推荐中成药:逍遥丸、清金益气颗粒。

逍遥丸:口服,一次9 g,一日2次,疗程5~7 d。

清金益气颗粒:口服,一次15 g,一日2次,疗程5~7 d。

3.7儿童患者 奥密克戎变异株儿童感染者较既往变异株发病增多,临床应用中成药应根据儿童生理或病理特点,辨证应用中成药,用药剂量按照小儿剂量换算使用。如发热,头痛,流黄涕,咳嗽,痰稠色白或黄,咽红肿或痛,兼见腹胀,食欲不佳,大便酸臭等。按照年龄和个人体质酌情选用小儿豉翘清热颗粒、小儿柴桂退热颗粒(口服液)、清宣止咳颗粒、小儿咳喘颗粒(冲剂)、黄龙止咳颗粒、紫雪丹、热炎宁合剂、醒脾养儿颗粒。

小儿豉翘清热颗粒:冲服。6个月~1岁:一次1~2 g(半袋~1袋);1~3岁:一次2~3 g(1袋~1袋半);4~6岁:一次3~4 g(1袋半~2袋);7~9岁:一次4~5 g(2袋~2袋半);10岁以上:一次6 g(3袋);一日3次,疗程5~7 d。

小儿柴桂退热颗粒:冲服。1岁以内,每次2 g;1~3岁,每次4克;4~6岁,每次6 g;7~14岁,每次8 g;一日4次,疗程5~7 d。

小儿柴桂退热口服液:口服。1岁以内,每次5 mL;1~3岁,每次10 mL;4~6岁,每次15 mL;7~14岁,每次20 mL;一日4次,疗程5~7 d。

清宣止咳颗粒:冲服,1~3岁:每次1/2包;4~6岁:3/4包;7~14岁:每次1包;一日3次,疗程5~7 d。

小儿咳喘颗粒:冲服,三周岁以下一次3 g,一日3次,三周岁以上一次3 g,一日4次,七周岁以上一次6 g,一日3次,疗程5~7 d。

小儿咳喘冲剂:冲服。2岁以内一次1 g;3~4岁一次1.5 g,5~7岁一次2 g,一日3~4次,疗程5~7 d。

黄龙止咳颗粒:冲服。3岁以下一次3 g;4~7岁一次6 g;8~14岁一次10 g;成人一次10~20 g,一日3次,疗程5~7 d。

紫雪丹:适用于小儿高热不退,神志昏蒙,肢体抽搐。口服,周岁小儿一次0.3 g,五岁以内小儿每增一岁,递增0.3 g,一日一次;五岁以上小儿酌情服用。

热炎宁合剂:口服,参照成人剂量按照儿童年龄剂量换算酌情使用。

醒脾养儿颗粒:冲服。小于1岁者一次2 g,一日2次;1~2岁一次4 g,一日2次;3~6岁,一次4 g,一日3次;7~10岁一次6 g,一日2次;10~14岁一次8 g,一日2次。

专家组组长:张伯礼,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胡鸿毅,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上海市中医药管理局。

利益冲突:无

猜你喜欢

服法侧重于舌质
《严氏济生方》中煮散剂的应用探究
基于舌诊偏色与去干扰的计算机技术研究∗
桂枝汤煎服法对临床中药学实践的启示
妈妈是一座山
通过检查畜禽口腔诊断疾病
文学的两股劲儿
说说中药服法
空巢青年
冠心病患者舌质变化与冠脉SYNTAX积分的相关性研究
中药汤剂煎服法与临床疗效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