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慈姑—泥鳅循环水综合种养试验

2022-02-17张建新喻彐均周建楼沈恺华蒋建斌

科学养鱼 2022年1期
关键词:慈姑尾水泥鳅

张建新,喻彐均,周建楼,沈恺华,蒋建斌

(1.南通市通州区金沙街道农业农村和社会事业局,江苏 南通 226300;2.南通市通州区东社镇农业农村和社会事业局,江苏 南通 226300;3.南通市通州区水产技术指导站,江苏 南通 226300)

为深入落实2020 年中央1 号文件关于“推进水产绿色健康养殖”重要部署,南通市通州区水产技术指导站于2020 年在石港镇盟兴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开展了慈姑—泥鳅循环水综合种养试验,探究生态种养模式、尾水处理等应用技术,为全区水产养殖可持续绿色发展积累经验。通过一年的养殖试验,取得较好经济效益,养殖尾水得以改善并做到综合利用,改善了养殖生态环境。现就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一、试验方法

1.池塘情况

(1)试验基地:利用石港镇盟兴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闲置的金鱼养殖池做试验池进行泥鳅养殖。基地周边水源无污染,水质符合《渔业水质标准》(GB 11607-89)。

(2)养殖池及配套设施:选取4 口水泥池进行对比试验,1#~3#池塘作为试验池,4#号池塘作为对照池,每口池面积30 米2,池深0.6 米。各池塘均有独立的进排水管道,进水口用60 目筛绢扎口过滤,出水管口盖上过滤盖。将排水管出水口串联,尾水排至慈姑种植田块,进行二级净化利用。试验池塘池底铺设15 厘米厚的泥土用于种植慈姑,加水10 厘米。用溴氯海因1 毫克/升进行消毒,上口及池壁四周泼洒均匀。每口养殖池设置两个微孔增氧气盘。

2.放养前准备

池塘消毒后,在投放鱼苗前1 周开始进注新水,进水需经过80目筛网过滤,单号池进水30厘米,双号池进水20厘米,泼洒EM菌和生物肥水宝培育天然饵料。塘口四周及上方整个区域用5厘米网目的尼龙网覆盖,防止猫、鸟进入。

3.慈姑种植

(1)培育生物饵料:在底泥中施有机肥(每池10 千克)和适量的复合肥(含氮、磷、钾,每池0.5 千克)作基肥,基肥与底泥混合均匀,既可满足慈姑的营养需求,又可培育水蚯蚓、枝角类、硅藻等泥鳅喜食的鲜活生物饵料,以降低颗粒饲料的投喂量。

(2)慈姑插苗移栽:慈姑品种选择具有抗病力强、生长速度快等优点的紫金星。6月12日,将塑料保温棚培育的株高15 厘米慈姑苗,插苗移栽到试验池中,行距40厘米、株距30厘米。1#、2#、3#慈姑种植面积占全池面积比例分别为15%、30%、45%。

4.苗种投放

6月15日,池塘水质稳定后,投放体长5厘米的鳅苗(由本地鳅繁殖),每池投放2 600 尾。苗种要求体质健壮、规格整齐、体表干净、无病症。

5.养成管理要点

(1)幼苗驯化:幼苗刚投放时以浮游生物为食,第15 天开始投饲驯化,每天1 次,每次30 分钟左右,投喂泥鳅1 号专用料,驯化10~15 天泥鳅即形成集群上游水面抢食的习惯。

(2)饵料投喂:驯化成功后用泥鳅膨化料(粗蛋白质水平41%)进行投喂,在养成阶段要合理投喂,在饵料中添加多维、乳酸菌、保肝利胆的药物,满足泥鳅在生长过程中对多种营养物质的需求。每天分两次投喂,上午9时投喂日饲量的1/3,下午5 时投喂日饲量的2/3,日投饲量为鱼体重的3%~5%,具体视天气、吃食情况而定。

(3)慈姑捺叶:慈姑生长到一定阶段,植株根部外围会出现衰老黄叶,将枯黄老叶剥去移出池塘,一般每株只需留健壮叶5~6 片。及时将植株外围和老叶剥去,可以改善塘口通风透光,减少对水质、泥鳅的不利影响。

(4)水质管理:随着气温回升,逐渐加高水位,每周注水1 次,直至加到接近池口。高温期间,为防止池水老化和过浓,每半个月换水1 次,每次换水10 厘米,尾水排入池外慈姑种植区,注入新水温度与池水温度一致,防止泥鳅产生应激。

(5)病害防治:泥鳅的病害主要通过改善水质、提高饵料质量来进行防治,要重点做好烂鳍病、寄生虫病的防治工作。①烂鳍病,症状为病鳅的鳍、腹部及肛门周围充血、溃烂,两侧及尾部浮肿,有红斑。防治措施为使用1%的聚维酮碘溶液浸洗10~15 分钟。每天浸洗1 次,连续3 天。②寄生虫病,症状为病鳅瘦弱,常浮于水面打转,观察体表黏液较多。一般由车轮虫和三代虫等寄生所致。防治措施为使用菌虫清(主要成分为复合生物碱溶液)泼洒杀虫,用量为120~140 毫升/(亩·米)。

(6)日常管理:高温期来临,上方覆盖遮阳网。每天早、中、晚查看1次塘口,观察泥鳅、慈姑和水质变化,发现问题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定期泼洒微生物制剂调控水质,做好消毒、病害预防工作,发现死鳅及时捞出。每月进行水质检测,记录相关数据、塘口日常管理。

(7)干塘起捕:冬季水温降至5℃以下时,自然河沟的野生泥鳅难以起捕,生态养殖的泥鳅在市场上倍受青睐。养殖的泥鳅可采取逐池干塘捕捉,一次性整池起捕的方法进行捕捞。

二、试验结果

1.产出情况

养殖时间为2020年6月21日—12月22日,经过6 个月的养殖管理,3 口试验池共产出泥鳅233.45 千克,1 口对照池产出泥鳅85.20 千克,具体情况详见表1。

表1 试验与对照池产出情况

2.经济效益

2020 年开展的慈姑—泥鳅循环水综合养殖试验总产值14 948 元,总投入8 326 元,实现利润6 622 元,投入与产出比1∶1.8,具体效益统计分析见表2。

表2 试验综合效益情况 元

3.池塘水质

采样检测各池的水质,水质指标平均值见表3。

表3 水质检测值汇总

三、讨论与分析

1.综合种养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

泥鳅—慈姑循环水综合种养试验成功,说明在养殖过程中,采取科学适当的方法,注重养殖品种与水生经济作物合理搭配,建立循环水体利用的综合种养模式,对于泥鳅而言,慈姑的生长能吸收水体中的富营养化物质,降低氨氮、亚硝酸盐等有毒物质对鱼体的危害,同时还可为养殖鱼提供饵料资源;对于慈姑而言,泥鳅的活动搅动底泥,促进池底有机质的分解释放,池塘的尾水也能为慈姑提供源源不断的肥源。综合种养既提高了种养品种的品质,同时还对养殖尾水达标排放产生积极作用,为庭院经济拓宽了思路。

2.慈姑种植面积不同占比对泥鳅养殖水质指标的影响

从4口池对应的试验数据综合分析,通常单一的泥鳅集约化养殖水体水质在中后期更易富营养化。通过在养殖池中种植水生经济作物,植物可以吸收营养物质、提供多样性环境。根据江苏省最新制定的《池塘养殖尾水排放标准》(DB 32/4043-2021),从表3 可以看出,对照池总氮7.95 毫克/升、总磷0.86 毫克/升两项指标均超标,试验池水质指标均在许可范围内,符合达标排放标准;当水生植物慈姑种植面积占30%以上时,水质指标改良显著,特别是2#、3#池水质符合直排标准。

猜你喜欢

慈姑尾水泥鳅
大通湖流域稻虾种养尾水分析与治理对策
泥鳅笼
工厂化循环水尾水治理系统技术
咸菜慈姑汤
慈姑迎新
掘得茈菇炊正熟
岳阳县某连片池塘养殖尾水冬季处理效果评价
有一种滋味,叫慈姑
城镇污水处理厂尾水排放对水环境影响及对策
捉泥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