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日猫文化的对比研究

2022-02-14黄博赵蕤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22年1期

黄博 赵蕤

内容摘要:一直以来,猫备受中日两国人民的喜爱。在日本文化中,猫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频繁出现在文学、影视作品中。而中国有关猫的记载虽然早于日本,但中国人对猫的情結却没有那么日本人深厚,与猫相关的文化也并未形成一种体系。本文旨在通过对比中日两国的“猫”在语言表达、文学、动漫等方面的差异,从地理环境、民族性格、审美意识等方面探究日本的猫文化盛行的原因。

关键词:猫文化 猫形象 中日对比

从古至今,猫频繁出现在日本的史料、民间故事、语言以及文学作品中,成为了日本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日本文化中,猫文化俨然已经成为了一种文化体系。而在中国,猫出现的时间虽然早于日本,但由于社会环境,民族性格,文化差异等原因,中国的猫文化并没有日本那么丰富。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猫重新回到了中国大众的视野,养猫、开猫咖啡馆等,都成为了一种潮流。本文旨在语言、动漫和文学作品等多个角度来阐述中日两国猫文化的异同点并浅析其背后的原因。

一.中日关于猫起源的记载

我国在《诗经·大雅·韩奕》中就有“有熊有罴,有猫有虎”的文字记载。《礼记·效特牲》中明确写道:“古之君子,使之必报之,迎猫,为其食田鼠也。”这时候的猫因其捕鼠能力而受到人们的推崇和喜爱。只不过,“蜡祭八神”中的猫神不是今天的家猫,当时称之为“狸”。针对“狸”与“家猫”是否是同一种动物、家猫是否是中国本土的“狸”被驯服后的产物等问题,学术界众说纷纭,至今尚无定论。而在长沙马王堆汉墓中出土的“四猫纹漆盘”是我们能见到的中国与猫有关的最早的实物之一,说明了被驯化后的猫开始出现在朝廷宫殿之中。

日本的《广辞苑》中也有与猫相关的记录。公元6世纪左右,日本开始从唐朝引进佛教,而猫的引入则是为了防止经书被老鼠啃食。平安时代初期的说话集《日本灵异记》中第一次出现了“猫”这个字眼。随后,猫就出现在各类文献中,“唐猫”一词尤为常见,所以平安时代也称作为“唐猫时代”。而后在一条天皇时代,诞生了“ネコ”这个称呼。

二.中日猫文化的相同点——对猫的喜爱与厌恶之情

在中国,猫由于备受文人墨客的喜爱,成为其创作的灵感,开始带有“雅”的意味;明代朝廷内专门设有“猫儿房”饲养御猫;民间用猫捉蝴蝶配上红牡丹的传统图案来寓意长寿荣华等,都体现了中国人对猫的喜爱之情。而宇多天皇将父亲赠与自己的黑猫比作“骊龙含下之珠”;猫神社的建立;2月22日“猫の日”的设立等也反映出日本人对猫的珍视。

清代《猫苑》中记载的金华猫;岭南地区民间传说中猫首人身的老妇;藤原定家在《明月记》提及的“猫又(ねこまた)”都是让人们感到厌恶、畏惧的猫妖。可见猫也曾因其神秘诡异被两国人民妖魔化,成为蛊惑人类,为非作歹的不祥之物。

三.中日猫文化的不同点

虽然中日两国的猫文化有一定的相同点,但其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呈现出差异。下来笔者将从动漫、语言表达、民间故事、文学作品四个角度来论述中日猫文化的差异。

1.动漫中的猫。无论是《黑猫警长》中的黑猫还是《虹猫蓝兔七侠传》中的蓝猫,由于中国历来重视道德教育,所以动画中的猫都是积极向上的正面形象以及高尚品德的凝聚体,为小朋友树立了榜样。中国动画片的特点在于:通过动画片的形式寓教于乐,让孩子们树立良好的人格。

而日本动漫中与猫相关的形象也不少。二战后,日本处于经济、文化、科技迅速恢复时期,能从口袋中拿出无数个高科技道具的哆啦A梦从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国民对未来世界的向往。宫崎骏的《猫的报恩》中,女主小椿因拯救了一只猫咪偶然进入猫的王国,在猫男爵的拯救下逃离了与猫王子的婚约。就如同电影名称那样,电影中的猫形象就是日本人恩惠意识的载体,其体现了日本人重义理、人情的美德以及不知感恩则为耻的耻感文化。还有《夏目友人帐》中的“ニャンコ先生”,表面上憨态可掬,实际上却是一只守护男主的高级妖怪。通过这种把猫神化了的动漫形象,我们也可以窥见猫在日本人心中的地位。

与中国动画中千篇一律的猫形象不同,日本动漫中的猫形象一直与日本文化紧密联系在一起,反映着日本人的民族性格。在这些动漫形象走向世界时,实际上也是日本文化输出,日本社会呈现的过程。

2.民间故事、传说中的猫。我国古代有许多关于猫的民间故事,“猫鬼”便是其中的代表。在《隋书·文献独孤皇后》提到:“后异母弟陀,以猫鬼巫蛊,诅咒于后,坐当死。”独孤陀因私自养猫鬼陷害皇后而遭受灭门之灾。针对猫鬼一事,《大唐疏议》第262条规定:“蓄造猫鬼及教导猫鬼之法者,皆绞;家人或知而不报者,皆流三千里。”猫不仅在民间故事中被妖魔化,还成为了真实存在的巫术。其神秘、邪魅的特质招致人们的厌恶。

除了上文提到的“猫又”,日本民间故事中大部分的猫都是一个正面形象。招财猫就是一个代表。招财猫的起源是招福猫,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演化成了招财猫。豪德寺的招福猫、北海道的招财猫、《武江年表》中的招财猫等,这些都发生在江户时期。该时期的日本正处于大米向货币的经济转移时期,城市化、商业化水平大幅度提高,从事农业的人减少(播种技术的改良,善用水车等工具),经商者增多,催生出了招财猫信仰。

3.语言表达中的猫。在中国文化中有人认为猫不够忠诚,嫌贫爱富,因此有:“猫是奸臣,狗是忠臣”的说法。东方朔也曾用猫暗讽霍去病:“骐骥骅骝,天下良马也。将以捕鼠于深宫之中,曾不如一跛猫。”还有很多关于猫的贬义谚语,比如“偷嘴的猫儿——本性难移”、“猫爬屋脊——到顶了”等。而夸赞猫的谚语大多出自猫善于抓老鼠,比如“猫守鼠洞——不动声色”、“十只老鼠围只猫——没一个敢上”。

与中国不同的是,日本人与猫的关系向来亲近,所以有关猫的谚语,惯用句比中国要更细化,数量也更庞大。他们不仅是从猫的习性来描写,还会从猫的形态等方面衍生出一些惯用句。例如,用“猫の額”来形容地方特别窄。“猫の目のよう”的意思是猫的瞳孔会因为光的变化而忽大忽小,因此形容变幻无常。日语中还有以猫的习性来比喻自身的行为习惯的惯用句。例如,“ネコババ”形容像猫将粪便埋进土里一样的将事实掩盖起来,装作一副无所谓的样子。“猫可愛がり”形容父母过分的溺爱孩子。

暂且不论中日两国语言中与猫相关的惯用表达到底哪一方更倾向于褒义。单从语言的数量和细致程度就可以說明猫在日语表达中的重要地位。

4.文学作品中的猫。猫在中国文学作品中出现的频率并不高,且大都是负面形象。鲁迅先生在《狗猫鼠》中,通过描写猫的陋习来暗讽那些所谓的“正人君子”以及军阀统治者的帮凶,也表达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和施暴者的憎恨。老舍先生于“九一八”事变后发表的《猫城记》也同样用猫来暗讽丑恶的人类与社会。“我”在“猫城”结识了形形色色的猫人:大地主、政客、诗人兼军官的大蝎,杀人不犯法的外国人,打老师的学生,守着八个小妾的公使太太等等。老舍先生用诙谐荒诞的文字,暗讽了当时中国政治和体制的腐朽,表明中国遭受迫害的根源在于社会的腐朽和僵化。

日本文学中,猫的形象不胜枚举。最有名的便是夏目漱石的《我是猫》。主角是一只贫困教师家的猫,长于思考,富有正义感。作者通过这只猫的视角来观察人类的心理活动,淋漓尽致地反映出了二十世纪初日本中小资产阶级的思想生活,批判了当时的资本主义社会。宫泽贤治在《猫咪事务所》中,通过事务所荒诞的规章制度以及白猫、虎猫、花猫拉拢黑猫孤立灶猫的故事讽刺了自私自利的人性和社会阶层的利益关系。

中国文人喜欢用猫坏的一面来描写出人类的丑陋,通过猫的一些坏的习性用来讽刺那些讨厌的人。而日本的文学大多是对猫的习性及外在特征的描写,或者以猫的视角来描写故事内容,以此表达自己的感情而不是对猫自身有任何批驳。

在中国,猫出现在动漫、语言表达、民间故事、文学作品中的频率都没有日本多,中国人对猫的情结也远没有日本那么深厚。关于此现状的原因,一是日本的自然地理环境与猫的习性相适应。猫既解决了农作物的鼠害问题,也能通过感知周边环境和大气静电的异常变化帮助日本人预知地震、海啸的发生。猫的小体格与面积狭小,人口众多的日本相适应。渔业发达的日本也为同样喜食鱼的猫提供了良好的食物来源。二是猫的性情符合日本人的民族性格和民族心理。猫高傲狡猾、可爱冷酷、常常不动声色地观察着周围,日本的人际交往亦如此,人们更愿意委婉、暧昧地表达。且在日本社会中,与对方保持一定的距离,尽量不添麻烦是大家都默守的规则。三是猫符合日本人的审美意识。猫在浮世绘和和服图案中的频繁出现就印证了这一点。四是猫的治愈功能在日本社会的作用更明显。在生存压力大,孤独感强烈的日本社会,重视规矩,等级的日本人难免会感到疲惫,与每日无拘无束,高傲的猫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导致日本人喜欢从猫身上寻求慰藉,推动了猫文化的盛行、猫经济的发达。最后则猫的形象频繁出现在谚语,文学和影视作品中。猫形象出现频次越高,人们对猫的印象也会不断深刻,猫情结也就愈加深厚。哆啦A梦成为日本外务省形象大使一事,就充分说明了猫在日本的国民度之高。

参考文献

[1]白洋.日本猫文化[D].辽宁大学,2013.

[2]何萍.浅谈日本的猫文化[J].文学教育(下),2020(02):46-47.

[3]李湘涛.中国的猫文化[J].科技智囊,2015(10):79-83.

[4]邢栋.从民间故事看日本招财猫文化[J].青年文学家,2020(29):167-168.

(作者单位:西南民族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通讯作者:赵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