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Keywords的郭沫若诗歌翻译风格研究

2022-02-14王玥珉李崇月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22年1期
关键词:诗歌翻译郭沫若

王玥珉 李崇月

内容摘要:本文运用语料库研究方法,以郭沫若原创诗歌为参照,和其译诗对比,使用WordSmith8.0的Keywords功能得出关键度较高的四个词——“之”“而”“汝”“兮”并从这四个字着手研究郭沫若译诗风格。研究发现,郭沫若在翻译诗歌时倾向于用凝练的语言传达诗歌内涵,在创作诗歌时更偏向于用过多的笔墨抒发情感。

关键词:语料库研究方法 郭沫若 诗歌翻译 译者风格

诗人译诗是新文学历史上的特殊风景(熊辉,2017)。一方面,诗人可以通过自身创作经历从事诗歌翻译;另一方面,诗人可以借助自身丰富的翻译经验进行诗歌创作, 从而使译者和作者两个身份更好融合、使诗歌翻译和诗歌创作产生积极的化学反应。郭沫若是中国新诗代表人物之一。作为诗人,他的作品充满激情,受到大众欢迎;作为译者,他的译诗格高意远、情趣相随,其翻译风格极具研究价值。

至今,国内学者对郭沫若翻译的研究论文共211篇(数据截至CNKI2021年8月10日),涉及其翻译作品、翻译思想和翻译理论等方向,其中,诗歌翻译相关69篇,译诗风格相关仅5篇,且都是印象式或随感式论文,未通过数据进行实证研究。语料库的出现为译者风格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本文采用语料库研究方法,将郭沫若译诗与原创诗歌进行对比,以主题词关键度前四的词“之”“而”“汝”“兮”为切入点探索其翻译风格,以期拓宽译者风格研究视野,为郭沫若的翻译风格探索提供研究视角。

一.语料收集与分析

本研究选取《沫若译诗集》(1955,人民文学出版社,初版1931年)中的抒情诗42首作为研究对象建立语料库,选取郭沫若创作的抒情诗集《女神》《星空》为参考语料。《沫若译诗集》是郭沫若诗歌翻译作品的合集,其中不乏Ode to the West Wind,To A Sky-Lark等英文名诗。《女神》《星空》是郭沫若的代表作,在新诗发展史上地位极高,和《沫若译诗集》属于同一时期的作品。在对语料进行清理除杂、切分标注之后,采用WordSmith8.0提取主题词,并得出关键度最高的主题词“之”“而”“汝”“兮”(BIC分别为54.74,49.31,46.78,42.72)。“之”“而”在译诗中分别出现103次和58次,在原创诗歌中出现47次和14次,而“汝”“兮”在译诗中分别出现28次和26次,而在原创诗歌中均未出现。

二.基于Keywords的译者风格分析

1.什么是Keywords?

Scott(1999)指出,若一个词在文本中出现的次数至少与用户指定的最低频率相同,且它在文本中的频率与它在参考语料库中的频率相比小于或等于用户指定的p值,那么这个词就是关键词。当两个语料库一起比较时,通过对关键词进行检索,可以在相关性和风格上揭示二者间最显著的词汇差异。例如Tribble(2000)通过比较浪漫小说语料库和一般语料库得出了一个关键词表,发现浪漫小说中的口语多使用第一、第二人称代词和专有名词,较少使用复杂名词短语。Bassi(2010)通过主题词考察了美国和意大利关于《京都议定书》的相关报道,发现该协定书在美国报纸中是负面形象,但在意大利报纸中则是正面。

本研究主要通过关键词功能找出译诗和原创诗歌中频繁出现的词,并深入到译诗和原创诗歌总结其出现规律和意义、分析语言现象,从而探究郭沫若的译诗风格。

2.高频主题词“之”“而”“汝”“兮”所体现的译者风格

(1)“之”

運用Concord功能我们对译诗和原创诗歌当中的“之”字进行检索,“之”字在译诗中出现103次,在原创诗中出现47次。《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对“之”字的解释有六种:①往、到;②人称代词(作宾语);③人称代词(虚指);④指示代词(这,那);⑤用于定语和中心词之间,偏正结构;⑥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组成偏正结构。根据其注释对译诗和原创诗中的“之”进行词意分类。

统计发现,无论译诗还是原创诗歌,郭沫若都使用了大量偏正结构短语,尤其是定中结构。定中结构词类的定语由形容词、名词和动词性词语充当,中心词则是由名词性词语充当(张爱民、韩蕾,1997:70)。郭沫若所使用的“之”字定中结构词类又可细化分为领属关系的定中结构(如环佩之鸣、高山之巅、洋之水等)和一般修饰关系的定中结构(如欢愉之泪、雷电之时、阿谀之声等)。定中结构有描写和限制作用,可以通过描写词性定语来描写人或事物的性质状态,也可以通过名词性和动词性定语来限制描写对象的类型范围。

除定中偏正结构外,译诗中郭沫若通过将“之”添加于主谓结构之间(“主之谓”),取消句子独立性,使其变成偏正结构。这是古汉语特有的语法现象。主语+谓语可以构成一个完整的句子,但加入“之”之后,就让原本的句子成为了充当句子成分的短语。从心理上看,这种“主之谓”结构给读者意犹未尽之感,引导读者继续阅读;从语气上看,“主之谓”结构在阅读时具有停顿、舒缓的语气,突出了谓语,加强了情感的作用,这一点也符合抒情诗特点。

(2)“而”

“而”字在译诗中出现58次,在原创诗歌中出现14次。《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对“而”字解释有5种:①连接动词、形容词或词组、分句等;②有“到”的意思;③把表示时间、方式、目的、原因、依据的成分连接到动词上;④插在主谓语中间,表示“如果”;⑤姓。

译诗中“而”字大多作为连词。其中,表示语意相承32次(如袅娉而端庄翘摇的稻梗、海波跳跃速而明等),说明郭沫若在译诗时注重诗歌的语言表达的一致性和连贯性。此外,“而”的第三种用法也较多,译者使用“XX而X”结构词语,把表示方式的成分连接到动词上(如奔腾而去、蹒跚而行、欣欣而来等),使诗句简洁凝练,接近古体诗风格。原创诗歌中“而”的第三种用法最多,但与译诗不同的是,原创诗歌并未过多使用“XX而X”结构,对语言的简洁性也未作过多要求,而是尽可能用文字进行描述(例如为消灭阶级而战哟,为民族解放而战哟等)。

(3)“兮”

“兮”在译诗中出现了26次,在原创诗中没有出现。译诗中所出现的26次主要集中于《招“不幸”辞》。《古代汉语词典》(第2版)中,兮作为语气词出现,但历来学者对“兮”这一语气词的作用各有研究。郭建勋(1997)认为“兮”字句是骚体的本质特征,具有强烈的咏叹表情色彩和构成诗歌节奏的能力。周建忠(2002)提到“兮”是一个有力量能构成诗的节奏音符。姜亮夫(1979)认为在句尾的“兮”都是没有实意的语助词,无任何语法作用。在《招“不幸”辞》中,郭沫若所使用“兮”字,正是起节奏音符的作用。

例:欣欣而来兮坐我身旁,汝以影为衣兮“不幸”姑娘。汝含羞而强就兮容何窈窕, 汝华饰而悲伤兮虽孤寂而崇高!

原诗中每一小句中都以逗号断句,而译诗使用“兮”代替逗号,十分巧妙。不仅起到断句的作用,同时也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4)“汝”

同“兮”一样,“汝”也仅在译诗中出现。汝出自古代汉语,代词,代对方,意为你,你们。“汝”字在现代语言中使用较少,通常也表示“你”的意思。译诗中多次出现“汝”表明郭沫若在翻译时更偏向于使用古体诗结构。古体诗不拘泥于平仄、韵脚、对仗,以诗意而为之。译者采用古体诗结构,更有利于诗意传达。

语料库的使用使郭沫若译诗风格研究有了新的切入点。通过对郭沫若译诗和原创诗歌对比发现,作为译者,郭沫若在翻译诗歌时更偏向古体诗风格,除早年创作的古体诗,郭沫若的诗歌创作以白话文为主,这也导致了他译诗风格和创作风格偏差。译诗时,郭沫若追求语言的凝练精致,而进行诗歌创作时,白话文对诗歌字数没有太大限制,更注重情感抒发。尽管如此,我们仍可以找到郭沫若译诗和原创的共同点,例如他热衷偏正结构。偏正结构的短语不仅能充当各类句子成分,涵盖更大信息量,还能控制句子的阅读节奏,更好地传达诗歌情感。

由于语言的时代性,20世纪初的创作和译作,使用“之”“而”“汝”“兮”这四个字的可能性远大于几十年后的作品。因此本研究只能反映郭沫若二十世纪上半叶翻译风格,不能反映郭沫若一生的风格。这也是本文的研究局限所在。

语料库文学翻译研究已愈发成熟,涉及小说、戏剧、散文等多方面,但对诗歌翻译的研究仍然不足,本研究仅做抛砖引玉之用,以期未来有更多学者利用语料库对诗歌这一特殊文体的翻译风格进行研究。

参考文献

[1]熊辉. (2017). 翻译诗歌对诗人创作的影响. 文艺争鸣(09), 9-14.

[2]Scott, M. (1999). WordSmith Tools Manual version 3.0.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3]Tribble, C., & Mcenery, T. (2000). Genres, keywords, teaching: towards a pedagogic account of the language of project proposals.

[4]Bassi, E. (2010). A contrastive analysis of keywords in newspaper articles on the “Kyoto Protocol”.

[5]張爱民, &韩蕾. (1997). 偏正结构的语法地位.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000(001): 69-73.

[6]郭建勋.(1997). 汉魏六朝骚体文学研究. 湖南教育出版社.

[7]周建忠. (2002). 《楚辞》“兮”字的意义与作用. 文史杂志(03), 52-53.

[8]姜亮夫.《九歌》“兮”字用法释例.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02), 21-24.

基金: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基于复合语料库的诗人译诗风格研究”(项目号:2018SJZDI160);江苏省2020年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编号:KYCX20_3066)。

(作者单位:江苏大学)

猜你喜欢

诗歌翻译郭沫若
郭沫若书法作品分享(二)
郭沫若书法作品分享(一)
郭沫若致郁文的信
郭沫若佚诗一首
阐释学视角下的中国古典诗歌翻译研究
诗意与诗体的“旅行”
庞德《在地铁站》诗歌翻译的概念整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