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常规检验对炎症性肠病的诊断效果分析

2022-02-11宋振兴

系统医学 2022年20期
关键词:受检者血常规机体

宋振兴

山东国欣颐养集团莱芜中心医院检验科,山东济南 250000

受疲劳过度、饮食失洁、继发感染等影响,易引 发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BD)产生,患者会出现急性腹泻、血便及腹痛等情况,不及时接受相关诊断和治疗,会进一步对回肠、直肠及结肠等位置造成蔓延发展。影像学及内镜等相关检查办法可以对疾病的发展情况及类型做进一步判定,但检查需要耗费较长时间,影响疾病的确诊,会一定程度上延误重症患者的治疗,疾病的发展得不到控制甚至会造成严重脱水等生命威胁[1-3]。因此患者在发病后应快速进行早期诊断,根据检查结果判断疾病程度,临床需要寻找一种新型快速检查IBD的办法。临床研究证明,机体炎症标志表达变化与血液学检查结果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可应用于诊断及鉴别IBD的早期检查[4-6]。本文选取2018年11月—2020年11月山东国欣颐养集团莱芜中心医院诊治检查的900例受检者作以研究,均采取血常规相关检测,对比其检验结果情况,旨在明确检查的相关价值,并指导临床合理治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本院的IBD患者450例作为研究组,同期选取本院的健康受检者450名作为常例组。常例组受检者男230名、女220名;年龄32~67周岁,平均(49.65±8.35)周岁。研究组患者男226例、女224例;年龄33~68周岁,平均(50.29±8.71)周岁。两组受检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获得院内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通过讲解研究检查办法,受检者获悉签字。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所有研究组患者均接受相关影像学检查,符合炎症性肠病的有关诊断标准,且出现腹痛等明显症状表现。

排除标准:合并其他系统免疫疾病、慢性病、血液疾病、其他感染情况者;合并精神类疾病、无法自主交流沟通、检查依从度欠佳或中途退出研究检查者。

1.3 方法

所有受检者均在空腹时采一管2 mL静脉血送检血常规检测,采用西斯美康血球仪医疗器械对数据进行检查记录,采用相配套的分析仪对数据进行检测。采一管4 mL静脉血放置促凝管中,待凝固30 min后进行离心30 min处理,转速为3 000 r/min,血清分离后提取上清液。相关操作均由同一检测人员严格依据检测标准操作完成。

1.4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受检者检验后的血常规检测结果。检测内容正常值参考:红细胞(red blood cell, RBC):3.5~5.5×1012/L、血红蛋白(hemoglobin, Hb):110~160 g/L、红细胞比容(Hematocrit, HCT):35%~50%、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 WBC):4×109~10×109/L、血小板(platelet, PLT):100×109~300×109/L、血小板压积(platelet specific volume, PCT):0.11%~0.23%。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差异比较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RBC、HCT、WBC、PLT及PCT血常规检测结果均高于常例组,Hb血常规检测结果低于常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受检者的相关血常规检测结果比较 (±s)

表1 两组受检者的相关血常规检测结果比较 (±s)

指标RBC(×1012/L)Hb(g/L)HCT(%)WBC(×109/L)PLT(×109/L)PCT(%)常例组(n=450)4.23±1.36 142.67±32.04 42.06±21.68 5.68±2.14 267.64±62.67 0.17±0.35研究组(n=450)7.33±3.34 102.35±33.67 61.06±22.37 12.74±6.33 324.16±63.35 0.64±0.43 t值18.235 18.402 12.938 22.413 13.454 17.982 P值<0.001<0.001<0.001<0.001<0.001<0.001

3 讨论

IBD通常由细菌感染引发,重症疾病通常病情危急、变化较快,对患者的机体健康有严重威胁,需要及早重视,并通过早期检查诊断,给予针对性较强的干预治疗,一方面有效减少多重耐药菌的产生;另一方面快速控制病情的进一步发展[7-11]。但IBD初期患者通常无明显症状,导致疾病的影响进一步扩大,因此需要在临床检验中寻求更为便捷的筛查检验方式,提升疾病的诊断率。

在患者肠道受到感染时,其蛋白质水平含量会急剧提升,从而帮助机体清除侵入的病原菌及凋亡的组织细胞。重症患者感染后病情发展较快,在临床治疗期间通过进一步跟进检查仍不见降低,可考虑并发感染等情况,应及时给予抗感染干预等。血常规相关检测数据可以共同在炎症的作用下显著提升指标水平,使机体具备非特异性的抵抗力。当机体感染后,RBC、HCT、WBC、PCT、PLT水平会显著提升,其中RBC、HCT升高可提示有呕吐、腹泻、脱水等情况影响,WBC、PCT、PLT升高显示有急性感染或出血情况,营养水平的失衡会导致Hb的降低[12-15]。尤其是WBC指标的变化,WBC是机体吞噬病原菌的主要防御细胞,当机体感染后,WBC会穿过毛细血管壁,迅速聚集在感染部位,并将病原菌包围后吞噬。因此在感染后,机体的白细胞计数会有明显升高,这也预示了炎症的产生和急性感染情况,感染的程度也通常与其数量的增多程度成正相关,可以根据血常规的检查,分析其感染的程度情况,并根据检查数据选取给药方式、剂量等治疗手段[16],因此血常规可以作为检验IBD反应活跃及影响程度的重要参数指标之一。通过其指标的变化水平,可以对感染肠道程度等进行快速判断。对重症监护患者进行测定,也可以探测是否有细菌感染引发脓毒性合并症的风险,以做好提前预防治疗。此外,血常规的检验样本提取较为简单,相较于内镜等检查,更适用于早期的诊断使用。

为进一步取得更为显著的突破研究,确定血常规检测的应用效果,本院在常规体检的同期,选取IBD患者进行相关项目检测对比,结果表明:IBD患者的RBC[(7.33±3.34)×1012/L vs (4.23±1.36)×1012/L]、HCT[(61.06±22.37)% vs (42.06±21.68)%]、WBC[(12.74±6.33)×109/L vs (5.68±2.14)×109/L]、PLT[(324.16±63.35)×109/L vs(267.64±62.67)×109/L]及 PCT[(0.64±0.43)% vs (0.17±0.35)%]血 常 规 检测结果均显著高于健康受检者,Hb[(102.35±33.67)g/L vs (142.67±32.04)g/L]血常规检测结果显著低于健康受检者(P<0.05)。与孙秀菊[17]的研究结果对比,Hb水平均降低[(120.2±18.4)g/L vs (128.3±14.3)g/L(P<0.05)],与本文研究结果一致,说明血常规检测结果可以明显提示患者机体的感染情况及病情发展程度,其检测应用价值十分突出,可以反映出机体是否发生感染情况,并通过检查数值情况反映出重症感染疾病的进展程度,可以对早期的诊断及治疗方案的提出提供检查结果的数据支持。此外,临床检验中发现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等血生化检查数据结果的提升要早于血常规变化,治疗后恢复正常值范围的速度也较血常规变化快,具有高敏感性等特点,重症感染疾病的病症发展情况也相对复杂,且血常规仅能反映出机体的感染情况,因此建议对具体肠内疾病发展情况的相关检查,也可参考血生化相关数据,共同作为早期的诊断参考依据,指导临床快速给药治疗,并进一步进行内镜、影像学检查等相关检查,辨别疾病情况及发展程度等,提升整体临床疗效。

综上所述,在BID患者的临床诊断中,采用血常规检测办法,可以对患者的感染及疾病发展情况做出快速的判断,更便于临床对感染程度进行分析,建议在临床诊断鉴别中作为主要早期诊断检查项目,从而快速确定疾病的发展程度,对患者进行进一步的确诊,为患者的生命健康提供更多的保障,值得普及使用。

猜你喜欢

受检者血常规机体
血常规检验中常见误差原因及解决策略
血常规解读
Ω-3补充剂或能有效减缓机体衰老
冠状动脉CTA检查前需做哪些准备?
说说健康体检中的沟通技巧
邓俊峰作品选
分析沟通技巧用于健康体检护理中对提高体检者满意度的作用
某柴油机机体的设计开发及验证
健康管理对纠正体检人群不良生活方式的效果评价
大型卧浇机体下芯研箱定位工艺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