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阅读时代多种阅读方式下图书内容索引发展研究

2022-02-09刘双钱澄澄李荣建王德广

新世纪图书馆 2022年1期
关键词:阅读方式数字阅读发展策略

刘双 钱澄澄 李荣建 王德广

摘 要 数字阅读时代的到来带来读者阅读方式的巨大变化,也对读者使用图书内容索引带来了一定影响。文章通过对不同阅读方式概念与结构的解析,指出阅读时间、阅读内容、阅读工具、阅读效果四个方面上的各有凸显与侧重是区别不同阅读方式的关键因素,并由此对图书内容索引的作用与价值带来的影响进行了深入讨论,提出了合理设置图书内容索引位置、培养读者“以索引检得”的信息素养、优化图书内容索引使用体验、创新图书内容索引布局方式四种策略,推动图书内容索引工作发展。

关键词 图书内容索引;阅读方式;发展策略;数字阅读

分类号 G232

DOI 10.16810/j.cnki.1672-514X.2022.01.010

Abstract The era of digital reading brings great changes in the reading forms, but also has a certain impact on the use of book content index.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concept and structure of different reading forms, this paper points out that the highlight and emphasis of reading time, reading content, reading tools and reading effect are the key factors to distinguish different reading forms, and discusses the influence on the function and value of the book content index, and puts forward four strategies, which are setting the book content index position reasonably, cultivating the information literacy of readers by “index retrieval”, optimizing the use experience of book content index and innovating the layout of book content index, so a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book content index.

Keywords Book content index. Reading form. Development strategy. Digital reading.

0 引言

图书内容索引又称书后(末)索引,是文献内容索引的一种,一般置于书后,作为原书的一个组成部分随书出版。一般以书的附录形式出现,摘记书中的知识单元或事项为条目,表明其出处,并按一定次序编排,以方便查检该书内容的“附属性资料”[1-2]。图书馆内容索引具有对书中知识单元或事项梳理与规整、提高获取信息效率、实现知识扩展与延伸阅读、充当工具书等作用[3-6]。索引工作是索引实践和普及的出发点,在西方国家广受重视,自20世纪中期以来出版的图书中90%以上都含有内容索引[7-9]。我国近代索引理论源于欧美,自20世纪20~30年代起逐渐形成索引运动,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发展,现状不容乐观,先后有纪晓萍[10]、余美萍[11]、刘双[12]等学者对我国出版含有内容索引的图书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有内容索引的图书占比只有1.2%~3.5%,图书内容索引普及率较低,形势较为严峻。造成这一现象的除了国家没有制度规范的强制约束、相关技术资金与人员投入不足、行业自律性不高、编制与出版繁复耗时等不同层面的客观原因外[13],主要还有读者没有养成“以索引检得”的阅读习惯等主观原因,从而使得读者自身放弃了以维护自身利益、促进学习与改善工作效率为核心对内容索引的根本需要,也使行业从业者忽略了以服务读者需求为首位对编制内容索引的重视。随着互联网技术、移动终端技术与数字出版技术的广泛发展,数字阅读已经成为与传统阅读并存的一种社会现象[14],超半数成年国民倾向于数字化阅读[15-16],无疑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与学习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在顺应当前主流阅读方式的背景下,探讨使读者重视图书内容索引的作用与价值并养成善于使用图书内容索引习惯的一系列应对策略,对于推动图书内容索引的发展具有现实意义与思考价值。

1 相关阅读概念与结构分析

1.1 相关阅读概念

碎片化阅读是读者在确定的阅读目标指导下,以相对稳定的速度,投入较短时间(少于设定的某个标准)阅读某个内容的阅读方式。它有别于传统的纸质阅读,具有零散、随意、快捷、无序、简易等特征,但也有可能是有計划的、完整的、系统性的阅读,只是每次时间较短[17]。浅阅读是与深度阅读相对而言的,是读者从书面语言和符号中获得意义的社会行为、实践活动和心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阅读主体大脑的参与程度不高,对于阅读语言和符号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不高,一般只停留在了解或知其大概意思的层面[18]。移动阅读是以移动设备为载体,对在互联网上出版和发行的文本信息、图像、声音等多种信息形式的内容,通过便携式阅读终端下载来实现阅读的一种新方式[19]。相比于纸本阅读,它具有设备移动化、形式多样化、形式网络化等特点。微阅读是在网络时代下,人们在较短时间内,借助便携式终端设备如智能手机、Pad等移动通讯设备,通过阅读短消息、网文、短文体等微小文体来获取资讯的一种新的阅读方式[20]。浏览式阅读与快餐式阅读相对应,是在较短时间内便捷地获取文本信息,快速完成所阅读内容的一种方式,这种阅读方式具有注意焦点分散、短暂、消遣娱乐等特征[21]。沉浸式阅读是读者与文本的单独对话,通过充分调动起自己的理性和情感,聚精会神地去理解抽象的文本语意和表达逻辑,并对其进行重新解码和阐释,在这个沉浸式的沉思冥想状态中,读者也自然会产生宁静、平和以及享受的心理体验,从而达到“物我皆忘”的最高境界[21]。

1.2 结构分析

阅读是一个由读者主导的对阅读材料进行复杂信息加工的过程,包含字词识别、句法分析、涵义理解、推理判断等一系列交替进行的认知理解活动[22]。毫无疑问,依托于移动终端技术、数字出版技术与互联网技术发展起来的数字阅读,克服了传统纸本阅读在阅读空间和阅读内容上的束缚,扩充了阅读的时间、空间、内容与形式,让阅读行为与方式、信息获取与共享等变得更加便捷高效,赋予了阅读全新的时代意义,以此形成的各种各样的阅读方式逐渐成为当下阅读的主流并形成常态习惯,显著改变着人与人、人与技术以及人与媒介内容之间的社会关系。从阅读概念组织结构出发,一个完整的阅读活动可从阅读主体、阅读环境、阅读客体、阅读结果四个基本要素进行解析,即阅读主体在一定的阅读环境下选择相应的阅读客体,获得相应的阅读结果,其中阅读主体即为读者;阅读客体即为文本信息;阅读环境即为阅读的时间、地点与工具等;阅读结果即阅读对读者产生的意义、影响等[23]。

相较于传统阅读,在数字阅读环境下形成的各种阅读方式对阅读活动的四个要素有了更为细致的解构与认识。如碎片化阅读具有在阅读时间上不连续、阅读内容上非线性等显著特征;浅阅读具有在阅读效果上获得的理解或掌握程度不高等特征;移动阅读强调阅读形式与工具的移动化;微阅读则强调阅读内容文体上的微小;浏览式阅读要求阅读内容方便获取性与阅读时间短效性;沉浸式阅读则偏重阅读形式的单一与阅读过程中的沉思冥想,形成忘我的阅读效果。因此,不同的阅读方式可以通过阅读时间、阅读内容、阅读工具、阅读效果四个方面进行具体辨析区分。

2 阅读方式对图书内容索引的影响

图书出版数字化的发展对图书内容索引在纸电索引格局、索引规模、索引功能、索引编制、索引标准等方面产生着不同程度的客观影响[6]。随之而来的数字化阅读的广泛普及,通过不同的阅读方式,则对读者使用图书内容索引的阅读习惯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对于图书内容索引长期的发展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

2.1 阅读时间与阅读内容对图书内容索引作用的影响

图书内容索引最重要的作用是信息导航。读者通过内容索引可以在不通读全书的情况下,自由选取书中某些自已感兴趣的内容,快速检到信息的确切位置,进而获取相关信息,大大提高了信息获取的效率。习惯于碎片化阅读的读者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完成阅读,习惯于浏览式阅读的读者喜欢方便快捷地完成阅读,这两种阅读方式使得读者自身可以利用的阅读时间以及可以获取的阅读内容有限,因此,阅读时间的碎片化与短效化限制了读者对知识和信息的获取效率与理解程度,从而弱化了图书内容索引信息导航的作用。

图书内容索引另一个较为重要的作用是对书中知识单元或事项的梳理与规整。内容索引通过将书中具有检索意义且能反映出书中论述侧重点和特点的知识单元或主题事项进行集中标引,实现了对书中知识单元以及主题事项的梳理和规整[3]。习惯于碎片化阅读的读者在完成阅读内容上是非线性的,其阅读内容是一个个相对独立的片段,而习惯于浏览式阅读的读者由于思维对书中内容理解不深、焦点易分散,阅读效果偏重于消遣娱乐等,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读者对书中信息或知识的自我加工处理,使得读者比较容易忽略图书内容索引具有的对书中知识单元或事项的梳理与规整作用。

2.2 阅读工具与阅读效果对图书内容索引价值的影响

通常一本含有内容索引的图书会有比较好的销量,并且有着广泛的受众群体,在取得较高的销量与出版定价的同时,在馆藏量、被引量、转载方面也会获得较多有利的同行评价,这样会大大增加图书的价值(包括学术价值和经济效益)。在当前超半数国民倾向于数字化阅读方式的背景下,以手机、平板电脑、Kindle等为移动阅读工具,以电子阅读器、阅读App、网页等为阅读媒介的形式广受大众青睐,一度成为阅读的首要选择。这种形式虽然相对于纸本图书阅读来说方便快捷,但一定程度上也削弱了读者的忍耐力与注意力,忽略了一本书所反映的核心主题,阻碍了读者通过阅读获取完整的意义,从而弱化了去考量图书本身所具有价值的意愿和行动,从而影响到图书内容索引对图书的学术价值与经济效益的体现。

有无编制图书内容索引,及编制质量,通常被作为评判图书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是图书结构标准化和规范化的要求,也是实现我国从出版大国到出版强国的必要条件之一。相比于传统意义上的阅读,目前人们阅读的目的不再局限于获取知识和提升文化素养,更多的是获得消遣与休闲娱乐,阅读的深度不再重要,广泛涉猎远比阅读得专、精、深有意义,这种阅读形成的分散性、无目的性、思维惰性、肤浅性等阅读效果摒弃了图书所反映的内容精髓在阅读活动中的核心意义,从而导致图书的篇幅、字数、结构、规范不再是人们追求的目标,相反,追求配图丰富、文体多样、短小浓缩等能给人们带來视觉盛宴的图书样式渐成主流,这无形之中将严重影响对图书质量的客观评价,从而导致读者更不会关注图书是否有内容索引。

3 图书内容索引发展策略研究

编制图书内容索引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政策支持、标准制定、普及宣传、培训交流、技术开发等不同职能部门与从业者。已有不同学者为图书内容索引的发展提出了许多建议与措施,如加强法律强制约束、制定标准规范、加大交流与宣传等。但是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发展,我国图书内容索引编制现状不容乐观,尤其是进入21世纪,移动互联、数字化技术等与社会不同领域广泛融合,图书内容索引的发展形势更为严峻[12]。纵观我国图书内容索引工作建议与措施,很多都是根据图书内容索引发展的客观条件与外部环境而实施的,而忽略了编制图书内容索引的目标,即忽略了图书内容索引工作本身是用于服务读者检索需求。因此,必须优化图书内容索引工作的内部环境,从内容索引实际目标出发,满足读者的检索需求,在顺应当前主流阅读方式的背景下培养读者善于、自觉、合理使用索引的习惯,从而增强读者维护自身利益的意识,有利于切实推动图书内容索引工作的发展。笔者认为,在当前不同阅读方式的背景下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重考虑。

3.1 合理设置图书内容索引位置

在传统纸质图书中,图书内容索引又称书后(末)索引,一般置于书后,以三维立体形态呈现,读者可以方便地随时随地翻看索引目录,帮助自己检索信息并进行知识的梳理与规整,提高自己对图书的阅读效率。如今数字阅读时代到来,与阅读一本纸质图书相比,人们阅读一本电子图书多以碎片化的时间完成,阅读内容被块状分割,阅读过程从大脑思考转变成寓意符号,读者对图书内容的理解、信息或知识的加工处理是间断的、有限的,受限于阅读工具的二维平面,图书内容索引到的出处难以翻阅到对应页码,其作用难以体现。因此,除了把图书内容索引置于书后外,还应分章节设置独立的内容索引,尤其针对内容连续性差、文字量大、系统性与阅读性强的纸质与电子图书,通过章节内容索引,能使读者针对不同阶段阅读涉及到的内容要点、知识脉络等进行必要、快速的回顾,以便加深理解,提高阅读的效率。

3.2 培养读者“以索引检得”的信息素养

数字阅读时代的来临使得信息获取变得相对简单,对普及知识、促进教育公平等方面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在提升信息素养、缩小数字鸿沟、助推书香社会上有着明显的功效[24]。在当前多种阅读方式并存的背景下,一个拥有良好信息素养的读者在有限的时间内能有效地对图书内容信息进行筛选,并能合理使用图书内容索引进行针对性的检索与阅读,可以挖掘书中潜在知识,改善其学习与工作效率。而在重视竞争、讲究效率的社会环境下,善于并习惯使用图书内容索引实施检索,以便快速获取自己所需的信息,是读者以维护自身利益为核心对内容索引的根本需要,应引起行业及其从业者以服务读者需求为首位对编制内容索引的重视。只有培养读者“以索引检得”的阅读习惯,才能为促进我国图书内容索引事业长足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3.3 优化图书内容索引使用体验

数字阅读环境下,设计排版简明清晰、人书交互多元互动、文本呈现形式丰富多彩等优点能极大地提升读者的阅读体验,因此,可以对图书内容索引中的知识单元或条目首先进行合理的设计排版,使其在书中的相应位置能够被读者进行动态批注或释义,并允许进行分享以方便形成讨论与交流,加深读者对书中重点知识单元或条目的理解;其次可以利用人书交互技术,为图书内容索引单独设置模块,采用功能键、特殊手势等方式快速调用图书内容索引,以便实现对知识单元或条目的快速检索;最后可以利用丰富多彩的文本呈现形式在字体、大小、颜色等方面针对不同群体读者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将知识单元、条目及其标注统一起来提升读者在不同阅读方式上的感官体验,以便引起其对图书内容索引的重视。

3.4 創新图书内容索引布局方式

相较于传统的阅读纸本,数字阅读版式在丰富文本内容与形式、查找标记文本信息、翻阅浏览文本方式等方面都具有显著优势。利用这些优势可以让图书内容索引“活”起来,一方面可以将图书内容索引中标记的每一个知识单元或条目与其在书中所处的页码、段落、章节进行动态链接,以方便读者快速定位进行检索,并且同时进行显性标记,以表明其是书中重要的知识条目,防止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漏掉重要信息;另一方面,将图书内容索引中分散于书中各处、涉及同一主题或具有相似属性知识的条目单元进行集中标引,以显示这些知识单元或条目之间的语意关系与知识脉络,方便读者挖掘新信息、新内容与新观点,有利于进行知识再创新,使得其在翻阅图书内容或内容索引的时候很容易进行知识扩展,实现对不同主题或知识间的延伸阅读或延伸学习,提升阅读的沉浸感。

4 结语

尽管碎片化阅读、浅阅读、移动阅读、微阅读、浏览式阅读、沉浸式阅读等随着数字时代的来临成为主流的阅读方式,对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但培养用户重视图书内容索引的作用与价值以及善于使用图书内容索引的习惯却是重点要考虑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多种阅读方式概念与结构的解析发现,不同阅读方式在阅读时间、内容、工具、效果四个方面各有凸显与侧重,并围绕这四个方面阐述了不同阅读方式对图书内容索引作用与价值的影响,从内容索引实际目标与满足读者检索需求出发,构建了以合理设置图书内容索引位置、培养读者“以索引检得”的信息素养、优化图书内容索引使用体验、创新图书内容索引布局方式等策略,优化了图书内容索引工作的内部环境,推动图书内容索引工作的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张琪玉.图书内容索引编制法.写作和编辑参考手册[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1.

黄远慧.浅议图书内容索引的推广[J].才智,2011(24):89-90.

邱均平,李艳红.内容索引的分类、功能、编制与应用[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3 (2):31-35.

纪晓萍.我国书后索引的现状调查与分析[J].图书馆建设,1994(5):41-43.

宋永刚.从阅读性与检索性析如何设置图书目录与索引[J].出版发行研究,2010(6):44-45.

邱均平,马力,杨强.数字出版环境下书后索引发展研究[J].图书馆杂志,2016,35 (3):68-73.

LANCASTER F W.Information and documentation guidelines for the content, organization and presentation of indexes[J].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Research,1998,20(3):295-298.

戴立群.英国图书索引的发展现状:兼论中国索引国际化的机遇和挑战[J].中国索引,2006(4):52-57.

丁玉玲,夏侯炳.1979—2008年我国图书内容索引的研究综述[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0 (1):80-85.

纪晓萍.我国书后索引的现状调查与分析[J].图书馆建设,1994(5):41-43.

余美萍,丁玉玲.我国图书馆藏书索引编制之现状与对策:以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藏书为例[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5(3):92-96.

刘双,钱澄澄,王德广.我国图书出版内容索引困境与解决路径的研究:基于大数据视角的分析[J].晋图学刊,2020(2):19-26, 79.

王瑾,陈春霞,侯利娟.中国学术著作书后索引的现状、成因与趋势:基于专家调查法的微调查[J].中国索引,2015,13(2):7-19.

赵光敏.我国数字阅读的现状与前景[J].上海教育科研,2019(3):15-19.

刘彬.第十七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J].新阅读, 2020(5):7.

黄先蓉,张窈.数字阅读研究热点与动向:伦理、行为与应用[J].出版科学,2020,28(2):5-16.

王鹏涛.我国碎片化阅读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基于量度视角的考察[J].编辑之友,2018(1):12-15,19.

周亞.“浅阅读”概念界定及相关辨析[J].图书馆杂志.2013(8):18-22.

曾妍.移动阅读在图书馆实行的可能性分析[J].图书馆建设,2009(2):70-72.

许小梅.我国微阅读研究综述[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16(6):152-154.

杨嵘均.网络智能时代纸质阅读向数字阅读模式跃迁的裂陷与弥合[J].南京社会科学,2019(12):108-116.

袁曦临,王骏,刘禄.纸质阅读与数字阅读理解效果实验研究[J].中国图书馆学报, 2015,41(5):35-46.

范蔚,赵凌澜.结构分析:碎片化阅读概念界定及影响因素[J].编辑之友,2019(4):31-35.

黄先蓉,张窈.数字阅读研究热点与动向:伦理、行为与应用[J].出版科学,2020,28(2):5-16.

刘 双 徐州医科大学图书馆副研究馆员。江苏徐州,221004。

钱澄澄 空军勤务学院图书馆馆员。 江苏徐州,221000。

李荣建 徐州医科大学图书馆馆员。 江苏徐州,221004。

王德广 徐州医科大学图书馆教授。 江苏徐州,221004。

猜你喜欢

阅读方式数字阅读发展策略
浅议语文阅读教学
农村用户数字化阅读培养策略研究
近十年我国数字阅读的发展状况与趋势
手机阅读平台用户体验影响因子分析
体育旅游产业的特征及发展策略探讨
在线视频用户付费的商业模式研究
形成合作意识,促进学生体育竞技能力发展
浅谈我国电视真人秀节目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策略
分析阅读教学法在数学课堂中的渗透
给孩子插上阅读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