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民族地区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的功能探析*
——以武陵山民族聚居区为例

2022-02-08王月娥袁杰萍

高校图书馆工作 2022年3期
关键词:民众攻坚文献

●王月娥 袁杰萍

(吉首大学 湖南吉首 416000)

舒瀚林

(湖南工业大学 湖南株洲 412007)

1 引言

2020年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也是推进持续性减贫的重要制度保障。”同时,我国正处于两个百年交汇期和过渡期。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也强调要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根据国家“十四五”规划及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将成为脱贫摘帽后集中连片贫困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因此,虽然我国已消除绝对贫困,但是在集中连片贫困农村,尤其是在西部民族贫困地区农村相对贫困仍然存在,还需要在巩固拓展脱贫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减贫,缩小城乡贫富差距,以实现乡村振兴及共同富裕,乃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随着文化扶贫及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人们接触到了越来越多的乡村文化生活,认识到了只有在乡村形成浓厚的阅读氛围及良好的阅读环境,才能真正实现乡村文化振兴[1]。图书馆服务作为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助力乡村文化振兴新的历史使命。阅读推广作为图书馆的重要职能之一,在传承中华文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及助力乡村文化振兴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在推动人人阅读,提高人类文化素质,提升各民族软实力,促进民族振兴,推进各国富强及社会文明进程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

武陵山民族聚居区属于国家14个连片特困区之一,是国家脱贫攻坚的示范区和主战场,地处湘、鄂、渝、黔4省市边界[3],有30余个少数民族,民族人口占区域总人口的1/2,虽已实现脱贫摘帽,但相对贫困仍然存在:连片特困区图书馆基础薄弱,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尚不健全;乡村文化人才缺失;乡村文化振兴内生动力不足;乡镇文化站、村图书室(农家书屋)整体运行效能低下。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背景下,该区域图书馆应不断延伸服务范围和拓展服务深度,充分发挥其阅读推广功能,深化服务内容,助力乡村文化振兴,从而实现其内在价值。

2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武陵山民族聚居区图书馆阅读推广的职能定位与内在优势

2.1 图书馆阅读推广的职能定位

(1)营造乡村阅读文化氛围,丰富乡村文化生活。第十八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成果显示:2020年我国城镇成年居民的图书阅读率为68.3%,纸质图书阅读量为5.54本;农村成年居民的图书阅读率为49.9%,图书阅读量为3.75本[4],相比城镇居民,农村居民接触到的阅读机会较少。图书馆开展阅读推广活动能给乡村居民带来高质量的文化服务,提升和丰富乡村居民文化生活,促进乡村阅读设施建设,补齐乡村文化服务短板,助力和谐乡村建设。

武陵山民族聚居区图书馆开展乡村阅读推广活动的内容形式多样,其中包含面向留守儿童、老人等弱势群体的阅读推广活动,丰富了乡村民众文化生活。在关爱留守儿童群体方面,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以下简称恩施州)图书馆为山区孩子送去精心挑选的各类图书,深入开展“关心农村儿童教育,关爱留守儿童”阅读推广活动;吉首大学图书馆开展文化展演、图书捐赠、数字资源推介、移动阅读等阅读推广活动,为留守儿童提供优质教育资源和人文关怀;怀化学院图书馆在对口帮扶点虎皮溪村小学开展“悦读绘本,启迪童心”阅读推广活动;湖北民族大学图书馆走进山村小学推广阅读。在关爱老年人群体方面,恩施州图书馆举办“书香伴读”特殊群体阅读活动,给老人送报纸,让他们在“银龄E时代”感知传统纸质阅读的温度。此外,还有一些促进乡村阅读设施建设的阅读推广活动,图书馆通过阅读推广活动捐赠图书、提供农家书屋管理员专业化培训等方式,解决农家书屋图书来源有限、资源更新滞后、管理人员缺乏等问题。如吉首大学图书馆长期帮扶凤凰县图书馆开展业务自动化、古籍保护及基层农家书屋管理员培训;为对口扶贫村土家山寨保靖新码村捐赠图书及电脑等;帮助苗区矮寨社区农家书屋进行图书整理、分类和排架,并赠送相关指导书籍等。这些阅读推广活动的开展,为乡村营造了阅读文化氛围,丰富了乡村文化生活。

(2)保障民众文化需求,推进美丽乡村建设。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新兴媒介的不断发展,农村居民的文化需求、思维方式及阅读方式发生了明显变化。其文化需求从单一诉求转化为多元诉求,不仅需要阅读农产品方面的书籍,还需要了解与掌握经营、销售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以及新兴阅读媒介。武陵山民族聚居区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以民众真正的文化需求为出发点,立足于特有的乡土民族文化,利用自身的技术资源优势和宣传手段,促进美丽乡村建设。将当地特有的乡土文化、文明乡风、良好家风和淳朴民风融入阅读推广活动中,开展个性化、特色鲜明及媒介融合的新形式阅读推广活动;提高民众参与率,实现阅读推广文化服务供给与民众文化需求的有效衔接;提升文化服务效能,改善农民群体生产生活方式,调动民众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让农村居民享受同城市居民一样的文化权益;提升村民的文化素质及美丽乡村建设的动力和内涵;增强乡村文化软实力,助推美丽乡村建设。如恩施州图书馆2020年开展“相约乡读,悦读恩施”阅读推广系列活动26次,包括故事分享会、班小组读书会交流及指导、留守儿童文化志愿服务等;开设“我爱书法”“我爱珠心算”“写作业,听故事”寒假课堂共16节;开展“童心·童廉”家风家教主题阅读活动,共有23对亲子家庭参加。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助力乡村阅读,助推美丽乡村建设。

(3)开展农业技能培训,培育时代新型农民。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培育新型农民是实现乡村振兴总目标——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建设美丽乡村的关键环节与核心内容。图书馆的阅读推广服务通过选择、收集和订购科技书籍资料,开展图书下乡活动,传播农技知识,丰富与农民技能有关的文献资源;加强农家书屋、图书室和基层图书馆建设,夯实农民学习平台,开办农民夜校、田间课堂,根据农时季节,与农业部门协作,举办系统的农业实用技术、职业技能等科技兴农培训班,举办农业科技讲座以及传播相关新闻资讯;将高校农业科技专家学者请到田间,提供指导,以提高农业技术和解决农民在种养殖中遇到的问题,切实提高农民的种养技能水平;针对农村致富能手、能人大户及返乡创业人员开展农产品加工、农旅开发等种养殖技术和电商业专业培训,为乡村振兴培养本土化的人才队伍。如吉首大学图书馆在学校对口扶贫村湘西土家苗寨新码村和联团村开展电子商务知识业务培训、数字资源推介等推广活动,以缩小城乡差距。吉首市马颈坳镇隘口村围绕茶叶种植培管加工广泛开展培训,90%以上的村民成为种茶、制茶、贩茶能手,“一片叶子”带来整村脱贫。

2.2 图书馆阅读推广的内在优势

(1)专业阅读推广人才团队。专业阅读推广人才团队是图书馆开展阅读推广服务的独特优势。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图书馆专业阅读推广人才团队工作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最前沿,与民众进行面对面沟通,对民众文化需求有较为深入的了解。同时,也能及时了解民众对图书馆阅读推广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意见及建议。阅读推广人才团队具有深厚的专业背景知识及丰富的阅读推广经验,能够依据当地民众的文化背景、阅读能力和偏好,运用其敏锐的洞察力和良好的沟通能力,制定不同的阅读推广方案,进行精准化及个性化的阅读推广活动。如恩施州图书馆“相约乡读”阅读季走进巴东县野三关镇,为当地小学与幼儿园开展绘本讲座与阅读指导讲座共4次,1 000余名师生参加。

(2)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图书馆蕴藏着丰富、全面和具有特色的文献信息资源以及现代化设备、技术。图书馆应利用自身专业技术及资源优势,通过开展阅读推广活动,参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及乡村文化振兴,积极开展“文化助力乡村振兴”活动,为乡村文化建设提供智力及物质支持。针对乡村文化发展和资源配置不均衡现象,图书馆应寻求政府财政支持,有力整合社会资源,与各行业、各领域、各地区合作,建立健全图书馆资源共享联盟与乡村阅读推广联盟。同时,可深化跨界机构合作,形成多元化的阅读推广合力,共同推动乡村振兴[5]。

(3)阅读推广服务基层基础设施站点分布广泛及整合利用社会力量及资源。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基层基础设施站点分布广泛,资金以及制度方面有一定的保障。如吉首市行政村已实现农家书屋全覆盖,现面积共有3 360平方米,共配送图书资料373 071册[6]。针对偏远又难触及、分散又难覆盖的地方,图书馆开展流动图书车及流动站服务等;服务触及乡村的学校、村委会和纪念馆等,并定期开展免费办证、图书借阅、图书更新和农技咨询服务等,为村民带来就近阅读的便利。同时,图书馆开展阅读推广服务有着较为完善的乡村阅读联盟,深化跨界融合与相关社会组织机构合作,最大限度地汇聚社会力量及资源,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创新,盘活不同社会组织、公共服务机构的各类资源[7],共同推进乡村文化振兴。

3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武陵山民族聚居区图书馆阅读推广功能

3.1 发挥服务育人与文化育人功能,提升民众文化素养

人才是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关键智力保障。图书馆开展阅读推广服务具有服务育人与文化育人的功能。由于大多数乡村教师缺少对学生课外阅读的引导,大部分学生家长没有深刻认识到阅读对孩子成长成才的重要性,大部分乡村学生在没有教师和家长的阅读指导下对阅读不感兴趣[1]。因此,需要图书馆的阅读推广服务通过开展宣传教育导读、加强阅读推广人服务管理、开拓服务育人新途径、健全服务育人评估体系等进行服务育人[8]。同时,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战略背景下,思考、研究和利用新媒体技术平台及手段创新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模式,对其服务育人功能进行创新和优化。图书馆应与其他文化机构、企业、社会组织机构或团体等进行合作,多元主体协同配合,创新联动式培养,组建“学校+企业+乡村”合作育人主体,搭建“线下服务+线上引导”混合育人网络,构筑“1+N”协同育人平台[9]。

对于缺乏阅读意愿和有阅读意愿却不善于阅读的人群,如少年儿童、青年学生,还有因各种原因成人后失去继续学习机会的人[10],武陵山民族聚居区的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应发挥其服务育人与文化育人功能,通过引导和培训,使其学会阅读。如恩施州图书馆开展“相约乡读,悦读恩施”的阅读推广主题活动,举办少儿故事大赛,展现少年儿童时代风貌,推动少儿全面发展;开展绘本阅读,推动少儿阅读;开展征文征画活动,培养少儿书写、思考、绘画能力。如吉首大学师范学院图书馆向尧场村捐赠儿童读物及农业科技等书籍,并带领村民阅读。该区域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发挥了服务育人与文化育人功能,让阅读点亮乡村孩子的人生,让更多的孩子通过阅读走出大山,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3.2 发挥乡村文化构建功能,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1)发挥文献选择功能。阅读推广旨在提升社会文明程度及民众的文化素养,尤其是提升弱势群体的阅读水平及阅读能力,满足民众的阅读需求及激发其阅读兴趣,培养其良好的阅读习惯[11]。在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助力乡村振兴的实践活动中,无论是图书捐赠,还是举办阅读辅导活动,都存在着主题选择的问题,而主题选择需要甄选文献。图书馆的阅读推广服务应发挥其文献选择功能,即对文献及其内在价值进行分析和判断,选择符合民众需求的文献进行有效推广,吸收文献中所蕴含的价值观念,并以这些价值观念有针对性地策划活动,以吸引民众进行阅读,扩大社会阅读群体,普及社会教育。这种具有选择性的阅读推广活动更容易被民众看到、接受和喜爱。同时,经过选择的文献承载的文化更容易被读者知晓和认同,而那些不常或从不被推荐的文献,则很有可能随着时间的流逝被人忽略和遗忘。正是在这种具有选择性的阅读推广实践中,乡村文化也被有选择性地建构着。

(2)发挥文献诠释功能。在阅读推广服务实践中,图书馆除了选择性地推广文献内容外,还需要对所推广的文献内容进行诠释。在阅读推广的过程中,图书馆始终以“知人论世(诠释文献作者的本意)”与“以意逆志(过去与现在的视域融合)”相结合的态度,对文献进行选择性诠释,既客观地揭示了文献的本来“含义”,又对文献赋予新的时代“意义”,使文献及其所承载的社会记忆得以在重构中走向现在[12]。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新媒体短视频兴起,传统纸质文献的吸引力逐渐减小,在开展送书下乡的阅读推广活动时,村民的阅读积极性不高。因此,阅读推广应发挥其文献诠释功能,重新揭示文献中所隐含的价值,激发读者潜在的阅读需求及阅读兴趣。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背景下,武陵山民族聚居区图书馆应充分发挥其阅读推广的文献诠释功能,从不同角度凸显文献内容的不同内涵,发掘文献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及助力乡村振兴背景下的新内涵,改变民众对文献固化的认识,激发民众自主阅读兴趣。通过创造性阐释,源源不断地激活文献中隐藏着的新活力与新价值[11]。将文献置于二者有效衔接的背景中进行阐释,找到能够切合民众兴趣及内在需求的文献,并以此重建文献对于民众的阅读价值。

(3)发挥阅读空间营造功能。在阅读推广服务空间的营造上,要兼顾空间的功能性与审美性,确保空间具有一定的吸引力,满足民众文化需求、交流互动需求,从而使民众更容易感知和接受阅读推广服务中文献所蕴含的文化价值。而且,民众对阅读空间的使用情况也是检验图书馆阅读推广空间塑造是否成功的依据。例如,怀化学院图书馆联合多方力量为虎皮溪村捐建了“少儿图书室”和“智慧学习室”这两个阅读空间,并配备了阅览座位、电子书和墨水屏阅读器。“少儿图书馆”和“智慧学习室”投入使用时,村民和学生常来看书,营造了良好的读书氛围。这两个阅读空间成为该村民众读书学习、陶冶情操的“精神乐园”,成为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加油站”和“孵化器”。

3.3 发挥阅读传播功能,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乡村产业发展不仅包括农产品的种养生产、加工和流通,还包括乡村服务业、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等[1]。武陵山民族聚居区图书馆可利用新媒体发挥阅读推广服务的阅读宣传功能。如根据农村村民群体利用微信频率较高,阅读推广人才团队可通过建立微信公众号的方式,服务乡村;针对有些村民喜爱观看手机短视频的现象,则可通过录制阅读短视频的方式,提高民众的阅读积极性等。图书馆通过语音、文本、图像、视频和直播等方式进行创新阅读宣传,传播民众需要的先进农业生产技术、产业发展理念、商品流通服务知识等信息,如法律法规、农业农村的相关产业政策、商品交易流通信息、当前乡村优质的农产品推广渠道[1],从而提高民众参与阅读推广的积极性,引导民众积极阅读,及时了解最新信息。由此可见,图书馆可通过发挥其阅读传播功能,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4 结语

当前,我国正处于两个百年交汇期和过渡期,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上,不断进行创新拓展,并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意义重大。综上所述,在二者有效衔接的背景下,武陵山民族聚居区图书馆的阅读推广服务应结合该民族区域实际,利用其独特的职能与优势,持续发挥其特殊功能。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其独特价值,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推乡村振兴。

猜你喜欢

民众攻坚文献
兑现“将青瓦台还给民众”的承诺
乌克兰当地民众撤离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既要继续攻坚 也要防止返贫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脱贫攻坚应及时清理“淤堵点”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脱贫攻坚 重在落实
互助:“联动”方能攻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