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工匠精神培育的电气自动化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2022-02-06惠梦娟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2年2期
关键词:工匠电气教学活动

□惠梦娟

科技的发展和生产力的变革带动了社会领域的变革,在新阶段企业对于电气自动化专业的人才的需求量显著的增加,但是传统的教学模式下电气自动化教学存在许多问题,无法满足人才培养的实际需求,因此,电气自动化课程有必要基于工匠精神的背景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进行创新,从而保证整体的教学效果,满足现代化社会对于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

一、工匠精神的内涵

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和人类技术水平的提升,二次工业革命的爆发使得工匠的内涵发生了改变,变成可生产或者服务领域依靠自身的技艺生活的人,而在新时期工匠精神的具体内涵如下文所述。

(一)尊师重道。尊师重道可以说是古代工匠精神的起源。尊师重道的具体含义在于尊重技术、学生和职业精神并且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我国古代技艺的传承往往只有两种方式,即师傅传授和家族传授。师傅传授是尊师重道的起源,师傅除了教给学生必要的技术以外还将职业精神和价值传授给徒弟,这就成就了尊师重道的具体意义[1]。

(二)热爱工作。对于专业从事者而言,需要对自身的工作充满热爱,激发自身的工作激情,对工作模式进行创新,从而实现自身的价值。央视曾经就工匠精神拍摄过一部名叫“大国工匠”的纪录片,纪录片中的工匠往往都对自身的工作具有无限的热爱,即使这种热爱的形成有先天的也有后天的,但是这些工匠在工作的时候都可以通过自身对于工作的无限热情领会到自身工作的价值,从而进一步将工匠精神发扬光大,使得工匠精神可以在新的时期发光发热。

(三)不断改进。对于技术的改进以及经验的积累是改进工匠精神的源头。工匠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地对技术进行创新,对产品进行改良,并且在改良的过程中保持原有的严谨性和规范性,对每一处细节认证对待,对每一道工序仔细思考,为了自身的职业奉献毕生的经历。对于技术的改进是工匠对于产品质量的要求也是自身责任意识的体现。因此,电气自动化专业的教学也需要严格遵守工匠精神,提升教学水平。

(四)实践创新。创新是事物发展的必然途径,是新事物不断取代旧事物的过程,实践创新是工匠精神的灵魂。实践指的是立足于实际,创新是与时俱进,因此处在生产和服务的第一线的工匠们必须立足于实际,在实践中提升自己,根据时代发展的需求和客户的实际需要对自身的产品进行创新,从而可以准确地把握生产规律,提升自身的服务水平和工作水平,为消费者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和产品[2]。

二、基于工匠精神背景下电气自动化课程教学改革的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技术水平的提升,我国的各行各业对于电气自动化专业的人才的需求量显著增加。而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技术水平的提升,为专业人才的创新能力和实践水平具有了更高的要求。根据工匠精神的内涵可知,在新的时期可以利用所谓的“工匠精神”对学生进行培养,使得学生可以掌握电气自动化专业的理论,掌握足够的实践经验,具有足够的责任意识,为我国的社会以及国家提供高素质高水平的复合型人才,从而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

三、电气自动化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现代技术进行的过程中,电气自动化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因此需要基于工匠精神进行教学活动,从而可以保证教学的实际效果。

(一)基础理论多,学生难以掌握。电气自动化是一种比较复杂的课程,教学内容比较复杂,对于学生的技术水平和实践能力具有比较高的要求。另外,企业在招收电气自动化专业的人才的时候,往往对于学生的实践能力具有比较高的要求。但是,在课程教学时不难发现由于该课程的基础理论知识比较多,比如电气自动化中的“模拟电子技术”是电气自动化课程中比较重要的基础课。课程内容中包括大量的理论知识和大量的电子技术事例,而教学时间比较有限,学生很难在比较短的时间内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另外随着课程的不断深入和电气自动化相关技术的发展,导致课堂内容更加的复杂,课程难度进一步加大,而课堂时间没有发生变化,学生无法在有限的时间内完全吸收课程内容,无法取得预设的教学效果。

(二)教学模式比较单一。随着我国技术水平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的传统教学模式和时代发展的需要已经不相符合。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下教师长期地占据课堂的主导地位,直接为学生传授相关知识,学生在进行课堂学习的过程中无法激发自身的思维,只能完全按照教师的思维进行思考,无法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导致学生无法健康的发展[3]。

(三)实践教学薄弱。电气自动化课程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对于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具有比较高的要求。电气自动化在进行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往往需要经过大量的实验教学,才能直观地为学生展示出相关的知识点,从而保证教学效果可以得到有效的提升。但是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由于电气自动化专业的理论教学实践比较长,导致实验教学的时间被挤压,使得实践教学存在缺失的问题。这就导致学生对于实验的仪器不熟悉,无法了解实验的具体过程,影响教学的实际效果。

(四)教师的教学方法落后于时代需求。电气自动化教学在我国已经形成了固定的教学模式,但是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提升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时代发展的需求不相符合。作为教育活动进行的过程中最为重要的资源,教师缺乏现代化教学的理念,无法应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教学设备,使得现代教学资源沦为摆设,而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缺乏兴趣,长此以往形成恶性循环,无法有效地发挥作用,有效提升教学活动的实际效果。

四、基于工匠精神背景下电气自动化课程教学改革的有效措施

(一)理论知识教学和学生实践的有效结合。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活动的开展已经不局限于为学生传授基本的理论知识,而是更加注重对于学生全面能力的培养,电气自动化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为提供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因此基于工匠精神背景下电气自动化课程教学改革也需要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在进行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学生正需要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活动进行结合,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学以致用的能力,比较典型的教学方法就是案例教学法,比如在教学电力系统无功功率和电压调整的课程教学的时候,可以设计一些问题比如某个电力厂由于自身的功率因数过低导致工厂的经济损失,如何有效地解决这种情况。通过案例教学法从身边的案例入手,帮助学生对实际生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进一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推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和基于仿真的教学方法。在现代教育发展的背景下,电气自动化课程的传统教学方法和教学活动开展的实际情况不相符合,无法取得优秀的教学效果。因此,基于工匠精神背景下电气自动化课程教学改革需要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其中启发式教学法和基于仿真的教学方法就是提升我国电气自动化教育水平的优秀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方法同教小学的基本原则相符合,可以在进行课堂活动的过程中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堂上的知识[4]。另外,电气自动化课程中存在比较复杂的内容,仅依靠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无法有效地提升教学的实际效果,因此教师需要选择基于仿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把握教学中的重难点,有效地激发学生对于课堂知识学生的兴趣,从而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水平,为国家社会以及企业提供高素质高水平的专业电气自动化人才,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5]。

(三)制作PPT电子演示文稿。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带动了教育的变革。而PPT演示文稿是最为简单的利用信息化技术进行教学活动的有效措施,而且也作为适应于电气自动化教学的实际需要,也可以有效地解决在进行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学时间和教学内容不相符合的情况,PPT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对教学的内容进行合理的优化,并且突出教学活动中的重点内容,避免出现课程教学和企业需求不相符合的情况,从而保证电气自动化教学的实际效果,提升我国的教学水平[6]。

(四)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传统的教学方法和现代教育的实际需求不相匹配,因此必须基于工匠精神对传统电气化教学的模式进行创新,从而可以有效提升我国的教育水平。工匠们需要在全新的发展情况下,永无止境地创新,优化自身的技术水平以及产业结构,从而满足现阶段消费者的实际需求。实践是创新的来源,创新是实践的体现,工匠精神在新的时期要求工匠们在脚踏实地的同时又追求远大的理想,保证工匠精神可以在新的时期有效地发挥作用。因此,在实际应用的时候需要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从而可以保证教学的实际效果[7]。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技术水平的提升,相关企业对于电气自动化专业的人才需求量显著的增加,对于实现我国经济转型,提升我国的相关技术具有重要的意义。工匠精神是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在新的时期需要有效地发挥作用,从而提升自身的发展水平,因此,有必要基于工匠精神背景下对电气自动化课程进行教学改革,从而提升实际教学的效果,满足培养人才的实际需要,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

猜你喜欢

工匠电气教学活动
八方电气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90后大工匠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工匠风采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电气安装工程预算探讨
建筑工程电气接地安装
工匠神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