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疫情后期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线上教学现状探究

2022-02-06□李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2年2期
关键词:院校信息化高职

□李 萌

一、疫情后期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线上教学的必要性

(一)线上教学是信息化时代下的必然产物。自信息化时代的迅猛发展,信息化在教育界也日渐成熟,不论是学生通过互联网亦或者是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端,都能够迅速进行线上学习。2015年,国家总理李克强就指出“互联网+”的概念,这也成为教育变革的源泉所在,2020年初因突如其来的疫情,更是将各式各样教育平台、新技术、新资源等信息化引入到教育教学中,保证在防控疫情的同时,仍然做到“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此外,信息化教学资源的不断丰富、教学平台的多样化发展都在为教学改革提供物质保障,而这些,都是在信息化时代下的必然产物。这也使得教育理念不断的从单一化、封闭式走向了个性化的、多元化的一种全面的、系统的教育变革。

(二)线上教学是推进教学改革的关键路径。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如何将高等教育制度与信息化技术相互融合成为了当下教学改革所面临的重要课题。疫情后期,以互联网为平台、对学生进行远程授课成为一种主流教学模式,加之,国家层面给予很高期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信息化就不能成为现代化”。对于构建教育强国,需要教育信息化来支撑现代化教育,这也是新时代教育改革的重要发展战略。高校体育课程作为一门基础课程,也应该时刻关注教学改革,抓住教学时机,融入到教学改革的氛围中。这就要求一线教师,积极领会国家、省所下发的文件精神,积极运用信息化教学,将信息化教学融入到体育课堂中来,严格要求学生,创新建设体育线上教学,提高教学质量,要让走出去的大学生能够具备更高水准,加强大学生的教育培养。将体育课线上教学与传统的课程教学更好的结合。

(三)线上教学是强化学生学习、培养创新性人才的必要手段。依据国家所发布的《国家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第三十二条提出:“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种培养方式,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来看,教育活动提倡以教师为指导,以学生为主体,开发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在传统体育教学上,是以实践技能为主,教学内容相对固定,与此同时,教师将大部分课堂实践帮助学生进行技术动作学习,由于上课时间的限制,学生在课堂上对技术动作只能达到粗略掌握阶段,也就是浅层学习。而对单项技术如何融入到比赛中的综合应用以及遇到问题,如何解决问题的发散思维仅在课堂上很难得到足够重视,而线上教学,可以为学生开辟一条新的学习渠道,通过线上教学平台,创造更多的学习资源,强化学生自主学习,成为培养创新性人才的重要手段。

(四)线上教学为体育学科教学平台提供重要支撑。体育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课堂上,教师需要的不仅是讲解,更多的是需要示范技术动作。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要求学生对技术动作从分解到完整的多次联系,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但对于技术熟练掌握,仅仅靠上课时间是远不够的,这就需要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行练习。当练习某一技术动作时,如果不能及时纠正错误动作,而反复进行错误练习,依然无法正确掌握技术要领。因此在课余时间想要进行技术能力学习时,线上教学平台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学习资源、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水平按需、随时随地了解运动的科学知识和动作要领。

二、疫情后期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线上教学开展情况研究

(一)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基本情况研究。传统线下体育课堂是以教学实践为主,以教师为主导进行讲解示范。而在线教学设计是以学生活动为中心,教师变为在线体育教学的引导者,从教师的“教”转化到学生的“学”为核心的设计理念。不论从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过程的设计以及教学方法的呈现,都贯穿以学生为课堂主体,以学为主的教学理念进行设计。

(二)教师进行教学内容选择的基本情况研究。受疫情的影响,学生在学习体育项目上需要重新安排教学内容,体育技能学习需要居家进行,在场地受到了极大限制的情况下,网络上的很多居家健身视频层出不穷,这就考验教师对体育科目线上学习认知程度,能否将网络上出现的健身等视频进行选择,与其学习的体育技能有机结合,达到专项练习的效果。如果一味盲目学习网上视频,满足了学生个性化需求,不区分疫情期间线上教学的特点,很难真正实现在线教学。

(三)教师对线上教学平台使用的基本情况研究。疫情后期,各高职院校开展一系列线上教学,有利用钉钉、蓝墨云班课、职教云课堂等APP进行直播教学;利用腾讯会议进行视频会议交流;利用班级QQ群、微信群将录制好的微视频发布至群里,并监督学生录制并完成;还有教师发布中国大学生慕课中优质资源供学生学习。上述几种教学平台各有特点,总体操作较为容易,能实现好的大学没有围墙的理念,但也存在例如缺乏准确的数据采集、上课期间无法进行实时监控的情况。对教学的反馈缺少精准性,是目前线上教学平台有待提高的地方。

三、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线上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体育教师对信息化技术的运用有待提高。根据相关调查研究发现,有85%以上的体育教师因为疫情的原因,首次进行线上教学,部分教师对电脑操作熟练度不够,并且认为整个体育教学过程不够直观,无法及时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并且在打造在线精品课程时,师资力量有待提高。长期的线上教学也使教师产生颈椎酸痛、眼睛疲劳等情况。

(二)高职院校学生对线上学习的积极性有待提高。对于传统的体育教学课堂,不论从开展的形式还是流程都形成了固定模式,学生经过多年传统学习失去了一定积极性。对于线上教学,前几节课出于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线上教学模式对学生具备一定的吸引力,但随着长期复杂、枯燥的上课内容,以及对上课流程的掌握也会使学生逐渐失去上课的兴趣。因此,线上课程如何选择、内容如何设定、以及上课方法手段如何灵活运用,能够不断调动学生在线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是现阶段教师需要探究的关键所在。

(三)线上教学内容以及场地设定有待完善。由于疫情后期需要学生居家进行线上体育课程的学习。同学之间存在个体差异性,教师无法直观地观察每位学生的练习强度和运动量,教师只能根据普遍学生情况进行训练量和强度的设定,学生的体育锻炼效果就不如线下实践课。再加上练习场地受到限制,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也有所局限,像瑜伽、太极拳、健美操等开展较为容易,而对羽毛球、乒乓球、网球运动的线上教学就较为困难。

四、疫情后期线上教学反思

疫情后期,人们更加关注身心健康,线上体育教学如何更好地在高职院校中开展也引发思考,如何加强体育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如何加强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如何积极探索线上线下混合式体育教学的模式,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加强体育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体育教师通过参加各种信息化教学培训、网上查阅资料来积极面对、适应信息化时代的飞速发展,通过自身录视频、建题库、做课件、网上授课等线上教学环节,以此加强自身的信息化教学能力。

(二)积极探索线上线下混合式体育教学模式。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其本质是通过科学的锻炼方法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锻炼意识。而线上体育课程缺少教师直观的指导,无法实现体育课堂上那种言传身教的实际效果,影响学生学习技能的理解深度。为解决上述问题,体育课程就提出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新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是一种全新的理念、全新方法的教学形态。混合式教学能帮助教师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资源开展教学,丰富教学内容,改善教学效果,拉近师生的距离。此外,混合式教学可以在课前、课后线上进行视频观看,观看视频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有利于技术动作学习以及巩固和提高,这样以来大量节省体育课中教师讲解技术要领所需的时间,更多的给学生课堂练习时间,以及整体和个别纠错、指导。从而增加练习密度,改善教学效果,增强学生体质。

猜你喜欢

院校信息化高职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战“疫”期间基于高职线上教学的分析与思考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