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艺术专业助力地方精准扶贫

2022-02-06□张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2年2期
关键词:助力精准院校

□张 嫚

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高职教育是其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针对高职教育而言,其根本宗旨就是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在高职院校的艺术专业教学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出自身的优势和特色,为地方精准扶贫工作贡献自身的力量,同时也进一步有效利用地方精准扶贫工作,在实践的过程中使学生能够强化思想道德素质,推进其专业技能和综合素养的提升,使乡村文化创新发展。

一、精准扶贫概述

通常情况下,精准扶贫主要指的是结合乡村贫困程度和具体情况而提出和落实的科学可行的扶持手段和精准的扶贫战略形式。在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精准扶贫思想,这种新型扶贫形式和之前的粗放式扶贫有着本质的区别,粗放扶贫具有多方面的弊端,它所呈现出的扶贫形式往往流于表面,并没有进行针对性的扶持和帮助,其扶贫资源数量和成效往往不够精准,缺乏针对性和客观性,更有甚者,可能在扶贫的过程中产生贪污腐败等问题,无法充分确保相关扶贫内容得到真正的执行,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精准性的贫困帮扶。有效落实精准扶贫政策,主要是通过相对应的系统和政策,把相关扶贫政策的具体内容通过调查、录入信息以及群众举荐等相关流程,使扶贫工作能够真正意义上落到实处。在这种精准扶贫的政策指引之下,所涉及的各类支农助农形式更加丰富,在物质资源,精神文化等相关方面可以促进贫困区域的高质量发展。

二、高职院校艺术专业助力地方精准扶贫的重要作用

(一)使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有效落实。针对高职院校艺术专业而言,在为地方精准扶贫工作进行助力的过程中,能够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使其树立正确的三观,同时对其品行也能够起到切实的端正作用。在精准扶贫的过程中,从德育角度来看,可以让高职艺术专业学生更深入地感受当前新农村的建设现状,特别是针对贫困区域的质朴民风和艰苦条件进行深入体验,有情感共鸣和切身体验,从而在实际的精准扶贫过程中增强自身的道德素养,学会诚实守信,珍爱生命,同时增强民族的信念感,深刻体会到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进而更加珍惜当下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在之后的课堂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专业技能和文化知识,为国家的繁荣发展和建设更为幸福的社会主义中国而持续奋斗。

(二)从根本上增强其动手和实践能力。当前,从整体情况来看,在高职院校的艺术专业教学过程中所涉及的实践活动往往只是到相关学校进行实习,或者户外学生创作等,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和单一性。在精准扶贫实践过程中,使艺术专业学生积极有效的参与,充分体现出艺术专业的特色和优势,从而充分增强学生的动手和实践能力。另外,把新知识和艺术元素带入到贫困区域,这样能够确保乡村的精准扶贫工作中有更多的艺术元素,文化元素,进而实现精准扶贫中的物质扶贫和精神文明扶贫双赢。

(三)推进乡村文化实现更加良好的发展。针对高职院校艺术专业学生而言,在为地方精准扶贫工作进行助力的过程中,这样能够确保相关扶农政策得到切实落实,促进乡村的文化和教育实现更加良好的发展。学生可以将自身的艺术设计作品在文化传播过程中融入进来,在网络技术和信息化手段的辅助作用之下,对于整个助农过程进行不断的完善,确保相应的艺术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在乡村小学中进行有效的渗透,对小学知识结构进行优化,进一步激发当地小学生对于获取艺术知识、掌握文化理念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充分的调动,从而激发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艺术学习和文化学习中来,为学生们的未来发展夯实基础,同时为乡村文化振兴建设贡献出自身的力量。

三、高职院校艺术专业助力地方精准扶贫的实施途径

从根本上来讲,艺术是人类的基本需求,可使自我需求得以切实体现,同时更是自我价值和精神的升华。针对地方精准扶贫而言,不仅要从根本上确保民众的物质需求得到充分的满足,带动经济发展,同时更要在精神层面有相对应的满足,实现自我需求。通过高职院校艺术专业学生的助力,在贫困群众满足最低层次的温饱富足需求之后,在精神文化和艺术修养方面也有进一步提升。在这样的情况下,利用艺术专业相关知识和技能来帮农助农,实现精准扶贫,这样能够呈现出更高质量的实效性和针对性。针对高职院校艺术专业助力地方精准扶贫工作而言,所采取的实施策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设计艺术方面进行精准扶贫。在高职院校的艺术专业中,设计艺术是其中十分关键的组成部分,在地方精准扶贫工作中,可以通过艺术设计来进行相对应的支农助农。例如,针对某些贫困地区而言,都有着自身的文化特色和传统民俗等,例如某些地区的陶艺文化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同时更是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承,针对这样的情况,在高职院校艺术专业的设计艺术中可以针对陶艺作品进行创新设计,体现出独一无二的艺术特色,例如,可以在山谷边设置用于储物和积水的陶罐,通过富有艺术表现力的科学合理的排列技术,使整体的陶艺和陶罐作品呈现出更加唯美优雅的姿态,这样能够使陶艺作品呈现出装置艺术特色,在美观性,艺术性等方面显著增强。与此同时也可以使其呈现出多种功能,例如,可以作为围栏,警示,标志,花盆等,体现出创新的特色,也不失陶艺本身的艺术功能性和自然感,对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环境的美化绿化等也呈现出创意风格。通过这种艺术设计方面的开拓创新,为贫困乡村带来耳目一新的视觉享受。

除此之外,针对高职院校艺术专业学生而言,在艺术设计过程中,可以为农产品进行相对应的艺术设计,通过更具有艺术性和美观性的包装设计形式,使农产品具备更大的市场竞争力和知名度。同时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对于贫困区域的农产品进行富有创新意义的推广和营销,赢得更多的消费人群,以此使产品的知名度和品牌得到有效打造,通过专业知识和艺术设计技巧带动扶贫,同时也进一步提升地方的文化和艺术特色。

(二)通过绘画艺术进行精准扶贫。在高职院校的艺术专业中,绘画艺术也是特别重要的内容,在精准扶贫的过程中,使绘画艺术走进贫困乡村,这样也能够呈现出精准扶贫效果。例如,可以通过“墙绘”的形式将国家相关方针政策利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在墙壁上进行充分的呈现,这样能够让贫困群众在政策的不断渗透和耳濡目染之下,对其有更深刻的领会和认知,并且在实践的过程中能够落实相关政策内容。除此之外,通过这种“墙绘”的形式,也能够对乡村环境起到美化和装饰的作用。在走入校园的时候,也可以把道德教育和校规校纪等内容更生动形象地呈现出来,使其更富有趣味性和吸引力,这样能够呈现出良好的教育和宣导效果。水彩、油画、素描、彩铅、国画等多种绘画形式可以让贫困区域的学生更有效地掌握相关绘画技巧,充分感受到我国传统绘画艺术的精髓,为学生们艺术素养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奠定良好基础。

(三)利用微电影和视听艺术实现精准扶贫。在高职院校中,所涉及的艺术专业也包括微电影或者是电视制作等相关方面的专业内容,例如有很多精准扶贫题材的微电影,就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好评,在选材方面也具有显著的优势,口碑良好,给观众带来意外惊喜,因此,在支农助农惠农和精准扶贫工作中能够发挥出巨大的作用和价值。特别是随着新媒体的进一步发展和推进,快节奏的生活使微电影事业实现了迅猛的发展,针对电影电视艺术专业学生而言,为其创作也提供了更多的素材和可能性。学生可以通过精准扶贫题材的引用,使微电影的制作内容更加丰富,视角更新颖更独特,体现出贫困地区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同时对于精准扶贫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或者漏洞,也可以进行生动的体现,这样能够为促进精准扶贫质量和效果的提升提供必要的参考。

除此之外,针对相关精准扶贫政策的微电影的宣传和推广,也可以利用互联网平台和短视频APP的形式进一步加大宣传推广的力度,在各大微视频、微电影或者短视频平台,为支农助农提供平台资源,使精准扶贫呈现出更加良好的效果。相关制作者和网友们可以针对视频内容进行交流互动,鼓励和支持更多的人参与到精准扶贫支农助农工作中来,进一步加大宣传和引导的力度,在社会各界的共同支持和努力之下,确保精准扶贫政策能够真正意义上落实。

(四)音乐艺术有效助力精准扶贫。在高职院校艺术专业中,音乐艺术有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在精准扶贫工作中,音乐艺术类学生可以通过歌曲,舞蹈,乐器表演等形式为贫困乡村的群众带来文化盛宴和精神的享受。在节目编排过程中,可以根据当地的扶贫现状和成效,邀请富有才艺的居民融入其中,这样能够使节目效果进一步增强,同时使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能够更加丰富。除此之外,也可以把音乐教学带入到当地的课堂教学中来,让孩子们跟随艺术专业学生学习唱歌、跳舞或者乐器表演等等,让孩子们能够更加深入直接地接触音乐相关知识,感受到音乐艺术魅力,同时鼓励和引导孩子们努力学习,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和内在涵养,为家乡能够实现脱贫致富,实现更好的发展而添光加彩。

四、结语

总而言之,通过上文的分析可以看出,针对高职院校艺术专业学生而言,在地方精准扶贫过程中,可以呈现出自身的价值和作用,发挥巨大的助力。在实践的过程中,要结合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使艺术专业的各项内容和精准扶贫各项工作充分融合,在精准扶贫和支农助农的各类活动中,使学生确立正确的三观,在自身的综合素养和专业技能方面有显著增强,从而为更有效地提升自身的助力作用和精准扶贫效果提供必要的条件。

猜你喜欢

助力精准院校
助力成功七件事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助力“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自能”学习助力有机化学的学习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精准的打铁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