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商业银行服务碳达峰、碳中和策略分析

2022-02-06中国农业银行公司业务部课题组

农银学刊 2022年4期
关键词:碳达峰能源绿色

■ 中国农业银行公司业务部课题组

碳达峰、碳中和是我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对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高质量发展和提升国际影响力均具有深远意义。商业银行一方面要坚决贯彻落实和服务好国家发展战略,履行应有的责任担当;另一方面也要抓住业务发展机遇,完善绿色金融体制机制建设,加快产品和服务创新,打造新的业务增长点。

一、碳达峰、碳中和现状与挑战

碳达峰是指在某一个时点,人类活动排放的温室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的排放达到峰值,不再增长,之后逐步回落。碳中和是指人类活动排放的温室气体与大自然吸收的温室气体相平衡,目的是维持大气层中温室气体的浓度相对平衡。碳达峰是碳中和的基础和前提,碳达峰的实现时间和峰值的高低将直接影响碳中和的实现难度。

(一)国内外碳排放与“双碳”现状

1.碳排放情况。根据国际能源署的最新分析数据,2021 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达到363亿吨,较2020 年增长6%。其中,煤炭导致的碳排放量达153 亿吨,占比超过40%,石油导致的碳排放量达107 亿吨,天然气导致的碳排放量达75 万吨。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碳减排国家。我国能源资源总体呈现“多煤、贫油、少气”的特点,受资源禀赋影响,中国的煤炭消费占世界煤炭消费总量的50%以上,占国内能源消费总量的60%,煤炭消费形成的碳排放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70%以上。

2.“双碳”现状。从国际层面看,目前越来越多的国家或地区做出了碳中和承诺,其中英国、法国、瑞典、丹麦等国家已经完成碳中和目标立法。碳中和承诺的国家以发达国家为主,也包括中国等部分发展中国家,承诺达到碳中和的时间主要集中在2040 年-2050 年左右。

从国内层面看,2010 年以来,全国先后开展三批共计87 个低碳省区和低碳城市的试点,其中既有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也有重庆、武汉、杭州等区域中心城市,还有镇江、晋城、呼伦贝尔等三四线城市。根据国际经验,人均GDP 达到2 万至2.5 万美元的城市,实现碳达峰的可能性较大。2020 年末国内已有17 个城市符合这一标准,这些城市有可能率先实现碳达峰。目前深圳市碳排放量已处在一个稳定达峰区间;北京市已完全淘汰煤电,基本实现“无煤化”;上海市表示要在2025 年前实现碳达峰,并将上述目标写进《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 年)》;武汉市2017 年印发《碳排放达峰行动计划(2017-2022 年)》,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全面禁止新建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焦化、有色金属等行业高污染项目。

(二)“双碳”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与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仍处在碳排放上升阶段,到2035 年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保持5%左右的年均经济增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任重而道远。

1.发展与减碳协同难度较大。现阶段,发展仍然是我国的首要任务,我国经济总量世界第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难度和复杂程度要明显高于西方国家。在遇到经济发展和节能减排无法有效兼顾时,特别是在经济面临下滑时,有的地方有可能会放松对环保、减排的要求,可能导致碳排放出现反复和回潮现象。

2.激励约束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一些针对绿色、低碳项目的贴息、担保等政策措施,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绿色投资的积极性,但总体上激励的力度和覆盖范围有限,对绿色项目中的低碳、零碳投资也没有特殊倾斜。同时,在污染物排放配额、单位产值碳排放压降等方面也主要以指导性计划为主,缺乏强有力的约束和惩罚机制。

3.碳定价和交易机制不成熟。目前全国碳市场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仅纳入发电行业,各试点地区碳市场普遍存在碳定价偏低,碳排放硬约束不强的现象。由此带来碳排放权交易规模有限、流动性较弱等问题,资产定价机制和交易体系也不完善。国内碳金融产品和服务处于零星试点状态,可持续性和可推广性有待提高。

4.配套金融和产品政策不健全。对商业银行而言,近年来在绿色金融方面开展了诸多有益尝试,也形成了一些有效做法,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针对减碳、减排、碳金融等方面的业务开展仍显不足,尚未形成一套有针对性的政策、制度和产品体系,服务碳达峰、碳中和的能力有待提升。

二、碳达峰、碳中和实现路径分析

根据英国研究机构Carbon Brief 估算,我国要在2030 年前实现碳达峰,2030 年中国全年碳排放应控制在105 亿吨以内,碳排放增长空间十分有限。未来10 年,必须加速推动能源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加快电力、交通、建筑和工业等去碳化进程,发展低碳经济。

(一)电力加速清洁化

我国电力行业碳排放占总排放量的一半左右。在碳减排约束条件下,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已成为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必然选择。要顺利实现2030 年前碳达峰,2060 年前碳中和,必须加快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开发,促使电力行业单位供电碳排放从目前的600 克左右降低到2060 年的50 克左右,达到目前瑞典、法国等近零排放国家水平。

(二)交通运输电动化

交通运输行业是能源消耗和排放大户,占全国能源总消耗的9.24%,占全国二氧化碳排放量的10%左右。在未来电力行业实现高比例清洁能源应用的条件下,交通运输行业实现碳中和要加快从单位碳排较高的公路运输转向单位碳排较低的铁路运输,同时要加快实现公路、铁路、水路等交通的电动化和电气化。

(三)工业低碳发展

我国单位工业增加值能源消耗高,是节能减排的重点领域。目前我国工业能源消费占全部能源消费的65%左右,明显高于工业增加值占GDP 的比重(约33%)。工业尤其是制造业技术复杂,要实现完全零碳难度较大,但可通过限制和压降高排放、高能耗产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广使用新材料、低碳原料等措施,有效降低工业产品的碳排放强度。

(四)推广绿色低碳节能建筑

建筑碳排放占我国碳排放总量的20%左右。建筑业要实现碳中和,主要路径包括大力推广超低能耗建筑、装配式建筑和绿色建筑,提高建筑物的节能标准,优先推广使用绿电(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发电)等。

(五)加速发展全国碳交易市场

“十四五”期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将在发电行业的基础上,陆续纳入钢铁、水泥、化工、航空、造纸、有色、建材、石化等行业。通过构建全国统一、交易活跃的碳市场,进一步完善碳定价机制,提升碳资产流动性,通过市场机制引导重点排放企业实施减碳和能源转型。

(六)发展碳捕获和储存技术

通过发展生物质能碳捕获和封存(BECCS)、直接空气碳捕获和封存(DACCS)、生物炭、增强风化、海洋碱化和海洋施肥等碳捕获与封存(CCS)等技术手段,实现工业、交通运输、建筑及电力等行业脱碳。目前,中国、美国、北欧、日本均在研发碳捕获、碳封存等负排放技术,但总体处于初期阶段,成本较高,尚无法实现规模化和商业化推广应用。

(七)大力提升森林碳汇能力

森林生态系统是固碳的主体,贡献了陆地生态系统中80%以上的固碳量。为应对气候变化,我国提出了2030 年森林蓄积量比2005 年增加60 亿立方米,森林碳汇将在实现碳中和目标过程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按平均1 亿立方米森林蓄积量年固碳1.6 亿吨计算,到2060 年我国森林的年新增固定二氧化碳的能力约为2.2 亿吨。

三、商业银行业务机遇分析

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的提出和实施,将对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产业和能源结构、金融市场等带来深远影响。对商业银行来说,主要要抓住以下机遇。

(一)绿色低碳投融资机遇

据相关机构测算,中国要在2060 年实现碳中和,2020 年-2050 年需累计新增绿色低碳投资约138 万亿,年均新增投资超过4.4 万亿。清洁能源、清洁生产、节能环保、绿色交通、绿色物流、传统工业绿色升级、农业绿色发展和绿色减碳技术创新等领域未来投资将迎来高速增长,新增投资建设的一批绿色、低碳重点项目将给商业银行加快绿色金融发展、加大有效信贷投放带来重要机遇。

(二)信贷结构优化升级机遇

为实现碳减排,国内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将进一步提速。一方面进一步加大清洁能源、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等绿色、低碳产业投资和占比;另一方面严格控制和压降高耗能、高排放行业新增产能,淘汰和退出部分生产工艺落后、排放超标的传统产能,对传统行业存量产能实施节能减排和清洁生产改造。在此过程中,商业银行信贷投放重点将面临较大调整,信贷结构迎来重要的优化升级机遇。

(三)新兴领域合作机遇

节能减排和减碳固碳技术是减少碳排放、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国务院《关于加快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指出,要实施绿色技术创新攻关行动,围绕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等领域布局一批前瞻性、战略性、颠覆性科技攻关项目。节能减排、清洁生产等领域投资力度将不断加大,市场规模将持续扩大;碳捕获、利用与封存(CCUS)等负排放技术尽管尚不成熟,但若实现技术突破和成本降低,市场前景将十分广阔。

(四)碳金融产品创新发展机遇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于2021 年7 月16日正式启动交易,碳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重要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可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积极参与碳交易市场建设,为碳市场提供清算、结算、交易顾问等金融服务。同时,可围绕碳金融产品,加快碳排放权、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用能权等环境权益质押融资、碳排放配额回购融资等产品的创新推广,不断丰富和完善绿色金融产品体系。

四、商业银行服务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的策略建议

(一)做好产业转型升级金融服务

围绕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要求,聚焦能源转型、绿色基础设施、传统行业升级改造等重点领域,做好金融支持和服务。能源领域要结合国内能源生产和消费转型趋势,重点支持风电、光伏发电等清洁能源和新型储能技术,择优支持优质煤电环保改造升级项目。交通领域要重点支持轨道交通、电气化铁路等绿色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和新能源、清洁能源车船项目。对钢铁、石化、化工、有色、建材、纺织、造纸、皮革等传统高排放行业,重点做好节能环保改造和技术更新项目金融服务。

(二)做好区域发展绿色金融服务

聚焦国家和地方陆续出台的碳减排行动计划和实施方案,挖掘合作机遇,做好金融服务,助力实现碳减排。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一体化、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为区域经济绿色发展提供金融支持。加大对全国六省(区)九地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政策支持和资源保障,支持试验区绿色金融先行先试,加快发展,探索“自下而上”的地方绿色金融发展路径。

(三)做好重点客户减碳金融服务

围绕能源、电力、钢铁、化工、造纸、汽车、互联网等重点企业减碳减排实施方案,为其量身制定碳减排金融服务方案。重点支持各类企业在节能减碳、环保升级、清洁生产等方面的金融需求,积极支持企业植树造林、积累碳汇等,引导和支持企业向绿色发展转型。针对不同生命周期企业特点,为企业提供包括信贷、投资、租赁、债券、理财、顾问等差异化、综合化、全面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四)加快碳金融产品创新推广

以碳金融产品为重点,加快基于碳排放权、排污权等环境权益质押融资产品创新推广,择优开展合同能源、合同节水管理、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环境托管服务等收益权质押融资。跟踪研究碳排放配额、排污权配额、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配额等配额交易市场的发展动态,适时推出配额回购融资产品。

(五)做好重大攻关项目金融服务

关注规模化储能、氢能、碳捕获、利用与封存等重要脱碳技术的发展,择优支持一批前瞻性、战略性、颠覆性的重大科技攻关项目。跟踪国内外物理固碳等前沿技术的发展动态,前瞻性地为其中技术领先、成长性好、能实现商业化应用的优质项目提供金融服务。

(六)推进自身绿色银行建设

加强商业银行碳足迹管理,倡导无纸化、节约化和环保化绿色办公理念,加快数字化经营转型,加大绿色采购力度和范围,对办公网点实施节能装修改造等,减少银行自身电、水、纸张、汽油等资源消耗和碳排放。积极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组织参与植树造林、绿色出行、光盘行动等环保公益活动,为节能减排做出贡献。

猜你喜欢

碳达峰能源绿色
碳中和·碳达峰
国际能源署:今年清洁能源投资将再创新高
绿色低碳
关于“碳达峰”和“碳中和”——2030碳达峰与2060碳中和
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企业碳排放权会计处理探讨
碳达峰碳中和要求下的设计思考
第六章意外的收获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用完就没有的能源
————不可再生能源
再造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