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知识产权保护

2022-02-06

大众标准化 2022年17期
关键词:反垄断法纲要产权

知识产权保护的内涵

知识产权保护,一般是指人类智力劳动产生的智力劳动成果所有权。它是依照各国法律赋予符合条件的著作者、发明者或成果拥有者在一定期限内享有的独占权利,一般认为它包括版权(著作权)和工业产权。版权(著作权)是指创作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的作者及其他著作权人依法对其作品所享有的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的总称;工业产权则是指包括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商标、服务标记、厂商名称、货源名称或原产地名称等在内的权利人享有的独占性权利。自2008年《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的通知》颁布之后,我国陆续出台了《商标法》《专利法》《技术合同法》《著作权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律法规文件。

知识产权与反垄断的关系

1.知识产权与反垄断是互补的。知识产权和反垄断法有着相同目的,即推动竞争和鼓励创新,但知识产权和反垄断法实现上述目的的方式不同:知识产权通过对创新和发明的激励机制来提高企业效率和增进消费者福利;反垄断法则通过反对限制竞争来推动竞争。

2.知识产权与反垄断有潜在的冲突。知识产权的行使不可避免地对市场竞争产生影响,其与一般财产权一样,因为具有限制竞争的可能,从而不可避免地受到反垄断法的制约。

知识产权保护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知识产权保护对于人类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些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人类的进步和福祉取决于其在技术与文化领域取得新的创造成果的能力,而知识产权制度鼓励和保护创新的宗旨对于人类发明创造活动的继续进行具有极其关键的作用。

第二,从法律上对这些新的创造成果予以保护,可以鼓励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鼓励额外的资源投入到发明创造活动中,从而实现进一步的创新。

第三,保护知识产权可刺激经济增长,近年来很多新兴产业(如信息产业)的发展都是受益于知识产权保护。

知识产权制度的国际化发展

知识产权制度的国际化发展是指世界各国知识产权制度在实质内容和申请审批程序上逐步简化一致和统一,日趋国际化。

知识产权的地域性、无形性和易传播性,一方面使得本国产生的智力成果在国外不能取得当然的保护;另一方面,由于传播媒体、通讯工具的迅速发展和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大量的智力成果十分容易超过国界而进入他国。如果不对这些智力成果进行有效的国际保护,势必会影响、阻碍国际贸易及科学技术和文化的正常交流与合作。

知识产权制度的国际化发展,反映了科技和经济国际化发展的客观要求。正因为如此,1883年世界各国就在巴黎缔结了《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并于1884年正式生效。我国于1985年3月19日正式加入了《巴黎公约》。此外,我国目前已加入的保护科研部产权的国际性公约还包括:《商标国际注册马利德里协定》《保护文学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世界版权公约》《专利合作条约》等。

WTO与知识产权

1986年开始的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谈判,将知识产权首次纳入议题,形成了协议,这就是《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简称Trips)。世界贸易组织(WTO)建立后,Trips协议成为世贸组织内最重要的协议之一,知识产权保护与经济、贸易的结合得到前所未有的加强,这标志着知识产权制度国际化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如何取得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

1.取得版权国际保护的途径。版权一般是自动产生的。作品完成后,不必向外国办理任何手续,就可以根据有关原则获得有关国家的著作权法保护。

2.取得工业产权国际保护的途径。工业产权不能自动产生,权利人必须向有关国家或者国际组织办理申请注册登记手续,取得有关国家工业产权主管机关颁发的证书,才能依该国法律规定获得保护。

《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

2021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纲要》提出,到2025年,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知识产权保护更加严格,社会满意度达到并保持较高水平,知识产权市场价值进一步凸显,品牌竞争力大幅提升。到2035年,我国知识产权综合竞争力跻身世界前列,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知识产权强国基本建成。

《纲要》指出,将建设面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知识产权制度。在构建门类齐全、结构严密、内外协调的法律体系的同时,也将构建职责统一、科学规范、服务优良的管理体制和公正合理、评估科学的政策体系,例如:建立知识产权公共政策评估机制。此外还将建立健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知识产权保护规则。

《纲要》显示,将建设支撑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将从以下三方面着手:一是健全公正高效、管辖科学、权界清晰、系统完备的司法保护体制;二是健全便捷高效、严格公正、公开透明的行政保护体系;三是健全统一领导、衔接顺畅、快速高效的协同保护格局。

《纲要》提出,将通过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高质量创造机制,健全运行高效顺畅、价值充分实现的运用机制以及建立规范有序、充满活力的市场化运营机制,建设激励创新发展的知识产权市场运行机制。

此外还将建设便民利民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和促进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的人文社会环境,深度参与全球知识产权治理,构建多边和双边协调联动的国际合作网络。

猜你喜欢

反垄断法纲要产权
产权与永久居住权的较量
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
《少先队活动课程指导纲要(2021年版)》为什么做?怎样做?做什么?
论我国反垄断法豁免制度价值取向的丰富和完善
纺织行业“十四五”发展纲要
垄断与企业创新——来自《反垄断法》实施的证据
一图读懂这本《学习纲要》
恶意与敲诈:产权滥用的司法原则
共有产权房吹响集结号
反垄断法宽恕制度的中国实践及理论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