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达雅原则在文学翻译中的应用

2022-02-04姚冬悦

今古文创 2022年5期
关键词:文学翻译

姚冬悦

【摘要】 我国翻译界关于“信达雅”研究由来已久,对于“信达雅”含义的解读也是层出不穷。本文选取张培基《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一)》中部分语段为例,以严复信达雅三字原则为依据,简述“信、达、雅”原则形成的时代背景及含义,探究中国文学作品的英译。

【关键词】 信达雅;文学翻译;风格再现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2)05-0107-03

一、严复与“信、达、雅”原则

中国的翻译研究古来有之,关于对翻译的讨论也从未停止。清末民初社会动荡,有识之士寄希望于变法以开启民智、救亡图存。政治的動荡激发出大量的文学灵感,西方先进思想和知识不断涌入,翻译家在其中起着不可磨灭的贡献。这个时期的翻译家首推严复。通观中外文学翻译史,可以看出文学翻译往往会带有很强的目的取向。信达雅三字原则并非一种严格的翻译标准提出,而是严复在其亲身翻译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翻译方法,经过后来的诸多翻译家在实践中亦或是语言学家在对其方法的研究过程中,发现了可以遵循的指导价值,进而逐渐演变为了系统的翻译原则。在谈及严复的翻译理念时,不能死板僵化的去解读,因为究其根本,信达雅翻译原则的提出是在指导实践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反过来是为了服务于实践的。

(一)信达雅提出的时代背景

严复译《天演论》,意在向国人宣传西方思想,唤起民众共鸣,借以实现自己的改革主张,达到宣传改革的目的。1989年《天演论》木刻本出版后,国内又先后出版了三十多种版本,很多读者都深受震撼,产生了极大的社会影响。《天演论》如此风靡乃至于成为一种社会思潮的原因一部分是由于原作的观点和内容,实际上更多的是因为严复作为译者对原作取舍得当,讲解通俗以及语言优美。

单从译本内容的角度来说,严复没有选择直接翻译原文,而是在编译的基础上,对原文本的内容加以评论。从读者的接受角度来看,“信达雅”翻译标准中的“信”在更忠于原文还是读者的问题上,严复选择了后者。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意识形态与译者的诗学主张对其翻译实践的影响制约贯穿翻译过程的始终。[1]译文为了让当时的读者群——士人群体所能接受,采用了桐城派优美的骈文,在很大程度上迎合了当时的社会心理。在语言上,译本节奏上音韵婉转,内容上提倡变革的主张振聋发聩,引起社会激烈的反响。这也从侧面说明了,译者翻译水平的高低和翻译策略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会影响到译作的质量。

(二)信达雅的基本含义

信,指的是忠实原文,却又不拘泥于原文的字词或句式结构。一名合格的译者,应当认识到在翻译实践的过程中,对源文本的整体、准确把握是至关重要的,翻译文学作品时尤其如此。译者起到的作用不该仅仅是机械的转述,更要敏锐的体会文本所承载的感情基调和语言内涵。

翻译,是为了打破语言的障碍,因而信要放在第一位。要想做到信,不光是要还原本意,还要还原其风格,做到文章当雅则雅,当俗则俗。“严复的‘信’除有‘忠实’的含义,还与‘达’的意义重叠。‘信’和‘达’两者组成了一个意义的整体”[2]。中英两种语言,无论是在成因还是发展上都有着很大的差异。在英汉互译时,不仅要考虑到对文本内容的忠实翻译,还要考虑到译文是否符合读者习惯。只有首先做到了“信”,才能转向“达”的层面。先让读者清晰地了解文章内容才能随之感受其中传达的感情和精神。

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最大的困难仍然是原文的语言形式,过于强调形式往往会导致可读性的缺失。所以在翻译过程中,原文的内容是非常重要的[3],“雅”在译学界长期饱受争议,学者们对其的定义也不尽相同。但有一点十分明确,那就是翻译中“雅”的形成绝不仅仅是文字游戏,追求华丽的辞藻堆砌,文章变得晦涩难懂,读者阅读文章时也是一头雾水。好的译文从来是深入浅出。雅从某种程度来讲,是传承并服务于信的。

二、信达雅在文学翻译中应用的可能性

中西文学翻译史大都经历了一个使用本土大众的语言来翻译文学经典的过程。这种翻译趋势不仅丰富了民族语言,还提高了民族语言的地位。[4]文学翻译就是把用一种语言创作的包含一定社会生活映像的文学作品尽可能完好无损地移注到另一种语言中去的社会活动,使读者在读译文时也能够像读原作一样得到启悟、感动和美的享受。[5]

我国真正意义上的文学翻译始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洋务运动时期受到西方先进制度和文化的影响,我国的有志之士掀起了主张向西方学习的热潮。在这一时期,文学翻译始终被视为是革新民族观念的重要手段。在翻译理论方面,无论是“信顺”之争文还是“神似”“化境”说的提出,近代以来中国翻译理论始终围绕着严复所提出的“信、达、雅”标准而展开。翻译的创造性主要体现在译者能够保持原作的语言风格,再现原作的艺术形象。在摆脱语法和词汇的限制,保留原文承载信息的前提下,忠实地传达原文的内容和风格。

散文,作为一类极富特色的文学体裁,以其优美的语言和风格的多元,在充分抒发作者的真情实感的同时,也能够使得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6]散文取材也很广泛,遣词灵活。因此在翻译散文作品时,要求译者对原文的理解不能简单停留在字词的层面,而是要上升到篇章的层面,了解文本的写作背景。这就是为什么译者总是优先考虑保留原文的风格,因为翻译的目的就是让读不懂原文的读者能够理解原文的内容和风格。如果译文的风格与原文不一致,就不能给读者带来原文的美,就很难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一)信——选词层面

例1: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我买票,他照看行李,行李太多了,得向脚夫行些小费才可过去。

译文:We entered the railway station after crossing the River. While I was at the booking office buying a ticket, father saw to my luggage. There was quite a bit of luggage and he had to bargain with the porter over the fee.[7]

例2: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我那时真是聪明得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

译文:I was then such a smart aleck that I frowned upon the way father was haggling and was on the barge of chipping in a few words when the bargain was finally clinched.[8]

《背影》是朱自清的名篇,作者使用精练的语言,文笔细腻缜密,善用口语化的表达,读来有一种娓娓道来、亲切婉转的感觉,字里行间也饱含一位父亲对儿子的爱护。作者的用词都很简单,因此张培基先生在翻译时也注意到了这一点。力求用词简洁,删减得当。“小费”也称“小账”,通常指的是顾客在规定的应付价款之外,另外付给服务人员的赏钱,英文中的对应表达是tip。而原文中的“小费”指的并不是规定价格之外另付的赏钱,因为不能用tip而是译为了fee。作者表述我那时候真是聪明得过分时很明显是在说反话,实則暗讽自己。翻译时若要将这一语气展现出来“聪明”二字便不可直译。这句话译为I was then such a smart aleck,smart aleck的意思“自认为是什么都懂的人”。同理“总觉得他说话不太漂亮”这一句的言外之意是作者认为父亲不太会讲价钱,要将这一含义翻译翻译出来,因而不宜直译。

(二)达——句子结构层面

达,意味着译文要明白易懂的同时符合目的语的语言特点。当一对一的忠实翻译不能满足翻译要求甚至会造成逻辑混乱和意象模糊的时候,就要寻求一种可以使读者清楚流畅明白的翻译策略。译者是处于原文和译文之间的“中间人”角色,在翻译过程中应尽量贴近原作的风味。

例3:他姓差,名不多。

译文:His surname is Cha and his given name, Buduo, which altogether mean“About the same”.

在译文中,张培基对“差不多先生”进行了进一步的解释,采取了音译加注释法,通过增译的方法不仅使得译文读者知其音,明其意,不影响读者的阅读思路和体验。增译法——顾名思义,是指从原文出发,根据原文逻辑、句法、修辞等的需要,在译文中适当地增加一些必要的语言信息[9]。

(三)雅——散文风格的再现

例4: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父亲奔丧回家。[10]

译文:Misfortunes never come singly. In the winter of more than two years ago, grandma died and father lost his job. I left Beijing for Xuzhou to to join father in hastening home to attend grandma's funeral.[11]

这句话中包含的主语有三个:祖母,父亲,我。作者运用三个竹节式的短句接连讲述了三件事:祖母的去世,父亲的卸任,以及我跟随父亲回家奔丧。中文善用短句、竹节句、流水句,而英文多长句;中文是意合语言,中国人说话时很少使用没有含义的虚词,因为即便是把词语简单堆砌排列在一起,即便没有指明逻辑关系,讲话者和听话人都能明白对方要表达的意思。而英文是形合语,句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要靠连词连接。张培基在处理这句翻译时,没有按照原本的顺序翻译,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提到句首翻译,采取了先总述再分述的原则,将句子切分为三句话。这符合英文先表态后事实的语言规律。作为审美的主体,译者应该懂得如何使得汉语中竹竿式的句子转化为英语葡萄串似的结构。这也是形合和意合意识的一种具体化表现。尽管在翻译过程中,译者的职责不是创作,但是译文的形成是综合原作的写作风格和译者的翻译风格,通过选词从某种程度上也可以看出译者的水平。

例5: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译文:If swallows go away, they will come back again. If willows wither, they will turn green again. If peach blossoms fade, they will flower again.

《匆匆》是散文作家朱自清的一篇著名散文,文章开篇第一句通过写燕子去了又来,杨柳枯了又青,桃花谢了又开,来对比人生之路只能向前而无法循环往复,语言间流露出对于时间不会倒流的感慨和无奈。原文运用排比句式加强语气,为达形似,译文也采用了相同的句式结构。“If winter comes ,can spring be far behind”是英国著名诗人雪莱的名句,译文仿照这一句式,以if从句开头,增加韵律美。在词汇的选择和句法的衔接中也不难体会到张培基先生的用心。平行结构的使用使得文本内容冗杂重复,在正式的文体中使用较少。但是文学作品英语的翻译过程中,如果忽略了文体结构问题的处理,就会使译文读者难以理解和把握原文的美感。若要两者兼得,就要分析原文的文本风格特征,使用让读者可以接受理解的地道的表达,同时符合原文的风格特征。

与其他文学题材不同,散文英译的过程中译者要更注重实现原文与译文中间精神的相似而不是形式的对等。换言之,当译文形式和原文本作者所想表达的情感有所冲突时,译者可以通过调整翻译顺序改变译文的形式,舍弃形式上的对等,以保证不失掉原文的美感。散文翻译以其独具特色的体裁形式以及承载的审美内涵,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是译者的再创作。译者要致力于传达原作的思想内涵。最大限度上实现译作的美学价值。

三、结语

文学作品风格多样,翻译时译者需要将自己的认识和理解融入译文中。这个过程是译者的审美再现,通过分析推理、消除模糊概念。在对上述的例证分析中不难看出,在实际的翻译工作中,“信”和“达”是应达到的基本要求,“雅”是更高层次的目标。能否对源文本清晰准确的解读是翻译实践能否顺利进展的关键。其次在实践的过程中,考验着译者对于源语和目的语这两种不同语言的熟练掌握程度。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只有这样才能充分传达出文学作品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张秀娟.意识形态对严复翻译《天演论》的影响及成因探析[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5):127.

[2]吕世生.严复“信达雅”与“非正法”翻译的社会历史统一性解读[J].外国语,2017,(40):74.

[3]叶子南.高级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4]Bassnett, Susan. Translation Studies, 3rd Edition[M].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4:57.

[5]谢天振.中西翻译简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11.

[6]王璐.散文风格再现的策略研究——以张培基《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中的文本为例[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5(03):78-80.

[7]张培基.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1[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51.

[8]许淼.高低语境文化论下现代散文英译研究[D].西华大学,2018.

[9]黄忠廉.翻译方法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7-56.

[10]张培基.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1[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47.

[11]张培基.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1[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50.

猜你喜欢

文学翻译
浅谈文学翻译中的信息保真
浅谈文学翻译之语言美
翁显良翻译思想研究综述
文学翻译主体的诠释学研究构想
以《傲慢与偏见》为例探讨情景语境理论观下的文学翻译
文学翻译中的文化缺省及其翻译策略探究
翻译目的论三原则下的文学翻译
译者主体性在文学翻译中的体现
浅议许渊冲之文学翻译理论
中国文学翻译出版“走出去”: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