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原理的再思考

2022-01-31黄嘉欣

时代人物 2021年35期
关键词:创造者史观唯物史观

黄嘉欣

(湘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湖南湘潭 411105)

马克思恩格斯立足从现实的人和社会出发,把人们的着眼点从社会意识拉回到社会存在上,创造性地提出了唯物史观,科学地解答了社会历史创造者的问题。本文立足新时代的发展状况,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原理做出新思考。

英雄史观与群众史观之争

关于历史创造者的问题,是社会认识发展历程中长期困扰人们的一个难题。唯心史观与唯物史观之间的对立,表现为英雄史观与群众史观的对立。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的神学家、哲学家等以唯心史观为出发点来探究历史,往往看不见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主体性力量和决定性作用。他们鄙视人民群众,认为其精神是空洞的、思维是懒惰的,无法推动社会历史发展。他们的认识路线的错误,一方面是为了维护其所处的经济地位和阶级利益,另一方面是源自其所处时代条件的局限性。唯心主义在历史观上的认识都只驻足于表面,具有夸大化和片面性的特点。与英雄史观相反,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了科学的唯物史观,坚持从社会存在和现实的人的视角出发探寻历史发展的问题,强调了人在历史中的作用,指出“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1]。马克思指明:“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2]就历史创造者问题上,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辩证地阐释了人民群众和英雄人物之间的关系。它将社会历史看成主体性实践推动的现实过程,认为历史的创造者不是单个的英雄人物,而是人民群众。与此同时,它也并未否定各个时代英雄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巨大推动作用。马克思和恩格斯把着眼点落脚于社会存在,揭示了思想理念背后的物质因素和经济动因,阐述了人民群众才是物质生产的承担者,充分肯定了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中所起到的积极作用,从而揭开了历史创造者问题的神秘面纱。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在探究社会历史发展过程时坚持立足于现实的人、整体社会历史过程、社会历史发展必然性以及人与历史关系不同层次的四个内在逻辑,从而使唯物史观具有科学性。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内在原则。第一,立足现实的人和人的本质。唯物史观注重从现实的历史和人的社会关系来把握历史创造者问题。人是现实的人,而非抽象的人。第二,立足社会历史发展过程。唯物史观立足于整体的社会历史过程来探究历史的创造者问题。尽管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但若没有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历史的车轮绝不会自发前进。第三,立足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唯物史观从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着手来探讨历史创造者的问题。社会历史是人们追求自己目的的各种不同的社会实践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的基本规律若被人民群众所认识和掌握,则可推动社会的发展。第四,立足人与历史关系的不同层次。唯物史观从人与历史关系的不同层次上考察谁是历史的创造者。人与历史的关系包含类与历史、群体与历史、个体与历史三层关系,因而把历史创造者的主体当作一个群体的类的概念来探讨,从抽象的形式上考察历史主体的活动,肯定作为整体中的人在总体历史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重要作用。第一,社会物质财富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客观基础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维持生命体自身的衣食住穿等所需的生活资料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由人民群众的劳动创造出来的。“历史的运动不是自发的,自然界不会凭空创造出机车、铁路、电报、自动走锭精纺机等等”[3]。第二,社会精神财富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人民群众是物质性生产活动的主体,同时也是精神性生产活动的主体。一切精神财富和产品的形成和发展都源于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第三,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也是人民群众。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关系的调整和社会制度的变迁归根到底是由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决定的,但它决不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自动变化。生产力的发展经由人民群众的推动,进而达到使得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的目的,最终助推整个上层建筑的调整和社会形态的更替。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当代思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主体地位进行了多方面多层次的创新论述,赋予唯物史观以时代内涵,深刻地诠释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新特点,这对我们在新的历史方位上处理问题有着重要启示。

“人民群众”的时代内涵

深刻把握好“人民群众”的时代内涵,这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国梦”的实现、中国共产党的建设以及杰出领袖的作用等有着重大的价值启示。

人民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就现代化和人民的关系看,人民群众是“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4]他们在思想上拥护共产党,在行动上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而奋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踏上新征程,我们必定会面临诸多的新情况和新挑战。只有始终坚持唯物史观中的人民主体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才能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前进方向,从而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人民是实现中国梦的奋斗者。就“中国梦”和人民的关系看,人民群众是实现“中国梦”的奋斗者。“中国梦”是全体中国人的梦。一方面,人民群众是“中国梦”的创造者。社会历史是由人民书写的,在“中国梦”的实现过程中每一个中国人都是历史的主角,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者和见证者;另一方面,人民群众是“中国梦”的享有者。实现“中国梦”的最终目的就是要造福于全体人民,通过凝聚人民群众的力量为“中国梦”而奋斗,让人民群众最终享有建设的成果。

人民是中国共产党的根基与支柱。就中国共产党与人民的关系看,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中国共产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新的历史方位上,人民群众和党的关系是密切的,这主要体现在:一方面,人民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党的百年执政取决于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另一方面,党是领导一切的,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强有力保障,在人民群众的创造性活动中具有统领、团结、带动、教育等重要功能。共产党要充分发挥自身先锋队作用,认识到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主体性力量。

人民是领袖所依靠与服务的对象。就领袖与人民的关系来看,人民群众是领袖所依靠与服务的对象。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地看待人民群众与人民领袖之间的关系。一方面,人民群众是人民领袖的依靠力量。人民领袖在社会发展中可以发挥一定的先锋作用,但绝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支持。人民群众具有创造历史的实践主体性精神,始终是人民领袖所依靠的力量;另一方面,人民群众是人民领袖所服务的对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同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是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基。

以人民为中心的行动指南

历史唯物主义说明,实现人类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力量不是来自任何外部,而是来源于人民自己组织起来。我们党必须贯彻好人民主体的群众观,坚持把握好“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这三个问题,始终不渝的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我是谁”——马克思主义政党服务人民群众。马克思主义政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群众史观,需要弄清楚“我是谁”的问题,才能更好地践行工作职责。对于“我是谁”的问题,马克思主义政党要搞清楚自己“从哪里来”。共产党来自于、植根于、服务于人民群众,将人民群众放到历史发展的中心,若脱离了人民群众,中国共产党将沦为泥足巨人,失去生命力。目前,有的党员干部没有搞清楚自身所肩负的职责与使命,如在工作上严重脱离群众,采取敷衍了事的态度。因此,党员干部一定要清楚“我是谁”,摆正好自己的位置,认识到党的根基与支柱在于人民群众。马克思主义政党能否长期获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它是否能够持续地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为了谁”——马克思主义政党为了人民群众。马克思主义政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群众史观,需要弄清楚“为了谁”的问题,才能更好地践行工作准则。关于“为了谁”的问题,党在任何时候都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它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而是以人民的利益为利益。“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5]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交汇点上,党仍要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保持密切联系,这样才能使广大人民支持和巩固其执政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始终是党的奋斗目标。党一切工作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最广大人民的福祉,同时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振兴离也不开人民群众的艰苦奋斗。就“为了谁”的问题,我们党要坚持把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依靠谁”——马克思主义政党依靠人民群众。马克思主义政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需要弄清楚“依靠谁”的问题,才能更好地明晰工作路线。党的依靠力量只能是人民群众,党的生命线只能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群众路线。中国共产党的百年风雨历程充分证明了人民群众才是我们的力量之源、根基所在。人民群众始终是我们不变的依靠力量,如果脱离了人民群众,我们便会成为“无源之水”。“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6]站在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起点上,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更加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目标。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作为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代表者、追求者和实现者,我们党需要通过持续调动人民群众内在的强大爆发力来实现“中国梦”。

总之,我们要始终秉承“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唯物史观基本原理,于理论上不断深化和发展群众史观的时代内涵,在实践中坚持履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95.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3.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784.

[4]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5]习近平.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 8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10-22.

[6]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猜你喜欢

创造者史观唯物史观
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到《共产党宣言》看马克思创立唯物史观的初心
唯物史观下史料实证素养培养实践研究的思考
深蓝要办“重建中华史观公投”
浅谈新史观与唯物史观的关系
历史人物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让学生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做一个“发现者”和“创造者”
站在唯物史观的高度解析历史虚无主义
毛泽东青年思想的唯物史观底蕴
在旧道德的废墟上建立新伦理
全球史观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