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三维超声检查对早期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诊断效能的影响

2022-01-25尹海燕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23期
关键词:障碍性盆底盆腔

尹海燕

(延吉市医院超声科 吉林 延吉 133000)

自然分娩后产妇早期会有不同程度的盆底功能障碍,如盆腔器官脱垂、尿失禁、慢性盆腔疼痛等,统称为早期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1-2]。在产褥期对产妇进行相关的产后盆腔功能恢复对产妇产后的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改善作用。目前临床对产妇盆腔功能检查主要以超声为主,超声又分为二维超声和三维超声。现有研究显示[3-4],二维超声虽然诊断效果好,但在成像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三维超声可弥补二维超声的不足,可建立多平面的盆腔图像,帮助临床更好地了解产妇的盆腔功能情况。本研究为了探讨三维超声在早期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中的诊断效能,在本院既往收治的相关产妇中选取48例展开研究,具体内容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9月—2021年2月我院收治的早期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患者均有《临床妇科学》[5]中相关临床症状,疑似早期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②患者均为足月妊娠后自然分娩;③对本研究内容知情并同意者。排除标准:①合并糖尿病或高血压等妊娠合并症者;②伴有肝肾功能障碍者;③伴有尿失禁病史或生殖道急性炎症者。将入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维超声组和二维超声组,各24例。三维超声组年龄在26~36岁,平均(30.20±1.53)岁;初产妇14例,经产妇10例;病理诊断结果:压力性尿失禁13例、盆底脏器脱垂3例、盆底功能正常8例。二维超声组年龄在25~37岁,平均(30.31±1.49)岁;初产妇16例,经产妇8例;病理诊断结果:压力性尿失禁12例、盆腔脏器脱垂4例、盆底功能正常8例。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二维超声组:仪器采用GE E8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查前嘱患者排空膀胱,并进行标准的肛门收缩动作与Valsalva动作,检查仪器各项功能正常并调整参数,在检查探头上均匀涂抹耦合剂并套上避孕套,动作轻柔地将探头置入阴道,使其到达患者盆底正中矢状面,参考耻骨与后下缘部位,对耻骨联合前方、尿道、阴道、膀胱、直肠以及肛管等部位进行探测扫描。

三维超声组:仪器采用GE Voluson E8超声诊断仪,二维检查后进行三维检查,嘱患者用力屏气,检查医师同时慢慢按压患者腹部,判断盆腔脏器背尾侧是否存在移动现象,然后分别在张力期、静息期、肛缩期进行图像采集,采集后再次观察图像,寻找患者用力屏气后腹部被按压时的容积数据,调整Z、Y、X轴充分显示盆底正中矢状面切面图像,观察盆底变化情况。

结果判定依据《经会阴三维超声评价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疾病的诊断价值(2014年版)》[6]中的诊断标准。

1.3 观察指标

参照病理结果,观察两组诊断结果,对比两组诊断效能:灵敏度(真阳性例数/病理阳性例数×100%)、特异度(真阴性例数/病理阴性例数×100%)、准确度[(真阳性+真阴性)例数/总例数×100%]。采用本院自拟患者满意度调查问卷,问卷总分100分,90分以上为非常满意,60~90分为满意,60分以下为不满意,总满意度=100%-不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正态分布计量资料采用(± 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组间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诊断结果

二维超声诊断结果显示真阳性9例,真阴性2例;三维超声诊断结果显示,真阳性14例,真阴性6例,见表1。

表1 两种检查方法诊断结果 单位:例

2.2 两组诊断效能对比

三维超声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均显著高于二维超声组(P<0.05),见表2。

表2 两种检查方法诊断效能对比[%(n/m)]

2.3 患者满意度对比

三维超声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二维超声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满意度对比[n(%)]

3 讨论

产后早期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主要包括盆腔器官脱垂、尿失禁、慢性盆腔疼痛等,其中盆腔器官脱垂是指子宫、阴道脱垂等,产妇在日常用力、咳嗽、弹跳运动时阴道口有脱出物,尿失禁、慢性盆腔疼痛的发生率较高,在妊娠期或产褥期均可发生,产后经由盆底功能锻炼则可有一定的缓解[7-8]。其中盆腔器官脱垂、尿失禁可经临床影像学检查尽早诊断,通过观察盆腔支持结构缺陷或薄弱、损伤等情况,评估盆腔功能障碍程度。二维超声是在传统超声的基础上进化而来的,可对盆腔脏器各个切面进行综合成像的检查,临床应用较为广泛。然而在既往研究中显示[9],二维成像结果对检查医师的技巧要求较高,若检查时选择的切面不完整,则可能发生漏诊情况。在本研究中,结果显示,三维超声组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均显著高于二维超声组(P<0.05),说明三维超声的诊断效能更高,三维超声利用容积探头获取一串不同切面的二维数据之后,可经计算机后处理得到一个立体图像,为临床提供更多的盆腔结构信息。孟娜娜[10]研究中显示,三维超声能获得盆腔容积数据,能够清晰显示盆腔任意切面。由于女性盆底结构比较复杂,筋膜、肌肉的走向较混乱,常规二维超声检查只能获得矢状面和冠状面的图像,不能获得横断面的盆底图像,而三维超声则借助计算机后处理很好地弥补了这一点局限性,提高了整体的诊断效能[11-12]。经检查,三维超声组患者的满意度显著高于二维超声组,说明三维超声在患者中接受度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综上所述,在对产后早期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诊断中,三维超声的效果比较突出,诊断效能高,患者接受度高,临床价值显著。

猜你喜欢

障碍性盆底盆腔
盆底肌生物电刺激在产妇盆底肌松弛护理中的应用
盆底仪在阴道分娩后尿潴留治疗中的应用
母牛繁殖障碍性疾病的发生原因、临床表现及防治
两种盆底修复系统在盆底重建手术治疗中的效果比较
不是所有盆腔积液都需要治疗
猪繁殖障碍性病毒病鉴别诊断及综合防控
坐骨神经在盆腔出口区的 MR 成像对梨状肌综合征诊断的临床意义
盆底三维超声在盆底器官脱垂女性中的应用效果
彩超引导下经直肠行盆腔占位穿刺活检1例
任琢珊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