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声触诊弹性成像(STE)鉴别急、慢性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研究

2022-01-25邹思源陈远森王青娟通讯作者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23期
关键词:慢性期亚急性急性期

邹思源,陈远森,梁 茜,王青娟(通讯作者)

(深圳市龙岗区第三人民医院超声科 广东 深圳 518115)

深静脉血栓(DVT)主要是指因血液异常凝结导致的深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临床上按照血栓形成时间的差异主要分成急性期、亚急性期以及慢性期。其中急性期DVT极易引起肢体肿胀、疼痛等,患肢的软组织张力升高、皮肤温度增高,病情严重患者甚至可能出现股青肿,一旦血栓脱落,可能通过血循环途径对肺动脉造成堵塞,继而导致肺动脉栓塞的发生,易导致患者死亡。此外,慢性期DVT患者随着病情的不断进展,可能发展成血栓后综合征,主要临床表现包括慢性下肢静脉功能障碍,严重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1]。本文通过研究声触诊弹性成像(STE)鉴别急、慢性DVT临床价值并予以分析。旨在为明确临床症状不显著患者的血栓形成时间提供一种简便、可靠的方案,并实现对其血栓脱落风险的预测评估,为临床早期干预提供指导作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9年8月—2020年10月收治的DVT患者62例纳入研究。62例患者中包括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35例;患者年龄29~68岁,平均年龄(50.24±10.73)岁。纳入标准[2]:①所有受试者均疑似DVT,且有确切的发病时间;②患者年龄≥18岁;③入院前尚未接受任何相关治疗者;④患者血栓横截面大于弹性测量框;⑤均经彩超、二维等影像学检查确诊有血栓形成者。排除标准:①下肢严重肿胀或(和)重度肥胖者;②患肢节段合并皮肤破损、辅料遮挡或石膏固定者;③无法配合或姿势受限者。

1.2 方法

将所有受试者根据发病时间的差异分作急性期组(发病时间≤14 d,25例)、亚急性期组(发病时间15~30 d,24例)以及慢性期组(发病时间>30 d,13例)。检查方式:所有受检者均取仰卧位或俯卧位,充分暴露患肢,采用二维超声明确血栓部位,观察并记录血栓的大小,栓塞状况以及血栓处血管前壁外膜和皮肤的间距。横切面显示血栓较宽处内径,启动弹性成像模式,STE超声诊断仪(线阵探头9L4,探头频率7 MHz~12 MHz)产生声波辐射脉冲对组织进行激励,以超高速成像技术明确声辐射脉冲产生的剪切波,并形成组织弹性图。直至颜色充满取样框90%,且图像稳定后,对其进行冻结,启动弹性框测量静脉血栓弹性值,借助系统自动计算获取弹性值,同一部位重复测量5次,以中位数作为最终结果。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不同时期DVT患者的STE相关指标,分析STE联合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鉴别急、慢性DVT效能的ROC曲线。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开展χ2检验;计量资料表示为(± s)实现,开展t检验,多组间对比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STE联合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鉴别急、慢性DVT的效能予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时期DVT患者的STE相关指标评价

慢性期组、亚急性期组的剪切波速度、弹性模量值均显著高于急性期组,且慢性期组剪切波速度、弹性模量值均显著高于亚急性期组(P<0.05),见表1。

表1 不同时期DVT患者的STE相关指标评价( ± s)

表1 不同时期DVT患者的STE相关指标评价( ± s)

2.2 STE联合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鉴别急、慢性DVT效能的ROC曲线分析

STE联合二维超声与彩色多普勒超声鉴别急、慢性DVT的曲线下面积大于STE、二维超声、二维超声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灵敏度、特异度均高于STE、二维超声、二维超声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见表2。

表2 STE联合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鉴别急、慢性DVT效能的ROC曲线分析

3 讨论

在临床上,针对处于急性期亦或是亚急性期的DVT患者而言,临床治疗手段主要包括常规的抗凝和溶栓治疗,及手术取栓、机械血栓清除术等,亦或是置入下腔静脉滤器,从而达到预防或避免肺栓塞发生的目的。然而,针对慢性期DVT患者而言,临床的治疗方式主要是常规抗凝以预防血栓的蔓延及复发,亦或是借助静脉活性药物以及肢体循环驱动治疗。因此,准确评估血栓的形成时间对于后续的临床治疗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不仅有助于对血栓脱落引发肺栓塞的风险予以评估,而且能早期实施针对性治疗,进而改善患者的预后。目前,临床上鉴别急、慢性DVT主要是通过发病时间实现,即发病≤14 d为急性期,发病15~30 d为亚急性期,发病>30 d为慢性期[3],然而,对于临床症状不显著的患者,血栓形成时间难以有效判断,从而导致对其肺栓塞发生风险的评估难度增加。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是目前临床上用以诊断下肢DVT的首选方案,可早期准确诊断下肢DVT。然而,该检查方式难以有效区分急性期以及亚急性期DVT,往往需要综合超声图像特征以及发病时间评估,且该定性分析存在较大的主观性,加之仪器的优劣以及设置的调节均可能对检查结果造成影响,因此,以彩色多普勒超声鉴别急、慢性期DVT可靠性较差[4]。STE具有重复性较好、快速以及无依赖性等优势,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甲状腺、肝脏以及前列腺等器官的检查中,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5]。

本文结果发现,慢性期组、亚急性期组的剪切波速度、弹性模量值均高于急性期组,且慢性期组剪切波速度、弹性模量值均高于亚急性期组,充分提示了STE鉴别急、慢性DVT临床价值较高。考虑原因,主要可能是由于STE实时计算获取的感兴趣区域各位置剪切波传播速度受组织硬度直接影响,即组织硬度越大,对应的剪切波速度越快,其弹性值也相应越高;若组织硬度越小,则对应的剪切波速度也越慢,而其弹性值也相应越低。急性血栓的主要成分主要包括血小板、纤维蛋白以及中性粒细胞等物质,其质地通常较为柔软,形成肺栓塞的风险也较高;但慢性血栓由于发生一定的性状改变,通常质地较硬,因此形成肺栓塞的风险也相对较低。换言之,按照STE的原理,前者的血栓弹性值明显低于后者。另外,STE联合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效果更为明显。这提示了将上述检测方式进行综合检测,所产生的检测效果可能相对更佳,分析原因,可能和三项检查具有一定的协同互补作用有关。这三种检测方式从各自擅长的评价方面对患者实施检测,并进行综合研判,有助于更加准确地帮助检验人员获得更具应用价值的检测结果,因此意义也相对更大。然而,需要指出的是,本研究尚且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如研究样本量较少以及纳入研究对象的年龄跨度较大,从而可能引起研究结果的偏颇,在后续研究中可从上述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尽可能地扩大样本容量,同时缩小年龄跨度,并可邀请相关医疗机构进行协同性的深入研究,从而获得更具广泛性及代表性的结论,值得关注。

综上所述,STE作为一种鉴别急、慢性DVT的手段具有较高临床价值,且和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联合的效果更为明显,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慢性期亚急性急性期
KD患儿急性期h-FABP、PAC-1表达与冠状动脉受损的关系
间日刺治疗慢性期肩周炎的临床观察
从病证结合角度探析亚急性甲状腺炎的治疗
高频彩超在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诊断中的应用
中蒙药内外结合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30例
分析针刺治疗中风慢性期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
中国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抑郁障碍的性别差异
DWI结合ADC图在超急性期脑梗死诊断中的临床应用评价
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效果研究
中医药治疗早期亚急性甲状腺炎验案1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