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CiteSpace的“双创”教育文献可视化分析研究

2022-01-23陈致远刘清泉

嘉兴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双创图谱机构

陈致远,刘清泉, 左 军

(嘉兴学院 创业学院, 浙江嘉兴314001)

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提出,创新创业受到高度重视。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对加强大学“双创”教育提出了明确要求。“双创”教育主要是指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开创性人才为目标的一种新的教学理念与模式;[1]“双创”教育响应了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也是各级各类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2]现阶段,“双创”教育在研究上已形成了一些较好的成果,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如:关注视角单一、研究深度不足,国家与国家之间、研究者与研究者之间未形成合作规模,文献相互引用较少等,本研究运用CiteSpace软件对已有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梳理近5年有关“双创”教育的研究热点及存在的不足,以期探明后续研究的方向。[3]

一、研究方法

以2016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为时间段,在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中,以“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为主题进行精确检索,剔除无关信息后得到297篇核心文献;在中国知网CNKI中,以“创新创业教育”为主题进行精确检索,剔除无关信息后获得1687篇核心文献。将文献记录导入CiteSpace可视化软件,对5年中相关的创新创业教育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

本研究选用最小生成树算法(MST)以便更直观地反映重要文献。[4]观测时选取国家(Country)、机构(Institution)、作者(Author)和关键词(Keyword)等作为网络节点,分别绘制知识图谱进行整体图景分析,总结热点研究、前沿方向,为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研究提供参考借鉴。由于文献数据定量研究仅反映当前创新创业教育研究的总体态势,因此,本研究还对具有影响力的作者的核心文献内容进行查阅,以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尽可能完整地反映当前“双创”教育的研究情况。

二、研究结果及分析

(一)全球创新创业教育研究知识图谱分析

1.国家合作知识图谱分析

基于2016-2020年国际创新创业教育的文献数据,在软件上设定时间节点1年(按每1年为切片),选择频次排名前50的国家,并运用修剪功能将各年份图谱合并,形成完整的国家合作知识图谱,如图1所示。

图1 创新创业教育国家合作知识图谱

从图1可看出,美国的创新创业教育研究成果处于首位,紧随其后为中国、英国、意大利、西班牙、荷兰、德国等。从创新创业教育合作关系来看,美国与其他国家的合作较多,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合作相对较少。因此,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建立“双创”实验中心,开展国际“双创”竞赛活动应是我国拓展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方向。

2.研究机构知识图谱分析

选择节点的类型为机构,阈值设置全球每年出现频次排名前50的机构,分析得到研究机构知识图谱,如图2所示。

图2 创新创业教育机构合作知识图谱

从图2可看出,国外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高等院校。美国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和意大利萨兰托大学(University of Salento)是研究较多的机构,但国外各机构间的合作较少,仅意大利萨兰托大学(University of Salento)和福贾大学(Foggia University),意大利那不勒斯菲里德里克第二大学(University of Naples Federico II)和那不勒斯帕萨诺普大学(University of Naples Parthenope)之间,英国女王大学(Queen's University)和诺森比亚大学(Northumbia University)之间存在一定的合作关系,各机构之间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合作集中在国家内部。

3.研究作者知识图谱分析

选择节点的类型为作者,阈值设置每年出现频次排名前50的作者,分析得到研究作者合作知识图谱,如图3所示。

图3 创新创业教育作者合作知识图谱

从图3可看出,国外学者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学者有EMILIO ESPOSITO、PIERA CENTOBELLI、SHASHI、POBERTO CERCHIONE之间的关联较高,研究合作关系相对集中。

4.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分析

选择节点的类型为关键词,阈值设置每年出现频次排名前50的关键词,分析得到关键词知识图谱,如图4所示。

图4 创新创业教育关键词知识图谱

从图4可看出,创新创业教育研究领域的高频关键词为创新(innovation)、创业精神(entrepreneurship)、教育(education)、绩效(performance)、高等教育(higher education)、技术转换(technology transfer)、知识(knowledge)、意愿(intention)等,此类关键词关注度高,研究相对成熟。这启示我国创新创业教育需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以产业和经济、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为导向,同时,建设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和制定绩效评价制度是创新创业教育研究应重视的问题。

5.研究热点演化分析

为了进一步呈现国际上创新创业教育领域热点研究的时间分布和前沿趋势,选择“Timeline”分析得到关键词的网络时区视图,在此基础上对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得到各阶段的高频关键词,见图5。

图5 创新创业教育关键词知识图谱(时间线视图)

从图5可看出,国际上“双创”教育研究的关键词在不断变化,依次是培养创造力(fostering creativity)、3D打印技术(3D printing)、学校支持(university support)、社会资本(social capital)、建筑综合国际科学(architecting complex international science)和智能专业化战略(smart specialisation strategy)。国外“双创”教育重在创造力人才的培养,创造力的开发被摆在前所未有的突出位置。此外,新技术的应用正不断推动“双创”教育的发展。

(二)国内创新创业教育研究知识图谱分析

根据中国知网中的核心期刊数据库、CSSCI数据库和CSCD数据库,通过高级检索的方式TS=between(时间=2016,2020 and 主题=创新创业教育,精确匹配),将得到的1687条文献记录导入分析。

1.作者合作知识图谱分析

选择节点类型为作者,发表文章超过4篇的作者为重点关注对象,阈值设置每年出现频次排名前50的作者。发表论文较多的作者见表1,作者合作知识图谱见图6。

表1 我国“双创”教育研究重点关注作者发表论文统计(发表论文数≥4)

图6 我国“双创”教育研究作者合作知识图谱

从表1和图6可看出,东北师范大学的王占仁是最有影响力的学者之一,他从2007年就开始研究就业创业的教育问题,并取得了丰硕成果。此外,温州医科大学的黄兆信、华南师范大学的卓泽林、浙江大学的徐小洲等也有一定的影响力。

2.机构合作知识图谱分析

选择节点类型为机构,阈值设置每年出现频次排名前50的机构,发表论文较多的机构见表2,机构合作知识图谱见图7。

表2 我国“双创”教育研究机构发表论文统计(发表论文数≥12)

图7 我国“双创”教育研究机构合作知识图谱

机构共现能较客观地反映核心团队及其合作强度,通过表2和图7可看出,浙江大学教育学院是影响力最大的机构,与其他机构的合作最为紧密,连接节点突出,成果显著。其他机构合作较为分散,长三角地区创新创业教育研究方面虽然较为集中,但也很少有多个机构的合作关系。

3.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分析

关键词反映创新创业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是对该领域研究内容的高度概括和凝练。在CiteSpace软件中选择节点的类型为关键词,阈值设置每年出现频次排名前50的关键词,分析得到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如图8所示。

图8 我国“双创”教育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

关键词的节点大小说明该研究领域的的关注程度。从图8可看出,核心关键词主要有创新创业教育、创业教育、创新创业、产教融合、人才培养和创客空间等。连接线越多,表明关键词共引越频繁,“创业教育”的连接线较多,说明“创业教育”关键词共引较多。总体而言,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主题呈现多样化趋势。

4.“双创”教育研究热点演化分析

对“双创”教育的热点演化进行分析,能更好地把握未来的研究方向和趋势。[5]选择“Timezone”分析得到关键词网络时区视图,如图9所示。

图9 中国“双创”教育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时间线视图)

在关键词共现网络时区视图中,剔除各时期存在的低频关键词,提取不同时期不同频次的关键词,[6]得到2020年创新创业教育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如表3所示。

从图9和表3可看出,2020年,研究热点关键词有创新人才培养、“双创”教育、大数据、产学合作、创业精神及创业价值观等。“双创”教育研究在不同时代被赋予不同的时代特征,[7]但“人才培养”一直是“双创”教育研究的热点,高校在推进“双创”教育方面责无旁贷,大力推动“双创”教育是改变我国当前教育发展瓶颈的选择。

表3 2020年我国创新高频关键词

综上分析,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研究起步较晚,但近几年发展迅速,随着时间的推移,研究的切入点不断进行调整,从最初创新创业的理论研究到大数据、产学合作及创业价值观等角度的研究,可以预见,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发展方向,一是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形成一种符合时代特征的创业价值观及创业精神;二是通过大数据等技术创新驱动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

三、研究对策建议

目前,许多高校忽略了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和教育的整体性[8],下阶段应将“双创”理念嵌入专业教育中,建立专创融合的课程体系与实践体系,但大多数学者的建议仅停留在设想阶段,对于具体的“双创元素如何融入专业课程”“专业创新能力如何与创业实践的衔接”等问题的研究仍然缺乏。

目前,研究热点既有对国外高校“双创”教育体系的经验介绍,又有对国内高校在本土的探索。但研究缺乏合作,内容同质化、碎片化的现象严重,如何结合地方产业开发多元的“双创”教育体系,如何整合资源推动学科交叉和学科融合,如何搭建协同“双创”教育平台等问题仍需不断探索研究。

新一代信息技术如3D打印技术、大数据等与创新创业教育的结合是未来发展的趋势,如何用“双创”教育促进新工科发展,“互联网+”经济形态下,如何推动高校“双创”教育新发展必定是未来研究的热点,应研究探索构筑新型的创新学科教育体系。

思政教育、“双创”教育等关键词体现了思政教育与“双创”教育融合的必要性。当前,立足中国大地,思政教育与“双创”教育在教育目标、内容和方式上具有一致性,如何融合应是未来研究的热点。

猜你喜欢

双创图谱机构
高淳区以侨联双创基地 助推“双创”孵化成长、孕育未来
绘一张成长图谱
“双创”浪潮方兴未艾
圆梦星之火,助力“双创”加速跑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补肾强身片UPLC指纹图谱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减仓股前2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