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寄宿制学校初中生叛逆期与家庭教育的联系及应对措施

2022-01-17王大辉

安家(校外教育) 2022年13期
关键词:家庭教育措施问题

王大辉

摘要:初中生正处于一个生理发育的第二个高峰期。在这个时期里初中生的心理和生理双重发生较大变化。在心理上,初中生感知的目的性、精准性、有意性等获得较显著的发展和提高;注意力方面提高了有意注意力,对较困难的材料也可以记忆下来;思维逐渐从经验化转向理论化,初见带有批判性、独立性的思维品质的雏形;同时想象力也慢慢偏向理性、逻辑性和现实性。在生理上,初中生的外形、体重及第二性征也逐步发生明显变化,身体机能增强、内脏趋于成熟等。这些较大的变化可能会让初中生不太适应,且加上青春期叛逆心理和寄宿制的影响,若不妥善解决初中生“叛逆期”问题,将严重影响到初中生的终身全面发展。家庭教育和农村寄宿制初中生叛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摆正家庭教育在中学教育的位置,是解决初中生叛逆期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关键词:农村寄宿学校 家庭教育 问题 措施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1.家庭教育在农村寄宿制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1家长长期缺位,家庭教育空喊口号

因农村发展程度不高,缺失就业机会及提高收入的机会,因此大部分初中生的父母常年在外务工。初中生也长时间待在寄宿制学校里,一周或一个月回家一次,造成了亲子之间长期“失联”的状态,偶尔联系不是因生活费问题就是成绩问题,极少关心学生的生理心理问题。比如母亲不关心过问初中女生是否来例假了,未告知身体上的哪些变化是正常的,没能安抚初中生面对陌生生理变化害怕的心理等问题,都会造成亲情“淡薄”的现象。父母长期的缺席学生的教育,家庭教育空喊口号而并未落到实处。

1.2家长文化水平不足,家庭教育无从下手

农村家长的文化水平程度不高,有些还没有初中生的文化水平高,没有科学育儿的经验和理论,缺乏家庭教育对农村寄宿制初中生重要性的意识,故将教育责任大权强制移交给学校承担。加之农村寄宿制学校教师和家长沟通不强,家长想当然地以为初中生的教育不需要出席出力。虽寄宿制学校解决了家长大部分的忧虑,例如担心初中生安全问题、自控力不强、被社会劣迹人士影响等,但是家长忽略了家庭教育对处于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叛逆期的初中生的必要性,家长受自己文化水平的限制对自己不熟悉的领域手足无措,家庭教育无法发挥其教育作用。

1.3家长只关心成绩,家庭教育徒有虚名

农村家长不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而只在乎学习成绩,无意识自己在教育学生中的重要地位,忽视农村寄宿制初中生的身心健康、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家长和初中生永恒的沟通话题是成绩,会让初中生感受不到父母的爱、只感觉到压迫性地学习,助长农村寄宿制初中生叛逆的态势使之逐步发展成较扭曲的心理,从而衍生出影响初中生心理健康的问题。

2.家庭教育在农村寄宿制学校初中生叛逆期中的应对措施

2.1提高农村寄宿制初中生家庭教育主体地位

农村寄宿制学校应该帮助家长提高自身家庭教育责任意识,强化农村寄宿制初中生家庭教育主体地位。家长应尽量寻找适合在农村发展的新机遇及收入来源,若必须外出务工则至少留一位家长在家担负起家庭教育的责任,把家庭教育的功能渐进作用于农村寄宿制初中生身上来。加强农村家庭家风建设,建立优良的家庭教育环境,潜移默化中培养初中生的良好生活习惯;强化家长的家庭榜样意识及角色意识,给予初中生来自家庭的关心关爱,保障农村寄宿制初中生身心健康发展。还可以利用互联网优势加强家长和初中生的情感联接,教师可用家长工作环境、工作状态、家长对初中生表达自己爱意等的小视频加深初中生对家长的感情,体会到家长的不易从而减少一些如父母不爱不关心学生、赚钱很容易等的心理问题。温馨有爱的环境对促进农村寄宿制初中生的同伴关系有极大的积极作用,可减少学校霸凌现象的发生。

2.2加大家长对家庭教育的科学认识

因农村家长自身的知识文化水平不高,无法有效地发挥家庭教育对农村寄宿制初中生的作用,故要加大对农村家庭教育的指导力度。农村寄宿制学校可建立家庭教育指导部门,专门为农村家长对家庭教育问题答疑解惑并予以正确的、科学的指导。让家长认识到家庭教育对农村寄宿制初中生的教育是必不可少的,让家长有意识地去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能力,提高家庭教育的责任感。同时农村寄宿制学校可设立一个由专业的心理教师组成的“秘密交流室”,让学生勇于同心理教师分享自己的困惑,帮助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心理教师需和家长密切沟通联系,告知家长学生存在哪些问题且需要如何去帮助学生等。家长只有清晰地了解学生情况,才能更好地、科学地使用家庭教育助力学生高质量发展。

2.3摆正家长对家庭教育的心态

农村家长知道学习才能有更好的出路的道理,因此农村家长对学生寄予厚望,期冀学生未来能成龙成凤、大有所为,不必像家长那样受苦受累。这导致了农村大部分家长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尤其看重,轻忽了学生学习能力、思维品质、解决问题能力、兴趣爱好、特长等方面的培养,造成家长片面地认为学生学习成绩好就是能力强的错误观念。农村寄宿制学校及社会应该加大宣扬全面发展及学科核心素养养成是教育的最终目标的正面信息,营造德智体美劳和谐发展氛围,成就品学兼优的综合型人才。

结束语

农村寄宿制学校初中生叛逆期与家庭教育息息相关,强化家庭教育主体地位,提高农村家长对家庭教育的责任意识和参与度,有助于减少农村寄宿制学校初中生的叛逆心理和保障學生学习质量。

参考文献

[1] 李文静. 农村寄宿制学校初中生叛逆期与家庭教育的联系及应对措施[J]. 科教导刊,2020(14):170-171. DOI:10.16400/j.cnki.kjdkz.2020.05.083.

[2] 周丽茉. 农村寄宿制学校初中生的”叛逆期”与家庭教育的联系及策略研究[J]. 中外交流,2019(1):74-75.

[3] 施兰红. 初中生家庭教育中也可以多一点”妈妈的味道”[J]. 考试周刊,2019(32):38. DOI:10.3969/j.issn.1673-8918.2019.32.032.

[4] 陈付庆. 初中生叛逆期思想道德教育研究[D]. 山东:聊城大学,2014. DOI:10.7666/d.D502533.

[5] 胡昕. 初中生家庭教养方式、人格特质和心理安全感的关系研究[D]. 安徽:安徽师范大学,2014. DOI:10.7666/d.D694345.

猜你喜欢

家庭教育措施问题
放养鸡疾病防治八措施
高中数学解题中构造法的应用措施
减少猪相互打斗的措施
夏季猪热应激及其防治措施
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初中生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性格及成长的影响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