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协调发展研究

2022-01-17吴斌杰

安家(校外教育) 2022年13期
关键词:社会体育学校体育协调发展

吴斌杰

摘要:进入新时期以来,我国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逐步提高,同时也为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发展提供了新的环境。在此情况下需要充分认识到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之间的关系,并制定相应的发展策略。在和谐社会发展环境下,学校体育发展需要有效结合身心健康教育、个人和社会发展,进而促进和社会体育的协调发展。要注重人的全面和谐发展,建构以学校体育为中心向社会体育辐射的发展模式,进而促进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的融合,实现两者资源共享,共同发展,实现体育强国梦。

关键词:新时代;学校体育;社会体育;协调发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新时代发展要求对体育教育的目标有了新的要求,它以实现“完整的人”为教育目标,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形成教育合力。同时,也需要培养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和独立个性,从而真正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一、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体育学科的重视程度不够

当前,学校和家长对于升学率、就业率非常重视,体育课程所面临的现状为“排而不上”。虽然大部分学校在编排课程的时候,会在教学大纲要求下安排各年级的体育课程,但是实际开展效果并不佳。另外,当前大部分体育教师综合素质不高,不管是在课程教学中,还是在综合卫生保健中,都无法及时给予学生正确的指导和知识传递。部分学校体育课程中也没有配置专业体育教师,由其他学科教师兼职,直接影响了体育教学的开展效果。一部分学校也没有建构完善的硬件配套设施,导致无法顺利开展大纲要求的相关体育课程,影响体育教学质量。

(二)社会体育教育不被重视

长期以来,社会体育的重要性并未被人们所认识,处于一种被遮蔽的状态。另一方面,政府也曾尝试将学校、家庭、社会三者之间有效地联系起来,2007年5月7日印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提出,加强家庭和社区的青少年体育活动,形成学校、家庭和社区的合力。但社会在体育教育中所发挥的作用并沒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且发展较为缓慢,成为制约体育教育发展的严重短板。这与制约社会发展的诸多因素是息息相关的。社会在体育教育中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以及如何将其作用充分发挥有待深入研究。

(三)缺乏专业指导人员

和学校体育一样,想要有效确保社会体育的正常开展及推广,也必须由专业体育指导人员进行指导,以此有效保障实现强身健体目标,然而缺乏高素质的体育专业人才进行社会体育知道也是目前的一个难题。尽管群众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但是由于缺乏相应的体育知识,在参与过程中可能出现错误动作而导致受伤,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群众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

二、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协调发展策略

(一)学校培养目标要与社会价值相统一

社会体育与学校体育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二者之间不可割裂开来,学校培养目标应以输送适合社会发展的体育人才为主,不可闭门造车,要紧跟社会发展与时代步伐,要考虑我国在一些世界性赛事中缺乏的体育人才,有针对性地进行锻炼与培养。社会体育也要高度重视组织性、安全性与公平性,形成良好的体育竞争氛围,真正发挥社会竞技性比赛的作用,调动城市发展积极性,激发市民体育活力,唤醒体育意识。

(二)促进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内涵的相互渗透

学校体育发展中,最为重要的是依照大纲要求完成体育教学课程及内容的制定。首先,在设置体育课程内容中,注意有效结合教学大纲要求,以能够基于“健康第一、全面发展学生体育素质能力”目标,合理选择体育内容,在此过程中也可以适当结合社会体育要求,在其指导下强化对社会体育发展具有促进作用的人才培养。体育教学开展中,不但要提高广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也需要帮助广大学生树立终身体育锻炼观念,确保学生在社会中也能够自主参与到社会体育锻炼中去。强化学校体育和体育的内容渗透,即为在学校体育教学基础上,结合社会体育实现对体育教学内容的合理选择;基于社会体育发展基础,也需要注重指导学校体育的发展,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的发展目标分别为“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和“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目标,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学校体育目标和社会体育目标具有一致性,学校体育在对体育课程选择中,要注重有效体现服务化、科学化以及人性化,有效结合社会体育发展需求,为学生之后在社会上参与体育锻炼奠定基础。

(三)构建学校与社会体育共同体教育体系

体育教育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学校与社会的作用均不可替代,且要充分发挥好三者的重要作用。如何发挥、如何达到理想的效果确实是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认识到问题的重要性,并提出学校体育的发展要实现与家庭、社会的一体化。这种一体化较为单向,缺乏两两互动,往往以学校为核心和纽带,通过学校实现学校与社会的融合与发展。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而言,这样的一体化必然存在弊端,不够健全与完善,也不能真正实现学校与社会的一体化。在实施体育教育的过程中,需要建立学校与社会共同体教育体系,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同时,还应培养青少年的主体意识,尊重他们的主体性,注重对他们独立人格的培养,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与学生四位一体的教育体系,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四)要充分调动社会与学校双方的体育资源

随着中国城市化、现代化的发展,大众群体的体育锻炼场地有所增长,但是仍不能完全满足需要,而学校因为假期较多,完善的体育场所却不能得到充分利用。因此,政府要合理规划社会与学校的体育资源,建设开放型强、综合性的体育场馆,同时适当开放学校体育资源,强化管理,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

结束语

综上,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之间具备有密切关联性,彼此之间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在“全民健身”和“终身意识”目标下,就需要有效结合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进而促进两者之间的协调发展。社会体育发展中要建立在学校体育基础上,学校体育发展需要以社会体育需求为指导,强化对当前资源的充分开发和应用,以能够强化专业体育人才培养,促进全社会体育事业的发展,真正实现全民体育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东.新时代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协调发展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21,39(06):69-72.

[2]李金花,邱丽玲.学校、家庭与社会体育一体化教育研究[J].体育教学,2021,41(11):18-19.

[3]王东.社会体育与学校体育的发展现状及其相互作用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21,11(28):205-207.

[4]王成科.中越边境城市民族传统体育与社会体育协调发展研究[J].内江科技,2015,36(04):53-54.

猜你喜欢

社会体育学校体育协调发展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研究综述
科学构建社会体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协调发展探究
论当今社会对体育教师成见问题
以协调的发展理念助推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
浅议高职院校健美操教学新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