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度教学理念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的优化

2022-01-17宋芸

安家(校外教育) 2022年13期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优化

宋芸

摘要:小学生正处于成长的初级阶段,对于一切事物都有着较为强烈的好奇心。在这个阶段,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对阅读的兴趣以及良好的阅读习惯,通过融入多样化的阅读教学策略,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不断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量,落实学生的综合素养。基于此,以下对深度教学理念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的优化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深度教学理念;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优化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众所周知,阅读在语文学习中占有较大的比例,直接决定着学生语文学习效率的高低。教师可以通过多元化的方式实现阅读课堂的创新,为学生营造舒适、和谐的学习氛围。除此之外,激发学生在语文课堂中的学习热情也是促使学生阅读能力提升的关键,教师可以采取合理化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在课堂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进而在阅读中体会快乐,在阅读中收获更多。

一、训练阅读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阅读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学生能通过阅读开阔眼界、增长见识、认识在日常生活中无法轻易见到的事物。然而现如今很多小学生都将阅读视为老师布置的一项强制任务,每次在阅读中都是囫囵吞枣,无法从阅读中获得快乐,阅读的效果也大打折扣。因此教师要在平时的阅读训练中营造氛围,让学生用多种方式进行阅读,逐步培养学生对阅读的兴趣。例如,学习《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就是训练学生培养多样的阅读方式的好机会。如果教师只是单纯地仅凭文字讲解,让学生凭空想象圆明园的景观,学生一定会觉得无聊,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课文展开联想,让学生动笔试着画一下圆明园的样子,再运用多媒体展示圆明园在毁灭前和毁灭后的对比图片,深度讲解八国联军毁灭圆明园的无耻行径,让学生明白圆明园的毁灭对中国乃至世界都是一个巨大的损失,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情怀。

二、指向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小学生受年龄特征和认知发展不充分的影响,在思维方式上还处于形象阶段,但理性思维的培养也不容忽视。在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虽然注重对学生想象力和价值观的教育,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比较欠缺。因此,可以通过推演的教学方法来帮助学生进行深入阅读。例如对于某篇课文中所提到的问题,在引导学生思考时要注重对前后文联系的分析,通过对前后文章提供的信息进行判断,进而揣度作者对当下情节的安排。当学生理清前后文章的关系时,也就能对文章进行更深刻的把握。或者先对字词进行分析,再逐步过渡到句子段落和作者的思想情感,在层层叠进的阅读中也能更加理性、客观地对作品进行分析。例如《鱼缸里的奇案》这篇推理阅读就极为适合小学生,通过学生观察和阅读来推断凶手到底是谁,在潜移默化中通过联想和排除的方法来验证答案,对客观事物也有更加理性的思考。

三、创设教学情境,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

阅读是语文学科非常重要的知识点,也是学生抵触心理较大的一部分内容,如果方法得当,学生不仅可以改变消极的态度,还可以促使阅读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等不断提升和發展。小学阶段非常关键,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实现教学创新,以此保障学生的鉴赏能力稳步提升。阅读鉴赏能力提升后,学生在语文课堂中的表现也会发生转变,对其以后的学习会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例如,在学习《表里的生物》一文时,教师在授课前先将蝉、蟋蟀、蝎子等不同昆虫的图片和简介展示出来,促使学生一起讨论关于这些昆虫的故事。然后,教师再播放关于钟表转动时的音频,引导学生自主猜测。有的学生立即猜测是钟表,教师由此展开教学活动,促使学生自主阅读文章,找出作者小时候猜想表里有关的生物是什么,并说出作者小时候是一个怎样的孩子。教学情境的创设为学生提供了无限可能,有效凸显他们课堂主体性的同时,也有利于其鉴赏能力的不断提升和发展。

四、课中结合阅读内容,深化绘本元素思考

课堂是教学活动的重要场地,因此课堂教学也就成为了教学活动的“中心思想”。语文阅读其实就是师生与文本三者之间的对话形式,将绘本元素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进行有效整合,不仅体现出了“以生为本”的教学观念,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同时也发挥出了教师的主导和促进作用,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结合阅读内容,深入开发绘本的价值,从而深化对绘本元素的思考。绘本主要以“图”和有趣的故事作为阅读载体,而小学阶段的学生正是提升色彩辨别能力、语文思维能力的关键时期,因此以绘本的形式进行语文阅读能够更好地吸引学生的关注,从而激发小学生对语文阅读的兴趣。例如:在教学《司马光》这一课时,教师可以收集相关的故事绘本,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在“司马光砸缸”的故事绘本中,插图将司马光砸缸的过程演绎地淋漓尽致,而绘本内容也为学生构成出相关情境。通过阅读绘本故事,促使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到“司马光”的正义和勇敢,而插图也为学生提供发挥想象力的机会,加深学生对本篇课文的理解,令学生更好地感悟和体会《司马光》这篇课文的含义。

结束语

阅读教学要注重对学生兴趣的培养,通过引导学生思考进入深入阅读,从而树立起终身阅读和主动阅读的意识,使学生爱上阅读。要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实现深入阅读还需要长期的训练,当学生拥有指向理性思维能力和善于进行生产性思考时,客观上也将养成创造性的思维方式。

参考文献

[1]汤燕.深度教学理念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21(28):39-40.

[2]刘亚丽.小学语文深度阅读的有效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20(96):35-36.

[3]杨玉国.探索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深度阅读教学的方法[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20(09):52-54.

猜你喜欢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优化
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优化思考
一道优化题的几何解法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让孩子的心灵在阅读中飞翔
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关于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策略研究
小学语文阅读合作学习模式探究